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拐角。
平安居内,一如平常。
老者脸上无喜无悲,古井无波,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种子既已种下,便无需时时看顾。
生根发芽,抑或腐烂,自有时间给出答案。
老者心神很快从陆沉身上收回,重新沉入对百川坊更为广阔复杂的"脉络"的倾听之中。
数日后的清晨,乱麻巷的喧嚣被一阵沉闷的"隆隆"声打破。
声音来自坊市主街,由远及近,带着大型车队特有的厚重韵律。巷子里,无所事事的散修与凡人纷纷探出头。
老者缓缓起身,走到门口,朝巷口望去。
一支由数十辆巨木大车组成的长龙商队,正从主街缓缓驶过。拉车的不是凡俗骡马,而是一种奇异灵兽,体型堪比巨象,浑身覆盖着青色鳞甲。
每辆大车旁,跟着四名身穿统一蓝色劲装、腰悬制式长刀的护卫。这些护卫气息沉凝,步伐稳健,修为最低的竟都在炼气三层之上。
车队最前方,一面绣着写意"云纹"、下书"清风"二字的湛蓝色大旗,在百川坊上空永不停歇的罡风中猎猎作响。
"是'清风商队'!他们竟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到!"
"看这阵仗,怕是又从南边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巷口传来阵阵压抑的议论声,充满了羡慕与敬畏。
老者的目光在那面"清风"大旗上停留片刻,便收了回来,默默回到柜台之后。
接下来的几日,整个百川坊因这支商队的到来而变得鲜活许多。
平安居的生意也受到些许影响。每日前来买米的散修,口中谈论的不再是坊市里那些鸡毛蒜皮的恩怨,而是清风商队带来的各种奇珍异闻。
"你听说了吗?清风商队这次带来了一批产自'南疆十万大山'的二阶妖兽'火云雀'的翎羽!听说'神兵阁'的几位炼器师,为了抢那几根品相最好的,差点当场打起来!"
"何止是翎羽!我还听说,他们不知从哪个覆灭的小家族手里,收到了一张据说能炼制'筑基丹'的丹方残卷!如今,城里几家大丹坊的掌柜,都快把他们下榻的'迎客居'的门槛给踏破了!"
老者沉默地听着。
他的"账本"里,关于"清风商队"的那一页,在这些充满夸张与想象的流言中,被一点点填充起来。
实力雄厚,路子广,信誉卓着。
这便是百川坊底层修士对这支商队的普遍认知。
然而,在第七日的午后,一位前来买米的中年修士,在与老者闲聊时,无意中透露出一条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韩老,您也是南方人吧?"那修士听出了老者口音中那一丝难以抹去的乡音。
老者点了点头。
"那您可听说过燕尾城?"
老者的心,极其细微地,漏跳了一拍。脸上却依旧是那副浑浊而茫然的神情:"燕尾城?倒是有些耳熟,离老朽的家乡,不算太远。"
"这清风商队,可了不得。"那修士感慨道,"他们的主商路,便是从最南边的'南海郡',一路向北,途径咱们'燕尾城'、'平遥郡'等数十座大城,最终才抵达这百川坊。一年只走两趟,每一趟,都耗时近半年,风雨无阻,数十年,从未有过差错。这百川坊里,要论信誉,无出其右者。"
燕尾城。
老者舀米的动作没有半分停顿。
但他的心中,那颗早已沉寂的、名为"家族"的种子,却在这一刻,被这句无心之言,悄然唤醒。
他知道,自己苦苦寻觅的那条,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将他的意志,重新送回那座遥远城池的"线",终于出现了。
当晚,他破天荒地关了半日店门。
他没有去嘈杂的酒馆,而是独自一人,来到清风商队下榻的"迎客居"之外。
他没有靠近,只是寻了一处最不起眼的街角,如同一块真正的石头,静静地观察着。
他看到,商队的护卫,即便是在歇脚之时,依旧纪律严明,换防有序,眼神警惕,没有半分松懈。
他看到,商队的伙计,在搬运货物时,井井有条,每一箱货物之上,都有专门的印记与编号,显然是有一套极为严格的管理之法。
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正站在车驾旁,手持一本账册,指挥着全局的中年人身上。
那人身穿一袭合体的酱紫色绸缎长衫,体态微胖,脸上总是带着一种生意人特有的、恰到好处的和气。他的身上,没有半分的灵力波动,分明只是个凡人。
但他却是整个车队,唯一一个可以对那些气息彪悍的修士护卫,发号施令的人。
——清风商队,大总管。
看着那个凡人,看着他那双在和气之下,隐藏得极深的、如同狐狸般的精明与审慎的眼睛,老者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他知道,这支庞大的商队,真正的"核心",不是那些修为高深的修士护卫,而是这个,看似最不起眼的凡人。
他缓缓转过身,融入街角的阴影之中。
他已经找到了他的"船"。
剩下的,便是如何,为自己,寻一张可以登上这艘大船的、不起眼的"船票"。
平安居内,一如平常。
老者脸上无喜无悲,古井无波,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种子既已种下,便无需时时看顾。
生根发芽,抑或腐烂,自有时间给出答案。
老者心神很快从陆沉身上收回,重新沉入对百川坊更为广阔复杂的"脉络"的倾听之中。
数日后的清晨,乱麻巷的喧嚣被一阵沉闷的"隆隆"声打破。
声音来自坊市主街,由远及近,带着大型车队特有的厚重韵律。巷子里,无所事事的散修与凡人纷纷探出头。
老者缓缓起身,走到门口,朝巷口望去。
一支由数十辆巨木大车组成的长龙商队,正从主街缓缓驶过。拉车的不是凡俗骡马,而是一种奇异灵兽,体型堪比巨象,浑身覆盖着青色鳞甲。
每辆大车旁,跟着四名身穿统一蓝色劲装、腰悬制式长刀的护卫。这些护卫气息沉凝,步伐稳健,修为最低的竟都在炼气三层之上。
车队最前方,一面绣着写意"云纹"、下书"清风"二字的湛蓝色大旗,在百川坊上空永不停歇的罡风中猎猎作响。
"是'清风商队'!他们竟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到!"
