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舌战-《汉东政法王,祁同伟的仕途人生》

  “祁同伟同志!”

  李达康的声音如同两块冰冷的钢铁撞击,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和一丝被人当众背叛的错愕。

  他猛地坐直了身体,那双习惯于发号施令的眼睛,透过镜片,像两道利剑般射向祁同伟。整个会议室的温度,仿佛都在这一瞬间骤降了十几度。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前倨后恭,出尔反尔,这是我们一个党员干部,一个高级警官应有的政治品格吗?还是说,你祁厅长的立场,就像墙头的草,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

  他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直接给祁同伟扣上了一顶“政治投机、品格低下”的大帽子,试图用自己省委常委的权威,将这股胆敢挑战他的反抗势头,瞬间扼杀在摇篮里。他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背叛他李达康的下场!

  然而,重生归来的祁同伟,早已不是那个会被官威吓住的吴下阿蒙。他的内心,坚如磐石,因为他知道,他走的每一步,都踩在了历史正确的节点上。

  他迎着李达康那几乎要喷出火来的目光,脸上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浮现出一抹近乎悲悯的平静。他微微欠身,姿态谦恭,说出的话却字字诛心。

  “达康书记,您批评得对。如果我的态度转变让您产生了误解,我向您道歉。”他先是巧妙地将自己的“转变”定义为一种个人态度,而非政治立场问题,避开了对方最猛烈的锋芒。“但我恰恰认为,这正是一个党员干部,尤其是一个政法干部,在党纪国法面前应有的态度。闻过则改,知错即纠。在听完季检察长的完整汇报,在深刻理解了最高检的指示精神后,我如果还固执己见,那才是不讲政治,不讲原则!”

  他轻描淡写地将自己的“出尔反尔”,塑造成了一种党性原则的体现,堵住了李达康从个人品行上攻击的道路。

  接着,他不再给李达康继续发难的机会,从三个层面,展开了条理清晰、无可辩驳的反击。

  “第一,从法理上讲。”祁同伟的声音在会议室里清晰地回响,他不再看李达康,而是面向主位的老师高育良,仿佛是在进行一场严谨的法学论证。

  “季检察长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此案由最高检反贪总局指定管辖,我们汉东省,只有协助办案的义务,没有改变办案方式的权力。‘双规’,是党内纪律处分手段,适用于党内审查;而拘捕,是国家司法行为,适用于刑事犯罪侦查。以党纪代替国法,用‘双规’来干预最高检发起的司法程序,这是严重的程序错误,更是对我们国家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公然违背。在座的都是政法战线的老同志,这个道理,我想不用我多说。”

  这番话,直接站在了法理的制高点上,逻辑严密,无懈可击。他将李达康的提议,直接定性为“违法干预司法”,让李达康根本无法反驳。

  “第二,从政治上讲。”祁同伟的目光转向了高育良,但话却是说给所有人听的,“沙瑞金书记到任不久,这是我们汉东在新一届省委领导下,办理的第一桩由中央直接关注的反腐大案。全世界的目光都在看着我们汉东!我们是雷厉风行,坚决执行中央指示,展现我们汉东省委的铁腕决心?还是瞻前顾后,以‘影响经济’为名,搞地方保护主义?这不仅是一个案件的办理问题,更是一个政治态度问题!是一个我们汉东省委向中央、向全国人民展示反腐决心的‘投名状’!我相信,沙书记一定希望看到一个令行禁止、坚决果断的汉东!”

  他巧妙地将案件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将“抓”与“不抓”变成了对新书记“忠”与“不忠”的考验。

  他甚至直接点出了“沙书记”,这无疑是在提醒在座的每一个人,尤其是还在摇摆的季昌明,这盘棋的真正棋手是谁。

  “第三,从时局上讲。”祁同伟的目光,最终又回到了李达康的脸上,这一次,他的眼神中带上了一丝锋芒,直刺对方最核心的关切,“达康书记,您刚才担心影响投资环境,这份为公之心,我们都理解。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另一个问题?一个地方的副市长,一个手握几百亿项目重权的总指挥,说抓就要抓,这恰恰向所有的投资者说明了我们汉东省反腐的决心和力度是空前的,说明了我们这里的政治生态是清明的,投资环境是健康的!这才是对投资者信心的最大提振!”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利剑出鞘。

  “反之……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稍有犹豫,瞻前顾后,甚至因为我们的程序拖延,导致犯罪嫌疑人闻风外逃,那才是对我们汉东投资环境,乃至政治声誉的致命打击!到时候,全世界都会知道,我们汉东是一个连腐败分子都管不住的地方!这个责任,恐怕小小的京州市担不起,您李达康书记,也担不起!”

  最后一句,已经不是商榷,而是赤裸裸的警告!

  一番话,有理有据,层层递进,从法理、政治、时局三个维度,将李达康的所有理由批驳得体无完肤,体无完肤!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只剩下李达康粗重的呼吸声。

  他的脸色,由铁青转为煞白。

  他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权势和口才,在这个一夜之间脱胎换骨的祁同伟面前,竟然显得如此不堪一击。他所有的防线,都被对方用最精准、最犀利的语言,一一洞穿。

  他,第一次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