第190章 城市脉搏-《重生九零:我点爆对手命脉》

  京城的老胡同,像一根根深入城市地下的毛细血管,充满了与外面长安街截然不同的生命气息。

  闻人语和方辰一前一后地走着。

  空气里,一股酸中带馊的奇特味道直冲鼻腔。

  方辰没忍住,捏着鼻子瓮声瓮气地问。

  “语姐,这什么味儿啊?谁家厕所炸了?”

  旁边一个提着鸟笼路过的大爷,闻言乐了,扭头用一口纯正的京片子答道。

  “小伙子,外地来的吧?这是豆汁儿,老北京的就好这口儿!”

  方辰一脸惊恐地看着不远处那个热气腾腾的早点摊,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

  “我的妈,这玩意儿也能喝?这不比咱们在南城吃的臭豆腐威力大多了?”

  他凑到闻人语身边,压低了声音。

  “语姐,咱这到底是要干嘛?微服私访?还是说京城这边的风水,得从胡同里看起?”

  闻人语没有回答,只是买了两根刚出锅的油条,递给他一根。

  “吃。”

  一个字,简单干脆。

  方辰看着手里金黄酥脆的油条,又看了看闻人语平静的侧脸,一头雾水地跟了上去。

  接下来的几天,方辰彻底过上了他这辈子都无法想象的生活。

  他们放弃了所有的高端场所。

  没有了专车接送,取而代之的是早高峰时段能把人挤成相片的地铁和公交。

  第一天挤公交,方辰那身几千块的潮牌t恤,被人蹭上了一大块油渍,心疼得他龇牙咧嘴。

  他眼睁睁看着闻人语,那个曾经出入皆是顶尖会所的女王,面不改色地抓着吊环,身体随着公交车的晃动而摇摆,眼神却一直在观察着车厢里每一个乘客的表情。

  那些脸上写满了疲惫的上班族,那些拎着菜篮子的大爷大妈,那些叽叽喳喳的学生。

  窗外是飞速掠过的、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

  窗内是拥挤、嘈杂、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众生百态。

  强烈的反差,让方辰第一次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魔幻。

  他们不再去精致的西餐厅,而是在老旧的社区里,跟街坊邻居一起排队买刚出炉的包子。

  方辰一开始还嫌队太长,不耐烦。

  闻人语却听得津津有味。

  排在前面的两个大妈,正唾沫横飞地聊着天。

  “哎,听说了吗?咱小区门口那个国营菜市场,昨天又有人跟摊主吵起来了!”

  “可不是嘛!那菜,蔫头耷脑的,价格还死贵!我昨天想买块好点的五花肉,愣是没挑出来,肥得能直接炼油!”

  “谁说不是呢!想买点新鲜水果,还得坐三站公交去那个大超市,你说折腾不折腾!”

  闻人语安静地听着,像一块海绵,吸收着这些最琐碎、最真实的民生信息。

  他们走进了一家又一家那种老式的国营菜市场。

  阴暗,潮湿,混乱。

  白菜叶子和烂西红柿被随意地扔在地上,踩上去黏糊糊的。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鱼腥、肉臊和蔬菜腐烂的混合气味。

  摊主们大多是些中年男女,一脸不耐烦地坐在秤后面,对顾客的询问爱答不理。

  方辰看着一个摊位上摆着的苹果,上面还有几块明显的磕伤,他实在忍不住了。

  “语姐,我算是服了。这地方,是二十一世纪的首都吗?咱们南城随便一个农贸市场,都比这干净亮堂一百倍!”

  一连串的“体验生活”下来,方辰从最初的好奇,变成了满腹的牢骚和不解。

  这天晚上,回到那间朴素的公寓,他终于爆发了。

  “语姐,我真搞不懂了!咱们放着几百万请咨询公司做的商业报告不看,天天在这儿闻豆汁儿味儿,挤公交,这能找出什么商机来?”

  他烦躁地在客厅里踱步。

  “这不瞎耽误工夫吗?雷啸他们还在等消息,秦晚和苏眉那边也都停了,咱们就这么耗着?”

  闻人语正坐在桌前,摊开一张巨大的京城市区地图,用不同颜色的笔在上面做着标记。

  听到方辰的抱怨,她停下笔,抬起头。

  “方辰,你觉得什么是商业?”

  “啊?”方辰被问得一愣,“商业不就是……赚钱吗?”

  “那钱从哪儿来?”闻人语追问。

  “从……从客户手里来啊。”

  “那客户为什么要把钱给你?”

  “因为我们提供了他们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啊。”

  方辰顺着说了下去,说完才发觉,自己好像掉进了闻人语的逻辑圈套里。

  闻人语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指了指窗外万家灯火。

  “你说的没错。商业的本质,就是满足需求。”

  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那些咨询公司的报告,是冰冷的数字,是过去的市场总结。它能告诉我们,去年哪个行业的利润最高,哪个地段的商业价值最大。但它就像一张尸体解剖图,只能告诉你,它过去是怎么死的。”

  她顿了顿,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方辰从未见过的光芒。

  “而我们这几天看到的,听到的,那些大爷大妈的抱怨,那些上班族的疲惫,那些对购物不便的吐槽,才是活生生的人,是这座城市真实的脉搏和呼吸。”

  “所有的商业帝国,最终,都是建立在满足这些最基本、最琐碎的需求之上。”

  方辰呆住了。

  他看着闻人语,看着她那张因为素颜而略显清丽的脸,却感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第二天。

  他们来到了一家地图上标记为“红星综合市场”的地方。

  这里比之前去过的任何一家菜市场都要破败。

  光线昏暗得如同黄昏,脚下的水泥地坑坑洼洼,常年积着污水。

  一股浓烈的、难以形容的气味,熏得人几乎要窒息。

  就在这时,市场深处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闻人语和方辰对视一眼,走了过去。

  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正举着一颗蔫了吧唧的卷心菜,气得满脸通红。

  “你看看!你看看!这菜外面几层都烂了,你还当好的卖给我?你这不糊弄人吗!”

  他对面的摊主,一个膀大腰圆的中年女人,正嗑着瓜子,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爱买不买!就这价!我们这儿的菜都这样。”

  “你这是什么态度!”老大爷气得手都抖了,“你们国营单位,就是这么为人民服务的?”

  周围的顾客也纷纷帮腔。

  “就是啊!太不像话了!”

  “想买点放心菜,真难!”

  方辰看着这一幕,下意识地想开口说点什么。

  可他一转头,却发现闻人语不知何时停下了脚步。

  她就站在人群外围,一动不动。

  她的目光,长久地凝视着那个争吵的摊位,凝视着那个气得发抖的老大爷,凝视着周围一张张写满无奈和怨气的脸。

  嘈杂的市场,混乱的人群,仿佛都在她的视野里渐渐褪色。

  她的眼神,穿透了这一切表象,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

  看到了一个庞大、陈旧、效率低下的体系。

  看到了体系之下,被压抑和忽视的、巨大而迫切的渴望。

  方辰看到,闻人语的嘴角,极其缓慢地,勾起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

  那不是嘲笑,也不是怜悯。

  那是一种猛兽,在漫长的潜伏后,终于嗅到猎物气味时,才会露出的、带着极致兴奋与自信的表情。

  她找到了。

  找到了那根可以撬动整个京城市场的,最不起眼的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