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北都护府的筑城工事,已然成为了阴山脚下最为壮观的景象。巨大的夯土版筑层层垒砌,初具规模的城墙如同一条灰黄色的巨蟒,蜿蜒盘踞在单于台高地之上,睥睨着四方原野。数以千计的军士、招募来的流民工匠、乃至部分被俘或归附后被征调劳役的突厥青壮,如同蚁群般在其上忙碌不休。号子声、夯土声、锯木声、监工将领的呼喝声、以及呼啸的北风,交织成一曲充满力量与希望的开拓交响。
然而,在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之下,一股潜藏的暗流,正悄然涌动。
草原的规则根植于弱肉强食与强者为尊。大唐以雷霆万钧之势击垮东突厥,生擒颉利,迫使他们这些大小部落低头臣服,他们敬畏,他们恐惧,但数百年来刻在骨子里的野性与傲慢,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彻底磨平。尤其是对于薛延陀、回纥这样实力保存相对完好、原本就有崛起之势的大部而言,表面的恭顺之下,难免藏着别样的心思。
连日来,负责巡视草原、接收户籍的程知节和尉迟恭两部,已然遭遇了数起不大不小的“意外”。或是小股马贼袭扰运粮队,或是指引道路的向导“莫名”失踪导致小队迷途,甚至是在接收部落人口牲畜册时,屡屡出现数目含糊不清、前后矛盾的情况。虽未爆发直接冲突,但这种阴奉阳违、试探底线的小动作,却让两位脾气火爆的猛将窝了一肚子火,却又不好轻易发作,只得频频向都护府禀报。
更令人不安的是,来自苏定方侦巡营的报告。数支深入漠北、监视薛延陀和回纥动向的精锐小队,都在接近其核心牧区时,遭遇了强烈的、无形的阻碍。并非军队拦截,而是一种更接近于萨满巫术的诡异力量,突如其来的遮天沙暴、能诱使战马惊厥发狂的怪异药粉、甚至是夜晚营地周围仿佛鬼哭般的幻听,让经验丰富的侦骑也难以寸进,被迫退回。种种迹象表明,突厥王庭虽覆,但草原上某些古老的、不属于世俗军队的力量,并未甘心臣服,反而可能在暗中串联,蠢蠢欲动。
中军大帐内,李靖看着各地汇集来的军报,眉头微蹙。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程知节在一旁气得吹胡子瞪眼:“大总管!这帮狼崽子就是欠收拾!依我看,就该点齐兵马,直接杀到夷男和菩萨的牙帐去,看他们还敢不敢耍花样!”
尉迟恭也闷声道:“没错!鬼鬼祟祟,定然有诈!不如先下手为强!”
秦琼则相对冷静:“不可贸然动兵。我军虽胜,然长途远征,兵力疲惫,粮草转运亦是不易。安北城尚未建成,根基未稳。此时若再启大规模战端,胜负难料,即便胜了,也恐陷入草原泥潭,辜负陛下重托。”
侯君集阴恻恻地道:“或许可效仿三国贾诩之谋,行离间之计,令薛延陀、回纥互相猜忌,我等坐收渔利。”
苏定方沉吟道:“离间计虽好,见效却慢。当下之局,需一剂猛药,既能震慑屑小,又能安抚惶惧者之心,更可…试探出那些藏在阴影里的东西。”
众将议论纷纷,目光最终都聚焦于沉默不语的李靖身上。
李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落在那卷置于案上的、象征着皇帝权威和龙魂感应的圣旨之上,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诸将所言,皆有道理。强攻不可取,放任亦不可行。离间乃长远之策,非解当下之困。”他站起身,走到帐壁悬挂的巨幅羊皮地图前,手指点向阴山以北那片广袤无垠、标注着诸多部落符号的瀚海草原。
“陛下设立都护府,意在长治久安,恩威并施。如今‘威’已示之,‘恩’亦当布之。然,总有冥顽不灵者,不见棺材不落泪,甚至妄图借助邪祟之力,挑战天威。”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既然如此,那本都护便再借陛下天威一次,让这瀚海草原,再闻龙吟!”
三日后,一个消息以惊人的速度在归附的各部落之间传开:大唐安北大都护李靖,将于月圆之夜,在正在修建的安北都护府城北郊旷野,设立祭坛,代天可汗(唐皇李渊)祭祀长生天(腾格里),并举行盛大阅兵与盟会,重申盟约,颁赐赏赉!
