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京城重重包裹。白日里的喧嚣与繁华褪去,只剩下打更人悠长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坊市间回荡,平添几分清冷。李文渊府邸的书房内,烛火跳跃,映照着他略显疲惫却依旧敏锐的侧脸。
桌案上摊开着几份无关紧要的文书,但他指尖无意识敲击桌面的节奏,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官升数级,封侯拜将,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皇帝那看似温和的笑容背后的审视,秦桧一党那几乎不加掩饰的怨毒目光,都像无形的丝线,缠绕在这座深不见底的京城权力蛛网上。他知道,这场风暴远未结束,甚至可能才刚刚开始。
“老爷,夜深了,是否安歇?”老仆在门外轻声询问。
“再等等,我看完这些。”李文渊随口应道,目光却投向窗外浓得化不开的夜色。一种莫名的预感,像细小的冰碴,沿着脊椎悄然蔓延。
就在他准备起身活动一下筋骨时,一阵极其轻微,几乎与风声融为一体的窸窣声,从后窗的方向传来。不是风吹树叶的自然声响,更像是什么东西……或者说什么人,在以极高的轻身功夫靠近。
李文渊眼神一凛,瞬间吹灭了书桌上的蜡烛,整个书房陷入黑暗。他身体紧绷,如同蛰伏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挪到墙边阴影里,呼吸放到最缓。是秦桧派来的杀手?还是其他见不得他好的势力?
窗外,那细微的声响停顿了片刻,似乎在确认房内情况。随即,窗栓被一种巧劲从外面拨开,一道纤细的黑影如同狸猫般滑了进来,落地无声。
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弱月光,李文渊看清了来人的轮廓——一身利落的夜行衣勾勒出姣好的身形,脸上蒙着黑巾,只露出一双在黑暗中依然清亮澄澈的眼眸。这双眼睛……他认得。
“苏姑娘?”李文渊压低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讶,从阴影中走出,“如此深夜,访客何不走正门?我这府上的围墙,怕是经不起你这般高手掂量。”
来人闻言,抬手扯下了面巾,露出一张清丽绝俗的脸,正是苏小婉。她脸上没有了往日茶楼对弈时的从容与狡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罕见的凝重与急切。
“李大人,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说笑?”苏小婉语速极快,声音压得极低,“若非事态紧急,我何须行此鬼祟之事?”
她不等李文渊回应,目光锐利地扫视了一下书房内外,确认无人监听,才一步上前,几乎凑到李文渊耳边,急促地说道:“秦桧那边,明日早朝就要对你发动总攻!”
一股寒意瞬间从李文渊脚底窜起。虽然他早有预料,但没想到对方的反扑会来得如此迅猛和直接。
“消息可靠?”他沉声问,声音里听不出太多波澜,但袖中的手指已微微蜷紧。
“千真万确!”苏小婉语气笃定,“我父亲……在宫中有些耳目,截获了他们暗中串联、罗织罪证的密信。他们准备得非常充分,人证、物证俱全,是要将你置于死地!”
“人证?物证?”李文渊眉头紧锁,“我自问入京以来,虽行事不拘一格,却从未留下足以致命的把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苏小婉的美眸中闪过一丝嘲讽,“他们伪造了你与北境敌国暗中往来的书信,内容直指你此前立功乃是与敌国合演的双簧,意在攫取兵权,图谋不轨。此外,还收买了一名你军中曾经的囚犯兵卒,指认你克扣军饷、虐待士卒,并曾口出狂言,对陛下大不敬。”
李文渊倒吸一口凉气。通敌叛国、拥兵自重、藐视君上……这任何一条都是足以抄家灭族的大罪。秦桧这一手,不可谓不毒辣。人证物证看似环环相扣,尤其是在他刚刚立下赫赫战功,风头正劲,最容易引来猜忌的时候抛出,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他们连伪证都做得如此‘周全’?”李文渊冷笑,心中那股被阴谋笼罩的压抑感,反而激起了他骨子里的狠劲,“看来是铁了心要在我这‘新晋侯爷’的脖子上,套上绞索了。”
“不仅如此,”苏小婉补充道,脸色更加沉重,“我怀疑,他们背后……可能有那股‘秩序’的力量在推动。”
“秩序?”李文渊瞳孔微缩。自从封赏大典那晚,系统示警“历史平衡系数”被破坏,引来“主神系统”的敌意后,这个词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秦桧的复起本就透着诡异,若他真与那试图格式化世界的“秩序”化身勾结,那明日之事,就绝非简单的党争了。
“秦桧近来行事,手段愈发凌厉,许多原本中立或摇摆的官员,几乎是不由自主地倒向他那边,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规整’了。”苏小婉解释道,眼中带着一丝困惑与忌惮,“我苏家暗中观察许久,才得出这个推测。明日朝堂之上,你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秦桧和他的党羽,还有那种……言出法随般的‘秩序’力量。”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死寂。烛火已灭,只有清冷的月光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窗格影子。空气仿佛凝固,带着山雨欲来的沉重。
