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炮鸣惊破元军胆,绝境反击守残阳-《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寅时的梆子刚敲过两下,山口外就传来了元军整齐的脚步声——不是昨日的杂乱冲锋,而是如惊雷般沉闷的阵列推进。赵昺披甲站在土墙后,借着微亮的天光,看见伯颜骑着黑马走在元军队列最前方,他的盔甲上镶着鎏金,在晨雾里泛着冷光,身后一万精兵举着长枪,枪尖如林,密密麻麻望不到头。

  “弓箭手准备!”张勇的吼声压过了脚步声,可他刚说完,元军阵中就响起了密集的弓弦声——这次的箭雨比昨日更密,更沉,竟是裹了铁镞的破甲箭,穿透土墙的缝隙,直直钉进后面的岩石里,溅起火星。几个宋军士兵来不及躲闪,箭簇穿透盔甲,闷哼着倒下。

  “冲!”伯颜拔出弯刀,亲自下令。元军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山口,他们不再用土袋填坑,而是举着盾牌连成墙,一步步往前挪,盾牌上插满了宋军的箭矢,却依旧挡不住他们的步伐。很快,第一排元兵就冲到了土墙下,手中的长刀朝着墙头上的宋军砍去。

  “杀!”赵昺抽出短铳,一枪崩掉一个爬墙的元兵,随即拔出佩剑,与翻上墙的元兵厮杀。他的手臂被划开一道口子,鲜血顺着剑刃往下流,可他连擦都没擦——土墙已经被元军撕开了三个缺口,张勇带着人在缺口处堵截,身上的盔甲被砍得七零八落,却依旧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

  “殿下!回回炮改良好了!就是……还没试过准头!”王小铁拽着他爹王老铁,推着一门改装过的回回炮跑过来,炮身上加了两段木轨,炮口微微上翘。王老铁喘着气说:“这小子非要加什么‘溜轨’,说能射得更远,可咱们没来得及校准……”

  赵昺没时间细问,指着元军阵中那片插着黑旗的地方:“那里是元军的指挥处,试试能不能打过去!”

  王小铁咬咬牙,指挥士兵往炮膛里填了块比平时更大的石弹,又调整了木轨的角度,大喊一声:“放!”

  炮绳被拽动,石弹呼啸着飞出去,却没往指挥处落,反而偏了足足两丈,朝着元军阵侧的一个土坡砸去。王小铁懊恼地拍了下炮身,可下一秒,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突然炸开——那土坡下竟是元军的火药库!石弹砸塌了土坡,引燃了里面的火药,火光冲天而起,浓烟滚滚,元军士兵被炸得飞起来,阵列瞬间乱成一团。

  “好小子!歪打正着!”张勇哈哈大笑,可笑声刚落,他就被一支冷箭射中肩膀,踉跄着后退两步,却依旧举着刀喊:“兄弟们!元军乱了,杀啊!”

  伯颜被火药库的爆炸震得从马上摔下来,他爬起来,看着混乱的士兵,眼睛红得像血:“不许退!谁退杀谁!”可他的吼声被士兵的惨叫声淹没——蓝飞虎带着畲族猎手骑着快马冲了过来,弯刀专砍元军的马腿;方国珍的海盗们则举着火把,朝着元军的粮草车扔去,火借风势,很快烧了起来。

  更让伯颜心惊的是,山口两侧的山林里,突然涌出了数百名百姓——正是昨日送粮草的那些人,他们拿着锄头、镰刀,甚至是削尖的木棍,跟在宋军士兵身后,朝着元军冲去。那个白发老汉举着一把锈迹斑斑的菜刀,朝着一个元兵的腿砍去,虽然没砍中,却让那元兵吓了一跳,被身后的宋军士兵趁机捅了个透心凉。

  “撤!快撤!”元军千户见大势已去,拖着伯颜就往后跑。伯颜回头看着山口,看着那些拿着农具的百姓,看着浴血奋战的宋军,气得浑身发抖——他没想到,自己的五万大军,竟连一个小小的山口都攻不下,还折损了近五千人马。

  夕阳再次落下时,山口终于恢复了平静。宋军士兵们躺在地上,有的在大口喘着气,有的在给同伴包扎伤口,百姓们则忙着清理战场,把元军留下的粮草、弓箭搬到建宁城里。王小铁蹲在改良的回回炮旁,摸着炮身傻笑:“爹,我说这炮能行吧,虽然偏了点,可一下子就炸了他们的火药库!”

  王老铁拍了拍他的头,眼里却含着泪:“傻小子,刚才要是没炸中,你这条命都要没了。”

  赵昺走到土墙前,看着墙上新添的箭孔和血迹,又看了看身边疲惫却笑着的士兵和百姓,心里百感交集。他转身对着众人抱了抱拳,声音沙哑却有力:“今日多亏了兄弟们,多亏了乡亲们。是你们,守住了山口,守住了建宁城!”

  士兵和百姓们都笑了,可笑着笑着,就有人哭了——他们想起了那些战死的兄弟,想起了那些倒在山口的归义营士兵,想起了这场打得艰难却终究赢了的仗。

  而元军大营里,伯颜坐在帐篷里,面前的桌子被他劈成了两半。谋士小心翼翼地说:“大人,宋军士气正盛,又有百姓相助,咱们……咱们不如暂且退兵,再做打算?”

  伯颜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退兵?本帅怎么向朝廷交代?”他抬头看向帐外,夜色渐浓,“传令下去,全军后退十里扎营,明日……明日再议。”

  帐篷外,风依旧呼啸着,可这次,风里似乎少了些血腥气,多了些建宁城方向传来的、微弱却坚定的歌声——那是百姓们在唱着大宋的旧曲,唱着希望,唱着众志成城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