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探险队带回的地图与报告,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帝国权力的深潭,激起的不仅是开拓的雄心,更有对如何有效统治这片遥远而陌生土地的深深思索。朝堂之上,关于北海(鄂霍次克海)地区的经营方略,争论激烈。有将领主张效仿汉唐旧事,直接设立军府,派流官、驻重兵,行“改土归流”之策,以求最快速度建立牢固统治。但更多务实的大臣则忧心忡忡:那片土地距离帝国核心区万里之遥,气候酷寒,补给困难,当地部落情况复杂,更有罗刹国势力若隐若现。若一味强压,恐适得其反,徒耗国力,甚至可能将原本中立的部落推向对手。
养心殿内,炭火盆驱散着北地传来的寒意,却驱不散江辰眉宇间的凝重。他站在巨大的东北亚地图前,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些用褚云章探险队标注出的部落聚居点和山川河流之上。他深知,对于这样一片广袤且文化迥异的边疆,生硬地套用内地的郡县制度,无异于刻舟求剑。他需要一种更灵活、更具弹性的策略,一种既能宣示主权、又能稳步推进实际控制,还能减少抵抗和消耗的方式。
“羁縻……”江辰轻轻吐出这两个古老的汉字,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并非简单的妥协或放任,而是一种基于现实考量的、高超的政治智慧。他要设立的,不是传统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控制的羁縻州府,而是一种全新的、浸润着帝国力量与文明吸引力的“羁縻区”。
数日后,经过与心腹重臣的反复商议,一份名为《北海及东北边疆羁縻区暂行条例》的诏书,由内阁明发天下。诏书的核心在于“循序渐进,因俗而治,厚往薄来,潜移默化”。
首批试点的羁縻区,选在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一是黑龙江中游一个较大的赫哲人部落联盟所在地,设为“黑水羁縻州”;二是外兴安岭南麓一个以狩猎为主的鄂温克人聚居区,设为“兴安羁縻州”;三是在库页岛南部一个与阿伊努人、少量和国(日本)商人有接触的部落区域,试探性地设立“库页羁縻州”。
使命落在了两位风格迥异的官员身上。主持黑水、兴安两州事务的是礼部员外郎周文渊,一位年近四十、饱读诗书且精通医卜星象的儒雅官员,性格温和,善于沟通。而被派往最偏远、情况也最复杂的库页岛的,则是军旅出身、曾参与过南方平叛的都尉赵破虏,他果敢刚毅,通晓军事,但也带着几分武人的悍气。
临行前,江辰在便殿单独召见了他们,没有过多的官样文章,而是如同朋友般交谈。
“文渊啊,”江辰对周文渊说,“此去北地,非为耀武扬威。你要做的,是交朋友,是让他们明白,归附帝国,远比依附罗刹人或独自挣扎要好。医药、农具、盐铁,他们缺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但要记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周文渊深深一揖:“臣明白,当以仁德教化,使其沐我天朝恩泽。”
转而,江辰对赵破虏道:“破虏,库页岛孤悬海外,情况复杂。你的任务,是立威,是站稳脚跟。但威,非仅靠刀剑。要恩威并施,对友善者,待之以诚;对挑衅者,击之以雷霆。尤其要注意那些可能存在的罗刹探子和倭寇,你的堡垒,就是帝国在那里的定海神针。”
赵破虏抱拳,声如洪钟:“陛下放心,臣定当在岛上钉下一颗牢不可破的钉子!”
