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

  \"周都督,城中存粮仅能维持十日。\"

  \"粮尽之日,军心必溃,不战自败。\"

  \"柴桑终究难以固守。\"

  \"既然败局已定,何不把握这次机会,为主公保全这些精锐之师?\"

  贾华当即拱手劝谏。

  自然不能直言贪生怕死,须得说为孙策保存实力。

  这番冠冕堂皇的说辞,终究还是要有的。

  \"我周公瑾何等人物,岂能向那大耳贼俯首称臣,以拱手让出柴桑为代价换取苟且偷生?\"

  \"我颜面何存?又有何面目去见伯符?\"

  周瑜一掌将那封书信拍在桌上,怒容满面地环视众将。

  对他而言,尊严与颜面,远比那数千将士的生死更为重要。

  “都督,大丈夫当能屈能伸。”

  “虽说应下刘备的条件有损都督威名……”

  “可这般屈辱,总胜过城破被俘,沦为那大耳贼的阶下囚徒百倍吧?”

  “末将斗胆,请都督三思!”

  贾华语重心长,再次剖析利害。

  周瑜身形微僵,眼底掠过一丝慌乱。

  刹那间,他眼前浮现出一幅景象——

  刘备高坐主位,秦牧随侍在侧。

  那二人以胜者姿态,睥睨着他这个跪伏于地的败将。

  此等耻辱,比剜心更甚!

  相较之下,以柴桑换条生路,反倒微不足道了。

  他重拾信笺,再度细读,默然不语。

  良久——

  周瑜终是长叹一声,不耐地挥袖:“去告诉大耳贼,我认他的条件。”

  贾华、贺齐等将领如释重负,恍若劫后余生。

  “都督忍辱负重,真豪杰也!”

  “此番柴桑之失,本就是韩义公未守好水营,岂是都督之过?”

  “都督保全六千将士,主公定会深感欣慰!”

  贾华喜不自胜,连番奉承,将台阶铺得愈发妥帖。

  周瑜却未理会谄媚,只凝视着刘备的笔迹,唇边浮起讥诮的弧度。

  “刘备……这必是秦牧的毒计。”

  “你们当真以为,我周瑜还会重蹈覆辙?”

  “想引我入彀?我便将计就计,破围而出!”

  ……

  两日后,夜深。

  柴桑北门处,人群嘈杂喧嚷。

  当地民众尽数被押至城门附近,被迫换上江东军的装束。这些面黄肌瘦的百姓神色惶恐,全然不解周瑜的用意。

  周瑜立于城墙之上,漠然俯瞰着惊慌的人群。

  \"都督,属下实在疑惑。\"贾华忍不住发问,\"既要撤离,为何要带着这些拖累?还让他们装扮成我军?况且刘备允诺解围的是北门,我军为何要集结在南门?\"

  周瑜冷声反问:\"你真以为刘备会放我们离开?\"

  贾华顿时语塞。

  \"那伪君子满口仁义,实则心肠歹毒。秦牧更是狡诈多谋,诡计频出。他们岂会放任六千精兵脱身?\"周瑜冷笑道,\"这必是秦牧的陷阱,假意放开北门诱我们入彀。\"

  他抬手指向北方:\"表面撤围,暗地必有埋伏。若我军从北门而出,必将全军覆没,我等都要命丧于此!\"

  这番话说得贾华汗流浃背。

  \"可刘备派来的使者明明指江立誓...\"贾华仍抱着一丝侥幸,\"汉室向来重诺,他身为主公,岂会...\"

  \"乱世之中,诸侯为争疆土早将信义抛却。\"周瑜打断道。

  以下为

  ---

  \"我绝不信刘备能破例。\"

  \"纵使刘备愿放行,秦牧必从中作梗,定会怂恿他设局剿灭我军六千将士!\"

  周瑜面容讥诮,言辞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宛如已将刘备秦牧尽数掌控。

  贾华不敢质疑,急忙追问:

  \"都督既识破奸计,为何还要应允?\"

  周瑜唇角掠过一丝寒芒。

  \"正因洞悉其谋,才要反施其道,借机率众突围。\"

