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黄义与街坊们撬开兄长黄仁家的门,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众人抢步入内,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魂飞魄散!
只见嫂子吴氏,竟被人用几枚粗长的铁钉,活活钉在了北面墙壁上!双手掌心、双腿膝盖处,俱被铁钉贯穿,鲜血顺着墙壁淌下,已凝固成暗紫色。更令人发指的是,吴氏的腹部被利刃剖开,五脏六腑流了一地,怀胎六月的婴孩竟被生生取走,只留下一滩模糊的血肉!其状之惨,难以言表。
“啊——!”几个胆小的邻居当场吓晕过去。黄义虽是个男子,见此人间惨剧,也觉天旋地转,胃里翻江倒海,扶着门框才勉强站稳。他强忍悲痛与恐惧,嘶哑着嗓子对众人道:“劳烦各位……看护现场……我……我即刻去县衙喊冤!”
黄义连滚带爬跑到江阴县衙,击鼓鸣冤。时任知县的高国泰闻听是恶性命案,不敢怠慢,立刻升堂。黄义跪在堂下,将发现嫂嫂惨死的经过哭诉一遍,恳求知县大人捉拿凶徒,为嫂嫂伸冤。
高国泰闻报大惊,亲自带作作、稳婆等人前往验尸。稳婆仔细查验后,颤声回禀:“老爷,吴氏确系被人活活钉死,开膛破肚,那已成形的六月男胎……连同紫河车(胎盘)……被……被盗走了!”
高国泰听得头皮发麻,盗取婴胎紫河车,此乃邪魔外道所为!他立刻想起,数日前,西门外十里庄也发生了一桩类似命案:一对外乡夫妻,丈夫外出经商,妻子在家,那日收留了一个游方道姑借宿,次日便被发现死于非命,同样被剖腹取胎!现场邻居皆可作证,曾见一道姑出入,案发后道姑便不知所踪。两案并查,线索都指向一个年轻道姑!
高国泰回衙后,正为此案毫无头绪而焦头烂额,捕快们四处查访,却如大海捞针。恰在此时,黄仁办差归来,闻此噩耗,如五雷轰顶。他悲愤交加,竟怀疑是弟弟黄义因平日与自己不和,趁机害死嫂嫂,一纸状书将黄义告上公堂。
高国泰传黄义上堂对质。黄义哭诉道:“老爷明鉴!兄长离家后,次日我便送去两吊钱,见嫂嫂家中有一年轻道姑,我还出言劝阻,反被嫂嫂斥责。我心下不安,次日再去,便见惨祸!小人纵与兄长有隙,也断不敢做此伤天害理之事!那日所见道姑,形迹可疑,必是凶手无疑!”
高国泰一听“道姑”二字,心中豁然开朗,两案并案,凶嫌直指那道姑!他立刻签发海捕文书,命马快李头、陈头全力缉拿可疑道姑。这才有了昨日十字街头,济公纠缠道姑,班头趁机锁人的一幕。
且说两位班头将那道姑锁拿至县衙,回禀知县。高国泰一听涉及道姑,立刻升堂。他一拍惊堂木:“带和尚、道姑!”
济公摇着破扇子,踢踢踏踏上得堂来。高国泰定睛一看,竟是济公活佛!他慌忙离座,快步下堂,躬身施礼:“哎呀!不知是圣僧佛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万望恕罪!”堂上衙役见状,无不惊愕,窃窃私语,不知这穷和尚是何方神圣。
原来,这知县高国泰,早年落魄时曾得济公搭救,后又蒙济公相助,才得以读书进学,高中进士,外放为此地知县。此乃前缘,今日重逢,自是恭敬有加。
高国泰将济公请至旁座,问道:“圣僧,为何与这道姑争执?”
济公一本正经道:“贫僧有五十两银子掉在地上,被这道姑捡了去,她竟想昧下不还!贫僧与她理论,她反赖账,故此要打官司!”
高国泰心知济公行事必有深意,便转向道姑,厉声问道:“下跪道姑,你是何处人氏?姓甚名谁?为何瞒昧圣僧银两?”
那道姑磕头道:“青天大老爷明鉴!贫道知一堂,乃扬州人士,自幼出家,云游至此。根本不认识这疯和尚,他满口胡言,诬陷贫道!”
