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监护室内的空气仿佛被无形的手攥紧,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消毒液和沉重忧虑的味道。电子监护仪规律性的“嘀嗒”声,此刻听来更像是倒计时的钟摆,敲在宋墨涵的心上。顾锦城的体温,从术后一直稳定的37.0c,悄然攀升至37.5c。这个数字在普通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结合他伤口引流液那微乎其微、却未能逃过宋墨涵专业眼光的颜色变深和粘稠度增加,足以在她心中拉响最高级别的警报。
她立刻调出了最新的血常规和生化报告,指尖在平板电脑屏幕上快速滑动,目光锁死在几个关键指标上——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飙升,尤其是降钙素原(pct)的数值,已然超出了术后安全的阈值范围。
“陈主任,”宋墨涵的声音保持着职业的冷静,但微微加快的语速泄露了她的焦急,“顾锦城的感染指标在显着上升。”
陈静主任很快赶了过来,她仔细查看了顾锦城的伤口情况,又凝神审阅了化验单,眉头紧紧锁在一起:“是术后感染,确定无疑。而且来势不弱。必须立刻加强抗感染治疗,调整抗生素方案,升级为广谱强效的,覆盖可能存在的耐药菌。”
宋墨涵的心直直地沉了下去。作为医生,她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更强烈的药物副作用对身体的冲击,更漫长而不确定的恢复期,以及那悬在头顶、名为“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她强迫自己抽离出“爱人”的身份,迅速在脑中过筛着各种病原体的可能性及对应的用药方案,这是她作为专业医师的堡垒。然而,目光触及顾锦城因发烧而泛着不正常红晕的脸颊时,那堡垒的墙壁便剧烈震颤起来,每一分指标的变化都像淬毒的针,扎在她最柔软的心尖上。
新的、药性更猛的抗生素通过静脉滴注,一点一点进入顾锦城的血管。他似乎陷入了更深层次的不安,额头上不断渗出细密的冷汗,原本干涸的嘴唇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痕,喉间偶尔溢出模糊不清的呓语,破碎得难以捕捉。宋墨涵寸步不离,用沾湿的生理盐水棉签,像描绘珍宝般小心翼翼地滋润他的唇,一遍遍用温毛巾擦拭他额角、颈间的汗液。她的动作极尽轻柔,仿佛怕惊扰了他本就脆弱的睡眠,也怕碰碎了这个暂时卸下所有盔甲的他。
“水……”一声沙哑几不可闻的呻|吟从顾锦城喉间挤出。
宋墨涵立刻俯身,将弯折吸管小心地凑到他唇边,引导他吸入少量温热的清水。
他的眼皮艰难地颤动了几下,终于睁开一条缝隙,眼神涣散而迷茫,失去了平日的锐利与深邃,像蒙尘的星辰。他费力地聚焦了好一会儿,视线才终于落在宋墨涵写满担忧的脸上。那眼神里,没有了运筹帷幄的冷静,也没有了面对危险时的悍厉,只剩下全然的、近乎本能的依赖,以及一丝被他死死压抑在灵魂深处、此刻却无力掩饰的脆弱。
“墨……涵……”他声音沙哑得厉害,几乎只是气音。
“我在。”宋墨涵立刻紧紧握住他没有输液的那只大手,将它贴在自己微凉的脸颊上,试图用这种方式传递一丝稳定,“感觉怎么样?哪里特别不舒服?”
顾锦城却仿佛没有听清她的问题,或者说,他此刻的意识根本无法处理复杂的询问。他只是执拗地、一瞬不瞬地看着她,仿佛确认她的存在是此刻唯一重要的事,重复着微弱的祈求:“别走……”
这一刻,宋墨涵清晰地感觉到,横亘在两人之间那堵由顾锦城的过往、沉默和自我保护构筑起的无形“心墙”,似乎被这声依赖的呓语凿开了一道缝隙。让她得以窥见墙后那个真实的、会痛、会怕、需要依靠的顾锦城。酸涩的热意猛地冲上眼眶,她用力点头,声音哽咽却无比清晰:“我不走,我就在这里,一直陪着你。”
他似乎从她的眼神和话语中得到了某种至关重要的保证,紧绷的身体肌肉微微放松了一些,再次被昏沉的睡意攫取。然而,他那只被宋墨涵握着的手,手指却无意识地蜷缩起来,勾住了她的几根手指,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不肯松开。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轻轻敲响。宋墨涵以为是来换药的护士,抬头却看见一个穿着普通深色夹克、身姿却依旧挺拔如松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他约莫五十岁上下,鬓角染着岁月风霜的斑白,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蓄势的鹰隼,但在目光扫过病床时,那份锐利沉淀为一种深切的温和与担忧。他手里提着一个看起来十分朴素、甚至有些过时的水果篮。
“请问,是顾锦城队长的病房吗?”男人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一种经过纪律部队长期淬炼特有的节奏感。
宋墨涵轻轻动了动,试图挣脱顾锦城的手去开门(但他即使昏睡,勾住她衣角的手指依旧固执),只好微微提高声音:“是的,请进。您是?”
