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医者仁心
岩丽的苏醒,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佤族寨子。当阿黎激动地冲出竹楼,用带着哭腔的嗓音高喊“岩丽姐醒了!”时,许多原本对宋墨涵仍持观望态度的寨民,眼神中的坚冰终于开始大面积消融。
宋墨涵第一时间为岩丽做了检查。虽然依旧虚弱,高烧也未完全退去,但意识清醒,能进行简单的交流,这已是巨大的好转。她仔细调整了抗生素的用量(由顾锦城紧急从他们隐藏的备用物资中取出,经老族长同意后使用),重新清洁了伤口,动作轻柔而专业。
岩刚站在一旁,看着女儿干裂的嘴唇翕动,发出微弱的“阿爹”声时,这个坚毅的佤族汉子眼眶瞬间红了。他转向宋墨涵,这一次,不再是生硬的“谢谢”,而是深深鞠了一躬,用汉语说道:“宋医生,岩丽的命,是你捡回来的。我岩刚,记下了。”
这份承诺,在寨子里,重逾千金。
老族长岩温也松了口气,看向宋墨涵的目光更加和善,甚至主动提出可以增加他们二人在寨内的活动范围,只要有人陪同即可。
然而,阳光并未照进每一个角落。
灰枭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他虽然勉强熬过了第一夜,但失血过多导致的身体极度虚弱,使得他大部分时间仍处于昏睡状态。岩甩派来监视的人寸步不离,对宋墨涵的治疗也抱持着审视的态度。
这天上午,宋墨涵在检查完岩丽后,照例前往灰枭所在的竹楼。顾锦城紧随其后,却被岩甩手下的两个青年拦在了竹楼外。
“岩甩老爹说了,只允许宋医生一人进去。”其中一个青年硬邦邦地说道,眼神警惕地盯着顾锦城。
顾锦城眉头微蹙,目光锐利地扫过对方,并未强行闯入,而是看向宋墨涵,低声道:“有事就喊我。”
宋墨涵点点头,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独自提着药箱走了进去。
竹楼内光线昏暗,弥漫着草药和血腥混合的气味。灰枭躺在竹榻上,脸色惨白,呼吸微弱。岩甩坐在一旁,闭目养神,仿佛对周围一切漠不关心,但宋墨涵能感觉到,自己一进来,他那看似松弛的身体微微绷紧了些。
她沉默地开始工作,检查伤口愈合情况,测量体温,更换敷料。当她触碰到灰枭额头的温度时,眉头轻轻皱起——他在发烧。
“他伤口有轻微感染的迹象,开始发烧了。”宋墨涵冷静地陈述,同时从药箱里取出退烧药和更强的抗生素,“需要立刻用药控制,否则很危险。”
岩甩终于睁开眼,浑浊却锐利的眼睛盯着她手中的药瓶:“你确定这是救他的药?”
“我确定。”宋墨涵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如果你不信,可以找你们信得过的懂草药的人来看。但我要提醒你,感染一旦失控,败血症会要了他的命,到时候神仙难救。”
她的语气平静却笃定,带着医者不容置疑的专业权威。岩甩盯着她看了半晌,又瞥了一眼奄奄一息的灰枭,最终挥了挥手,示意她继续。
喂药的过程并不顺利,灰枭吞咽困难。宋墨涵极有耐心地一点点将药水喂进去,用清水湿润他干裂的嘴唇,动作细致入微,仿佛照顾的不是一个可能带来危险和麻烦的“敌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危重病人。
岩甩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眼神复杂。他年轻时经历过多场厮杀,见过太多生死,也见过汉人对他们这些“蛮夷”的轻蔑与欺压。可眼前这个汉人女子,她的眼神太干净,动作太纯粹,那种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做不得假。
就在这时,竹楼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冲了进来,脸上带着惊慌,用佤语急促地对岩甩说着什么。宋墨涵听不懂,但能从少年的表情和岩甩瞬间阴沉下来的脸色判断,出事了。
岩甩猛地站起身,拄着权杖就往外走,走到门口,他脚步顿住,头也不回地对宋墨涵说了一句:“看好他。”随即匆匆离开。
宋墨涵心中疑惑,但并未多问,继续手头的工作。过了一会儿,顾锦城的声音从竹墙外低沉地传来:“墨涵,寨子东边好像有人受伤了,像是狩猎时遇到了麻烦。”
原来如此。宋墨涵立刻明白了岩甩匆忙离开的原因。她快速处理完灰枭这边,提起药箱走出竹楼。
“怎么回事?”她问顾锦城。
“不太清楚,好像伤得不轻。”顾锦城目光扫过周围,压低声音,“这是个机会。”