济公插嘴道:“老爷,她身上定然藏了银子!搜她身便知!”
高国泰便命官媒婆当堂搜查。官媒先搜上身,并无银两。济公嚷道:“下面!下面也搜搜!”
官媒依言搜查下身,果然摸到一个硬物,取出一看,是个油布包裹。打开包裹,里面竟是三团血肉模糊的物事,细看竟是已成形的婴胎!还有几把小巧锋利的钩刀!官媒吓得魂不附体,呈上公堂:“回……回老爷!她……她不是道姑!是个男子!这……这是三个婴胎!六条人命啊!”
满堂皆惊!高国泰勃然大怒,拍案喝道:“好个贼子!竟敢男扮女装,假冒道姑!身藏此等秽物,必是杀人取胎的元凶!从实招来,免受皮肉之苦!”
假道姑狡辩:“老爷明察!这……这是小人在路上捡的,尚未打开,不知是何物……”
高国泰怒极反笑:“捡的?捡到此等邪物,贴身珍藏?看来不用大刑,你是不肯招了!来呀!大刑伺候!”
衙役搬来夹棍,套上假道姑双脚,用力收紧。假道姑崔玉(后招供之名)却咬紧牙关,额上不见汗珠,反而眼皮耷拉,竟似要昏睡过去。高国泰连问数声,他只含糊应对。
高国泰心中诧异,看向济公。济公微微一笑,暗中掐诀念咒,喝声:“唵嘛呢叭咪吽!敕!”
咒语一出,崔玉顿觉那夹棍之力重如千钧,钻心刺骨般疼痛袭来,再也无法运功抵抗,顿时汗如雨下,惨叫连连:“老爷饶命!小的愿招!愿招啊!”
他瘫倒在地,断断续续招供道:“小人……小人真名崔玉,绰号‘五面狐狸’……奉常州府慈云观祖师爷邵华风之命,假扮道姑,专……专盗孕妇婴胎紫河车,用以配制熏香蒙汗药……那吴氏和十里庄的妇人,都……都是小人所害……”
高国泰追问:“慈云观是何所在?贼众多少?”
崔玉道:“慈云观在常州平沙江卧牛矶,观主邵华风,神通广大……下有前殿、后殿、左殿、右殿四位真人,聚拢绿林好汉五百余人,图谋不轨……”
高国泰令其画押,钉镣收监。济公嘱咐:“此贼会些邪术,需用污秽之物塞口,防其念咒遁走,吃饭时再取出。”高国泰一一照办。
退堂后,高国泰将济公请至书房,置酒款待。酒过三巡,高国泰愁眉不展道:“圣僧,今日虽破获盗胎案,但下官手中尚有一桩奇案,毫无头绪,还求圣僧指点迷津。”
济公问:“何事烦恼?”
高国泰道:“是西门外八里铺一案。前日有报,当地一户人家,门窗完好,并无撬痕,家中夫妻二人却离奇被杀,家中细软未失,独独不见了黄金百两。下官亲去查验,竟找不到凶手任何出入痕迹,如同鬼魅作案。此案悬而未决,下官寝食难安。”
济公听罢,掐指一算,笑道:“此乃小案,何足挂齿。贫僧与你请两位神将,今夜便可破案擒凶。”
高国泰又惊又喜:“圣僧要请哪位尊神?”
济公神秘一笑:“我把我们庙里的护法韦陀尊者请来,让他替你办此案。”
高国泰将信将疑:“这……韦陀尊者乃佛教护法,真能请来办案?”
济公道:“心诚则灵。你速命人在院中设下香案,备好三牲酒礼。待子时三刻,贫僧便开坛请神。切记,法事期间,你等皆需回避,不可偷看,否则冲撞神灵,必遭天谴,双目失明!”
高国泰虽觉匪夷所思,但素知济公神通,当即吩咐下人照办。
时至深夜,月明星稀。县衙后院香案设立,烛火通明。高国泰依言躲在书房,屏息凝神。只见济公踱步至院中,焚香祷告,然后朗声道:“贫僧乃灵隐寺济颠是也!今有江阴八里铺疑案一桩,有请韦陀尊者法驾降临,助我擒凶!”