男人推门走进,目光先是精准地落在顾锦城身上,从上到下迅速扫过,带着行家般的审视和显而易见的关切,然后才转向宋墨涵,微微颔首,态度客气而沉稳:“你好,打扰了。我叫周志强,是锦城以前在老部队侦察连时的老班长。听说这小子受伤住院了,心里放不下,过来看看。”
老班长?宋墨涵心中一动。顾锦城对于自己刚入伍、尤其是在侦察连的那段岁月,几乎绝口不提。这位突然出现的周志强,身上带着一种与赵启明那种精英式的冷峻截然不同的气质,那是更质朴、更厚重、仿佛经历过真正战火洗礼与岁月沉淀后的可靠。
“周班长您好,我是宋墨涵,”她顿了一下,选择了一个此刻最贴切也最能表明立场的身份,“是锦城的女朋友,也是这家医院的医生,目前负责他的部分诊疗。”
周志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那是一种“原来如此”的欣慰,态度顿时更加温和了几分:“宋医生,辛苦你了。这小子有福气。”他将那个朴素的果篮轻轻放在床头柜上,走到床边,俯身仔细看了看顾锦城苍白却因发烧泛红的脸,又留意到他即使昏睡也依旧紧蹙的眉头和勾住宋墨涵衣角的手,不禁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长辈般的疼惜,“唉,这小子,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拼,什么都自己扛。”
“您……知道他这次任务的具体情况吗?”宋墨涵试探着问,心中抱着一丝希望能了解更多背景。
周志强直起身,摇了摇头,示意到外面说话。两人轻手轻脚地走到相对安静的走廊角落。
“具体任务内容,我不清楚,保密条例我懂,也遵守了一辈子。”周志强压低声音,表情严肃,“但我带过锦城几年,我了解他。他不是那种轻易会栽跟头的人,身手、脑子都是一等一的。这次伤得这么重,几乎去了半条命,对方肯定不是寻常角色,而且……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他犹豫了一下,目光扫过走廊前后,才更低声说,“我刚才在楼下停车场,好像看到总部调查组的人了,带队的是不是赵启明?”
宋墨涵心中凛然,点了点头:“是的,赵主任上午已经来过了,初步询问了遇袭经过。”
周志强的眉头皱得更紧,形成一个深刻的“川”字:“赵启明这个人……能力很强,背景也硬,但做事方式比较……讲究效率和结果,有时候显得不近人情。他现在这个时间点过来,恐怕不单单是为了调查这次遇袭的经过那么简单。b7区的事情,当年闹得非常大,震动高层,余波至今未平。锦城是当年那件事里,少数几个能……‘完整’出来的核心当事人之一。”
“完整?”宋墨涵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不同寻常的用词,心弦蓦地绷紧。
周志强看着她,眼神复杂,里面有追忆,有痛惜,还有深深的担忧:“肉体上的完整,不代表心理上没有留下深刻的伤痕。那个地方……b7区,还有那个代号‘蝰蛇’的家伙,是锦城心里一道一直没能真正愈合的旧伤,甚至可能是一个不断渗血的创口。‘蝰蛇’……是当年b7区叛逃事件中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人物,心思缜密,手段狠毒,而且和锦城有过极深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他的突然重现江湖,意味着当年的脓疮可能要被再次、甚至是更彻底地挑开。锦城现在这个状态,我担心他不仅要面对身体的伤痛和感染,还要被迫应对来自过去、来自内心最深处的压力和拷问。”
这番话,像一块块沉重的巨石,接连投入宋墨涵的心湖,掀起惊涛骇浪。苏晴之前隐晦提及的“心墙”,赵启明审问时讳莫如深的态度和对“蝰蛇”这个名字的敏感,此刻与周志强带来的、带着硝烟和血泪气息的信息碎片拼接在一起,指向一个清晰而残酷的事实——顾锦城正身处一场生理与心理、现实与记忆交织的双重风暴中心,而风暴眼,就是那个名为“蝰蛇”的幽灵。
“我能做什么?”宋墨涵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退缩,“无论是作为他的医生,还是作为他的爱人。”
