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指令,沈策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姬家没有迁怒于他,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他将指令凑近烛火,点燃焚毁,随后才拿起那封姬嫣然的信
指尖轻轻拂过信封上娟秀的字迹,心中泛起一丝异样的暖意。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信纸带着淡淡的兰花香,上面的字迹清丽婉约,如同姬嫣然本人一般:
“沈郎亲启,一别数日,不知君在南疆一切安好?听闻近日南疆多事,君需谨记保重身体,莫要为俗事烦忧,亦勿急于求成。
兵家之道,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机会自有降临之日,君只需沉心等待,嫣然在京中为君祈福。
家中长辈亦时常提及君,赞君才华出众,前途不可限量,望君不负所望,亦不负己心。纸短情长,盼君安好,静待君捷报传来。嫣然手书。”
信中的话语没有丝毫功利,满是真切的关怀与鼓励,像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沈策心中的阴霾与焦躁。
他想起在京城与姬嫣然的几面之缘,她是姬家嫡女,温婉动人
却对他这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人礼遇有加。
如今身在异乡,孤立无援,这封信无疑是对他最大的慰藉。
沈策反复读了几遍,将信纸紧紧攥在手中,仿佛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温度。
他知道,姬嫣然的信绝非偶然,这是姬家的手段——用情感牵绊住他,让他更加死心塌地地为姬家效力。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忍不住心生感动。
在这个人人都看他笑话、无人问津的南疆军营里,这份来自京城的“牵挂”,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
“大人,姬家还有口信,说姬小姐后续会定期来信,若大人有回信,可交由小人转交暗线。”随从低声道。
沈策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望着烛火:“知道了。你先下去,密切留意营区动向,有任何消息立刻回报。”
“是!”随从躬身退下。
营帐内只剩下沈策一人,他将姬嫣然的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贴身的衣袋里,贴胸存放。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的迷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坚定的决心。
姬家的指令是他的仕途依靠,姬嫣然的信是他的精神支撑。
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必须坚持下去,不仅要为自己挣得一席之地,
更要对得起姬家的扶持,对得起这份远方的“牵挂”。
他暗暗发誓,下一次机会来临之时,他定要牢牢抓住,绝不放手。
而此时,总兵府的书房内,秦岳正与张樊、赵晋两位将军议事。
张樊将一份武器清单放在桌上,沉声道:“元帅,所有武器均已清点完毕,数量无误,质量上乘,皆是北疆最新改良的火器,有了这些,咱们平定南疆乱匪便更有把握了!”
秦岳点了点头,却并未露出喜色,反而眉头微蹙:“野狼坡遇袭之事,李嵩已经告知本帅。能在南疆腹地调动如此多的死士伪装蛮族,背后的势力不容小觑。后续武器的使用部署,务必严加保密,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元帅放心,末将已经安排了精锐守卫军械库,无关人等一律不得靠近!”赵晋沉声应道。
秦岳望着窗外的夜色,眼神深沉:“沈策……那个买来的校尉,今日在校场似乎格外关注武器交接?”
张樊不屑地哼了一声:“不过是个走门路的草包,掀不起什么风浪。”
秦岳摇了摇头:“不可大意。南疆局势复杂,任何不起眼的人都可能藏着秘密。派人多留意他的动向,若有异常,立刻禀报。”
“是!”
夜色渐深,总兵府内暗流涌动。
沈策的蛰伏等待、姬家的暗中布局、秦岳的严密防范,都围绕着这批新到的武器悄然展开,南疆的博弈,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
夜色如墨,南疆总兵府的军械库外
沈策身着便装,借着巡查的名义,沿着营道缓缓踱步
目光时不时瞟向那座被重兵把守的院落——新到的武器便存放其中,也是他此次探查的目标。
按照姬家指令,他需摸清这批武器的守卫换班规律、军械库的出入口布局,以及秦岳对武器的初步部署计划。
可走到军械库附近,沈策才发现,这里的防备远比他想象的严密。
门口两名哨兵站姿挺拔,腰间佩刀寒光凛冽,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院墙之上,每隔三丈便有一名巡逻兵手持火把值守,火光映照下,他们的身影来回移动,没有丝毫懈怠;
更远处,还有流动的巡逻小队不时经过,脚步整齐,戒备森严。
沈策心中暗惊,他本以为凭借校尉的身份,或许能借巡查之名靠近一些
可此刻别说探查内部,就连军械库的大门都难以靠近。
他装作若无其事地走过,眼角的余光快速扫过——院墙内侧隐约可见架设的弓弩,门口的哨兵腰间除了佩刀,还别着信号筒
显然是早有防备,一旦有异动,便能立刻发出警报,调动援军。
“沈校尉,深夜在此巡查?”
