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岛的晨雾还没散,赛义德的商船就已停在水道西侧的礁石后,船帆换了阿拉伯商队的蓝底星月旗,甲板上堆着香料和丝绸,乍一看像刚从海外来的通商船。张勇带着两百水师士兵藏在船舱里,手里攥着刀,目光紧盯着水道入口——按赛义德的估算,孛罗的楼船正午前准会从这里过。
王铁蛋蹲在船尾,正调试新改的飞火流星:“张将军,俺给这罐子里加了硝石,能延时炸!扔到敌船上,元兵想扔回去都来不及!”他说着,还演示了一遍,火折子点着引线,陶罐“滋滋”冒了会儿烟,才“轰隆”炸开,火星溅得更远。
张勇拍了拍他的肩:“好小子,等打赢了,让殿下赏你两斤牛肉!”
话音刚落,哨探就从桅杆上爬下来,压低声音:“来了!三艘楼船,孛罗在中间那艘,船帆上还挂着‘万户’的旗号!”
众人立刻屏息,赛义德亲自调整船帆,让商船看起来像顺着洋流飘,慢慢往水道中间靠。孛罗的楼船果然没起疑心——他们一路逃得心慌,见是阿拉伯商船,只挥了挥手让让路,压根没查。
“就是现在!”张勇突然掀掉甲板上的丝绸,水师士兵们瞬间架起床弩,十支飞火流星同时射向最前面的楼船。引线“滋滋”响着,元兵还没反应过来,陶罐就在甲板上炸开,火舌瞬间舔舐着船帆,浓烟滚滚升起。
“有埋伏!”孛罗在中间的楼船上大喊,刚想下令掉头,水道东侧突然传来“轰隆”声——王铁蛋提前让人沉在那里的水底火雷被触发,最后一艘楼船的船底被炸穿,海水疯狂往里灌,船身很快倾斜。
赛义德立刻指挥商船横在水道中间,拦住孛罗的退路。张勇提着刀,率先跳上小渔船:“跟俺冲!抓活的孛罗!”水师士兵们跟着跳船,手里的抓船钩甩向中间的楼船,铁齿死死咬住船帮,绞车一拉,渔船就贴了上去。
元兵在甲板上乱作一团,有的举箭射,有的挥刀砍,却挡不住水师的冲锋。张勇跳上楼船,刀光一闪就劈倒一个元兵,身后的士兵们跟着涌上,很快就控制了甲板。孛罗躲在船舱里,拔出弯刀想自尽,却被冲进来的士兵按住手腕,刀“当啷”掉在地上。
“孛罗!你不是要烧俺们的船坞吗?怎么现在成了阶下囚!”张勇踩着他的背,声音震得船舱都响。孛罗脸贴在地上,喘着粗气,一句话也说不出。
战斗没半个时辰就结束了——三艘楼船,一艘沉没,两艘被俘,元兵死了三百多,剩下的全投降了。张勇让人把孛罗绑在商船桅杆上,对着水道口放了信号弹,通知泉州港这边的胜利。
傍晚时分,商船驶回泉州港,码头上早已挤满了人。渔民们举着鱼叉欢呼,织坊的妇女们撒着彩布,孩子们围着商船跑,喊着“抓到大官啦!”蓝飞虎冲上前,一把拍在张勇肩上:“好小子!真把孛罗抓回来了!俺们在港里等得都急了!”
赵昺站在码头高台上,看着被押下来的孛罗,语气平静:“你带两万大军来犯泉州,烧杀抢掠,现在被俘,还有什么话说?”
孛罗梗着脖子,却没敢顶嘴——他在三门岛亲眼见了泉州军民的狠劲,也听说了泉州港的安稳,知道自己再硬气也没用。
这时,阿珠领着几个曾被元军欺负的渔民走过来,其中一个老人指着孛罗,声音发颤:“就是他!去年烧了俺的渔船,杀了俺儿子!现在总算有报应了!”
赵昺对士兵道:“把孛罗关起来,等清点完他带来的粮草和武器,再按泉州的规矩处置——让他去船坞当苦役,赎他的罪。”
当晚,泉州港摆起了庆功宴。码头边的空地上,渔民们烤着刚捕的鱼,工匠们喝着米酒,畲族勇士们唱起了山歌,士族子弟们也端着碗,跟水师士兵们碰杯。林文举着酒碗,走到赵昺面前:“殿下,以前是俺们糊涂,总想着自己的田产。现在俺才明白,泉州港的安稳,比什么都重要!以后俺们士族,一定跟百姓们一起,守好这港城!”
赵昺接过酒碗,跟他碰了一下:“泉州港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咱们所有人的。只要大家同心,就算以后还有元兵来,咱们也能守住。”
王铁蛋捧着一个新做的小模型跑过来,是艘带抓船钩和飞火流星的福船:“殿下!俺想好了!以后俺要造更多这样的船,不光守泉州,还要去帮其他地方的人,把元兵赶出去!”
