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城,陈家密室。
灯火摇曳,映着陈守义紧锁的眉头。
墙上,那张舆图。王家与县衙,如两片乌云,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口。
朔州……
他知道,那是三叔公如今所在的仙家地界。王家那所谓的“远亲”,十有八九,也与仙门有关!
这已不是凡俗的商战。
这是,两个家族之间,隔着仙凡两界,一场无声的、你死我活的“气运”之争!
他的目光,落向了密室的另一端。
那里,陈守夕正盘膝而坐,身前那根“仙炭”,已然燃烧过半。一股微弱而精纯的灵气,如同一道无形的丝线,将他与仙炭相连。
少年的脸上,带着一种即将破境的潮红,气息也变得有些不稳。
轰——
一声极其细微的、源自经脉深处的闷响,仿佛是干涸河道下,终于传来的第一声春雷。
陈守夕的身子猛地一颤!
一股远比之前庞大、属于炼气四层的气息,自他体内轰然散开!
成了!
“父亲!”他猛地睁开眼,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我……我突破了!”
陈守义看着他那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心中那片被王家阴云笼罩的寒潭,终于,照进了一丝光亮。
仙炭有效!
陈家,有希望!
他缓缓起身,走到陈守夕面前。
他没有去恭喜,只是用一种极其平静、却又无比郑重的语气,将三叔公那封最新的“家书”,递了过去。
“守夕,这是……给你的。”
陈守夕的狂喜,瞬间凝固。
他颤抖着手,接过那张薄薄的、却重若千钧的“货物清单”。
他看不懂那些暗语。
但陈守义,却一字一句地,将那几句关于“心性”的教诲,念了出来。
“……铁要成钢,需千锤百炼。火候(修为)到了,锤打(心性)不够……瓶颈是好事,是根基扎实的表现,切不可急于求成……”
“……停止闭关。以凡人身份,去处理家族俗务。去码头监工,去田庄收租,去义学,教那些蒙童,识字。”
“……此为,筑基前的必要修行。”
陈守夕彻底愣住了。
他无法理解。为何……为何要在最当勇猛精进之时,去做那些……凡俗杂务?
“父亲……”
“守夕。”陈守义打断了他,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你可知,你为何能有今日?”
“是……是三叔祖赐下的仙缘……”
“不。”陈守义摇了摇头,“是‘家族’。”
“是那千百个在码头、在田庄、在店铺里,为陈家日夜奔波的凡人,用他们的血与汗,为你换来了这间可以安心修行的密室。”
“是那数千名在义学里蒙学的孩童,用他们那朗朗的读书声,为我陈家,换来了那份足以抵御王家明枪暗箭的‘名望’。”
“三叔祖要你去的,不是凡俗。而是我陈家的‘根’。”
“你若不能将自己,也扎入这片‘根’中。你这株仙苗,便是长得再高,也不过是一阵风便能吹倒的无根浮萍。”
陈守夕呆呆地看着父亲,那双因突破而显得有些轻狂的眼睛里,渐渐褪去了浮躁,化为一种深沉的……明悟。
他缓缓起身,对着陈守义,对着那张舆图,对着那个他从未见过、却掌控着他一切命运的三叔祖的方向,深深地,深深地作了一个揖。
“守夕……领命。”
……
三日后。
燕尾城东,陈氏义学。
一个穿着最普通粗布长衫、面容清瘦的年轻先生,正站在学堂之上,一笔一画,教着那些满脸泥污的蒙童,书写着他们的第一个字。
“天、地、玄、黄……”
他的声音,青涩,却又无比的坚定。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那张平凡的脸上。
陈家的第一株仙苗,开始了他真正的……“筑基”。
        灯火摇曳,映着陈守义紧锁的眉头。
墙上,那张舆图。王家与县衙,如两片乌云,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口。
朔州……
他知道,那是三叔公如今所在的仙家地界。王家那所谓的“远亲”,十有八九,也与仙门有关!
这已不是凡俗的商战。
这是,两个家族之间,隔着仙凡两界,一场无声的、你死我活的“气运”之争!
他的目光,落向了密室的另一端。
那里,陈守夕正盘膝而坐,身前那根“仙炭”,已然燃烧过半。一股微弱而精纯的灵气,如同一道无形的丝线,将他与仙炭相连。
少年的脸上,带着一种即将破境的潮红,气息也变得有些不稳。
轰——
一声极其细微的、源自经脉深处的闷响,仿佛是干涸河道下,终于传来的第一声春雷。
陈守夕的身子猛地一颤!
一股远比之前庞大、属于炼气四层的气息,自他体内轰然散开!
成了!
“父亲!”他猛地睁开眼,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我……我突破了!”
陈守义看着他那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心中那片被王家阴云笼罩的寒潭,终于,照进了一丝光亮。
仙炭有效!
陈家,有希望!
他缓缓起身,走到陈守夕面前。
他没有去恭喜,只是用一种极其平静、却又无比郑重的语气,将三叔公那封最新的“家书”,递了过去。
“守夕,这是……给你的。”
陈守夕的狂喜,瞬间凝固。
他颤抖着手,接过那张薄薄的、却重若千钧的“货物清单”。
他看不懂那些暗语。
但陈守义,却一字一句地,将那几句关于“心性”的教诲,念了出来。
“……铁要成钢,需千锤百炼。火候(修为)到了,锤打(心性)不够……瓶颈是好事,是根基扎实的表现,切不可急于求成……”
“……停止闭关。以凡人身份,去处理家族俗务。去码头监工,去田庄收租,去义学,教那些蒙童,识字。”
“……此为,筑基前的必要修行。”
陈守夕彻底愣住了。
他无法理解。为何……为何要在最当勇猛精进之时,去做那些……凡俗杂务?
“父亲……”
“守夕。”陈守义打断了他,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你可知,你为何能有今日?”
“是……是三叔祖赐下的仙缘……”
“不。”陈守义摇了摇头,“是‘家族’。”
“是那千百个在码头、在田庄、在店铺里,为陈家日夜奔波的凡人,用他们的血与汗,为你换来了这间可以安心修行的密室。”
“是那数千名在义学里蒙学的孩童,用他们那朗朗的读书声,为我陈家,换来了那份足以抵御王家明枪暗箭的‘名望’。”
“三叔祖要你去的,不是凡俗。而是我陈家的‘根’。”
“你若不能将自己,也扎入这片‘根’中。你这株仙苗,便是长得再高,也不过是一阵风便能吹倒的无根浮萍。”
陈守夕呆呆地看着父亲,那双因突破而显得有些轻狂的眼睛里,渐渐褪去了浮躁,化为一种深沉的……明悟。
他缓缓起身,对着陈守义,对着那张舆图,对着那个他从未见过、却掌控着他一切命运的三叔祖的方向,深深地,深深地作了一个揖。
“守夕……领命。”
……
三日后。
燕尾城东,陈氏义学。
一个穿着最普通粗布长衫、面容清瘦的年轻先生,正站在学堂之上,一笔一画,教着那些满脸泥污的蒙童,书写着他们的第一个字。
“天、地、玄、黄……”
他的声音,青涩,却又无比的坚定。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那张平凡的脸上。
陈家的第一株仙苗,开始了他真正的……“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