  贾华愈发困惑,难以参透其中玄机。

  \"刘备既在北门设伏,其余城门守备必然空虚。\"

  \"届时我令百姓假扮士卒吸引北门伏兵。\"

  \"亲率尔等自南门突袭,直取豫章郡与伯符汇合。\"

  \"待刘备察觉,我等早如离弦之箭,教他望尘莫及!\"

  周瑜不再遮掩,将谋划和盘托出。

  贾华骤然明悟,面露叹服之色,抱拳赞道:

  \"都督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当真妙至毫巅!\"

  \"难怪主公这般器重,末将今日得见神策,方知何为运筹帷幄!\"

  \"柴桑之失非战之罪,来日收复失地,仍需仰仗都督!\"

  贾华长揖及地,心悦诚服。

  周瑜望了望当空皓月,挥手道:

  \"时辰已至,开城门。\"

  贾华立即传令。

  随着城门洞开,吊桥轰然落下。

  士卒们挥舞兵刃,将数千饥民强驱出城。

  这些被搜尽存粮的百姓,早已饿得形销骨立。

  此刻得见生路,顿时挣扎着向北奔逃而去。

  “玄德公素以仁德自居,欲救黎民于水火。”

  “此刻却要亲手荼毒苍生,兀自坐视某家从你马前脱身而去。”

  “某家倒要瞧瞧,待你与秦子璟听闻噩耗,该是怎样一副捶胸顿足的狼狈模样。”

  “嗬嗬嗬——”

  周公瑾蓦地迸发出经年未闻的畅笑。

  笑声骤歇,周郎翻身跃上鞍鞯,挥鞭厉喝:

  “众将士随我取道南门!”

  千骑卷起烟尘绝驰。

  须臾过后。

  南门洞开户牖,悬桥訇然垂落。

  周瑜剑锋所指,声震九霄:

  “江东健儿听真!今夜我周公瑾便为诸位劈开血路,引众归乡!”

  “三军听令,直捣敌营!”

  清啸声中,白袍将军一骑当先。

  六千江东子弟恰似脱枷饿狼,自城门蜂拥而出,向刘军南隅连营扑杀而去。

  百丈之外。

  刘备军南寨。

  谯楼之上,玄德与秦牧比肩远眺柴桑南门。

  “子璟,南门兵力已如君言尽数调集。”

  “此刻周公瑾当率部自北门遁走。”

  “而今可否为备解惑,为何要重兵布防南寨?”

  见玉兔已过天心,刘备终是按捺不住诘问。

  黄昏时分,他本已撤空北面围营。

  江畔更备百艘舟楫,专候周瑜履约退兵。

  万事俱备之际,秦牧却突献奇策,令主力尽聚南门。

  此计莫说刘备,便是鲁子敬亦满面疑云。

  “明主一诺千金,既指江为誓允周郎离去,必不食言。”

  “然当今天下诡谲,岂人人皆如明主这般君子之风?”

  秦牧指尖轻点舆图南侧,帐外暮色渐染战旗:\"主公且看,周公瑾此刻必在笑我们重兵布防北门。\"

  烽火骤然照亮南营箭楼,鲁肃手中茶盏砰然坠地——江东军旗赫然撕破夜色。

  \"果然如此!\"张飞钢矛砸得地动山摇,却见诸葛亮羽扇蓦然顿在半空。整座大营早按秦牧之计暗藏三千连弩,此刻机栝声正咔咔作响。

  刘备抚剑默然。昨日江边分明已备好帆船,甚至特意撤去北岸哨岗。他忽然想起周瑜月下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瑜耳\",如今却要亲手葬送这知音。

  \"报!敌将黄盖率火船突袭南水寨!\"

  秦牧闻言轻笑,震得案上令箭簌簌跳动:\"来得正好,就怕他们不烧这把火。\"西风忽转东风,江面爆起震天轰鸣——那三十艘满装火油的艨艟,此刻正将周瑜亲率的楼船团团围住。

