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获取信任-《痴傻王妃复仇崛起》

  回到自己的营帐,沈策烦躁地踱步。

  秦岳的防备如此严密,他根本无从下手,若是无法完成姬家的指令

  恐怕会失去他们的信任。

  可他一个毫无根基的校尉,又怎能对抗手握重兵的元帅和经验丰富的将军?

  巨大的无力感涌上心头,让他越发焦躁。

  他走到桌前,点燃烛火,目光落在贴身存放的姬嫣然的信上。

  指尖轻轻摩挲着信纸,那淡淡的兰花香仿佛再次萦绕鼻尖,信中温暖的话语也在脑海中浮现。

  或许是这份慰藉给了他勇气,他提笔铺开宣纸,决定给姬嫣然写一封回信。

  “嫣然小姐亲启,展信安好。收到小姐手书,如沐春风,感激不尽。身处南疆,军务繁忙,常有孤立无援之感,得小姐关怀,心中倍感温暖。”

  笔尖落下,字迹虽略显仓促,却带着几分真切的情谊。

  他坦诚地写下自己在军中的处境:“南疆军营强者林立,元帅威严深重,诸位将军皆为沙场老将,末将资质平庸,又无根基,步履维艰。近日奉命巡查军械,却见防备森严,寸步难行,心中不免焦躁,恐辜负姬家厚望,亦辜负小姐期许。”

  字里行间,没有了往日的隐忍与狠厉,反而多了几分脆弱与坦诚。

  他倾诉着自己的不甘:“末将虽出身平凡,却也心怀壮志,渴望能凭一己之力立下军功,不负所学,更不负小姐与姬家的扶持。只是前路坎坷,机遇难寻,时常陷入迷茫。”

  最后,他笔锋一转,满是期许地写道:“小姐所言极是,兵家之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末将定当沉心等待,谨守本分,不负初心。

  待他日立下军功,定当回京,亲自向小姐与姬家致谢。纸短情长,言不尽意,盼小姐安好,静候下次来信。沈策手书。”

  写完后,沈策反复读了几遍,觉得心中的郁结消散了不少。

  他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好,放入一个新的信封中,没有署名,只在封口处画了一个小小的记号,这是他与姬嫣然约定的暗号。

  次日清晨,沈策趁着营区换岗的混乱,将信交给了等候在角落的随从,低声吩咐:“务必亲手交给姬家暗线,不可有任何闪失。”

  “是,大人!”随从接过信封,迅速融入人流。

  沈策望着随从离去的背影,心中稍安。

  他知道,这封信不仅是对姬嫣然关怀的回应,更是向姬家传递自己的忠诚与决心。

  虽然眼下探查军械库受阻,但他并未放弃,而是开始盘算新的办法——既然无法直接靠近,或许可以从负责军械调配的士兵入手,寻找突破口。

  而此时,总兵府的书房内,秦岳正听着赵晋的禀报。

  “元帅,昨日沈策确实在军械库附近逗留许久,被末将赶走后,便返回了营帐,暂无其他异常。”

  秦岳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声道:“此人虽只是个校尉,却背景可疑,不可掉以轻心。继续派人盯着他,不仅要留意他的动向,还要查清他与营中哪些人有往来。”

  “末将明白!”赵晋躬身应道。

  秦岳望着窗外操练的士兵,眼神深沉。

  回到营帐,沈策烦躁地踱步许久,最终重重坐在桌前,望着烛火出神。

  他很清楚,眼下再执着于探查军械库,无异于以卵击石

  秦岳布下的防备密不透风,赵晋又已对他起了疑心,再贸然行动,别说完成姬家指令,恐怕自己都会先栽进去。

  他摊开手掌,看着掌心被指甲掐出的旧痕,心中的不甘渐渐被理智压下。

  是啊,他只是个买来的校尉,没兵权、没根基,在南疆军营里连站稳脚跟都难,又怎能奢望跟手握重兵的秦岳抗衡?

  姬家的指令虽重要,但保全自身、等待时机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

  “急不来,急不来……”沈策低声自语,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姬家说了,机会自有降临之日,我现在要做的,是好好活着,好好表现,不能露出半分破绽。”

  他起身走到铜镜前,看着镜中自己略显憔悴的面容,深吸一口气,伸手整理了一下衣襟。

  从今日起,探查军械库的事暂且搁置,他要收起所有的焦躁与野心,做一个“安分守己”的校尉。

  接下来的日子,沈策像是变了个人。

  每日天不亮便起身,亲自带着手下的士兵出操训练,动作标准,口令洪亮,一改往日的模样;

  营区巡逻时,他一丝不苟,仔细检查每一处角落,哪怕是最偏僻的营房,也绝不敷衍;

  遇到其他校尉或将领,他恭敬行礼,不多言、不逾矩,

  甚至主动承担了营中最琐碎的杂务——清点粮草、修补营寨、护送伤员,凡是能接触到的差事,他都做得尽心尽力。

  一次,营中粮草库房漏水,恰逢暴雨,负责看管的士兵手忙脚乱。

  沈策路过见状,二话不说便脱下官袍,带头跳入泥泞中搬运粮草,指挥士兵搭建防雨棚,浑身湿透也毫不在意。

  此事被路过的将军袁昶看在眼里,虽未多言,却对着他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沈策知道,这些细微的表现,或许在秦岳、张樊那些高阶将领眼中不值一提

  但至少能让他摆脱“草包校尉”的标签,让军中之人对他少些敌意。

  他不再执着于寻找立大功的机会,而是将目光放在了每一件小事上——训练时,他耐心纠正士兵的动作;

  巡逻时,他留意营区的风吹草动;甚至与士兵闲聊时,他也会刻意打听军中的情况,默默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