带着皇帝的嘱托和庞大的物资车队(包括粮食、布匹、茶叶、药材、铁器、种子以及少量的新式农具和武器),两支队伍分别向北、向东,踏上了充满未知的征程。
周文渊的队伍行程相对顺利。抵达黑水部落联盟时,正值夏季,黑龙江水量充沛,部落民众主要在江上捕鱼。周文渊没有直接宣示统治权,而是先以游历学者的身份,带着随行郎中为部落民众免费治病。郎中高超的针灸技术和带来的成药,很快治愈了几个部落头人久治不愈的顽疾,赢得了初步的好感。接着,他展示带来的铁制鱼叉和渔网,其效率远胜当地的骨木工具,引起了渔民的极大兴趣。周文渊顺势提出,可以用毛皮、药材等土产进行交换,并承诺帝国将提供长期稳定的物资供应。
在一次由他倡议的部落联盟大会上,周文渊并未居高临下,而是与各位头人围坐篝火旁,畅饮奶茶,耐心解释羁縻政策:部落内部事务,仍由头人自理;帝国不征重税,只象征性收取少量贡品(多为当地特产);帝国提供保护,抵御外来侵略(暗指罗刹人);并派遣先生教授汉字、农耕技术,帮助部落改善生活。一番恳谈,加之实实在在的利益诱惑,黑水部落联盟的大头领最终接受了“黑水羁縻州”的印信和官服,虽然他对“州”的概念还很模糊,但明白这意味着一个强大而友善的靠山。
相比之下,赵破虏在库页岛的开拓则充满了刀光剑影。他选择了一处背山面海的险要之地,亲自督建了一座土木结构的堡垒,升起龙旗。起初,附近的阿伊努部落持观望态度,一些与倭寇有勾结的部落甚至暗中袭扰运输队。赵破虏毫不手软,设伏全歼了一股百余人规模的倭寇,将其头颅悬挂在堡垒外示众,顿时震慑了周边势力。但同时,他严格约束部下,不得骚扰普通土着,并开放堡垒外的市场,用盐、布、铁锅等生活必需品公平交换当地的毛皮、干鱼。他还让随军工匠帮助土着修理工具,甚至教他们如何用新式方法腌制储存更多的过冬食物。
恩威并施之下,库页岛南部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一些较小的部落开始主动向堡垒靠拢,寻求保护。赵破虏则顺势推行与黑水类似的羁縻政策,册封归附的头人为“土官”,建立起初步的统治秩序。
消息通过驿站系统,陆续传回北京。江辰仔细阅读着周文渊充满文人气息的教化笔记和赵破虏简洁有力的军情汇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他知道,这种“羁縻区”的模式,虽然见效慢,但根基稳固。它像一种温和的催化剂,正在将这些遥远的边疆之地,一点点地融入帝国的肌体。这不仅仅是领土的扩张,更是文明影响力的延伸。
帝国的疆域,在刀剑与怀柔并用的策略下,正以一种更持久、更深刻的方式,向着北方那片广袤的冰原和林海,稳步推进。
        养心殿内,炭火盆驱散着北地传来的寒意,却驱不散江辰眉宇间的凝重。他站在巨大的东北亚地图前,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些用褚云章探险队标注出的部落聚居点和山川河流之上。他深知,对于这样一片广袤且文化迥异的边疆,生硬地套用内地的郡县制度,无异于刻舟求剑。他需要一种更灵活、更具弹性的策略,一种既能宣示主权、又能稳步推进实际控制,还能减少抵抗和消耗的方式。
“羁縻……”江辰轻轻吐出这两个古老的汉字,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并非简单的妥协或放任,而是一种基于现实考量的、高超的政治智慧。他要设立的,不是传统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控制的羁縻州府,而是一种全新的、浸润着帝国力量与文明吸引力的“羁縻区”。
数日后,经过与心腹重臣的反复商议,一份名为《北海及东北边疆羁縻区暂行条例》的诏书,由内阁明发天下。诏书的核心在于“循序渐进,因俗而治,厚往薄来,潜移默化”。
首批试点的羁縻区,选在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一是黑龙江中游一个较大的赫哲人部落联盟所在地,设为“黑水羁縻州”;二是外兴安岭南麓一个以狩猎为主的鄂温克人聚居区,设为“兴安羁縻州”;三是在库页岛南部一个与阿伊努人、少量和国(日本)商人有接触的部落区域,试探性地设立“库页羁縻州”。
使命落在了两位风格迥异的官员身上。主持黑水、兴安两州事务的是礼部员外郎周文渊,一位年近四十、饱读诗书且精通医卜星象的儒雅官员,性格温和,善于沟通。而被派往最偏远、情况也最复杂的库页岛的,则是军旅出身、曾参与过南方平叛的都尉赵破虏,他果敢刚毅,通晓军事,但也带着几分武人的悍气。
临行前,江辰在便殿单独召见了他们,没有过多的官样文章,而是如同朋友般交谈。
“文渊啊,”江辰对周文渊说,“此去北地,非为耀武扬威。你要做的,是交朋友,是让他们明白,归附帝国,远比依附罗刹人或独自挣扎要好。医药、农具、盐铁,他们缺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但要记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周文渊深深一揖:“臣明白,当以仁德教化,使其沐我天朝恩泽。”
转而,江辰对赵破虏道:“破虏,库页岛孤悬海外,情况复杂。你的任务,是立威,是站稳脚跟。但威,非仅靠刀剑。要恩威并施,对友善者,待之以诚;对挑衅者,击之以雷霆。尤其要注意那些可能存在的罗刹探子和倭寇,你的堡垒,就是帝国在那里的定海神针。”
赵破虏抱拳,声如洪钟:“陛下放心,臣定当在岛上钉下一颗牢不可破的钉子!”