周志强看着她眼中不容置疑的勇气和决心,那是一种愿意与爱人共同面对一切风雨的坚韧,眼中闪过一丝激赏:“守着他。就像你现在做的一样。给他你能给的、最绝对的安全感。在他愿意开口说的时候,耐心倾听,不要打断,不要评判;在他沉默、把自己封闭起来的时候,就安静地陪伴,让他知道你在。这就够了。至于调查组那边……”他沉吟片刻,从内袋掏出一张只有名字和手写电话号码的简单卡片,递给宋墨涵,“如果他们施加的压力超出了合理范围,或者你觉得锦城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联系我。我这个老班长,虽然已经退下来几年,但在一些老兄弟、老领导面前,还能说上几句话。”
这份来自长辈和生死战友的、沉甸甸的支持,让身处漩涡边缘的宋墨涵倍感温暖和力量。“谢谢您,周班长。真的非常感谢。”
送走周志强,宋墨涵回到病房。顾锦城还在睡,但似乎因为更强效抗生素的副作用,或是体内正在发生的激战,他开始有些躁动不安,眉头紧紧锁住,喉间溢出压抑的、更加清晰的破碎音节。
“……快……带人走……”
“……不行……不能……留下他……”
“……危险!……蝰蛇——!”
最后那个代号,他几乎是用了全身力气低吼出来的,带着刻骨的恨意、一种被背叛的愤怒,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沉的痛楚。与此同时,他猛地挥动手臂,输液管被牵扯得剧烈晃动,针头处隐隐有回血。
宋墨涵心头一紧,立刻上前,俯身轻轻抱住他因噩梦而颤抖的肩膀,一只手稳定住他输液的手臂,防止针头滑脱,另一只手轻柔却坚定地拍着他的背脊,声音如同最温软而稳定的羽毛,一遍遍在他耳边低语:“锦城,没事了,没事了……都过去了……我是墨涵,你在医院,你很安全……我在这里,没有人能再伤害你……我在这里……”
她的声音,她的触碰,她身上淡淡的消毒水混着自身清浅的气息,像一道柔和而坚韧的屏障,慢慢渗透进他狂暴的梦魇,将那些可怕的画面和记忆暂时隔绝在外。顾锦城紧绷如石的肌肉在她的安抚下,一寸一寸地松弛下来,急促如风箱的呼吸也逐渐变得平缓悠长。他无意识地向她靠近,将滚烫的额头埋在她温凉的颈窝处,像一个在暴风雨中迷失许久、终于寻到港湾的孩子,寻求着最原始的庇护与安宁。
宋墨涵维持着这个有些别扭且吃力的姿势,一动不动。颈侧传来他滚烫的呼吸和微湿的触感,那颗在面对病魔和复杂局势时都坚强无比的心,此刻柔软得一塌糊涂。她看到了他最虚弱、最不设防的样子,听到了他深埋心底、从未对人言说的噩梦,这非但没有让她感到畏惧或疏离,反而让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个铁骨铮铮、顶天立地的男人,他的灵魂深处,需要她。不是需要她宋医生的专业技能,而是需要她宋墨涵这个人,作为他在这世间最后、也是最可靠的锚点,将他从记忆的惊涛骇浪中牢牢稳定在现实的彼岸。
微光或许无法瞬间驱散所有沉积的黑暗,但足以照亮彼此依靠的方寸之地,孕育出穿越漫长寒夜的希望。在这弥漫着消毒水气息和看不见的无声硝烟的战场上,爱与守护,成为了最坚韧、也最温暖的武器。宋墨涵轻轻调整了一下姿势,让顾锦城靠得更舒服些,她的手,更紧地回握住了他那只即使在睡梦中也不肯放开的大手。她知道,接下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迷雾重重,但她的手,绝不会松开。
监护室内的空气仿佛被无形的手攥紧,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消毒液和沉重忧虑的味道。电子监护仪规律性的“嘀嗒”声,此刻听来更像是倒计时的钟摆,敲在宋墨涵的心上。顾锦城的体温,从术后一直稳定的37.0c,悄然攀升至37.5c。这个数字在普通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结合他伤口引流液那微乎其微、却未能逃过宋墨涵专业眼光的颜色变深和粘稠度增加,足以在她心中拉响最高级别的警报。
她立刻调出了最新的血常规和生化报告,指尖在平板电脑屏幕上快速滑动,目光锁死在几个关键指标上——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飙升,尤其是降钙素原(pct)的数值,已然超出了术后安全的阈值范围。