李文渊的大脑飞速运转。秦桧的阴谋,“秩序”的介入,皇帝的猜忌……诸多线索和危机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而他就是网中央的猎物。硬碰硬地辩驳?在对方准备充分,且可能拥有非常规力量的情况下,胜算渺茫。利用系统?那坑爹货色在这种关键时刻,能给出什么靠谱的方案?别到时候直接在金銮殿上抽出一张【当场认罪】或者【表演胸口碎大石】的卡牌,那乐子可就大了。
他下意识地在脑海中呼唤系统,那家伙依旧保持着“热情洋溢”的待机状态,但并未主动弹出任何选项。看来,不到真正刀架在脖子上的绝境,这“猪队友”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李大人,你……可有对策?”苏小婉见他久久不语,忍不住出声询问,语气中带着关切。她冒着巨大的风险深夜前来,不仅仅是传递消息,更是一种立场的选择。
李文渊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被乌云半掩的月亮,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奇异的弧度,那弧度里混杂着无奈、自嘲,以及一丝被逼到绝境后反而生出的、近乎疯狂的兴奋。
“对策?”他转过身,看向苏小婉,黑暗中也难掩他眼中闪烁的光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准备充分,我李文渊也不是泥捏的。想用‘秩序’来压我?呵……”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玩味,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这个人,生平最讨厌的,就是按规矩办事。他们想看看什么叫‘混乱’,那我明天,就让他们开开眼。”
苏小婉看着他,明明形势危如累卵,眼前的男子却仿佛被注入了某种奇异的力量,那份懒散和腹黑之下,是一种敢于将一切既定规则踩在脚下的桀骜。她心中稍安,知道自己这次,没有赌错。
“需要我做什么?”她轻声问,已然将自己放在了与他同一战线的位置。
李文渊走回书案前,就着月光,快速写了几张字条,塞入苏小婉手中:“劳烦苏姑娘,立刻将这些,分别交给赵虎、百晓生、赛鲁班和贾仁义。告诉他们,按第二套‘浑水摸鱼’方案,即刻准备。”
苏小婉接过字条,触手微温,她能感觉到那薄薄的纸张上承载的重量。她没有多问,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好。”
“另外,”李文渊看着她,语气放缓,“多谢。”
苏小婉微微一笑,如同夜昙绽放,瞬间驱散了室内的凝重:“李大人客气了,小心。”话音未落,她已重新蒙上面巾,身形一闪,便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融入了窗外的夜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书房内重归寂静,只剩下李文渊一人,独立于黑暗。他重新点燃蜡烛,跳动的火苗映照着他深邃的眼眸。明日早朝,金銮殿上,将不再是唇枪舌剑的政斗,而是一场关乎生死、秩序与混沌的较量。
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一丝疯狂:
“秦相爷,‘秩序’大人……准备好迎接惊喜了吗?”
桌案上摊开着几份无关紧要的文书,但他指尖无意识敲击桌面的节奏,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官升数级,封侯拜将,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皇帝那看似温和的笑容背后的审视,秦桧一党那几乎不加掩饰的怨毒目光,都像无形的丝线,缠绕在这座深不见底的京城权力蛛网上。他知道,这场风暴远未结束,甚至可能才刚刚开始。
“老爷,夜深了,是否安歇?”老仆在门外轻声询问。
“再等等,我看完这些。”李文渊随口应道,目光却投向窗外浓得化不开的夜色。一种莫名的预感,像细小的冰碴,沿着脊椎悄然蔓延。
就在他准备起身活动一下筋骨时,一阵极其轻微,几乎与风声融为一体的窸窣声,从后窗的方向传来。不是风吹树叶的自然声响,更像是什么东西……或者说什么人,在以极高的轻身功夫靠近。
李文渊眼神一凛,瞬间吹灭了书桌上的蜡烛,整个书房陷入黑暗。他身体紧绷,如同蛰伏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挪到墙边阴影里,呼吸放到最缓。是秦桧派来的杀手?还是其他见不得他好的势力?
窗外,那细微的声响停顿了片刻,似乎在确认房内情况。随即,窗栓被一种巧劲从外面拨开,一道纤细的黑影如同狸猫般滑了进来,落地无声。
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弱月光,李文渊看清了来人的轮廓——一身利落的夜行衣勾勒出姣好的身形,脸上蒙着黑巾,只露出一双在黑暗中依然清亮澄澈的眼眸。这双眼睛……他认得。
“苏姑娘?”李文渊压低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讶,从阴影中走出,“如此深夜,访客何不走正门?我这府上的围墙,怕是经不起你这般高手掂量。”
来人闻言,抬手扯下了面巾,露出一张清丽绝俗的脸,正是苏小婉。她脸上没有了往日茶楼对弈时的从容与狡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罕见的凝重与急切。
“李大人,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说笑?”苏小婉语速极快,声音压得极低,“若非事态紧急,我何须行此鬼祟之事?”
她不等李文渊回应,目光锐利地扫视了一下书房内外,确认无人监听,才一步上前,几乎凑到李文渊耳边,急促地说道:“秦桧那边,明日早朝就要对你发动总攻!”
