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废矿而出,一路向西。
陈平避开了官道,专挑那些被商旅踩出的小径与崎岖山路。他将自己气息收敛到极致,又用泥土和草汁把新换的粗麻布衣衫染得更陈旧,让自己彻底融入这片广袤荒凉的土地。
他不再是那个身负秘密、仓皇出逃的宗门杂役,而是尘世间一个真正踽踽独行的旅人。
这般走了七八日。
这日午后,当他翻过一道平缓的黄土山岗时,脚步终于缓缓停下。
前方,是三条大江交汇冲积而成的广袤平原;平原正中,一座远比燕尾城宏伟百倍的青黑色巨城匍匐于大地,如一头沉睡的上古凶兽,静静映入他的眼帘。
那便是百川坊。
即便隔了数十里,陈平仍能感受到那座巨城散发出的气势——那是一种混杂着磅礴、喧嚣与混乱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
城墙并非凡俗青砖夯土,而是一种在日光下泛着淡淡灵光的青色巨岩,怕有十数丈高,如连绵山脉般将城内城外的世界彻底分割。
最让他心神震动的,是城池上方的天空。
那片天不再是他熟悉的空旷宁静模样,无数道颜色各异的流光如一群归巢的飞鸟,在巨城上空纵横交错、起起落落。有踩飞剑、衣袂飘飘的潇洒剑修,有驾巨大葫芦、身形豪迈的壮汉,甚至有几头翼展数丈的奇异飞禽,正载着主人缓缓降落。
一股由成千上万名修士气息汇聚而成的、肉眼不可见的巨大气旋,在城池上空缓缓盘旋,形成一种独特的、只有他这等修士能感知的、如蜂鸣般的低沉嗡响。
这,便是散修之城。
陈平立在山岗上,山风吹起他霜白的鬓角,他眯着浑浊的眼睛静静看了许久,才重新迈开脚步,不疾不徐朝着那座"巨兽"走去。
他没有直接去城门口。
他深知"苟"道的精髓,在于踏入任何陌生"猎场"前,先寻一处最安全的角落,把猎场的规矩看个明白。
在距离城门约莫两里地的一处凡俗茶寮,他停下了脚步。
茶寮极简陋:几张木桌被油垢浸得发黑,几条板凳长短不一,一口大茶锅正"咕嘟咕嘟"冒热气。来往客人多是衣衫褴褛的凡人脚夫,还有少数几个与他此刻形象无二的底层散修——气息微弱,满脸风霜。
这里,是观察那座巨城的最佳窗口。
陈平要了碗最便宜的涩口粗茶,寻了个最不起眼的角落坐下,便如一块被岁月风干的石头,将自己所有气息都融入这片嘈杂卑微的环境中。
他望着城门口川流不息的人潮:
先瞧见一队由数十名护卫簇拥的华丽车驾,缴纳一袋灵石后畅通无阻地驶入城门,车驾旗帜上绣着个他不认识的"三叉戟"形家族徽记;又瞧见一队穿统一黑色劲装、满身煞气的修士,扛着一头尚在滴血的巨虎般妖兽尸骸从城门走出,引来阵阵压抑的惊呼;还瞧见一个衣着暴露、体态婀娜的女修,正与城门口守卫调笑,似在为微不足道的入城费讨价还价;
而更多的,是像他一样背着简单行囊的底层散修——脸上写满疲惫、希望与茫然,或是三五成群警惕打量四周,或是孤身一人沉默汇入人流。
他静静听着:
听邻桌几个凡人脚夫压低声音议论,说城中有家新开的酒楼,"仙人醉"一壶便要一块下品灵石;听另一桌两个炼气二层的年轻散修面红耳赤争论,是去城东"任务榜"接有死无生的猎妖任务,还是去城西"矿区"当辛苦却能糊口的苦力;
更听茶寮老板给新来客人上茶时好心提醒:"客官记好了,进了百川坊城门便是平安地,天大恩怨也得给城主府面子,不准动手;可只要踏出城门,天王老子也管不着,生死各凭本事。"
陈平端起那只满是豁口的粗瓷茶碗,缓缓喝了一口。
茶水依旧苦涩,他心中却已将百川坊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规矩"深深记下。
就在这时,城门口方向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
陈平的目光穿过茶寮蒙着薄尘的窗户望过去——
只见一个炼气三层左右的散修满脸喜色地从城门走出,手中把玩着一柄刚到手的灵光闪烁的新法剑,显然刚做成一笔不错的交易。他似是舍不得缴传送阵费用,没选择直接远遁,反倒迈开脚步朝城外小路走去。
刚走出不到一里地,道路两旁树林里毫无征兆窜出三道黑影!
