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伪信诱敌福州路,细作藏刃建宁城-《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福州元军大营的帅帐内,烛火摇曳,映得铁穆耳的脸忽明忽暗。他手里捏着一封刚写好的信,信纸边缘被指腹摩挲得发皱,信上的字迹潦草,像是在慌乱中写就——内容是“福州粮草告急,军心涣散,请求大都速派援兵”。

  “殿下,这封信真的能骗到赵昺?”站在一旁的托合帖木儿满脸疑虑,他实在不信,赵昺那般精明的人,会轻易相信这种拙劣的诱饵。

  铁穆耳将信折好,塞进一个羊皮袋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信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来送。”他拍了拍手,帐门被推开,两名亲兵押着一个浑身是伤的元军小校走进来。这小校正是上次粮道之战被俘的,此刻脸上还带着未愈的伤疤,眼神里满是恐惧。

  “你叫什么名字?”铁穆耳走到小校面前,声音平缓,却透着不容抗拒的压力。

  “小……小人王二……”小校颤抖着回答。

  “很好,王二。”铁穆耳将羊皮袋塞到他手里,“你现在带着这封信,逃回建宁。若是赵昺问起,你就说福州大营的粮草只够三日,士兵们已经开始逃营,铁穆耳正急得团团转。”他顿了顿,拔出腰间的匕首,刀刃贴着王二的脖颈,“记住,话要说得像,不能露出半点破绽。若是成了,我赏你百两银子,让你回家团聚;若是败了……”

  刀刃微微用力,王二的脖子上渗出一丝血珠,他连忙磕头:“小人记住了!小人一定办好!”

  铁穆耳收回匕首,示意亲兵“放”他走。托合帖木儿看着王二踉跄离去的背影,仍有些不安:“殿下,万一这王二被赵昺识破,反倒是给了他提醒,怎么办?”

  “识破才好。”铁穆耳走到沙盘前,指着福州与建宁之间的“古溪隘口”,“赵昺若是聪明,定会怀疑这封信是假的,但他绝不会放过‘试探’的机会。他会派兵去福州查探,而这古溪隘口,就是他的葬身之地。”他转头看向帐外,眼神锐利如鹰,“你现在就带着五千兵马,埋伏在古溪隘口的两侧山梁上,多备滚石和火油,只要建宁的兵马进入隘口,就立刻封死出口,把他们困在里面。”

  托合帖木儿这才恍然大悟,连忙躬身领命,转身去调兵遣将。铁穆耳独自留在帐内,拿起另一封密信——信上写着“三日后三更,以城头红灯为号,里应外合,拿下建宁”。他将密信交给一名亲信:“把这封信送给‘内应’,让他做好准备。”

  亲信接过信,快步离去。铁穆耳望着沙盘上的建宁城,手指在“南门”的位置轻轻一点——那里,藏着他安插了半年的棋子,也是他攻破建宁的最后一张王牌。

  三日后,建宁的议事厅内,赵昺正拿着王二带回的信,眉头紧锁。方国珍站在一旁,忍不住道:“公子,这信肯定是假的!铁穆耳那小子诡计多端,说不定早就设好了埋伏,就等咱们上钩呢!”

  “我知道是假的。”赵昺将信放在桌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但这封信,倒是给了咱们一个机会。”他看向林啸,“林啸,你带着两百名火铳手,乔装成流民,去福州城外查探虚实,看看他们的粮草到底够不够,军营里的动静如何。记住,只许看,不许动手,若是发现不对劲,立刻回来。”

  林啸应下,转身去准备。赵昺又看向蓝珠:“蓝珠姑娘,你派些畲族猎手,悄悄跟着林啸,若是他遇到危险,也好有个照应。”

  蓝珠点头:“公子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众人散去后,陆仲远留在议事厅,看着赵昺道:“公子,您是不是想趁机攻打福州?”

  “没错。”赵昺点头,“铁穆耳以为我会派兵去古溪隘口,其实我早就料到他会在那里设伏。林啸只是诱饵,真正的目的,是让他摸清福州的布防。只要咱们知道了福州的虚实,就能找到铁穆耳的弱点,一举击溃他。”

  陆仲远恍然大悟,忍不住赞叹:“公子英明!铁穆耳想诱咱们上钩,却没想到反被咱们利用了。”

  赵昺笑了笑,却没再多说——他心里还有一丝不安,总觉得铁穆耳的计谋,不会这么简单。

  当晚,林啸带着两百名火铳手,乔装成流民,朝着福州的方向出发。蓝珠的畲族猎手们则远远跟着,像一群沉默的影子,隐藏在山林间。

  次日清晨,林啸的队伍抵达福州城外的“白沙镇”。镇上的百姓们个个面带愁容,路边的粮铺紧闭着门,偶尔有几个元军士兵经过,腰间的弯刀擦得锃亮,眼神里满是警惕。林啸找了个茶馆坐下,假装喝茶,耳朵却仔细听着邻桌的谈话。

  “听说了吗?大营里的粮草快没了,昨天还有几个士兵偷偷跑出来,想抢咱们的粮食呢!”