“陈主任,”宋墨涵的声音保持着职业的冷静,但微微加快的语速泄露了她的焦急,“顾锦城的感染指标在显着上升。”
陈静主任很快赶了过来,她仔细查看了顾锦城的伤口情况,又凝神审阅了化验单,眉头紧紧锁在一起:“是术后感染,确定无疑。而且来势不弱。必须立刻加强抗感染治疗,调整抗生素方案,升级为广谱强效的,覆盖可能存在的耐药菌。”
宋墨涵的心直直地沉了下去。作为医生,她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更强烈的药物副作用对身体的冲击,更漫长而不确定的恢复期,以及那悬在头顶、名为“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她强迫自己抽离出“爱人”的身份,迅速在脑中过筛着各种病原体的可能性及对应的用药方案,这是她作为专业医师的堡垒。然而,目光触及顾锦城因发烧而泛着不正常红晕的脸颊时,那堡垒的墙壁便剧烈震颤起来,每一分指标的变化都像淬毒的针,扎在她最柔软的心尖上。
新的、药性更猛的抗生素通过静脉滴注,一点一点进入顾锦城的血管。他似乎陷入了更深层次的不安,额头上不断渗出细密的冷汗,原本干涸的嘴唇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痕,喉间偶尔溢出模糊不清的呓语,破碎得难以捕捉。宋墨涵寸步不离,用沾湿的生理盐水棉签,像描绘珍宝般小心翼翼地滋润他的唇,一遍遍用温毛巾擦拭他额角、颈间的汗液。她的动作极尽轻柔,仿佛怕惊扰了他本就脆弱的睡眠,也怕碰碎了这个暂时卸下所有盔甲的他。
“水……”一声沙哑几不可闻的呻|吟从顾锦城喉间挤出。
宋墨涵立刻俯身,将弯折吸管小心地凑到他唇边,引导他吸入少量温热的清水。
他的眼皮艰难地颤动了几下,终于睁开一条缝隙,眼神涣散而迷茫,失去了平日的锐利与深邃,像蒙尘的星辰。他费力地聚焦了好一会儿,视线才终于落在宋墨涵写满担忧的脸上。那眼神里,没有了运筹帷幄的冷静,也没有了面对危险时的悍厉,只剩下全然的、近乎本能的依赖,以及一丝被他死死压抑在灵魂深处、此刻却无力掩饰的脆弱。
“墨……涵……”他声音沙哑得厉害,几乎只是气音。
“我在。”宋墨涵立刻紧紧握住他没有输液的那只大手,将它贴在自己微凉的脸颊上,试图用这种方式传递一丝稳定,“感觉怎么样?哪里特别不舒服?”
顾锦城却仿佛没有听清她的问题,或者说,他此刻的意识根本无法处理复杂的询问。他只是执拗地、一瞬不瞬地看着她,仿佛确认她的存在是此刻唯一重要的事,重复着微弱的祈求:“别走……”
这一刻,宋墨涵清晰地感觉到,横亘在两人之间那堵由顾锦城的过往、沉默和自我保护构筑起的无形“心墙”,似乎被这声依赖的呓语凿开了一道缝隙。让她得以窥见墙后那个真实的、会痛、会怕、需要依靠的顾锦城。酸涩的热意猛地冲上眼眶,她用力点头,声音哽咽却无比清晰:“我不走,我就在这里,一直陪着你。”
他似乎从她的眼神和话语中得到了某种至关重要的保证,紧绷的身体肌肉微微放松了一些,再次被昏沉的睡意攫取。然而,他那只被宋墨涵握着的手,手指却无意识地蜷缩起来,勾住了她的几根手指,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不肯松开。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轻轻敲响。宋墨涵以为是来换药的护士,抬头却看见一个穿着普通深色夹克、身姿却依旧挺拔如松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他约莫五十岁上下,鬓角染着岁月风霜的斑白,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蓄势的鹰隼,但在目光扫过病床时,那份锐利沉淀为一种深切的温和与担忧。他手里提着一个看起来十分朴素、甚至有些过时的水果篮。
“请问,是顾锦城队长的病房吗?”男人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一种经过纪律部队长期淬炼特有的节奏感。
宋墨涵轻轻动了动,试图挣脱顾锦城的手去开门(但他即使昏睡,勾住她衣角的手指依旧固执),只好微微提高声音:“是的,请进。您是?”
