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隆扔下担子就冲进来,一把攥住徐宁的手,眼圈都红了:
“表哥,可算见着你了!自你去了东京,咱姑表兄弟可有十年没见了!”
二人落座,你一言我一语聊起过往。
汤隆说起自己这些年在江湖上漂泊,靠打铁糊口,徐宁听着唏嘘不已。
酒过三巡,汤隆忽道:
“表哥,你在东京皇宫里当差,何等风光,怎跑到这济州来受罪?”
徐宁叹了口气,灌下一杯酒:
“关将军征讨梁山,被那连环马阻住,久攻不下。我上书官家,官家便钦点我来,说我金枪营能破那连环马。”
“连环马?”汤隆眼睛一亮,
“那可有法子破?表哥需用得着我不?等破了梁山,我跟你去东京,也沾沾光!”
徐宁却垂头丧气,敲着桌子道:
“难啊!破连环马需用钩镰枪,可营里工匠没一个会打造的。金枪营整日练的都是空架子,何时能破敌,真是遥遥无期。”
汤隆“啪”地一拍桌子,笑道:
“表哥,你忘了我是干啥的?我打小跟着爹学打铁,钩镰枪这物件,我闭着眼都能造出来!”
徐宁猛地抬头,又惊又喜:
“你说的是真的?”
见汤隆拍着胸脯保证,徐宁顿时来了精神,一把拉住汤隆:
“走走走,跟我见关将军去!”
关胜听闻汤隆会造钩镰枪,喜得亲自迎出帐外。
“汤壮士若能造出钩镰枪,破了那连环马,便是大功一件,某定上奏朝廷,为你请功!”
汤隆躬身道:
“将军放心,小人别的本事没有,打铁造枪还是在行的。只是不知造作营里的材料如何?”
关胜当即领着他去造作营。
营里十几个工匠正围着一堆铁块发愁,见将军来了,都停下手里的活。
汤隆拿起一块铁,掂量了掂量,又用锤子敲了敲,眉头紧锁:
“将军请看,这铁韧性不足,要打钩镰枪那弯弯的小支,根本经不起淬火,一冷准断。”
工匠们一听,纷纷点头:
“可不是嘛!前几日我等试着打了几支,一淬火就裂,原来是铁不行!”
“汤师傅真是好眼力,我等怎么就没看出来?”
汤隆摆摆手,故作高深:
“这打铁的门道多着呢。要造好枪,先得有好料。”
工匠们见汤隆一语点醒梦中人,又听说他是“三代铁匠世家”,顿时佩服得五体投地,齐刷刷跪下:
“请将军任命汤师傅为总监造,我等愿听差遣!”
关胜当即应允,急问汤隆道:
“那何处能寻到好铁?”
汤隆沉吟道:
“只有到济州城里看看了!”
关胜听罢汤隆“只有到济州城里看看”的话,眉头略展,旋即道:
“寻常采买怕是难成气候。汤壮士,某便暂委你为副将,持我手令去见济州知府张叔夜,就说军中正急需精铁打造破敌利器,请他通融调拨。”
汤隆闻言,心中暗喜,面上却作郑重,接过关胜手令,拱手道:
“将军放心,小人定不辱使命。”
说罢,换了身副将服饰,带着两个亲兵,直奔济州府衙。
到得府衙前,汤隆递上关胜手令,门吏不敢怠慢,忙引着他去见张叔夜。
那张知府是个白面长须的文官,见了手令,却只是眉头紧锁,叹道:
“汤副将有所不知,济州这地面的铁矿,早已不是府衙能做主的了。”
汤隆故作诧异:
“哦?张知府这话怎讲?”
张叔夜苦笑道:
“如今治下矿场,全被蔡太师一手把持。
产出的精铁,最上等的直接解往皇宫,供内苑打造器物;
稍次些的,便被京里的达官贵人分了去,打些刀鞘剑柄的玩物。
便是本府的厢军,用的枪矛也多是锈迹斑斑的旧物,哪里有多余的精铁可调拨给军前?”
汤隆“啧”了一声,作势怒道:
“竟有这等事?军国大事,竟不如权贵享乐要紧?”
张叔夜忙摆手:
“汤副将慎言!蔡太师权势熏天,便是朝廷六部,也得让他三分,我这小小知府,又能如何?”