那三道黑影动作快如闪电,配合默契——一道剑光、一道符火几乎同时封死那散修所有退路。那散修只来得及发出一声短促凄厉的惨叫,护体灵光便如蛋壳般碎裂,紧接着一柄飞刀悄无声息没入他后心。
整个过程不过三五息。
三道黑影熟练地掳走散修身上的储物袋与法剑,头也不回窜回密林消失无踪。方才还满脸喜色的活人,此刻已成了路边一具尚有余温的尸体。
而原本喧嚣的茶寮,这一刻陷入诡异的死寂。
所有人都看见了,却没人起身、没人惊呼、更没人去查看。茶寮老板只是摇头,往烧得发黑的茶锅里添了一瓢冷水,口中低声麻木嘟囔:"又一个不知死活的,为省那点传送费把命搭进去了……"
远处高大的城门口,值守的几名城卫军连眼皮都没抬,仿佛方才在管辖范围外发生的血腥杀戮,不过是一阵掠过林梢的无关紧要的风。
陈平缓缓收回目光。
他脸上依旧是老农那般波澜不惊的麻木与平静,只是将碗中余下的凉茶一饮而尽。
他知道,自己已在这座巨城的城门外,上完了最真实、也最血腥的第一课。
日头偏西,城门即将关闭。
陈平站起身结了茶钱,将背上的行囊又系紧几分,而后佝偻着背,把自己苍老平凡的脸深深埋进风霜的阴影里,沉默汇入排队等待入城的底层散修洪流中。
陈平避开了官道,专挑那些被商旅踩出的小径与崎岖山路。他将自己气息收敛到极致,又用泥土和草汁把新换的粗麻布衣衫染得更陈旧,让自己彻底融入这片广袤荒凉的土地。
他不再是那个身负秘密、仓皇出逃的宗门杂役,而是尘世间一个真正踽踽独行的旅人。
这般走了七八日。
这日午后,当他翻过一道平缓的黄土山岗时,脚步终于缓缓停下。
前方,是三条大江交汇冲积而成的广袤平原;平原正中,一座远比燕尾城宏伟百倍的青黑色巨城匍匐于大地,如一头沉睡的上古凶兽,静静映入他的眼帘。
那便是百川坊。
即便隔了数十里,陈平仍能感受到那座巨城散发出的气势——那是一种混杂着磅礴、喧嚣与混乱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
城墙并非凡俗青砖夯土,而是一种在日光下泛着淡淡灵光的青色巨岩,怕有十数丈高,如连绵山脉般将城内城外的世界彻底分割。
最让他心神震动的,是城池上方的天空。
那片天不再是他熟悉的空旷宁静模样,无数道颜色各异的流光如一群归巢的飞鸟,在巨城上空纵横交错、起起落落。有踩飞剑、衣袂飘飘的潇洒剑修,有驾巨大葫芦、身形豪迈的壮汉,甚至有几头翼展数丈的奇异飞禽,正载着主人缓缓降落。
一股由成千上万名修士气息汇聚而成的、肉眼不可见的巨大气旋,在城池上空缓缓盘旋,形成一种独特的、只有他这等修士能感知的、如蜂鸣般的低沉嗡响。
这,便是散修之城。
陈平立在山岗上,山风吹起他霜白的鬓角,他眯着浑浊的眼睛静静看了许久,才重新迈开脚步,不疾不徐朝着那座"巨兽"走去。
他没有直接去城门口。
他深知"苟"道的精髓,在于踏入任何陌生"猎场"前,先寻一处最安全的角落,把猎场的规矩看个明白。
在距离城门约莫两里地的一处凡俗茶寮,他停下了脚步。
茶寮极简陋:几张木桌被油垢浸得发黑,几条板凳长短不一,一口大茶锅正"咕嘟咕嘟"冒热气。来往客人多是衣衫褴褛的凡人脚夫,还有少数几个与他此刻形象无二的底层散修——气息微弱,满脸风霜。
这里,是观察那座巨城的最佳窗口。