一股寒意瞬间从李文渊脚底窜起。虽然他早有预料,但没想到对方的反扑会来得如此迅猛和直接。
“消息可靠?”他沉声问,声音里听不出太多波澜,但袖中的手指已微微蜷紧。
“千真万确!”苏小婉语气笃定,“我父亲……在宫中有些耳目,截获了他们暗中串联、罗织罪证的密信。他们准备得非常充分,人证、物证俱全,是要将你置于死地!”
“人证?物证?”李文渊眉头紧锁,“我自问入京以来,虽行事不拘一格,却从未留下足以致命的把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苏小婉的美眸中闪过一丝嘲讽,“他们伪造了你与北境敌国暗中往来的书信,内容直指你此前立功乃是与敌国合演的双簧,意在攫取兵权,图谋不轨。此外,还收买了一名你军中曾经的囚犯兵卒,指认你克扣军饷、虐待士卒,并曾口出狂言,对陛下大不敬。”
李文渊倒吸一口凉气。通敌叛国、拥兵自重、藐视君上……这任何一条都是足以抄家灭族的大罪。秦桧这一手,不可谓不毒辣。人证物证看似环环相扣,尤其是在他刚刚立下赫赫战功,风头正劲,最容易引来猜忌的时候抛出,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他们连伪证都做得如此‘周全’?”李文渊冷笑,心中那股被阴谋笼罩的压抑感,反而激起了他骨子里的狠劲,“看来是铁了心要在我这‘新晋侯爷’的脖子上,套上绞索了。”
“不仅如此,”苏小婉补充道,脸色更加沉重,“我怀疑,他们背后……可能有那股‘秩序’的力量在推动。”
“秩序?”李文渊瞳孔微缩。自从封赏大典那晚,系统示警“历史平衡系数”被破坏,引来“主神系统”的敌意后,这个词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秦桧的复起本就透着诡异,若他真与那试图格式化世界的“秩序”化身勾结,那明日之事,就绝非简单的党争了。
“秦桧近来行事,手段愈发凌厉,许多原本中立或摇摆的官员,几乎是不由自主地倒向他那边,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规整’了。”苏小婉解释道,眼中带着一丝困惑与忌惮,“我苏家暗中观察许久,才得出这个推测。明日朝堂之上,你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秦桧和他的党羽,还有那种……言出法随般的‘秩序’力量。”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死寂。烛火已灭,只有清冷的月光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窗格影子。空气仿佛凝固,带着山雨欲来的沉重。
李文渊的大脑飞速运转。秦桧的阴谋,“秩序”的介入,皇帝的猜忌……诸多线索和危机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而他就是网中央的猎物。硬碰硬地辩驳?在对方准备充分,且可能拥有非常规力量的情况下,胜算渺茫。利用系统?那坑爹货色在这种关键时刻,能给出什么靠谱的方案?别到时候直接在金銮殿上抽出一张【当场认罪】或者【表演胸口碎大石】的卡牌,那乐子可就大了。
他下意识地在脑海中呼唤系统,那家伙依旧保持着“热情洋溢”的待机状态,但并未主动弹出任何选项。看来,不到真正刀架在脖子上的绝境,这“猪队友”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李大人,你……可有对策?”苏小婉见他久久不语,忍不住出声询问,语气中带着关切。她冒着巨大的风险深夜前来,不仅仅是传递消息,更是一种立场的选择。
李文渊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被乌云半掩的月亮,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奇异的弧度,那弧度里混杂着无奈、自嘲,以及一丝被逼到绝境后反而生出的、近乎疯狂的兴奋。
“对策?”他转过身,看向苏小婉,黑暗中也难掩他眼中闪烁的光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准备充分,我李文渊也不是泥捏的。想用‘秩序’来压我?呵……”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玩味,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这个人,生平最讨厌的,就是按规矩办事。他们想看看什么叫‘混乱’,那我明天,就让他们开开眼。”
苏小婉看着他,明明形势危如累卵,眼前的男子却仿佛被注入了某种奇异的力量,那份懒散和腹黑之下,是一种敢于将一切既定规则踩在脚下的桀骜。她心中稍安,知道自己这次,没有赌错。
“需要我做什么?”她轻声问,已然将自己放在了与他同一战线的位置。
李文渊走回书案前,就着月光,快速写了几张字条,塞入苏小婉手中:“劳烦苏姑娘,立刻将这些,分别交给赵虎、百晓生、赛鲁班和贾仁义。告诉他们,按第二套‘浑水摸鱼’方案,即刻准备。”
苏小婉接过字条,触手微温,她能感觉到那薄薄的纸张上承载的重量。她没有多问,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好。”
“另外,”李文渊看着她,语气放缓,“多谢。”
苏小婉微微一笑,如同夜昙绽放,瞬间驱散了室内的凝重:“李大人客气了,小心。”话音未落,她已重新蒙上面巾,身形一闪,便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融入了窗外的夜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书房内重归寂静,只剩下李文渊一人,独立于黑暗。他重新点燃蜡烛,跳动的火苗映照着他深邃的眼眸。明日早朝,金銮殿上,将不再是唇枪舌剑的政斗,而是一场关乎生死、秩序与混沌的较量。
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一丝疯狂:
“秦相爷,‘秩序’大人……准备好迎接惊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