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晨雾还没散,冶铁坊的锤声就震醒了城郭。王老铁捧着一枚新铸的“穿甲弹”,往车载连珠炮的炮膛里塞——弹壳是百炼钢铸的,弹头裹了铅芯,沉甸甸的能砸透青砖。“试试!”他点燃引线,“轰隆”一声,弹丸飞出,竟在远处的铁甲靶上穿了个洞。“成了!”王老铁拍着炮身笑,“这弹能打穿铁浮屠的甲,元兵的‘铁网营’也不在话下!”
议事厅里,一个穿着补丁盔甲的汉子正拱手行礼——是河北义军首领田虎,他带着十几个弟兄,连夜从彰德府赶来,脸上还沾着尘土:“殿下,彰德府的元兵守将孛罗帖木儿,带了五万兵,在城外筑了‘铁网营’——营外绕着三层铁网,网上挂着铃铛,里面架了十五台回回巨炮,还抢了百姓的粮,逼得咱们躲进山里!”
赵昺接过田虎递来的营防图,手指在铁网营的薄弱处划过:“彰德是河北的门户,拿下它,就能直逼保定,再往大都就顺了。咱们分四路:张勇,你带一千五百禁军、十台车载连珠炮,用穿甲弹破铁网营;陈九,你带水兵沿漳河而上,截断彰德的水路粮道;罗成、秦峰,你们带义军绕到铁网营两侧,用火箭筒轰炮位;田虎,你带河北义军,悄悄摸进彰德城,联络城内百姓,等咱们破了铁网营,就打开城门接应!”
蓝珠也起身:“俺带医馆的人,跟着田虎的弟兄去漳河沿岸,设临时医棚——元兵抢粮,百姓们肯定饿坏了,俺们带些糙米和汤药,先救急。”
两日后,祥兴军抵达彰德府外。阿木和小石头跟着田虎的义军,去侦查铁网营——夜色里,三层铁网泛着冷光,铃铛挂在网上,风一吹就“叮当作响”,营内的回回巨炮旁,元兵来回巡逻,手里的火把晃得人眼晕。“得先剪了铃铛。”阿木掏出剪刀,和田虎的弟兄趴在草丛里,趁着巡逻兵转身,悄悄摸过去,剪断了最外层铁网的铃铛线。小石头则用炭笔,把回回巨炮的位置画在麻纸上,连炮位的间距都标得清清楚楚。
次日清晨,总攻开始。张勇把车载连珠炮架在高坡上,炮口对准铁网营:“穿甲弹准备!”十台炮同时开火,穿甲弹带着尖啸飞向铁网,“铛铛”声不绝,三层铁网竟被轰开了几个大口子,网上的铃铛碎了一地。孛罗帖木儿在营内看到,气得大喊:“回回炮开火!轰碎他们的炮!”
可回回巨炮刚要发射,罗成的义军就从侧翼冲了上来——火箭筒喷出火苗,箭支带着硫磺,落在炮位旁,火药桶被点燃,“轰隆”一声,两台回回炮炸得粉碎。元兵慌了,有的往营内退,有的想爬过铁网逃跑,却被张勇的禁军拦住,穿甲弹接连射出,元兵的铁甲根本挡不住,纷纷倒地。
“冲!”张勇挥刀,禁军们顺着铁网的缺口冲进去,火铳兵举着连发火铳,对着溃散的元兵射击。田虎则带着河北义军,趁着混乱摸进彰德城——城内的百姓早就等着,一个粮店老板悄悄打开后门,把藏在地窖里的糙米搬出来,分给义军:“快!元兵的守军在西门,俺带你们去!”
城内的元兵见铁网营被破,又听到百姓的喊杀声,顿时没了斗志。田虎的义军很快就打开了西门,罗成、秦峰带着义军冲进来,和禁军汇合,一起往府衙赶。孛罗帖木儿想从北门逃,刚翻上马背,就被阿木举枪射中马腿——马摔下来,他被冲上来的张勇按住,挣扎着嘶吼:“你们别得意!大都还有十万大军,会来报仇的!”