消息传出,草原震动。
祭祀长生天,历来是草原霸主可汗独有的权力和神圣仪式。李靖以大唐都护的身份行此祭礼,其意义不言自明,代天可汗行使草原最高神权,宣告无可争议的统治地位。这既是对归顺者的加恩与安抚,也是对心怀异志者的最后警告和震慑。
月圆之夜很快到来。
安北城北郊,一片巨大的旷野被清理出来。临时搭建的祭坛虽不如阴山深处那座古老祭坛宏伟,却严格按照中原礼制,融合了草原符号,显得庄严肃穆。祭坛四周,插满了大唐的龙旗和各归附部落的旗帜,在皎洁的月光和无数火把的照耀下,猎猎飞舞。
祭坛之下,黑压压地聚集了来自草原各部的首领、贵族及其护卫,人数多达数千。他们表情各异,有的敬畏,有的好奇,有的则眼神闪烁,暗中打量着周围的形势。薛延陀的夷男和回纥的菩萨吐迷度坐在最前列,面色平静,眼神却深处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和审视。他们倒要看看,这位唐军统帅,除了战场厮杀,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更远处,则是列阵森严的唐军将士。玄甲军、骑兵、步兵、弩手,依序排列,军容鼎盛,鸦雀无声,只有甲叶在月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幽光,那股冲天的煞气即便隔得很远,也让人心头发紧。
李靖身着隆重的朝服,立于祭坛之上。秦琼、程知节、尉迟恭、侯君集、苏定方等大将按剑分立祭坛两侧。夜色苍茫,火把噼啪作响,气氛庄重而压抑。
祭祀仪式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献牲、奠酒、诵读祭文……李靖的声音沉稳有力,通过通译传达给每一个在场的草原贵族。
当仪式进行到最高潮,李靖代表皇帝,将酒洒向大地,敬告长生天时,他忽然抬起头,望向那轮皎洁的明月,声音陡然拔高,蕴含着一丝奇异的、引而不发的力量:
“臣,大唐安北大都护李靖,谨代天可汗,祭告皇天后土,山川神灵:今突厥平靖,四海攸同。然,若有奸邪,暗怀异志,不遵王化,不敬天可汗,窥伺神器,兴风作浪……”
他的声音如同带着某种奇异的穿透力,在旷野上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地送入众人耳中。随着他的话语,祭坛周围的火把火焰开始不自然地摇曳起来,仿佛有无形的风吹过。
一些感知敏锐的草原萨满和老者脸色微变,他们感觉到周围的能量场开始发生变化。
李靖的语调越来越激昂,他猛地展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星空瀚海,最后的声音如同惊雷般炸响:
“……则,如此坛下牺牲,神人共戮!龙威所至,魂飞魄散!”
话音落下的瞬间,李靖暗中催动了怀中那方“镇国龙玺”的拓印(或李渊赐予的其它蕴含龙气的信物),并以自身强大的精神意志为引,将其与远在长安的陛下那磅礴龙魂之力,建立起一丝微妙的联系,发出了一个清晰的、请求“显圣”的意念!
这不是攻击,而是一种共鸣,一种宣示!
下一刻......
“吟......!!!!!”
一声仿佛来自九天之上、又似源自大地深处、威严、神圣、磅礴、带着无上权威和镇压一切邪祟力量的龙吟声,毫无征兆地响彻在整个旷野上空!
这一次的龙吟,不同于之前在阴山深处那破灭狼魂的暴烈,更显得恢宏、浩大、如同天宪法旨,带着令人从灵魂深处感到敬畏和臣服的煌煌天威!
龙吟声过处,万籁俱寂!
所有火把的火焰瞬间笔直向上,凝滞不动!
所有战马齐齐低头,发出温顺的嘶鸣!
所有草原部落的人,无论是首领还是护卫,都在那一刻感到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战栗和敬畏,不由自主地纷纷跪倒在地,向着祭坛、向着长安的方向顶礼膜拜,口中发出无意识的敬畏喃语。就连夷男和菩萨,也脸色煞白,身体不受控制地跪伏下去,心中那点不甘和异志,在这真正的“天威”面前,被碾得粉碎!
而在那些暗中窥伺、试图引动巫术力量的阴影角落,几声压抑的、痛苦的闷哼隐约传来。几个混在人群中的部落萨满,如同被无形的重锤击中,猛地喷出鲜血,萎顿在地,他们试图凝聚的精神力和沟通的“神灵”之力,在龙吟声中如同雪遇骄阳,瞬间溃散反噬!
龙吟声持续了短短三息,便悠然远去,仿佛从未出现。
但旷野上的景象,却已彻底改变。
寂静持续了足足十数息,才被李靖平静无波的声音打破:“礼成。陛下已感知尔等诚心。望诸部谨守盟约,共享太平。阅兵开始!”