连呼三声,忽闻半空中风声骤起,似有金甲铿锵之音。高国泰在书房内听得真切,心中骇然,对济公更是敬畏。
其实,哪里有什么韦陀下凡?来的乃是济公早已安排好的两位“神仙”——正是他的俗家弟子,飞天火祖秦霄之徒、江湖上人称“风里云烟”的雷鸣和“圣手白猿”陈亮!
原来,济公早算定江阴县有此一劫,提前修书,命他二人于此日赶到,潜伏在县衙房顶,见机行事。此刻,二人听得师父召唤,蒙面黑衣,从房檐翩然落下,压低嗓音,故作威严道:“吾神遵法旨!不知凶手现在何处?”
济公亦配合道:“有劳尊者!那凶徒此刻正在西门外八里铺左近。尊者循此方向而去,自有分晓!”
“领法旨!”二人应诺一声,身形一晃,如两道青烟,越墙而出,直奔西门而去。
高国泰在屋内听得“韦陀”已领命而去,心下稍安,对济公的神通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却说雷鸣、陈亮离了县衙,施展轻功,直奔西门。二人来至城墙下,取出飞爪百练索,悄无声息攀上城头,又缒城而下,直扑八里铺。
路上,雷鸣嘀咕道:“三弟,师父这差事可不好办。八里铺这案子,门窗未动,黄金百两不翼而飞,现场毫无线索,咱们去哪找凶手?”
陈亮沉吟道:“二哥,常言道‘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凶手既为财而来,又做得如此干净,必是精于此道的老贼。咱们且到八里铺附近暗中查访,或能听到些风声。”
二人计议已定,加快脚步。行至离八里铺不远的一片黑松林外,忽闻林内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嚎,紧接着又是一声粗暴的断喝,声如霹雳,在寂静的夜空中格外瘆人!
“吾神来也——!尔等纳命来!”
雷鸣、陈亮闻声,汗毛倒竖!这荒郊野岭,深更半夜,何来“吾神”?莫非……莫非真有什么山精野鬼,或是此案凶手正在行凶?
二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惊疑。他们深吸一口气,各握兵刃,蹑足潜踪,向那声音传来之处摸去。欲知林中究竟是何方神圣,八里铺奇案真相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只见嫂子吴氏,竟被人用几枚粗长的铁钉,活活钉在了北面墙壁上!双手掌心、双腿膝盖处,俱被铁钉贯穿,鲜血顺着墙壁淌下,已凝固成暗紫色。更令人发指的是,吴氏的腹部被利刃剖开,五脏六腑流了一地,怀胎六月的婴孩竟被生生取走,只留下一滩模糊的血肉!其状之惨,难以言表。
“啊——!”几个胆小的邻居当场吓晕过去。黄义虽是个男子,见此人间惨剧,也觉天旋地转,胃里翻江倒海,扶着门框才勉强站稳。他强忍悲痛与恐惧,嘶哑着嗓子对众人道:“劳烦各位……看护现场……我……我即刻去县衙喊冤!”
黄义连滚带爬跑到江阴县衙,击鼓鸣冤。时任知县的高国泰闻听是恶性命案,不敢怠慢,立刻升堂。黄义跪在堂下,将发现嫂嫂惨死的经过哭诉一遍,恳求知县大人捉拿凶徒,为嫂嫂伸冤。
高国泰闻报大惊,亲自带作作、稳婆等人前往验尸。稳婆仔细查验后,颤声回禀:“老爷,吴氏确系被人活活钉死,开膛破肚,那已成形的六月男胎……连同紫河车(胎盘)……被……被盗走了!”
高国泰听得头皮发麻,盗取婴胎紫河车,此乃邪魔外道所为!他立刻想起,数日前,西门外十里庄也发生了一桩类似命案:一对外乡夫妻,丈夫外出经商,妻子在家,那日收留了一个游方道姑借宿,次日便被发现死于非命,同样被剖腹取胎!现场邻居皆可作证,曾见一道姑出入,案发后道姑便不知所踪。两案并查,线索都指向一个年轻道姑!
