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道在凡尘,一纸藏锋-《修仙?先活下来再说!》

  春寒料峭,野渡集的泥地依旧冻得结实。

  驼铃商队的孙老三,如约而至,身影出现在陈平那间破旧的棚屋门口。

  只是这一次,孙老三带来的,是一只沉甸甸、触手冰凉的储物袋。

  “老先生,”他将储物袋恭敬地推了过去,脸上是生意人独有的精明与讨好交织的神色,“您要的那些‘凡俗宝药’,燕尾城那位陈大善人,已经给您备齐了。都在里面。”

  陈平的神识,如水银泻地,一扫而过。

  储物袋内,数只玉盒静静躺卧。盒中,百年份的人参,千年份的何首乌……种种在凡俗世界早已绝迹、却又未达“灵药”品阶的宝药,一应俱全。

  他缓缓点头。

  这些,正是他为自己那“水木震荡淬体法”所准备的、最好的“辅料”。

  “另外,”孙老三又从怀中,取出了那封熟悉的、用油纸包裹的“货物清单”,“陈大善人的回执。”

  陈平没有立刻去接。

  他只是将另一只早已备好的、装满了“伪灵炭”的包裹,推了过去。

  “老规矩。”

  “好嘞!”

  ……

  废弃矿洞,侧室。

  火光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陈平借着微光,缓缓展开了那张“清单”。

  他的指尖划过一行行熟悉的暗语,燕尾城的阴云与晴日,便在眼前缓缓铺开。

  “……仙炭已收到,药效极佳。家中‘茶苗’(陈守夕)已破土(炼气四层),根基稳固。”

  “……然,王家勾连朔州,县衙亦暗中施压。家中‘田地’(凡俗产业),已有被蚕食之忧。”

  “……另,已遵叔公之命,令‘茶苗’入世,于义学之中,教书育人,磨砺其心。”

  陈平的目光,在那“磨砺其心”四个字上停留了片刻,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守义,懂他。

  可王家与县衙的联手,依旧是悬在家族头顶的利剑,寒气逼人。

  他沉吟片刻,再次取出那张《筑基心得》的玉简。

  筑基丹……

  他下意识地摸向储物袋中,那枚下品筑基丹。

  时机……未到。

  他缓缓摇头。

  其一,心性未定,根基尚浅,此丹于他,非是仙丹,乃是催命毒药。

  其二,此物一旦显露,凡俗世界再无陈家立足之地。

  他不能给。

  至少,现在不能。

  他再次取来纸笔,开始书写新的“家书”。

  这一次,他没有再提任何修行捷径。

  “……守义吾侄:汝之谨慎,甚好。王家之事,非一朝一夕可解,当以‘拖’字诀处之。‘静心安神’之方,可常备,有备无患。”

  “……‘茶苗’入世,善。然,心性之道,在于‘观’而不在于‘教’。当令其观凡俗之生老病死,观市井之柴米油盐,观天地之日月星辰。何时,其心如古井,映照万物而不起波澜,方可再言道途。”

  “……另,附‘静心安神’汤方一副(实则为《筑基心得》中一段关于稳固心境、锤炼神识的粗浅法门),此方平和,久服或有效验:取三年陈艾半钱,晒干桑叶一钱……”

  他将那份真正的“仙缘”,再次,小心翼翼地,藏进了凡俗的烟火气里。

  他知道,这份“心性”的磨砺,对陈守夕而言,比十颗筑基丹,都更为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