接下来的唐军分列式,虽然依旧威武雄壮,杀气腾腾,但在所有草原贵族眼中,却已然蒙上了一层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光辉。再无一人敢有丝毫异样心思。
龙吟瀚海,不战而屈人之兵。李靖借天子龙威,一举震慑草原,安北都护府的权威,自此真正立于漠南之地。
        然而,在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之下,一股潜藏的暗流,正悄然涌动。
草原的规则根植于弱肉强食与强者为尊。大唐以雷霆万钧之势击垮东突厥,生擒颉利,迫使他们这些大小部落低头臣服,他们敬畏,他们恐惧,但数百年来刻在骨子里的野性与傲慢,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彻底磨平。尤其是对于薛延陀、回纥这样实力保存相对完好、原本就有崛起之势的大部而言,表面的恭顺之下,难免藏着别样的心思。
连日来,负责巡视草原、接收户籍的程知节和尉迟恭两部,已然遭遇了数起不大不小的“意外”。或是小股马贼袭扰运粮队,或是指引道路的向导“莫名”失踪导致小队迷途,甚至是在接收部落人口牲畜册时,屡屡出现数目含糊不清、前后矛盾的情况。虽未爆发直接冲突,但这种阴奉阳违、试探底线的小动作,却让两位脾气火爆的猛将窝了一肚子火,却又不好轻易发作,只得频频向都护府禀报。
更令人不安的是,来自苏定方侦巡营的报告。数支深入漠北、监视薛延陀和回纥动向的精锐小队,都在接近其核心牧区时,遭遇了强烈的、无形的阻碍。并非军队拦截,而是一种更接近于萨满巫术的诡异力量,突如其来的遮天沙暴、能诱使战马惊厥发狂的怪异药粉、甚至是夜晚营地周围仿佛鬼哭般的幻听,让经验丰富的侦骑也难以寸进,被迫退回。种种迹象表明,突厥王庭虽覆,但草原上某些古老的、不属于世俗军队的力量,并未甘心臣服,反而可能在暗中串联,蠢蠢欲动。
中军大帐内,李靖看着各地汇集来的军报,眉头微蹙。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程知节在一旁气得吹胡子瞪眼:“大总管!这帮狼崽子就是欠收拾!依我看,就该点齐兵马,直接杀到夷男和菩萨的牙帐去,看他们还敢不敢耍花样!”
尉迟恭也闷声道:“没错!鬼鬼祟祟,定然有诈!不如先下手为强!”
秦琼则相对冷静:“不可贸然动兵。我军虽胜,然长途远征,兵力疲惫,粮草转运亦是不易。安北城尚未建成,根基未稳。此时若再启大规模战端,胜负难料,即便胜了,也恐陷入草原泥潭,辜负陛下重托。”
侯君集阴恻恻地道:“或许可效仿三国贾诩之谋,行离间之计,令薛延陀、回纥互相猜忌,我等坐收渔利。”
苏定方沉吟道:“离间计虽好,见效却慢。当下之局,需一剂猛药,既能震慑屑小,又能安抚惶惧者之心,更可…试探出那些藏在阴影里的东西。”
众将议论纷纷,目光最终都聚焦于沉默不语的李靖身上。
李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落在那卷置于案上的、象征着皇帝权威和龙魂感应的圣旨之上,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诸将所言,皆有道理。强攻不可取,放任亦不可行。离间乃长远之策,非解当下之困。”他站起身,走到帐壁悬挂的巨幅羊皮地图前,手指点向阴山以北那片广袤无垠、标注着诸多部落符号的瀚海草原。
“陛下设立都护府,意在长治久安,恩威并施。如今‘威’已示之,‘恩’亦当布之。然,总有冥顽不灵者,不见棺材不落泪,甚至妄图借助邪祟之力,挑战天威。”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既然如此,那本都护便再借陛下天威一次,让这瀚海草原,再闻龙吟!”
三日后,一个消息以惊人的速度在归附的各部落之间传开:大唐安北大都护李靖,将于月圆之夜,在正在修建的安北都护府城北郊旷野,设立祭坛,代天可汗(唐皇李渊)祭祀长生天(腾格里),并举行盛大阅兵与盟会,重申盟约,颁赐赏赉!
