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利剑”的“盾牌”-《汉东政法王,祁同伟的仕途人生》

  常委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质。

  钱伯钧和吴春林联手打出的这套组合拳,精准地击中了祁同伟“越界”和“激进”的软肋,几乎将他所有的政治动机都置于了“程序不当”和“个人野心”的审判席之上。

  几位立场中立的常委,脸上的表情也从最初的观望,渐渐转向了不认同。

  他们虽然佩服祁同伟的魄力,但在他们这些浸淫官场数十年的老同志看来,祁同伟今天的行为,确实破坏了官场上那种心照不宣的、最重要的“平衡”与“边界”。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祁同伟和他的汉大帮将在这场交锋中一败涂地的时候,那个从始至终都只是静静地品着茶,仿佛置身事外的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终于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一声清脆的、由紫砂杯底与红木桌面碰撞发出的声响,在死一般寂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我倒是有几点不同的看法。”

  高育良的声音不疾不徐,带着大教授特有的理论高度和逻辑力量,瞬间就将钱伯钧和吴春林那看似无懈可击的“稳定论”和“程序论”,撕开了一道致命的缺口。

  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伯钧同志和春林同志的顾虑,我理解。”他先是以极高的政治站位,肯定了对方的“出发点”,“稳定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前提,程序是我们依法治省的基石。这两点,谁也不能否认。”

  他话锋一转,那双隐藏在老花镜后的、一向深沉内敛的眼睛,陡然变得锐利起来!

  “但是,同志们,我们也要搞清楚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钟大吕,在每一个人的耳边轰然炸响,“我们追求的稳定,究竟是什么样的稳定?是抱着一个早已腐烂生疮的旧摊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守成式’稳定?还是刮骨疗毒、破旧立新之后,建立在一个更健康、更公平基础上的‘发展式’稳定?”

  他没有去看任何人,只是将目光,投向了会议室中央那片空旷的桌面。

  “汉东大学刚刚发生了什么?是建校百年来最大的腐败窝案!从校长到中层干部,烂了一大片!在这种余毒未了、人心惶惶的情况下,我们用一套由旧人主导的、充满了漏洞的班子和体系,去进行一场关系到数十万学子前途命运的招聘工作,这本身,就是对‘稳定’二字最大的破坏!”

  他缓缓站起身,双手撑着桌面,身体微微前倾,那股属于省委副书记和政法委书记的双重气场,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这更是对我们党‘公平公正’原则最大的背叛!”

  高育良看着脸色已经开始变得有些不自然的钱伯钧和吴春林,声音变得愈发激昂。

  “同伟同志的提议,看似激进,实则是对我们省委反腐成果最负责任的巩固和深化!他不是在破坏程序,他是在扞卫一个更高级别的、属于人民的程序正义!”

  这番话,句句诛心,字字千钧!

  高育良成功地,将一场关于“部门权责”的辩论,升华为了一场关于“路线正误”的审判!

  他将“推迟秋招”这个看似破坏稳定的行为,巧妙地重新定义为“巩固反腐成果”的必要之举,瞬间就将钱伯钧和吴春林,置于了“默许腐败体系延续”、“罔顾公平正义”的尴尬境地!

  整个会议室的气氛,瞬间逆转!

  那些刚才还在点头附和的中间派常委,此刻都陷入了沉默,脸上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而主位上,沙瑞金那一直平静无波的脸上,也第一次,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充满了欣赏的笑意。

  他知道,他等的那面用来平衡祁同伟这把“利剑”的“盾牌”,终于出手了。

  高育良看着在座的常委,一锤定音:“我坚决支持同伟同志的提议!汉东大学的秋招必须推迟!我们不仅要推迟,更要以此为契机,成立最高规格的联合监督委员会,对过去十年,汉东大学所有的招生招聘工作,进行一次彻底的、全面的倒查!我倒要看看,吴文清这个烂摊子底下,究竟还埋着多少见不得光的肮脏!”

  这番话,如同发起了总攻的冲锋号!

  吴春林彻底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