  “可不是嘛!我听我那在大营里当伙夫的表哥说,现在每天只能喝稀粥,再这样下去,怕是要哗变了!”

  林啸听着这些话,心里不禁有些疑惑——难道铁穆耳的粮草真的告急了?他正想再仔细打听,突然看到远处的元军大营里,升起了一股浓烟,像是粮草被烧了。他心里一动,悄悄起身,朝着大营的方向摸去。

  靠近大营时,林啸趴在草丛里,用望远镜观察着——大营里的士兵们果然个个面黄肌瘦,有的甚至躺在地上,有气无力。粮草营的方向,浓烟滚滚,几个士兵正手忙脚乱地救火。

  “看来,铁穆耳的粮草真的出问题了。”林啸心里暗道,转身准备回去报信。可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回头一看,只见十几个元军士兵正朝着他的方向走来,手里拿着弯刀,眼神凶狠。

  “不好!被发现了!”林啸心里一惊,连忙对身边的火铳手们道:“快撤!”

  火铳手们立刻起身,朝着山林的方向跑去。元军士兵们紧追不舍,嘴里大喊着:“抓活的!别让他们跑了!”

  就在这危急时刻,山林里突然射出一阵箭雨,元军士兵们纷纷倒地。蓝珠带着畲族猎手们冲了出来,大喊道:“林啸兄弟,快跟我走!”

  林啸大喜过望,带着火铳手们跟着蓝珠,钻进了山林。元军士兵们追到山林边缘,看着密密麻麻的树木,不敢再追,只能悻悻地回去了。

  林啸和蓝珠带着队伍,一路狂奔,终于在傍晚时分回到了建宁。他们刚走进城门,就看到赵昺正站在城楼上等候。林啸连忙跑过去,激动地说:“公子,铁穆耳的粮草真的告急了!大营里的士兵们都快饿肚子了,咱们要是现在出兵,肯定能一举拿下福州!”

  赵昺听着林啸的话,却没有露出兴奋的神情,反而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一切,未免太顺利了。铁穆耳若是真的粮草告急,怎么还会有心思设伏?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突然匆匆跑来,神色慌张地说:“公子,不好了!陆先生在粮仓里发现了一个奸细,他正想放火烧粮仓,已经被咱们抓住了!”

  赵昺脸色一变,连忙跟着士兵去了粮仓。粮仓里,一名穿着建宁士兵服饰的男子被绑在柱子上,嘴里塞着布条,眼神里满是桀骜。陆仲远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一封密信,脸色铁青地说:“公子,这奸细身上藏着一封密信,是铁穆耳写给的,上面说……说三日后三更,以城头红灯为号,里应外合,拿下建宁!”

  赵昺接过密信,仔细一看,只见信上的字迹和之前那封“粮草告急”的信,虽然刻意模仿,但笔法间的习惯却一模一样。他终于明白了——铁穆耳的真正目的,不是诱他去古溪隘口,而是想趁着他派兵去福州查探,城内兵力空虚时,让奸细里应外合,攻破建宁!

  “好一个铁穆耳!”赵昺冷笑一声,将密信捏在手里,“他想里应外合,那咱们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他转头对陆仲远道:“陆先生,你立刻去粮仓,把里面的粮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再在粮仓里放些干草和硫磺,假装粮食还在里面。”

  陆仲远点头:“公子放心,我这就去办。”

  赵昺又看向林啸:“林啸,你带着火铳手,埋伏在粮仓附近,只要奸细的同伙一来,就立刻开枪,把他们一网打尽。”

  林啸应下:“属下遵令!”

  赵昺最后看向蓝珠:“蓝珠姑娘,你派些畲族猎手,守在城头,若是看到红灯亮起,就立刻假装慌乱,引诱元军进城。”

  蓝珠笑道:“公子放心,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众人纷纷领命,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赵昺站在粮仓外,看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眼神坚定——铁穆耳想玩里应外合的把戏,那他就陪他玩到底!三日后的三更,就是铁穆耳的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