宋墨涵瞬间领会了他的意思。主动救治寨民,是打破隔阂、建立信任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她不再犹豫,对守在门口的那个年轻寨民说:“带我去看看伤者,我是医生,或许能帮忙。”
那青年愣了一下,有些犹豫。顾锦城沉声道:“多耽搁一刻,伤者就多一分危险。宋医生的医术,你们应该看到了。”
想到岩丽的重生,青年终于点了点头,引着他们朝寨子东头跑去。
出事地点聚集了不少人,气氛凝重。受伤的是岩甩的孙子,一个叫岩恩的年轻猎人。他们在狩猎一头野猪时,岩恩被发狂的野猪獠牙刺穿了大腿,血流如注,人已经因为失血和疼痛而昏迷。寨子里的草医正在处理,但面对如此严重的贯穿伤,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岩甩蹲在孙子身边,脸色铁青,握着权杖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他看到宋墨涵过来,眼神猛地一凝。
“让开!”宋墨涵没有丝毫客气,直接拨开围观的众人,冲到伤者面前。她快速检查伤口,倒吸一口凉气——伤口极深,可能伤及了动脉,鲜血还在不断涌出。
“需要立刻止血清创缝合!准备热水,干净的布,还有……”她语速极快地对旁边的草医和寨民吩咐,同时已经打开了自己的药箱,拿出了止血钳、缝合针线等器械。
她的镇定和专业瞬间掌控了混乱的场面。有人下意识地按照她的要求跑去准备。岩甩死死地盯着她,喉咙动了动,最终没有出声阻止。
清理伤口,寻找出血点,结扎血管,分层缝合……宋墨涵的动作快、准、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她专注的脸上,晶莹的汗珠滚落,她却浑然不觉。顾锦城默默守在她身侧,为她递上需要的器械,挡住不必要的干扰,如同一座可靠的山峰。
当最后一针缝合完毕,宋墨涵剪断缝线,仔细包扎好伤口,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岩恩虽然还在昏迷,但呼吸已经平稳了许多,脸色也不再是骇人的惨白。
宋墨涵瘫坐在地上,剧烈的手术消耗了她大量的体力。顾锦城适时递上水壶,她接过来,仰头喝了几口,才感觉缓过气来。
岩甩走到她面前,目光深沉地看了她许久,然后缓缓弯下腰,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宋医生,我岩甩,欠你一条命。”
这一次,不再是审视和怀疑,而是带着沉甸甸的感激和认可。
宋墨涵摇了摇头,声音有些虚弱:“我是医生,这是应该做的。他暂时脱离危险了,但后续要注意防止感染,需要按时换药。”
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经过岩丽和岩恩两次成功的救治,宋墨涵在寨子里的地位悄然发生了变化。她从需要警惕的“外来者”,变成了值得尊敬的“宋医生”。
晚上,顾锦城和宋墨涵被允许在同一间竹楼休息,虽然门外仍有守卫,但待遇已不可同日而语。
竹楼内,只有他们两人。跳跃的油灯下,顾锦城看着疲惫却眼神明亮的宋墨涵,低声道:“今天做得很好。”
宋墨涵靠坐在竹墙边,轻轻叹了口气:“我只是在做分内的事。只是没想到……”她顿了顿,“在这样的环境下,救死扶伤反而成了最有效的‘沟通语言’。”
“因为生命是共同的底线。”顾锦城在她身边坐下,手臂自然地揽住她的肩膀,让她靠在自己身上,“你守住了这条底线,也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他的怀抱温暖而坚实,驱散了山夜的寒意和连日的紧张。宋墨涵没有抗拒,安心地靠着他,感受着他沉稳的心跳。
“锦城,”她轻声唤道,“等这里的事情结束了,我们……”
“我们回家。”顾锦城接过她的话,声音低沉而肯定,“等任务完成,我们就打报告,申请结婚。”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浪漫的仪式,在这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异族寨子里,在经历了生死考验与信任构建之后,这句简单的承诺,比任何誓言都更加动人。
宋墨涵抬起头,望进他深邃的眼眸,那里有硝烟磨砺出的坚硬,也有只为她柔软的微光。她轻轻点头,唇角扬起一抹温柔而坚定的弧度:“好。”