说罢,只是连连叹气,再无多言。
“表哥,可算见着你了!自你去了东京,咱姑表兄弟可有十年没见了!”
二人落座,你一言我一语聊起过往。
汤隆说起自己这些年在江湖上漂泊,靠打铁糊口,徐宁听着唏嘘不已。
酒过三巡,汤隆忽道:
“表哥,你在东京皇宫里当差,何等风光,怎跑到这济州来受罪?”
徐宁叹了口气,灌下一杯酒:
“关将军征讨梁山,被那连环马阻住,久攻不下。我上书官家,官家便钦点我来,说我金枪营能破那连环马。”
“连环马?”汤隆眼睛一亮,
“那可有法子破?表哥需用得着我不?等破了梁山,我跟你去东京,也沾沾光!”
徐宁却垂头丧气,敲着桌子道:
“难啊!破连环马需用钩镰枪,可营里工匠没一个会打造的。金枪营整日练的都是空架子,何时能破敌,真是遥遥无期。”
汤隆“啪”地一拍桌子,笑道:
“表哥,你忘了我是干啥的?我打小跟着爹学打铁,钩镰枪这物件,我闭着眼都能造出来!”
徐宁猛地抬头,又惊又喜:
“你说的是真的?”
见汤隆拍着胸脯保证,徐宁顿时来了精神,一把拉住汤隆:
“走走走,跟我见关将军去!”
关胜听闻汤隆会造钩镰枪,喜得亲自迎出帐外。
“汤壮士若能造出钩镰枪,破了那连环马,便是大功一件,某定上奏朝廷,为你请功!”
汤隆躬身道:
“将军放心,小人别的本事没有,打铁造枪还是在行的。只是不知造作营里的材料如何?”
关胜当即领着他去造作营。
营里十几个工匠正围着一堆铁块发愁,见将军来了,都停下手里的活。
汤隆拿起一块铁,掂量了掂量,又用锤子敲了敲,眉头紧锁:
“将军请看,这铁韧性不足,要打钩镰枪那弯弯的小支,根本经不起淬火,一冷准断。”
工匠们一听,纷纷点头:
“可不是嘛!前几日我等试着打了几支,一淬火就裂,原来是铁不行!”
“汤师傅真是好眼力,我等怎么就没看出来?”
汤隆摆摆手,故作高深:
“这打铁的门道多着呢。要造好枪,先得有好料。”
工匠们见汤隆一语点醒梦中人,又听说他是“三代铁匠世家”,顿时佩服得五体投地,齐刷刷跪下:
“请将军任命汤师傅为总监造,我等愿听差遣!”
关胜当即应允,急问汤隆道:
“那何处能寻到好铁?”
汤隆沉吟道:
“只有到济州城里看看了!”
关胜听罢汤隆“只有到济州城里看看”的话,眉头略展,旋即道:
“寻常采买怕是难成气候。汤壮士,某便暂委你为副将,持我手令去见济州知府张叔夜,就说军中正急需精铁打造破敌利器,请他通融调拨。”
汤隆闻言,心中暗喜,面上却作郑重,接过关胜手令,拱手道:
“将军放心,小人定不辱使命。”
说罢,换了身副将服饰,带着两个亲兵,直奔济州府衙。
到得府衙前,汤隆递上关胜手令,门吏不敢怠慢,忙引着他去见张叔夜。
那张知府是个白面长须的文官,见了手令,却只是眉头紧锁,叹道:
“汤副将有所不知,济州这地面的铁矿,早已不是府衙能做主的了。”
汤隆故作诧异:
“哦?张知府这话怎讲?”
张叔夜苦笑道:
“如今治下矿场,全被蔡太师一手把持。
产出的精铁,最上等的直接解往皇宫,供内苑打造器物;
稍次些的,便被京里的达官贵人分了去,打些刀鞘剑柄的玩物。
便是本府的厢军,用的枪矛也多是锈迹斑斑的旧物,哪里有多余的精铁可调拨给军前?”
汤隆“啧”了一声,作势怒道:
“竟有这等事?军国大事,竟不如权贵享乐要紧?”
张叔夜忙摆手:
“汤副将慎言!蔡太师权势熏天,便是朝廷六部,也得让他三分,我这小小知府,又能如何?”
说罢,只是连连叹气,再无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