高国泰回衙后,正为此案毫无头绪而焦头烂额,捕快们四处查访,却如大海捞针。恰在此时,黄仁办差归来,闻此噩耗,如五雷轰顶。他悲愤交加,竟怀疑是弟弟黄义因平日与自己不和,趁机害死嫂嫂,一纸状书将黄义告上公堂。
高国泰传黄义上堂对质。黄义哭诉道:“老爷明鉴!兄长离家后,次日我便送去两吊钱,见嫂嫂家中有一年轻道姑,我还出言劝阻,反被嫂嫂斥责。我心下不安,次日再去,便见惨祸!小人纵与兄长有隙,也断不敢做此伤天害理之事!那日所见道姑,形迹可疑,必是凶手无疑!”
高国泰一听“道姑”二字,心中豁然开朗,两案并案,凶嫌直指那道姑!他立刻签发海捕文书,命马快李头、陈头全力缉拿可疑道姑。这才有了昨日十字街头,济公纠缠道姑,班头趁机锁人的一幕。
且说两位班头将那道姑锁拿至县衙,回禀知县。高国泰一听涉及道姑,立刻升堂。他一拍惊堂木:“带和尚、道姑!”
济公摇着破扇子,踢踢踏踏上得堂来。高国泰定睛一看,竟是济公活佛!他慌忙离座,快步下堂,躬身施礼:“哎呀!不知是圣僧佛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万望恕罪!”堂上衙役见状,无不惊愕,窃窃私语,不知这穷和尚是何方神圣。
原来,这知县高国泰,早年落魄时曾得济公搭救,后又蒙济公相助,才得以读书进学,高中进士,外放为此地知县。此乃前缘,今日重逢,自是恭敬有加。
高国泰将济公请至旁座,问道:“圣僧,为何与这道姑争执?”
济公一本正经道:“贫僧有五十两银子掉在地上,被这道姑捡了去,她竟想昧下不还!贫僧与她理论,她反赖账,故此要打官司!”
高国泰心知济公行事必有深意,便转向道姑,厉声问道:“下跪道姑,你是何处人氏?姓甚名谁?为何瞒昧圣僧银两?”
那道姑磕头道:“青天大老爷明鉴!贫道知一堂,乃扬州人士,自幼出家,云游至此。根本不认识这疯和尚,他满口胡言,诬陷贫道!”
济公插嘴道:“老爷,她身上定然藏了银子!搜她身便知!”
高国泰便命官媒婆当堂搜查。官媒先搜上身,并无银两。济公嚷道:“下面!下面也搜搜!”
官媒依言搜查下身,果然摸到一个硬物,取出一看,是个油布包裹。打开包裹,里面竟是三团血肉模糊的物事,细看竟是已成形的婴胎!还有几把小巧锋利的钩刀!官媒吓得魂不附体,呈上公堂:“回……回老爷!她……她不是道姑!是个男子!这……这是三个婴胎!六条人命啊!”
满堂皆惊!高国泰勃然大怒,拍案喝道:“好个贼子!竟敢男扮女装,假冒道姑!身藏此等秽物,必是杀人取胎的元凶!从实招来,免受皮肉之苦!”
假道姑狡辩:“老爷明察!这……这是小人在路上捡的,尚未打开,不知是何物……”
高国泰怒极反笑:“捡的?捡到此等邪物,贴身珍藏?看来不用大刑,你是不肯招了!来呀!大刑伺候!”
衙役搬来夹棍,套上假道姑双脚,用力收紧。假道姑崔玉(后招供之名)却咬紧牙关,额上不见汗珠,反而眼皮耷拉,竟似要昏睡过去。高国泰连问数声,他只含糊应对。
高国泰心中诧异,看向济公。济公微微一笑,暗中掐诀念咒,喝声:“唵嘛呢叭咪吽!敕!”
咒语一出,崔玉顿觉那夹棍之力重如千钧,钻心刺骨般疼痛袭来,再也无法运功抵抗,顿时汗如雨下,惨叫连连:“老爷饶命!小的愿招!愿招啊!”
他瘫倒在地,断断续续招供道:“小人……小人真名崔玉,绰号‘五面狐狸’……奉常州府慈云观祖师爷邵华风之命,假扮道姑,专……专盗孕妇婴胎紫河车,用以配制熏香蒙汗药……那吴氏和十里庄的妇人,都……都是小人所害……”
高国泰追问:“慈云观是何所在?贼众多少?”
