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徐城围困,义火照宿-《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徐州城头的风,比落马坡更烈,卷着黄沙,拍在元军守将帖木儿不花的脸上。他扶着垛口,望着城外连绵的宋军营帐,眉头拧成了疙瘩——张勇的一万禁军,已将徐州围了三日,不攻不打,只把四条出城的粮道堵得严严实实。

  “将军,粮仓快空了!”一名亲兵慌慌张张跑来,手里攥着空荡荡的米袋,“城里的百姓早就断粮,今日已有流民在东城门闹事,说要开城降宋!”

  帖木儿不花一脚踹翻亲兵,怒喝:“慌什么!再撑三日,大都的援军必到!谁敢提降字,老子先斩了他!”

  话虽硬气,他心里却发虚。昨日派去求援的信使,至今没传回消息;城墙上的士兵,个个面黄肌瘦,握着刀的手都在抖。更让他心惊的是,宋军每日清晨都在城外喊话,说元廷内乱、宗王反目,劝他们弃暗投明,保一家性命。

  “将军,你看!”另一名士兵突然指向南方,帖木儿不花顺着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官道上,尘土飞扬,一支队伍正朝着徐州赶来。他刚要松口气,却看清队伍前的旗帜——那是一面绣着“宋”字的红绸旗,旗下骑兵,个个甲胄鲜亮,正是赵昺亲率的中军!

  “糟了!宋军主力来了!”帖木儿不花身子一晃,险些从城头上栽下去。他原以为张勇只是偏师,没想到赵昺竟亲自压阵,这徐州,怕是真守不住了。

  城外,张勇见中军抵达,立刻策马来到赵昺面前:“陛下,徐州守将顽抗,城内粮尽,已有溃乱之象,是否即刻攻城?”

  赵昺勒住马,望向城头晃动的元军旗帜,摇了摇头:“不必。徐州城坚,强攻伤亡太大。传我命令,让士兵们在城外架起锅灶,煮上米粥,给城上的元军和百姓看——朕要让他们知道,降宋,有饭吃;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命令传下,宋军营地里很快升起炊烟,米粥的香气顺着风,飘向徐州城头。城上的元军士兵,本就饿得眼冒金星,闻到香气,纷纷探头张望,握着兵器的手,松了几分。

  帖木儿不花见状,气得脸色铁青,拔出弯刀砍向身边的旗杆:“都给我看好了!谁再看,老子砍了谁的头!”

  可他的怒吼,挡不住士兵们的动摇。当日傍晚,东城门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帖木儿不花赶过去时,只见几名元军士兵正架着城门的插销,要开门投降。

  “反了!你们反了!”帖木儿不花挥刀砍去,却被一名士兵猛地推开。那士兵朝着城外大喊:“宋皇陛下!我们降了!快开城门!”

  城外的宋军见状,立刻冲了上去。张勇一马当先,率军涌入城中。帖木儿不花见大势已去,想要拔刀自刎,却被亲兵死死按住,捆了个结实。

  徐州城破的消息,像长了翅膀,连夜传到了宿州。

  宿州城内,林啸正躲在一间破庙里,与当地抗元义士首领周铁牛碰头。烛火昏暗,映着两人脸上的兴奋。

  “林兄弟,你说的是真的?徐州真破了!”周铁牛攥着拳头,声音发颤——他守着宿州,盼着宋军北上,盼了整整五年。

  林啸点头,从怀中掏出赵昺的密令:“陛下亲率中军,已在徐州休整,明日便会进军宿州。今夜,我们按计划行事,在西、南两门纵火,扰乱元军军心,待宋军抵达,里应外合。”

  周铁牛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好!俺早就准备好了!城里的弟兄们,就等着这一天呢!”

  深夜,宿州城一片寂静。元军守将也先帖木儿,正躺在府衙里喝酒,丝毫没察觉到危险。忽然,城外传来一阵喊杀声,紧接着,西城门方向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

  “不好!着火了!”也先帖木儿酒意全无,披衣冲出府衙,只见街上乱作一团,百姓们哭喊声、元军的呵斥声混在一起。更让他心惊的是,南城门方向,也燃起了大火,火光照亮了城墙上的人影——那是周铁牛率领的义士,正朝着元军士兵砍杀。

  “快!调兵去灭火!守住城门!”也先帖木儿嘶吼着,可元军士兵早已乱了阵脚,有的忙着救火,有的趁机逃跑,根本不听指挥。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震天的马蹄声——赵昺亲率的禁军,已抵达宿州城下。

  “也先帖木儿!速速投降!”赵昺勒马立于城下,声音透过火光,传遍宿州城。

  也先帖木儿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宋军,又看了看城内四处蔓延的大火,知道大势已去。他瘫坐在地上,望着冲天的火光,喃喃道:“完了……全完了……”

  城门缓缓打开,周铁牛率领义士们,簇拥着宋军入城。也先帖木儿被亲兵绑着,送到赵昺面前,双膝跪地,不敢抬头。

  赵昺翻身下马,走到他面前,声音平静:“宿州百姓,受元廷苛政久矣。朕今日取宿州,不为杀戮,只为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你若愿降,朕饶你不死;若不愿,也随你。”

  也先帖木儿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陛下……真的不杀我?”

  “杀你,于大宋无益。”赵昺转身,望向城内渐渐平息的火光,“传朕命令,安抚百姓,开仓放粮。林啸,你与周铁牛一起,清点城内物资,整顿秩序。张勇,明日一早,率军驻守宿州,防备元军反扑。”

  “末将领命!”

  夜色渐深,宿州城内的火光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户点亮的烛火。百姓们走出家门,看着进城的宋军,脸上没有恐惧,只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一名白发老人,捧着一碗热粥,送到宋军士兵手中,哽咽道:“盼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王师回来了……”

  赵昺站在宿州城头,望着城内的灯火,心中百感交集。徐州、宿州已破,北伐的第一步,算是成了。可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前路还有汴梁、大都,还有无数的硬仗要打。

  风从北方吹来,带着一丝寒意,却吹不散他眼中的坚定。他抬手,抚摸着城墙上斑驳的痕迹,轻声道:“崖山的忠魂,你们看到了吗?朕,正在把失去的,一点一点,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