"看这阵仗,怕是又从南边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巷口传来阵阵压抑的议论声,充满了羡慕与敬畏。
老者的目光在那面"清风"大旗上停留片刻,便收了回来,默默回到柜台之后。
接下来的几日,整个百川坊因这支商队的到来而变得鲜活许多。
平安居的生意也受到些许影响。每日前来买米的散修,口中谈论的不再是坊市里那些鸡毛蒜皮的恩怨,而是清风商队带来的各种奇珍异闻。
"你听说了吗?清风商队这次带来了一批产自'南疆十万大山'的二阶妖兽'火云雀'的翎羽!听说'神兵阁'的几位炼器师,为了抢那几根品相最好的,差点当场打起来!"
"何止是翎羽!我还听说,他们不知从哪个覆灭的小家族手里,收到了一张据说能炼制'筑基丹'的丹方残卷!如今,城里几家大丹坊的掌柜,都快把他们下榻的'迎客居'的门槛给踏破了!"
老者沉默地听着。
他的"账本"里,关于"清风商队"的那一页,在这些充满夸张与想象的流言中,被一点点填充起来。
实力雄厚,路子广,信誉卓着。
这便是百川坊底层修士对这支商队的普遍认知。
然而,在第七日的午后,一位前来买米的中年修士,在与老者闲聊时,无意中透露出一条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韩老,您也是南方人吧?"那修士听出了老者口音中那一丝难以抹去的乡音。
老者点了点头。
"那您可听说过燕尾城?"
老者的心,极其细微地,漏跳了一拍。脸上却依旧是那副浑浊而茫然的神情:"燕尾城?倒是有些耳熟,离老朽的家乡,不算太远。"
"这清风商队,可了不得。"那修士感慨道,"他们的主商路,便是从最南边的'南海郡',一路向北,途径咱们'燕尾城'、'平遥郡'等数十座大城,最终才抵达这百川坊。一年只走两趟,每一趟,都耗时近半年,风雨无阻,数十年,从未有过差错。这百川坊里,要论信誉,无出其右者。"
燕尾城。
老者舀米的动作没有半分停顿。
但他的心中,那颗早已沉寂的、名为"家族"的种子,却在这一刻,被这句无心之言,悄然唤醒。
他知道,自己苦苦寻觅的那条,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将他的意志,重新送回那座遥远城池的"线",终于出现了。
当晚,他破天荒地关了半日店门。
他没有去嘈杂的酒馆,而是独自一人,来到清风商队下榻的"迎客居"之外。
他没有靠近,只是寻了一处最不起眼的街角,如同一块真正的石头,静静地观察着。
他看到,商队的护卫,即便是在歇脚之时,依旧纪律严明,换防有序,眼神警惕,没有半分松懈。
他看到,商队的伙计,在搬运货物时,井井有条,每一箱货物之上,都有专门的印记与编号,显然是有一套极为严格的管理之法。
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正站在车驾旁,手持一本账册,指挥着全局的中年人身上。
那人身穿一袭合体的酱紫色绸缎长衫,体态微胖,脸上总是带着一种生意人特有的、恰到好处的和气。他的身上,没有半分的灵力波动,分明只是个凡人。
但他却是整个车队,唯一一个可以对那些气息彪悍的修士护卫,发号施令的人。
——清风商队,大总管。
看着那个凡人,看着他那双在和气之下,隐藏得极深的、如同狐狸般的精明与审慎的眼睛,老者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他知道,这支庞大的商队,真正的"核心",不是那些修为高深的修士护卫,而是这个,看似最不起眼的凡人。
他缓缓转过身,融入街角的阴影之中。
他已经找到了他的"船"。
剩下的,便是如何,为自己,寻一张可以登上这艘大船的、不起眼的"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