男人推门走进,目光先是精准地落在顾锦城身上,从上到下迅速扫过,带着行家般的审视和显而易见的关切,然后才转向宋墨涵,微微颔首,态度客气而沉稳:“你好,打扰了。我叫周志强,是锦城以前在老部队侦察连时的老班长。听说这小子受伤住院了,心里放不下,过来看看。”
老班长?宋墨涵心中一动。顾锦城对于自己刚入伍、尤其是在侦察连的那段岁月,几乎绝口不提。这位突然出现的周志强,身上带着一种与赵启明那种精英式的冷峻截然不同的气质,那是更质朴、更厚重、仿佛经历过真正战火洗礼与岁月沉淀后的可靠。
“周班长您好,我是宋墨涵,”她顿了一下,选择了一个此刻最贴切也最能表明立场的身份,“是锦城的女朋友,也是这家医院的医生,目前负责他的部分诊疗。”
周志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那是一种“原来如此”的欣慰,态度顿时更加温和了几分:“宋医生,辛苦你了。这小子有福气。”他将那个朴素的果篮轻轻放在床头柜上,走到床边,俯身仔细看了看顾锦城苍白却因发烧泛红的脸,又留意到他即使昏睡也依旧紧蹙的眉头和勾住宋墨涵衣角的手,不禁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长辈般的疼惜,“唉,这小子,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拼,什么都自己扛。”
“您……知道他这次任务的具体情况吗?”宋墨涵试探着问,心中抱着一丝希望能了解更多背景。
周志强直起身,摇了摇头,示意到外面说话。两人轻手轻脚地走到相对安静的走廊角落。
“具体任务内容,我不清楚,保密条例我懂,也遵守了一辈子。”周志强压低声音,表情严肃,“但我带过锦城几年,我了解他。他不是那种轻易会栽跟头的人,身手、脑子都是一等一的。这次伤得这么重,几乎去了半条命,对方肯定不是寻常角色,而且……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他犹豫了一下,目光扫过走廊前后,才更低声说,“我刚才在楼下停车场,好像看到总部调查组的人了,带队的是不是赵启明?”
宋墨涵心中凛然,点了点头:“是的,赵主任上午已经来过了,初步询问了遇袭经过。”
周志强的眉头皱得更紧,形成一个深刻的“川”字:“赵启明这个人……能力很强,背景也硬,但做事方式比较……讲究效率和结果,有时候显得不近人情。他现在这个时间点过来,恐怕不单单是为了调查这次遇袭的经过那么简单。b7区的事情,当年闹得非常大,震动高层,余波至今未平。锦城是当年那件事里,少数几个能……‘完整’出来的核心当事人之一。”
“完整?”宋墨涵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不同寻常的用词,心弦蓦地绷紧。
周志强看着她,眼神复杂,里面有追忆,有痛惜,还有深深的担忧:“肉体上的完整,不代表心理上没有留下深刻的伤痕。那个地方……b7区,还有那个代号‘蝰蛇’的家伙,是锦城心里一道一直没能真正愈合的旧伤,甚至可能是一个不断渗血的创口。‘蝰蛇’……是当年b7区叛逃事件中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人物,心思缜密,手段狠毒,而且和锦城有过极深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他的突然重现江湖,意味着当年的脓疮可能要被再次、甚至是更彻底地挑开。锦城现在这个状态,我担心他不仅要面对身体的伤痛和感染,还要被迫应对来自过去、来自内心最深处的压力和拷问。”
这番话,像一块块沉重的巨石,接连投入宋墨涵的心湖,掀起惊涛骇浪。苏晴之前隐晦提及的“心墙”,赵启明审问时讳莫如深的态度和对“蝰蛇”这个名字的敏感,此刻与周志强带来的、带着硝烟和血泪气息的信息碎片拼接在一起,指向一个清晰而残酷的事实——顾锦城正身处一场生理与心理、现实与记忆交织的双重风暴中心,而风暴眼,就是那个名为“蝰蛇”的幽灵。