崔玉道:“慈云观在常州平沙江卧牛矶,观主邵华风,神通广大……下有前殿、后殿、左殿、右殿四位真人,聚拢绿林好汉五百余人,图谋不轨……”
高国泰令其画押,钉镣收监。济公嘱咐:“此贼会些邪术,需用污秽之物塞口,防其念咒遁走,吃饭时再取出。”高国泰一一照办。
退堂后,高国泰将济公请至书房,置酒款待。酒过三巡,高国泰愁眉不展道:“圣僧,今日虽破获盗胎案,但下官手中尚有一桩奇案,毫无头绪,还求圣僧指点迷津。”
济公问:“何事烦恼?”
高国泰道:“是西门外八里铺一案。前日有报,当地一户人家,门窗完好,并无撬痕,家中夫妻二人却离奇被杀,家中细软未失,独独不见了黄金百两。下官亲去查验,竟找不到凶手任何出入痕迹,如同鬼魅作案。此案悬而未决,下官寝食难安。”
济公听罢,掐指一算,笑道:“此乃小案,何足挂齿。贫僧与你请两位神将,今夜便可破案擒凶。”
高国泰又惊又喜:“圣僧要请哪位尊神?”
济公神秘一笑:“我把我们庙里的护法韦陀尊者请来,让他替你办此案。”
高国泰将信将疑:“这……韦陀尊者乃佛教护法,真能请来办案?”
济公道:“心诚则灵。你速命人在院中设下香案,备好三牲酒礼。待子时三刻,贫僧便开坛请神。切记,法事期间,你等皆需回避,不可偷看,否则冲撞神灵,必遭天谴,双目失明!”
高国泰虽觉匪夷所思,但素知济公神通,当即吩咐下人照办。
时至深夜,月明星稀。县衙后院香案设立,烛火通明。高国泰依言躲在书房,屏息凝神。只见济公踱步至院中,焚香祷告,然后朗声道:“贫僧乃灵隐寺济颠是也!今有江阴八里铺疑案一桩,有请韦陀尊者法驾降临,助我擒凶!”
连呼三声,忽闻半空中风声骤起,似有金甲铿锵之音。高国泰在书房内听得真切,心中骇然,对济公更是敬畏。
其实,哪里有什么韦陀下凡?来的乃是济公早已安排好的两位“神仙”——正是他的俗家弟子,飞天火祖秦霄之徒、江湖上人称“风里云烟”的雷鸣和“圣手白猿”陈亮!
原来,济公早算定江阴县有此一劫,提前修书,命他二人于此日赶到,潜伏在县衙房顶,见机行事。此刻,二人听得师父召唤,蒙面黑衣,从房檐翩然落下,压低嗓音,故作威严道:“吾神遵法旨!不知凶手现在何处?”
济公亦配合道:“有劳尊者!那凶徒此刻正在西门外八里铺左近。尊者循此方向而去,自有分晓!”
“领法旨!”二人应诺一声,身形一晃,如两道青烟,越墙而出,直奔西门而去。
高国泰在屋内听得“韦陀”已领命而去,心下稍安,对济公的神通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却说雷鸣、陈亮离了县衙,施展轻功,直奔西门。二人来至城墙下,取出飞爪百练索,悄无声息攀上城头,又缒城而下,直扑八里铺。
路上,雷鸣嘀咕道:“三弟,师父这差事可不好办。八里铺这案子,门窗未动,黄金百两不翼而飞,现场毫无线索,咱们去哪找凶手?”
陈亮沉吟道:“二哥,常言道‘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凶手既为财而来,又做得如此干净,必是精于此道的老贼。咱们且到八里铺附近暗中查访,或能听到些风声。”
二人计议已定,加快脚步。行至离八里铺不远的一片黑松林外,忽闻林内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嚎,紧接着又是一声粗暴的断喝,声如霹雳,在寂静的夜空中格外瘆人!
“吾神来也——!尔等纳命来!”
雷鸣、陈亮闻声,汗毛倒竖!这荒郊野岭,深更半夜,何来“吾神”?莫非……莫非真有什么山精野鬼,或是此案凶手正在行凶?
二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惊疑。他们深吸一口气,各握兵刃,蹑足潜踪,向那声音传来之处摸去。欲知林中究竟是何方神圣,八里铺奇案真相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