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柔水经》-《修仙?先活下来再说!》

  夜色笼罩平安居后院,万籁俱寂。

  陈平没有立刻开箱。他取来湿布,仔细擦拭那三口落满灰尘的铁木箱,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对待珍贵古器。

  卧房里,油灯如豆。他缓缓打开第一口箱子,一股混杂着陈年霉味与墨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箱子里堆满各种典籍:被虫蛀出孔洞的竹简,边缘脆化的兽皮卷,还有几本散了线的凡俗游记。在旁人眼中,这是一堆垃圾。但在陈平眼中,这片混沌自有秩序。

  他没有动用法力,只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开始了他独有的"考古"。他小心翼翼地取出竹简,用软布拂去积攒多年的尘埃,指腹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刻痕,感受其深浅与力道。接着是兽皮卷,他没有立刻展开,而是先观察皮质的干裂程度与墨迹的渗透,以此判断年代。

  他如同最高明的仵作,通过这些无声的"遗物",一步步逆推出那位"赵孤本"如何在漫长岁月中,将生命倾注于这堆故纸堆里。

  他将所有东西按推演出的年代顺序分类,整齐码放在地上。子时已过,他拿起最老的那一卷竹简,从头看起。灯火下,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又缓缓舒展。那些在旁人看来颠三倒四的"疯话",在他眼中却如同一幕幕无声画面,重演着一个求道者在丹道之路上的悲壮挣扎。

  他放下手中札记,长叹一声。这位前辈已走到他能走到的尽头,困住他的不是才智,而是身为修仙者的"常识"。

  他的目光落向最后那口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些最不值钱的凡俗游记杂谈。陈平依旧耐心,一本一本地翻看。直到指尖触及箱底,碰到一件被游记夹在中间、触感截然不同的物事。那不是竹简的坚硬,也非兽皮的粗糙,而是一种布帛特有的柔软坚韧。

  陈平的心跳漏了一拍。他小心翼翼挪开游记,箱底静静地躺着一本用普通青色布帛包裹的薄薄小册子。它被藏得很好,又藏得很随意,仿佛只是主人收拾行囊时随手塞在最不重要的凡俗之物中。

  陈平伸手将小册子轻轻捧出。解开布帛,册子封面是质朴的青色硬麻纸,没有任何花哨纹饰,只用简单楷书写着三个字——《柔水经》。

  陈平的呼吸几乎停滞。他缓缓翻开第一页,纸质是凡俗世界最常见的"竹浆纸",字迹工整,笔锋内敛,没有半分狂傲,只有如水般的沉静。

  开篇第一句并非惊天动地的法诀:"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陈平心头一震,知道自己没看错。他一页页翻下去,这竟是一部完整无缺的、从炼气一层到九层的正统水属性入门功法。此功法没有半分凶险,亦无半分捷径,通篇只讲一个字——"恒"。

  如滴水穿石,如溪流入海。不求一时勇猛精进,只求根基稳固与真元纯粹。讲究"以柔克刚,以恒克万难"。

  这与陈平自身的"苟"道何其相似!这不正是他为千里之外家族"仙苗"苦苦寻觅的无上之选吗?

  陈平缓缓阖上书册,那颗因破境都未曾有过太大波澜的心,此刻却在胸中擂鼓般狂跳。他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那孩子的灵根,经"启灵汤"诱发,正是水属,此功法完美契合。更重要的是,此功法中正平和,不显山不露水,最适合在凡俗世界中悄然修行。即便练至高深,其气息也如春雨般润物无声,绝不会像霸道功法那样锋芒毕露,为家族招来灭顶之祸。

  陈平看着手中这本薄薄的册子,浑浊的眼睛里倒映出一条足以让陈氏一族真正踏上仙途的金色道路。他将《柔水经》贴身收入怀中,灯火摇曳,映着他眼底那份深沉的、独属于"老祖"的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