战斗结束时,彰德府的百姓们涌到街上,有的提着热水,有的捧着刚蒸好的窝头,围着祥兴军哭:“可把你们盼来了!元兵抢了俺们的粮,杀了俺们的人,现在终于能过安稳日子了!”蓝珠的医棚外,百姓们排着队,有的要汤药,有的要包扎伤口,一个老婆婆拉着蓝珠的手,把家里唯一的鸡塞给她:“姑娘,俺没别的谢你,这鸡你炖了补身子!”
战后,陆仲远立刻从洛阳调运粮种和农具,分给彰德百姓;王老铁在彰德开了冶铁坊,教当地工匠铸穿甲弹和车载连珠炮;田虎的河北义军也编入祥兴军,队伍扩充到两万多人。消息传开,保定、真定的义军纷纷来投,连元兵的几个小校,也带着手下反正,说要跟着祥兴军驱元复汉。
傍晚,赵昺站在彰德府的城楼上,望着北方的保定方向。远处的漳河上,陈九的战船正在巡逻,船灯像星星一样缀在河面上;田埂上,百姓们在忙着播种春麦,歌声顺着风飘过来,满是希望;练兵场里,祥兴军和河北义军一起训练,穿甲弹的试射声偶尔响起,震得空气都在颤。
王老铁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新的武器图纸:“殿下,俺想铸‘攻城巨炮’,比车载连珠炮还粗,能轰开大都的城墙!现在彰德有铁矿,咱们能多铸几台!”赵昺接过图纸,笑着说:“好!咱们就在彰德扎根,一边铸炮,一边联络保定的义军,等开春,就打保定,再往大都去!”
蓝珠也走过来,手里捧着一碗热汤药:“殿下,这是驱寒的,彰德比洛阳冷,您得保重身子。城内的百姓说,等开春了,要帮咱们运粮草,跟着大军打到大都去!”
夜风里,冶铁坊的锤声、练兵场的喊杀声、百姓的笑声交织在一起。赵昺握紧腰间的潜龙佩,佩上的微光映在脸上——从武夷山的潜龙寨,到江南、湖广、中原,再到如今的河北,祥兴军的星火早已燎原。虽然大都还有元廷的重兵,但有民心作盾,铁火为矛,有无数百姓和义军并肩,北伐的终点,终会抵达。
彰德府的城楼上,“北伐先锋”旗在风里猎猎作响,像在呼唤着远方的大都,也像在宣告着——汉家的江山,终将重归。
议事厅里,一个穿着补丁盔甲的汉子正拱手行礼——是河北义军首领田虎,他带着十几个弟兄,连夜从彰德府赶来,脸上还沾着尘土:“殿下,彰德府的元兵守将孛罗帖木儿,带了五万兵,在城外筑了‘铁网营’——营外绕着三层铁网,网上挂着铃铛,里面架了十五台回回巨炮,还抢了百姓的粮,逼得咱们躲进山里!”
赵昺接过田虎递来的营防图,手指在铁网营的薄弱处划过:“彰德是河北的门户,拿下它,就能直逼保定,再往大都就顺了。咱们分四路:张勇,你带一千五百禁军、十台车载连珠炮,用穿甲弹破铁网营;陈九,你带水兵沿漳河而上,截断彰德的水路粮道;罗成、秦峰,你们带义军绕到铁网营两侧,用火箭筒轰炮位;田虎,你带河北义军,悄悄摸进彰德城,联络城内百姓,等咱们破了铁网营,就打开城门接应!”
蓝珠也起身:“俺带医馆的人,跟着田虎的弟兄去漳河沿岸,设临时医棚——元兵抢粮,百姓们肯定饿坏了,俺们带些糙米和汤药,先救急。”
两日后,祥兴军抵达彰德府外。阿木和小石头跟着田虎的义军,去侦查铁网营——夜色里,三层铁网泛着冷光,铃铛挂在网上,风一吹就“叮当作响”,营内的回回巨炮旁,元兵来回巡逻,手里的火把晃得人眼晕。“得先剪了铃铛。”阿木掏出剪刀,和田虎的弟兄趴在草丛里,趁着巡逻兵转身,悄悄摸过去,剪断了最外层铁网的铃铛线。小石头则用炭笔,把回回巨炮的位置画在麻纸上,连炮位的间距都标得清清楚楚。
次日清晨,总攻开始。张勇把车载连珠炮架在高坡上,炮口对准铁网营:“穿甲弹准备!”十台炮同时开火,穿甲弹带着尖啸飞向铁网,“铛铛”声不绝,三层铁网竟被轰开了几个大口子,网上的铃铛碎了一地。孛罗帖木儿在营内看到,气得大喊:“回回炮开火!轰碎他们的炮!”