带着皇帝的嘱托和庞大的物资车队(包括粮食、布匹、茶叶、药材、铁器、种子以及少量的新式农具和武器),两支队伍分别向北、向东,踏上了充满未知的征程。
周文渊的队伍行程相对顺利。抵达黑水部落联盟时,正值夏季,黑龙江水量充沛,部落民众主要在江上捕鱼。周文渊没有直接宣示统治权,而是先以游历学者的身份,带着随行郎中为部落民众免费治病。郎中高超的针灸技术和带来的成药,很快治愈了几个部落头人久治不愈的顽疾,赢得了初步的好感。接着,他展示带来的铁制鱼叉和渔网,其效率远胜当地的骨木工具,引起了渔民的极大兴趣。周文渊顺势提出,可以用毛皮、药材等土产进行交换,并承诺帝国将提供长期稳定的物资供应。
在一次由他倡议的部落联盟大会上,周文渊并未居高临下,而是与各位头人围坐篝火旁,畅饮奶茶,耐心解释羁縻政策:部落内部事务,仍由头人自理;帝国不征重税,只象征性收取少量贡品(多为当地特产);帝国提供保护,抵御外来侵略(暗指罗刹人);并派遣先生教授汉字、农耕技术,帮助部落改善生活。一番恳谈,加之实实在在的利益诱惑,黑水部落联盟的大头领最终接受了“黑水羁縻州”的印信和官服,虽然他对“州”的概念还很模糊,但明白这意味着一个强大而友善的靠山。
相比之下,赵破虏在库页岛的开拓则充满了刀光剑影。他选择了一处背山面海的险要之地,亲自督建了一座土木结构的堡垒,升起龙旗。起初,附近的阿伊努部落持观望态度,一些与倭寇有勾结的部落甚至暗中袭扰运输队。赵破虏毫不手软,设伏全歼了一股百余人规模的倭寇,将其头颅悬挂在堡垒外示众,顿时震慑了周边势力。但同时,他严格约束部下,不得骚扰普通土着,并开放堡垒外的市场,用盐、布、铁锅等生活必需品公平交换当地的毛皮、干鱼。他还让随军工匠帮助土着修理工具,甚至教他们如何用新式方法腌制储存更多的过冬食物。
恩威并施之下,库页岛南部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一些较小的部落开始主动向堡垒靠拢,寻求保护。赵破虏则顺势推行与黑水类似的羁縻政策,册封归附的头人为“土官”,建立起初步的统治秩序。
消息通过驿站系统,陆续传回北京。江辰仔细阅读着周文渊充满文人气息的教化笔记和赵破虏简洁有力的军情汇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他知道,这种“羁縻区”的模式,虽然见效慢,但根基稳固。它像一种温和的催化剂,正在将这些遥远的边疆之地,一点点地融入帝国的肌体。这不仅仅是领土的扩张,更是文明影响力的延伸。
帝国的疆域,在刀剑与怀柔并用的策略下,正以一种更持久、更深刻的方式,向着北方那片广袤的冰原和林海,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