“我能做什么?”宋墨涵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退缩,“无论是作为他的医生,还是作为他的爱人。”
周志强看着她眼中不容置疑的勇气和决心,那是一种愿意与爱人共同面对一切风雨的坚韧,眼中闪过一丝激赏:“守着他。就像你现在做的一样。给他你能给的、最绝对的安全感。在他愿意开口说的时候,耐心倾听,不要打断,不要评判;在他沉默、把自己封闭起来的时候,就安静地陪伴,让他知道你在。这就够了。至于调查组那边……”他沉吟片刻,从内袋掏出一张只有名字和手写电话号码的简单卡片,递给宋墨涵,“如果他们施加的压力超出了合理范围,或者你觉得锦城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联系我。我这个老班长,虽然已经退下来几年,但在一些老兄弟、老领导面前,还能说上几句话。”
这份来自长辈和生死战友的、沉甸甸的支持,让身处漩涡边缘的宋墨涵倍感温暖和力量。“谢谢您,周班长。真的非常感谢。”
送走周志强,宋墨涵回到病房。顾锦城还在睡,但似乎因为更强效抗生素的副作用,或是体内正在发生的激战,他开始有些躁动不安,眉头紧紧锁住,喉间溢出压抑的、更加清晰的破碎音节。
“……快……带人走……”
“……不行……不能……留下他……”
“……危险!……蝰蛇——!”
最后那个代号,他几乎是用了全身力气低吼出来的,带着刻骨的恨意、一种被背叛的愤怒,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沉的痛楚。与此同时,他猛地挥动手臂,输液管被牵扯得剧烈晃动,针头处隐隐有回血。
宋墨涵心头一紧,立刻上前,俯身轻轻抱住他因噩梦而颤抖的肩膀,一只手稳定住他输液的手臂,防止针头滑脱,另一只手轻柔却坚定地拍着他的背脊,声音如同最温软而稳定的羽毛,一遍遍在他耳边低语:“锦城,没事了,没事了……都过去了……我是墨涵,你在医院,你很安全……我在这里,没有人能再伤害你……我在这里……”
她的声音,她的触碰,她身上淡淡的消毒水混着自身清浅的气息,像一道柔和而坚韧的屏障,慢慢渗透进他狂暴的梦魇,将那些可怕的画面和记忆暂时隔绝在外。顾锦城紧绷如石的肌肉在她的安抚下,一寸一寸地松弛下来,急促如风箱的呼吸也逐渐变得平缓悠长。他无意识地向她靠近,将滚烫的额头埋在她温凉的颈窝处,像一个在暴风雨中迷失许久、终于寻到港湾的孩子,寻求着最原始的庇护与安宁。
宋墨涵维持着这个有些别扭且吃力的姿势,一动不动。颈侧传来他滚烫的呼吸和微湿的触感,那颗在面对病魔和复杂局势时都坚强无比的心,此刻柔软得一塌糊涂。她看到了他最虚弱、最不设防的样子,听到了他深埋心底、从未对人言说的噩梦,这非但没有让她感到畏惧或疏离,反而让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个铁骨铮铮、顶天立地的男人,他的灵魂深处,需要她。不是需要她宋医生的专业技能,而是需要她宋墨涵这个人,作为他在这世间最后、也是最可靠的锚点,将他从记忆的惊涛骇浪中牢牢稳定在现实的彼岸。
微光或许无法瞬间驱散所有沉积的黑暗,但足以照亮彼此依靠的方寸之地,孕育出穿越漫长寒夜的希望。在这弥漫着消毒水气息和看不见的无声硝烟的战场上,爱与守护,成为了最坚韧、也最温暖的武器。宋墨涵轻轻调整了一下姿势,让顾锦城靠得更舒服些,她的手,更紧地回握住了他那只即使在睡梦中也不肯放开的大手。她知道,接下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迷雾重重,但她的手,绝不会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