消息传出,草原震动。
祭祀长生天,历来是草原霸主可汗独有的权力和神圣仪式。李靖以大唐都护的身份行此祭礼,其意义不言自明,代天可汗行使草原最高神权,宣告无可争议的统治地位。这既是对归顺者的加恩与安抚,也是对心怀异志者的最后警告和震慑。
月圆之夜很快到来。
安北城北郊,一片巨大的旷野被清理出来。临时搭建的祭坛虽不如阴山深处那座古老祭坛宏伟,却严格按照中原礼制,融合了草原符号,显得庄严肃穆。祭坛四周,插满了大唐的龙旗和各归附部落的旗帜,在皎洁的月光和无数火把的照耀下,猎猎飞舞。
祭坛之下,黑压压地聚集了来自草原各部的首领、贵族及其护卫,人数多达数千。他们表情各异,有的敬畏,有的好奇,有的则眼神闪烁,暗中打量着周围的形势。薛延陀的夷男和回纥的菩萨吐迷度坐在最前列,面色平静,眼神却深处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和审视。他们倒要看看,这位唐军统帅,除了战场厮杀,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更远处,则是列阵森严的唐军将士。玄甲军、骑兵、步兵、弩手,依序排列,军容鼎盛,鸦雀无声,只有甲叶在月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幽光,那股冲天的煞气即便隔得很远,也让人心头发紧。
李靖身着隆重的朝服,立于祭坛之上。秦琼、程知节、尉迟恭、侯君集、苏定方等大将按剑分立祭坛两侧。夜色苍茫,火把噼啪作响,气氛庄重而压抑。
祭祀仪式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献牲、奠酒、诵读祭文……李靖的声音沉稳有力,通过通译传达给每一个在场的草原贵族。
当仪式进行到最高潮,李靖代表皇帝,将酒洒向大地,敬告长生天时,他忽然抬起头,望向那轮皎洁的明月,声音陡然拔高,蕴含着一丝奇异的、引而不发的力量:
“臣,大唐安北大都护李靖,谨代天可汗,祭告皇天后土,山川神灵:今突厥平靖,四海攸同。然,若有奸邪,暗怀异志,不遵王化,不敬天可汗,窥伺神器,兴风作浪……”
他的声音如同带着某种奇异的穿透力,在旷野上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地送入众人耳中。随着他的话语,祭坛周围的火把火焰开始不自然地摇曳起来,仿佛有无形的风吹过。
一些感知敏锐的草原萨满和老者脸色微变,他们感觉到周围的能量场开始发生变化。
李靖的语调越来越激昂,他猛地展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星空瀚海,最后的声音如同惊雷般炸响:
“……则,如此坛下牺牲,神人共戮!龙威所至,魂飞魄散!”
话音落下的瞬间,李靖暗中催动了怀中那方“镇国龙玺”的拓印(或李渊赐予的其它蕴含龙气的信物),并以自身强大的精神意志为引,将其与远在长安的陛下那磅礴龙魂之力,建立起一丝微妙的联系,发出了一个清晰的、请求“显圣”的意念!
这不是攻击,而是一种共鸣,一种宣示!
下一刻......
“吟......!!!!!”
一声仿佛来自九天之上、又似源自大地深处、威严、神圣、磅礴、带着无上权威和镇压一切邪祟力量的龙吟声,毫无征兆地响彻在整个旷野上空!
这一次的龙吟,不同于之前在阴山深处那破灭狼魂的暴烈,更显得恢宏、浩大、如同天宪法旨,带着令人从灵魂深处感到敬畏和臣服的煌煌天威!
龙吟声过处,万籁俱寂!
所有火把的火焰瞬间笔直向上,凝滞不动!
所有战马齐齐低头,发出温顺的嘶鸣!
所有草原部落的人,无论是首领还是护卫,都在那一刻感到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战栗和敬畏,不由自主地纷纷跪倒在地,向着祭坛、向着长安的方向顶礼膜拜,口中发出无意识的敬畏喃语。就连夷男和菩萨,也脸色煞白,身体不受控制地跪伏下去,心中那点不甘和异志,在这真正的“天威”面前,被碾得粉碎!
而在那些暗中窥伺、试图引动巫术力量的阴影角落,几声压抑的、痛苦的闷哼隐约传来。几个混在人群中的部落萨满,如同被无形的重锤击中,猛地喷出鲜血,萎顿在地,他们试图凝聚的精神力和沟通的“神灵”之力,在龙吟声中如同雪遇骄阳,瞬间溃散反噬!
龙吟声持续了短短三息,便悠然远去,仿佛从未出现。
但旷野上的景象,却已彻底改变。
寂静持续了足足十数息,才被李靖平静无波的声音打破:“礼成。陛下已感知尔等诚心。望诸部谨守盟约,共享太平。阅兵开始!”
接下来的唐军分列式,虽然依旧威武雄壮,杀气腾腾,但在所有草原贵族眼中,却已然蒙上了一层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光辉。再无一人敢有丝毫异样心思。
龙吟瀚海,不战而屈人之兵。李靖借天子龙威,一举震慑草原,安北都护府的权威,自此真正立于漠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