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纸间乾坤-《盖世悍卒》

  阳奉阴违与经济反制,如同暗流与礁石的碰撞,虽能阻滞对手,却难以真正扭转大局。江辰深知,真正的力量根基,在于人心向背。尤其在朝廷刻意抹黑、试图将其塑造为“拥兵自重、图谋不轨”的藩镇军阀的背景下,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塑造自身光辉形象,争取民间乃至朝野部分人士的同情与支持,变得至关重要。

  《边镇新报》这份诞生于黑水县的奇特产物,从此不再是单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被赋予了更沉重的使命——成为江辰手中另一柄无形却锋利的剑,一座构筑在纸墨之上的民心长城。

  一场精心策划、声势浩大的舆论造势运动,以《边镇新报》为主阵地,悄然展开,其声势甚至盖过了机器的轰鸣与市场的喧嚣。

  第一板斧:凸显边镇血泪,强调不可或缺

  报纸头版,连续刊发系列重磅文章,标题触目惊心: 《北境长城永不倒:细数蛮族百年南侵史,累累血债岂敢忘?》 《安北都护府防线实录:烽火连天,谁在真正守护国门?》 《假如黑山关失守:蛮族铁蹄南下千里路,山河破碎是何年?》

  文章以详实的“史料”(部分经过渲染)、悲怆的笔触,极力描绘边境地区常年面临的战争威胁和惨状,反复强调黑水县作为最前沿屏障的极端战略重要性。将黑水县的存在,与内地州郡的安宁、与帝国社稷的存亡直接挂钩,塑造出一种“黑水若失,国将不国”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第二板斧:神话江辰功绩,塑造英雄楷模

  紧接着,宣传焦点迅速转向江辰个人。但并非生硬的吹捧,而是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和“有据可查”的事实: 《从微末小卒到国之干城:江将军的戎马生涯与忠君体国》 《天降祥瑞泽万民:记江将军引种高产作物,活人无数之功》 《格物强兵佑边陲:揭秘江将军改良军械、提振武备之艰辛路》 《爱兵如子,心系黎庶:江将军与黑水军民鱼水情深二三事》

  文章将江辰描绘成一位集勇武、智慧、仁爱、忠诚于一身的完美统帅和能吏。他不仅是战场上的保护神,更是带来丰收的活菩萨,是科技强军的引领者,更是爱民如子的父母官。每一个故事都力求生动具体,甚至虚构了一些细节(如江辰与士兵同吃同住、亲自探望受伤士卒、拿出俸禄抚恤孤寡等),极富感染力和煽动性。

  第三板斧:对比渲染,暗讽朝廷失策

  在铺垫充分后,报纸开始巧妙地引入对比: 一面是黑水县军民团结一心、热火朝天搞建设、练兵备战的蓬勃景象; 另一面,则“客观”转引一些来自京城的消息(多是经过筛选或加工的),隐约透露朝中大佬们忙于党争、贪图享乐、甚至克扣边镇粮饷的“传闻”。 并不直接指责皇帝,而是将矛头指向“蒙蔽圣听的奸佞小人”、“不顾边镇死活的腐儒”。

  《边镇军民一滴汗,抵过京师十场宴!》 《是谁,在背后对保家卫国的将士捅刀子?》 这类极具煽动性的标题和设问,不断挑动着读者的情绪。

  第四板斧:发动群众,营造拥戴氛围

  报纸还开辟专栏,大量刊登所谓“读者来信”(其中不少是组织撰写): 有老农感激江辰带来土豆玉米,让全家吃饱饭; 有军属感谢将军厚待士卒,抚恤丰厚; 有工匠称赞官府给了他们活路和尊严; 甚至有“来自邻县的百姓”投书,表达对黑水县的羡慕和对江将军的敬仰。

  真真假假,汇成一片民意汹涌的海洋,营造出一种黑水县军民对江辰无比爱戴、外界百姓无比向往的狂热氛围。

  这些报纸,不仅在本县境内发放张贴,更通过商队、行旅,被大量携带至周边州郡,甚至想方设法流入京城。

  效果是惊人的。

  在黑水县内部,本就对江辰感恩戴德的军民,看到报纸上的宣传,更加坚定了追随之心,凝聚力空前高涨。 在周边地区,许多百姓读到黑水县的“美好”和边镇的“悲壮”,对比自身处境,不禁对江辰心生好感,对朝廷产生不满。黑水县的形象,从一个可能危险的边镇军阀,悄然转变为悲情而又强大的北境守护神。 甚至在京城,一些中下层官员、士子、商人,读到这些经过辗转传递的报纸后,也开始私下议论,觉得朝廷对黑水县或许确有亏待,江辰可能是个被委屈了的忠臣良将。这种舆论,虽然微弱,却像种子一样悄然播撒。

  然而,这铺天盖地的宣传,也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必然激起强烈的反向浪潮。

  朝廷中的敌对势力暴跳如雷。王锴、李庸等人拿着搜集到的《边镇新报》,在朝会上气得浑身发抖,痛斥江辰“操纵舆论,煽惑民心,其心可诛!”、“报纸所言,尽是颠倒黑白,夸大其词,简直罪该万死!”

  他们强烈要求朝廷严厉查封《边镇新报》,捉拿办报之人,并公开下旨驳斥江辰的“谎言”。

  更可怕的是,这种舆论宣传,也深深刺痛了安北都护府都督郭孝义。报纸上将黑水县描绘成北境唯一的长城,将他郭孝义和安北都护府置于何地?这不仅是抢功,更是赤裸裸的打脸和挑衅!

  “江辰小儿!安敢如此欺我!”郭孝义在都督府内咆哮,将一份报纸撕得粉碎。他感到自己的权威和声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暗流骤然加剧。

  朝廷会如何应对这舆论挑战?是会强行镇压,引发更大反弹?还是会有更阴险的手段? 被激怒的郭孝义,是否会不顾一切,采取极端的军事冒险?

  江辰通过报纸构筑民心长城的举动,在赢得支持的同时,也将自己和黑水县更清晰地推到了风暴眼的位置,引来了来自正面和侧面更集中、更猛烈的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