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祁同伟的“阳谋”-《汉东政法王,祁同伟的仕途人生》

  高育良那番充满了政治智慧的“反向定义”,如同一柄烧红的铁锤,狠狠地敲在了钱伯钧和吴春林那看似坚不可摧的“程序堡垒”之上,砸出了一道清晰的裂痕。

  整个会议室的气氛,瞬间逆转。

  那些刚才还在点头附和的中间派常委,此刻都陷入了沉默,脸上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祁同伟的提议,不再将其简单地看作一次“越界”的权力扩张,而是开始思考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更深层次的合理性。

  钱伯钧和吴春林则彻底陷入了被动。

  他们所有的攻击,都建立在“维护稳定”和“遵守程序”这两块基石之上。而现在,高育良却用一个更高维度的“反腐大局”,将他们这两块基石的合法性,都彻底动摇了。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祁同伟会抓住这个机会,乘胜追击,对二人进行一番痛打落水狗般的批判时,那个从始至终都一言不发的年轻常委,终于缓缓地站起了身。

  他没有像高育良那样慷慨激昂,也没有像钱伯钧那样咄咄逼人。

  他的脸上,依旧是那份古井无波的平静,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里,甚至还带着一丝对两位“对手”的、恰到好处的“理解”。

  “伯钧同志和春林同志的顾虑,我完全理解。”

  祁同伟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像一股温暖的、却又无法被抗拒的潜流,瞬间就将整个会场那剑拔弩张的气氛,彻底缓和了下来,“稳定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前提,程序是我们依法治省的基石。两位老领导的担忧,恰恰体现了他们对我们汉东大局高度负责的政治品格。这一点,值得我学习。”

  这番出人意料的“示弱”,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连钱伯钧和吴春林,都忍不住抬起头,用一种充满了困惑和警惕的目光,看着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年轻人。

  在完成了这番姿态十足的铺垫后,祁同伟才不紧不慢地,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他早已准备好的、凝聚了他三天三夜心血的报告。

  “同志们,”他将那份薄薄的、没有任何花哨装帧的报告,轻轻地放在了面前的发言席上,“稳定,不能成为我们故步自封、无视问题的借口。程序,更不能成为我们明知有错,却依旧将错就错的挡箭牌。”

  “我今天提议‘推迟秋招’,不是为了我公安厅一家之私利,更不是为了干预我们教育系统的内政!”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脸色煞白的钱伯钧和吴春林身上,“我今天站在这里,不仅仅是以公安厅长的身份,更是以一个省委常委,一个对汉东未来长治久安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干部的身份,向各位,向省委,拉响警报!”

  “同志们,一个充满了‘关系学’和‘潜规则’的教育环境,它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走后门。它从根子上,就在腐蚀我们未来干部队伍的价值观!”

  他按下了翻页键,会议室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台巨大的、核心部件被烧得焦黑的医疗设备。

  “先说事业单位,”祁同伟的声音变得冰冷,“这是我们省人民医院去年新大楼启用的、从德国进口的核磁共振设备,上千万的国有资产!就在上个月,因为一个刚从汉大毕业的关系户操作员玩忽职守,导致核心部件烧毁,至今还在仓库里躺着!”

  钱伯钧的脸色瞬间一变,他分管的卫生系统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他竟然一无所知!

  祁同伟没有给他任何反应的时间,再次按下了翻页键。

  屏幕上,出现了一份来自中东某国的、措辞严厉的商业违约函件。

  “再说企业招聘,”祁同伟的声音愈发沉重,“我上周和省国资委的同志对接过一份材料。我们省属重点国企,汉东油气集团,去年外派到中东的一个项目组,就因为项目经理是个毫无经验、只因为父亲是某部门领导就被火线提拔的汉大毕业生,一个错误的决策,直接导致我们在海外损失了三个亿!同志们,这流失的不是数字,是我们汉东人民辛辛苦苦创造的国有资产!”

  “而我们公安系统,”祁同伟的声音变得无比沉痛,“不过是所有这些社会矛盾最后的‘承压阀’!当医院的设备被毁坏,当国企的资产被流失,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渎职、贪腐,最终,都会以刑事案件的形式,爆发在我们一线干警的面前!”

  “我请问在座的各位领导,”他的声音在死一般寂静的会议室里响起,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我们是要一个按部就班、却能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汉东各行各业输送‘问题人才’的旧体系,还是要一个短暂延迟、却能为我们汉东的未来挑选出真正合格的、有德行、有能力的栋梁之才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