可回回巨炮刚要发射,罗成的义军就从侧翼冲了上来——火箭筒喷出火苗,箭支带着硫磺,落在炮位旁,火药桶被点燃,“轰隆”一声,两台回回炮炸得粉碎。元兵慌了,有的往营内退,有的想爬过铁网逃跑,却被张勇的禁军拦住,穿甲弹接连射出,元兵的铁甲根本挡不住,纷纷倒地。
“冲!”张勇挥刀,禁军们顺着铁网的缺口冲进去,火铳兵举着连发火铳,对着溃散的元兵射击。田虎则带着河北义军,趁着混乱摸进彰德城——城内的百姓早就等着,一个粮店老板悄悄打开后门,把藏在地窖里的糙米搬出来,分给义军:“快!元兵的守军在西门,俺带你们去!”
城内的元兵见铁网营被破,又听到百姓的喊杀声,顿时没了斗志。田虎的义军很快就打开了西门,罗成、秦峰带着义军冲进来,和禁军汇合,一起往府衙赶。孛罗帖木儿想从北门逃,刚翻上马背,就被阿木举枪射中马腿——马摔下来,他被冲上来的张勇按住,挣扎着嘶吼:“你们别得意!大都还有十万大军,会来报仇的!”
战斗结束时,彰德府的百姓们涌到街上,有的提着热水,有的捧着刚蒸好的窝头,围着祥兴军哭:“可把你们盼来了!元兵抢了俺们的粮,杀了俺们的人,现在终于能过安稳日子了!”蓝珠的医棚外,百姓们排着队,有的要汤药,有的要包扎伤口,一个老婆婆拉着蓝珠的手,把家里唯一的鸡塞给她:“姑娘,俺没别的谢你,这鸡你炖了补身子!”
战后,陆仲远立刻从洛阳调运粮种和农具,分给彰德百姓;王老铁在彰德开了冶铁坊,教当地工匠铸穿甲弹和车载连珠炮;田虎的河北义军也编入祥兴军,队伍扩充到两万多人。消息传开,保定、真定的义军纷纷来投,连元兵的几个小校,也带着手下反正,说要跟着祥兴军驱元复汉。
傍晚,赵昺站在彰德府的城楼上,望着北方的保定方向。远处的漳河上,陈九的战船正在巡逻,船灯像星星一样缀在河面上;田埂上,百姓们在忙着播种春麦,歌声顺着风飘过来,满是希望;练兵场里,祥兴军和河北义军一起训练,穿甲弹的试射声偶尔响起,震得空气都在颤。
王老铁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新的武器图纸:“殿下,俺想铸‘攻城巨炮’,比车载连珠炮还粗,能轰开大都的城墙!现在彰德有铁矿,咱们能多铸几台!”赵昺接过图纸,笑着说:“好!咱们就在彰德扎根,一边铸炮,一边联络保定的义军,等开春,就打保定,再往大都去!”
蓝珠也走过来,手里捧着一碗热汤药:“殿下,这是驱寒的,彰德比洛阳冷,您得保重身子。城内的百姓说,等开春了,要帮咱们运粮草,跟着大军打到大都去!”
夜风里,冶铁坊的锤声、练兵场的喊杀声、百姓的笑声交织在一起。赵昺握紧腰间的潜龙佩,佩上的微光映在脸上——从武夷山的潜龙寨,到江南、湖广、中原,再到如今的河北,祥兴军的星火早已燎原。虽然大都还有元廷的重兵,但有民心作盾,铁火为矛,有无数百姓和义军并肩,北伐的终点,终会抵达。
彰德府的城楼上,“北伐先锋”旗在风里猎猎作响,像在呼唤着远方的大都,也像在宣告着——汉家的江山,终将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