赵昺接过模型,看着上面精细的零件,笑着点头:“好!咱们以后不仅要守,还要变强——让泉州港成为大宋的屏障,让百姓们都能安心过日子。”
夜色渐深,庆功宴的笑声还在码头回荡。海风吹过,带着烤鱼的香味和米酒的醇气,新福船静静地泊在港里,船帆上的“宋”字在灯笼光下格外醒目。赵昺望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安稳——这就是他穿越而来,一直想守护的画面:军民同心,烟火满港,没有战乱,只有对明天的盼头。
他知道,元廷不会就此罢休,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泉州的人还在一起,只要这股“同心守家”的劲还在,就没有跨不过的风浪,没有守不住的家园。泉州港的故事,还会继续写下去,写满安稳,写满希望。
王铁蛋蹲在船尾,正调试新改的飞火流星:“张将军,俺给这罐子里加了硝石,能延时炸!扔到敌船上,元兵想扔回去都来不及!”他说着,还演示了一遍,火折子点着引线,陶罐“滋滋”冒了会儿烟,才“轰隆”炸开,火星溅得更远。
张勇拍了拍他的肩:“好小子,等打赢了,让殿下赏你两斤牛肉!”
话音刚落,哨探就从桅杆上爬下来,压低声音:“来了!三艘楼船,孛罗在中间那艘,船帆上还挂着‘万户’的旗号!”
众人立刻屏息,赛义德亲自调整船帆,让商船看起来像顺着洋流飘,慢慢往水道中间靠。孛罗的楼船果然没起疑心——他们一路逃得心慌,见是阿拉伯商船,只挥了挥手让让路,压根没查。
“就是现在!”张勇突然掀掉甲板上的丝绸,水师士兵们瞬间架起床弩,十支飞火流星同时射向最前面的楼船。引线“滋滋”响着,元兵还没反应过来,陶罐就在甲板上炸开,火舌瞬间舔舐着船帆,浓烟滚滚升起。
“有埋伏!”孛罗在中间的楼船上大喊,刚想下令掉头,水道东侧突然传来“轰隆”声——王铁蛋提前让人沉在那里的水底火雷被触发,最后一艘楼船的船底被炸穿,海水疯狂往里灌,船身很快倾斜。
赛义德立刻指挥商船横在水道中间,拦住孛罗的退路。张勇提着刀,率先跳上小渔船:“跟俺冲!抓活的孛罗!”水师士兵们跟着跳船,手里的抓船钩甩向中间的楼船,铁齿死死咬住船帮,绞车一拉,渔船就贴了上去。
元兵在甲板上乱作一团,有的举箭射,有的挥刀砍,却挡不住水师的冲锋。张勇跳上楼船,刀光一闪就劈倒一个元兵,身后的士兵们跟着涌上,很快就控制了甲板。孛罗躲在船舱里,拔出弯刀想自尽,却被冲进来的士兵按住手腕,刀“当啷”掉在地上。
“孛罗!你不是要烧俺们的船坞吗?怎么现在成了阶下囚!”张勇踩着他的背,声音震得船舱都响。孛罗脸贴在地上,喘着粗气,一句话也说不出。
战斗没半个时辰就结束了——三艘楼船,一艘沉没,两艘被俘,元兵死了三百多,剩下的全投降了。张勇让人把孛罗绑在商船桅杆上,对着水道口放了信号弹,通知泉州港这边的胜利。
傍晚时分,商船驶回泉州港,码头上早已挤满了人。渔民们举着鱼叉欢呼,织坊的妇女们撒着彩布,孩子们围着商船跑,喊着“抓到大官啦!”蓝飞虎冲上前,一把拍在张勇肩上:“好小子!真把孛罗抓回来了!俺们在港里等得都急了!”
赵昺站在码头高台上,看着被押下来的孛罗,语气平静:“你带两万大军来犯泉州,烧杀抢掠,现在被俘,还有什么话说?”
孛罗梗着脖子,却没敢顶嘴——他在三门岛亲眼见了泉州军民的狠劲,也听说了泉州港的安稳,知道自己再硬气也没用。
这时,阿珠领着几个曾被元军欺负的渔民走过来,其中一个老人指着孛罗,声音发颤:“就是他!去年烧了俺的渔船,杀了俺儿子!现在总算有报应了!”
赵昺对士兵道:“把孛罗关起来,等清点完他带来的粮草和武器,再按泉州的规矩处置——让他去船坞当苦役,赎他的罪。”
当晚,泉州港摆起了庆功宴。码头边的空地上,渔民们烤着刚捕的鱼,工匠们喝着米酒,畲族勇士们唱起了山歌,士族子弟们也端着碗,跟水师士兵们碰杯。林文举着酒碗,走到赵昺面前:“殿下,以前是俺们糊涂,总想着自己的田产。现在俺才明白,泉州港的安稳,比什么都重要!以后俺们士族,一定跟百姓们一起,守好这港城!”
赵昺接过酒碗,跟他碰了一下:“泉州港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咱们所有人的。只要大家同心,就算以后还有元兵来,咱们也能守住。”
王铁蛋捧着一个新做的小模型跑过来,是艘带抓船钩和飞火流星的福船:“殿下!俺想好了!以后俺要造更多这样的船,不光守泉州,还要去帮其他地方的人,把元兵赶出去!”
赵昺接过模型,看着上面精细的零件,笑着点头:“好!咱们以后不仅要守,还要变强——让泉州港成为大宋的屏障,让百姓们都能安心过日子。”
夜色渐深,庆功宴的笑声还在码头回荡。海风吹过,带着烤鱼的香味和米酒的醇气,新福船静静地泊在港里,船帆上的“宋”字在灯笼光下格外醒目。赵昺望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安稳——这就是他穿越而来,一直想守护的画面:军民同心,烟火满港,没有战乱,只有对明天的盼头。
他知道,元廷不会就此罢休,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泉州的人还在一起,只要这股“同心守家”的劲还在,就没有跨不过的风浪,没有守不住的家园。泉州港的故事,还会继续写下去,写满安稳,写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