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卫辉决战,北境定局-《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濠州的晨光刚漫过校场,宋军的战鼓已震得地面发颤。徐达的长枪斜指天空,枪尖挑着“宋”字大旗;常遇春的虎头刀插在地上,刀刃沾着晨露,映出身后两千步兵整齐的阵列;张勇的禁军甲胄鲜明,两万将士列成方阵,脚步声踏得尘土飞扬;朱重八新训的两百骑兵列在侧翼,战马打着响鼻,蹄铁在地上刨出浅坑。

  赵昺一身银甲,勒马立于阵前,目光扫过三军将士,声音透过风传到每个人耳中:“今日一战,破卫辉,擒海都!让元贼知道,大宋的土地,容不得他们撒野!”

  “破卫辉!擒海都!”将士们齐声呐喊,声浪冲上云霄,惊得远处的飞鸟四散而逃。

  “出发!”赵昺抬手一挥,徐达率先催马,长枪指引方向,宋军如潮水般朝着卫辉涌去。

  卫辉城头,海都的脸色比城砖还沉。昨夜他一夜未眠,粮草被烧、通州援兵不至、漠北眼线据点暴露的消息接踵而至,军中士气早已涣散,连他最信任的亲卫,眼神里都透着怯意。此刻见宋军浩浩荡荡而来,他猛地拔出腰间弯刀,对着城上士兵嘶吼:“都给老子顶住!谁要是后退一步,老子先砍了他!”

  士兵们战战兢兢地举起弓箭,却没了往日的锐气。

  宋军前锋抵达城下时,常遇春已提着虎头刀冲到南门——这里是察八儿口中战力最弱的城门,守兵多是元军溃兵。他纵身跃下马背,一刀劈开挡路的元兵,对着身后的步兵大喊:“搭云梯!给俺爬上去!”

  步兵们立刻扛起云梯,顶着箭雨往城墙上搭。城上的元兵射箭、扔石头,却挡不住宋军的猛攻。常遇春瞅准一个空隙,踩着同伴的肩膀纵身跃起,一手抓住城垛,虎头刀横扫,瞬间砍倒两名元兵,稳稳落在城头上。

  “杀上去!”常遇春的吼声震得元兵耳膜发疼,宋军步兵顺着云梯源源不断涌上城头,南门的防线瞬间被撕开一道口子。

  与此同时,徐达率骑兵绕到卫辉西门,对着城上大喊:“海都!你的粮草已烧,援兵已断,还不速速投降!”

  城上的元兵听到这话,更是人心惶惶。海都见状,亲自提着弯刀赶来,对着徐达怒骂:“黄口小儿,也敢在本王面前叫嚣!”

  他刚要下令放箭,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混乱——张勇的禁军已攻到北门,用撞车猛撞城门,“轰隆”一声,北门的城门被撞开,禁军将士如猛虎般冲了进去。

  “不好!北门破了!”元兵的惊呼此起彼伏。海都回头望去,见北门方向已燃起宋军的旗帜,顿时气血上涌,一口鲜血差点喷出来。

  “王爷!快走!宋军已经进城了!”亲卫拉着海都的马,急声道,“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海都还想挣扎,却见常遇春已从南门杀到城中,虎头刀所过之处,元兵纷纷倒地。徐达的骑兵也从西门冲入,与禁军汇合,将元军分割包围。城墙上的元兵见大势已去,纷纷扔下武器投降。

  “撤!往漠北撤!”海都咬着牙,拨转马头,带着亲卫往北门逃去。

  可刚出北门,就见一支骑兵拦在前面——是朱重八的两百精锐!

  “海都!哪里逃!”朱重八挺枪跃马,挡住去路。他身后的骑兵列成阵型,长枪如林,将海都的亲卫团团围住。

  海都红着眼,挥刀就向朱重八砍去:“找死!”

  朱重八不闪不避,长枪斜挑,精准地挑开海都的弯刀,枪尖顺势刺向他的胸口。海都慌忙侧身,却被朱重八一脚踹在马腹上,战马受惊,将他掀翻在地。

  “拿下!”朱重八大喝一声,两名骑兵立刻上前,将海都按在地上,铁链锁了个结实。

  亲卫们见王爷被俘,纷纷扔下武器投降。

  卫辉城内的厮杀渐渐平息,宋军将士们举着旗帜,在街道上欢呼。百姓们打开家门,拿着粮食和水,递给宋军将士,脸上满是欢喜——他们受元军压迫已久,今日终于重见天日。

  赵昺骑着马,缓缓进入卫辉城。徐达、常遇春、张勇、朱重八等人迎了上来,单膝跪地:“陛下!卫辉已破,海都被俘!”

  赵昺翻身下马,扶起众人,目光扫过满城的烟火气,又看向被押过来的海都——他披头散发,盔甲上沾满尘土和血迹,再也没了往日的嚣张。

  “海都,”赵昺语气平静,“你觊觎中原,残害百姓,今日被俘,可有话说?”

  海都抬起头,眼神怨毒:“成王败寇,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你记住,漠北不会就此臣服,元廷也不会善罢甘休!”

  赵昺冷笑:“漠北的眼线据点,朕已尽数知晓;铁穆耳的联盟,也已被朕打破。从今往后,北境再无你的立足之地,元廷的气数,也快尽了。”

  他转身对着徐达道:“将海都打入囚车,押回汴梁,听候发落。其余降兵,愿归乡的发放路费,愿参军的编入军中,好生安置。”

  “末将遵旨!”徐达躬身领命。

  常遇春凑上前,咧嘴笑道:“陛下,这下北境算是稳住了吧?接下来,是不是该打大都,活捉铁穆耳了?”

  赵昺看向北方,目光深邃:“大都,迟早要打。但眼下,我们要先整顿卫辉,安抚百姓,再联络漠北反对海都的部众——待根基稳固,再挥师北上,一举收复中原!”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卫辉城的城墙上,也洒在宋军的旗帜上。城楼上,“宋”字大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像是在宣告着北境的定局,也像是在呼唤着大宋的复兴。

  徐达、常遇春、张勇、朱重八站在赵昺身后,望着远方的天空,眼中满是憧憬。他们知道,卫辉大捷只是开始,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跟着陛下,跟着大宋,终有一天,他们会将元贼赶出中原,让大宋的旗帜,重新插遍每一寸土地。

  北境的战火已熄,新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