  鲁肃突然发现自己的衣带竟被冷汗浸透。原来从半月前让出柴桑东巷开始,每一步都在秦牧棋局之中。残月下,他仿佛看见周瑜铁甲映着火光,缓缓跪倒在船舷。

  \"可惜了。\"刘备剑穗上玉环叮当作响,\"若非伯符早逝,本可与孙仲谋共治江南的。\"说着忽然斩断案角,漫天竹简中传来冰冷的军令:\"不留战俘。\"

  火光撕裂夜幕,铁蹄声震碎寂静。

  \"全军出击!碾碎来犯之敌!\"

  \"活捉周瑜!今夜踏平柴桑!\"

  军令如山崩。

  南营战鼓骤然轰鸣,蛰伏暗处的刘军将士眼中迸出凶光。

  千万火把同时燃起,将夜空烧成白昼。

  营外。

  周瑜正率军狂奔,猩红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

  跃动的火光里,营帐前只有寥寥守卫。

  他唇边浮起轻蔑的弧度。

  \"秦牧果然中计,南营空虚...\"

  \"刘备!你以为杀得了我周公瑾?\"

  \"暂将柴桑寄放你处——他日必亲手取回!\"

  长剑出鞘,寒芒划破夜色:

  \"江东儿郎!敌军毫无防——\"

  话音戛然而止。

  惊天战鼓骤然炸响。

  无数火把腾空而起,刺目光芒让周瑜眼前一黑,拽紧缰绳抬手遮目。

  六千江东军阵脚大乱,互相推挤着停下冲锋。

  当他颤抖着放下手臂——

  瞳孔骤然收缩。

  原本空荡的营寨前,黑压压的刘军如潮水涌来。

  甲胄反射着森冷火光,长矛组成的密林望不到尽头。

  \"不可能...\"

  \"刘备主力明明该在北门...\"

  周瑜握剑的手微微发抖,声音里渗出寒意。

  江东军阵中惊叫四起,恐惧如瘟疫蔓延。

  刘军大帐前,辕门洞开。

  金甲将军在亲卫簇拥下策马而出,刀鞘在夕阳下泛着冷光。

  \"公瑾!\"

  \"我家军师早料到你会有这手调虎离山之计。\"

  \"玄德在此恭候多时了。\"

  \"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玄德扬鞭直指江 ** 督,喝声如雷贯耳。

  周瑜只觉耳畔轰鸣,马鞭坠地,险些栽下鞍鞯。

  \"秦牧竟能......\"

  \"连大耳贼都......\"

  \"为何......\"

  \"为何每次都是他......\"

  嘶吼混着血腥味飘向晚霞,周都督金冠歪斜,状若癫狂。

  江东儿郎们握刀的手开始颤抖。

  贾华面如土色:\"都督!柴桑......\"

  \"退?\"赤红着眼的周都督突然狂笑,\"前有虎狼后有深渊,杀出去!\"

  亲兵们却像被钉住般,任他长剑所指,竟无一人上前。

  玄德身后转出黑脸将军:\"大哥,末将去取他首级。\"

  黄忠纵马提刃,拦在刘备面前。

  刘备见状不再多言,手腕轻抖挥动马鞭。

  黄忠高举战刃,声若洪雷:

  \"三军听令!随我诛尽江东宵小!\"

  话音未落,老将已策马拖刀率先冲锋。

  \"诛尽江东宵小——\"

  \"诛尽江东宵小——\"

  万千铁骑如怒涛般涌出营寨,杀声撼动云霄。

  钢铁洪流碾向仓皇应敌的江东军团。

  全线溃败。

  面对排山倒海的攻势,江东士卒斗志尽丧。

  未等周瑜发令,残兵已丢弃兵甲,向柴桑溃逃。

  \"都督,败局已定,速退!\"

  贾华嗓音嘶哑,几近哽咽。

  周瑜望着溃散的军队,最后一丝希望也化为泡影。

  \"罢了,撤回柴桑再议!\"

  银牙咬碎,周瑜调转马头夺路而逃。

  贾华怔然——都督竟未发号令便独自遁逃。

  慌忙扬鞭催马欲追。

  奈何迟矣。

  身后黄忠势如奔雷杀至。

  那柄饮血长刀裹挟万钧之力破空斩落。

  \"江东鼠辈,纳命来!\"

  雷霆喝声震得贾华肝胆俱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