窗外,月光如水,篝火已熄,但希望的微光,已在晨光与暗影的交织中,悄然壮大。而新的挑战与秘密,也如同潜伏在夜色中的野兽,等待着下一个黎明。岩甩的彻底转变,灰枭即将苏醒可能带来的变数,以及顾锦城他们此行真正的任务……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岩丽的苏醒,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佤族寨子。当阿黎激动地冲出竹楼,用带着哭腔的嗓音高喊“岩丽姐醒了!”时,许多原本对宋墨涵仍持观望态度的寨民,眼神中的坚冰终于开始大面积消融。
宋墨涵第一时间为岩丽做了检查。虽然依旧虚弱,高烧也未完全退去,但意识清醒,能进行简单的交流,这已是巨大的好转。她仔细调整了抗生素的用量(由顾锦城紧急从他们隐藏的备用物资中取出,经老族长同意后使用),重新清洁了伤口,动作轻柔而专业。
岩刚站在一旁,看着女儿干裂的嘴唇翕动,发出微弱的“阿爹”声时,这个坚毅的佤族汉子眼眶瞬间红了。他转向宋墨涵,这一次,不再是生硬的“谢谢”,而是深深鞠了一躬,用汉语说道:“宋医生,岩丽的命,是你捡回来的。我岩刚,记下了。”
这份承诺,在寨子里,重逾千金。
老族长岩温也松了口气,看向宋墨涵的目光更加和善,甚至主动提出可以增加他们二人在寨内的活动范围,只要有人陪同即可。
然而,阳光并未照进每一个角落。
灰枭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他虽然勉强熬过了第一夜,但失血过多导致的身体极度虚弱,使得他大部分时间仍处于昏睡状态。岩甩派来监视的人寸步不离,对宋墨涵的治疗也抱持着审视的态度。
这天上午,宋墨涵在检查完岩丽后,照例前往灰枭所在的竹楼。顾锦城紧随其后,却被岩甩手下的两个青年拦在了竹楼外。
“岩甩老爹说了,只允许宋医生一人进去。”其中一个青年硬邦邦地说道,眼神警惕地盯着顾锦城。
顾锦城眉头微蹙,目光锐利地扫过对方,并未强行闯入,而是看向宋墨涵,低声道:“有事就喊我。”
宋墨涵点点头,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独自提着药箱走了进去。
竹楼内光线昏暗,弥漫着草药和血腥混合的气味。灰枭躺在竹榻上,脸色惨白,呼吸微弱。岩甩坐在一旁,闭目养神,仿佛对周围一切漠不关心,但宋墨涵能感觉到,自己一进来,他那看似松弛的身体微微绷紧了些。
她沉默地开始工作,检查伤口愈合情况,测量体温,更换敷料。当她触碰到灰枭额头的温度时,眉头轻轻皱起——他在发烧。
“他伤口有轻微感染的迹象,开始发烧了。”宋墨涵冷静地陈述,同时从药箱里取出退烧药和更强的抗生素,“需要立刻用药控制,否则很危险。”
岩甩终于睁开眼,浑浊却锐利的眼睛盯着她手中的药瓶:“你确定这是救他的药?”
“我确定。”宋墨涵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如果你不信,可以找你们信得过的懂草药的人来看。但我要提醒你,感染一旦失控,败血症会要了他的命,到时候神仙难救。”
她的语气平静却笃定,带着医者不容置疑的专业权威。岩甩盯着她看了半晌,又瞥了一眼奄奄一息的灰枭,最终挥了挥手,示意她继续。
喂药的过程并不顺利,灰枭吞咽困难。宋墨涵极有耐心地一点点将药水喂进去,用清水湿润他干裂的嘴唇,动作细致入微,仿佛照顾的不是一个可能带来危险和麻烦的“敌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危重病人。
岩甩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眼神复杂。他年轻时经历过多场厮杀,见过太多生死,也见过汉人对他们这些“蛮夷”的轻蔑与欺压。可眼前这个汉人女子,她的眼神太干净,动作太纯粹,那种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做不得假。
就在这时,竹楼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冲了进来,脸上带着惊慌,用佤语急促地对岩甩说着什么。宋墨涵听不懂,但能从少年的表情和岩甩瞬间阴沉下来的脸色判断,出事了。
岩甩猛地站起身,拄着权杖就往外走,走到门口,他脚步顿住,头也不回地对宋墨涵说了一句:“看好他。”随即匆匆离开。
宋墨涵心中疑惑,但并未多问,继续手头的工作。过了一会儿,顾锦城的声音从竹墙外低沉地传来:“墨涵,寨子东边好像有人受伤了,像是狩猎时遇到了麻烦。”
原来如此。宋墨涵立刻明白了岩甩匆忙离开的原因。她快速处理完灰枭这边,提起药箱走出竹楼。
“怎么回事?”她问顾锦城。
“不太清楚,好像伤得不轻。”顾锦城目光扫过周围,压低声音,“这是个机会。”