陈平要了碗最便宜的涩口粗茶,寻了个最不起眼的角落坐下,便如一块被岁月风干的石头,将自己所有气息都融入这片嘈杂卑微的环境中。
他望着城门口川流不息的人潮:
先瞧见一队由数十名护卫簇拥的华丽车驾,缴纳一袋灵石后畅通无阻地驶入城门,车驾旗帜上绣着个他不认识的"三叉戟"形家族徽记;又瞧见一队穿统一黑色劲装、满身煞气的修士,扛着一头尚在滴血的巨虎般妖兽尸骸从城门走出,引来阵阵压抑的惊呼;还瞧见一个衣着暴露、体态婀娜的女修,正与城门口守卫调笑,似在为微不足道的入城费讨价还价;
而更多的,是像他一样背着简单行囊的底层散修——脸上写满疲惫、希望与茫然,或是三五成群警惕打量四周,或是孤身一人沉默汇入人流。
他静静听着:
听邻桌几个凡人脚夫压低声音议论,说城中有家新开的酒楼,"仙人醉"一壶便要一块下品灵石;听另一桌两个炼气二层的年轻散修面红耳赤争论,是去城东"任务榜"接有死无生的猎妖任务,还是去城西"矿区"当辛苦却能糊口的苦力;
更听茶寮老板给新来客人上茶时好心提醒:"客官记好了,进了百川坊城门便是平安地,天大恩怨也得给城主府面子,不准动手;可只要踏出城门,天王老子也管不着,生死各凭本事。"
陈平端起那只满是豁口的粗瓷茶碗,缓缓喝了一口。
茶水依旧苦涩,他心中却已将百川坊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规矩"深深记下。
就在这时,城门口方向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
陈平的目光穿过茶寮蒙着薄尘的窗户望过去——
只见一个炼气三层左右的散修满脸喜色地从城门走出,手中把玩着一柄刚到手的灵光闪烁的新法剑,显然刚做成一笔不错的交易。他似是舍不得缴传送阵费用,没选择直接远遁,反倒迈开脚步朝城外小路走去。
刚走出不到一里地,道路两旁树林里毫无征兆窜出三道黑影!
那三道黑影动作快如闪电,配合默契——一道剑光、一道符火几乎同时封死那散修所有退路。那散修只来得及发出一声短促凄厉的惨叫,护体灵光便如蛋壳般碎裂,紧接着一柄飞刀悄无声息没入他后心。
整个过程不过三五息。
三道黑影熟练地掳走散修身上的储物袋与法剑,头也不回窜回密林消失无踪。方才还满脸喜色的活人,此刻已成了路边一具尚有余温的尸体。
而原本喧嚣的茶寮,这一刻陷入诡异的死寂。
所有人都看见了,却没人起身、没人惊呼、更没人去查看。茶寮老板只是摇头,往烧得发黑的茶锅里添了一瓢冷水,口中低声麻木嘟囔:"又一个不知死活的,为省那点传送费把命搭进去了……"
远处高大的城门口,值守的几名城卫军连眼皮都没抬,仿佛方才在管辖范围外发生的血腥杀戮,不过是一阵掠过林梢的无关紧要的风。
陈平缓缓收回目光。
他脸上依旧是老农那般波澜不惊的麻木与平静,只是将碗中余下的凉茶一饮而尽。
他知道,自己已在这座巨城的城门外,上完了最真实、也最血腥的第一课。
日头偏西,城门即将关闭。
陈平站起身结了茶钱,将背上的行囊又系紧几分,而后佝偻着背,把自己苍老平凡的脸深深埋进风霜的阴影里,沉默汇入排队等待入城的底层散修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