宋墨涵瞬间领会了他的意思。主动救治寨民,是打破隔阂、建立信任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她不再犹豫,对守在门口的那个年轻寨民说:“带我去看看伤者,我是医生,或许能帮忙。”
那青年愣了一下,有些犹豫。顾锦城沉声道:“多耽搁一刻,伤者就多一分危险。宋医生的医术,你们应该看到了。”
想到岩丽的重生,青年终于点了点头,引着他们朝寨子东头跑去。
出事地点聚集了不少人,气氛凝重。受伤的是岩甩的孙子,一个叫岩恩的年轻猎人。他们在狩猎一头野猪时,岩恩被发狂的野猪獠牙刺穿了大腿,血流如注,人已经因为失血和疼痛而昏迷。寨子里的草医正在处理,但面对如此严重的贯穿伤,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岩甩蹲在孙子身边,脸色铁青,握着权杖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他看到宋墨涵过来,眼神猛地一凝。
“让开!”宋墨涵没有丝毫客气,直接拨开围观的众人,冲到伤者面前。她快速检查伤口,倒吸一口凉气——伤口极深,可能伤及了动脉,鲜血还在不断涌出。
“需要立刻止血清创缝合!准备热水,干净的布,还有……”她语速极快地对旁边的草医和寨民吩咐,同时已经打开了自己的药箱,拿出了止血钳、缝合针线等器械。
她的镇定和专业瞬间掌控了混乱的场面。有人下意识地按照她的要求跑去准备。岩甩死死地盯着她,喉咙动了动,最终没有出声阻止。
清理伤口,寻找出血点,结扎血管,分层缝合……宋墨涵的动作快、准、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她专注的脸上,晶莹的汗珠滚落,她却浑然不觉。顾锦城默默守在她身侧,为她递上需要的器械,挡住不必要的干扰,如同一座可靠的山峰。
当最后一针缝合完毕,宋墨涵剪断缝线,仔细包扎好伤口,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岩恩虽然还在昏迷,但呼吸已经平稳了许多,脸色也不再是骇人的惨白。
宋墨涵瘫坐在地上,剧烈的手术消耗了她大量的体力。顾锦城适时递上水壶,她接过来,仰头喝了几口,才感觉缓过气来。
岩甩走到她面前,目光深沉地看了她许久,然后缓缓弯下腰,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宋医生,我岩甩,欠你一条命。”
这一次,不再是审视和怀疑,而是带着沉甸甸的感激和认可。
宋墨涵摇了摇头,声音有些虚弱:“我是医生,这是应该做的。他暂时脱离危险了,但后续要注意防止感染,需要按时换药。”
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经过岩丽和岩恩两次成功的救治,宋墨涵在寨子里的地位悄然发生了变化。她从需要警惕的“外来者”,变成了值得尊敬的“宋医生”。
晚上,顾锦城和宋墨涵被允许在同一间竹楼休息,虽然门外仍有守卫,但待遇已不可同日而语。
竹楼内,只有他们两人。跳跃的油灯下,顾锦城看着疲惫却眼神明亮的宋墨涵,低声道:“今天做得很好。”
宋墨涵靠坐在竹墙边,轻轻叹了口气:“我只是在做分内的事。只是没想到……”她顿了顿,“在这样的环境下,救死扶伤反而成了最有效的‘沟通语言’。”
“因为生命是共同的底线。”顾锦城在她身边坐下,手臂自然地揽住她的肩膀,让她靠在自己身上,“你守住了这条底线,也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他的怀抱温暖而坚实,驱散了山夜的寒意和连日的紧张。宋墨涵没有抗拒,安心地靠着他,感受着他沉稳的心跳。
“锦城,”她轻声唤道,“等这里的事情结束了,我们……”
“我们回家。”顾锦城接过她的话,声音低沉而肯定,“等任务完成,我们就打报告,申请结婚。”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浪漫的仪式,在这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异族寨子里,在经历了生死考验与信任构建之后,这句简单的承诺,比任何誓言都更加动人。
宋墨涵抬起头,望进他深邃的眼眸,那里有硝烟磨砺出的坚硬,也有只为她柔软的微光。她轻轻点头,唇角扬起一抹温柔而坚定的弧度:“好。”
窗外,月光如水,篝火已熄,但希望的微光,已在晨光与暗影的交织中,悄然壮大。而新的挑战与秘密,也如同潜伏在夜色中的野兽,等待着下一个黎明。岩甩的彻底转变,灰枭即将苏醒可能带来的变数,以及顾锦城他们此行真正的任务……一切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