一个低沉的声音突然响起,吓了沈策一跳。
他转头望去,只见将军赵晋带着两名亲兵走了过来,
眼神锐利地看着他,带着审视的意味。
沈策心中一紧,连忙躬身行礼,强作镇定道:“回赵将军,末将按元帅指令,巡查营区防务,确保军械库安全。”
“哦?”赵晋挑了挑眉,目光在他身上扫过
“军械库有本将军安排的精锐守卫,无需沈校尉费心。你还是去别处巡查吧,免得引人注目。”语气中带着明显的疏离与不信任。
“是,末将遵命!”沈策不敢多言,躬身退下,转身快步离开,后背已惊出一层薄汗。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赵晋的怀疑
也更加确定,秦岳对这批武器的重视程度远超预期,早已布下了严密的防备,绝非轻易能探查清楚的。
姬家没有迁怒于他,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他将指令凑近烛火,点燃焚毁,随后才拿起那封姬嫣然的信
指尖轻轻拂过信封上娟秀的字迹,心中泛起一丝异样的暖意。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信纸带着淡淡的兰花香,上面的字迹清丽婉约,如同姬嫣然本人一般:
“沈郎亲启,一别数日,不知君在南疆一切安好?听闻近日南疆多事,君需谨记保重身体,莫要为俗事烦忧,亦勿急于求成。
兵家之道,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机会自有降临之日,君只需沉心等待,嫣然在京中为君祈福。
家中长辈亦时常提及君,赞君才华出众,前途不可限量,望君不负所望,亦不负己心。纸短情长,盼君安好,静待君捷报传来。嫣然手书。”
信中的话语没有丝毫功利,满是真切的关怀与鼓励,像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沈策心中的阴霾与焦躁。
他想起在京城与姬嫣然的几面之缘,她是姬家嫡女,温婉动人
却对他这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人礼遇有加。
如今身在异乡,孤立无援,这封信无疑是对他最大的慰藉。
沈策反复读了几遍,将信纸紧紧攥在手中,仿佛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温度。
他知道,姬嫣然的信绝非偶然,这是姬家的手段——用情感牵绊住他,让他更加死心塌地地为姬家效力。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忍不住心生感动。
在这个人人都看他笑话、无人问津的南疆军营里,这份来自京城的“牵挂”,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
“大人,姬家还有口信,说姬小姐后续会定期来信,若大人有回信,可交由小人转交暗线。”随从低声道。
沈策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望着烛火:“知道了。你先下去,密切留意营区动向,有任何消息立刻回报。”
“是!”随从躬身退下。
营帐内只剩下沈策一人,他将姬嫣然的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贴身的衣袋里,贴胸存放。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的迷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坚定的决心。
姬家的指令是他的仕途依靠,姬嫣然的信是他的精神支撑。
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必须坚持下去,不仅要为自己挣得一席之地,
更要对得起姬家的扶持,对得起这份远方的“牵挂”。
他暗暗发誓,下一次机会来临之时,他定要牢牢抓住,绝不放手。
而此时,总兵府的书房内,秦岳正与张樊、赵晋两位将军议事。
张樊将一份武器清单放在桌上,沉声道:“元帅,所有武器均已清点完毕,数量无误,质量上乘,皆是北疆最新改良的火器,有了这些,咱们平定南疆乱匪便更有把握了!”
秦岳点了点头,却并未露出喜色,反而眉头微蹙:“野狼坡遇袭之事,李嵩已经告知本帅。能在南疆腹地调动如此多的死士伪装蛮族,背后的势力不容小觑。后续武器的使用部署,务必严加保密,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元帅放心,末将已经安排了精锐守卫军械库,无关人等一律不得靠近!”赵晋沉声应道。
秦岳望着窗外的夜色,眼神深沉:“沈策……那个买来的校尉,今日在校场似乎格外关注武器交接?”
张樊不屑地哼了一声:“不过是个走门路的草包,掀不起什么风浪。”
秦岳摇了摇头:“不可大意。南疆局势复杂,任何不起眼的人都可能藏着秘密。派人多留意他的动向,若有异常,立刻禀报。”
“是!”
夜色渐深,总兵府内暗流涌动。
沈策的蛰伏等待、姬家的暗中布局、秦岳的严密防范,都围绕着这批新到的武器悄然展开,南疆的博弈,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
夜色如墨,南疆总兵府的军械库外
沈策身着便装,借着巡查的名义,沿着营道缓缓踱步
目光时不时瞟向那座被重兵把守的院落——新到的武器便存放其中,也是他此次探查的目标。
按照姬家指令,他需摸清这批武器的守卫换班规律、军械库的出入口布局,以及秦岳对武器的初步部署计划。
可走到军械库附近,沈策才发现,这里的防备远比他想象的严密。
门口两名哨兵站姿挺拔,腰间佩刀寒光凛冽,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院墙之上,每隔三丈便有一名巡逻兵手持火把值守,火光映照下,他们的身影来回移动,没有丝毫懈怠;
更远处,还有流动的巡逻小队不时经过,脚步整齐,戒备森严。
沈策心中暗惊,他本以为凭借校尉的身份,或许能借巡查之名靠近一些
可此刻别说探查内部,就连军械库的大门都难以靠近。
他装作若无其事地走过,眼角的余光快速扫过——院墙内侧隐约可见架设的弓弩,门口的哨兵腰间除了佩刀,还别着信号筒
显然是早有防备,一旦有异动,便能立刻发出警报,调动援军。
“沈校尉,深夜在此巡查?”
一个低沉的声音突然响起,吓了沈策一跳。
他转头望去,只见将军赵晋带着两名亲兵走了过来,
眼神锐利地看着他,带着审视的意味。
沈策心中一紧,连忙躬身行礼,强作镇定道:“回赵将军,末将按元帅指令,巡查营区防务,确保军械库安全。”
“哦?”赵晋挑了挑眉,目光在他身上扫过
“军械库有本将军安排的精锐守卫,无需沈校尉费心。你还是去别处巡查吧,免得引人注目。”语气中带着明显的疏离与不信任。
“是,末将遵命!”沈策不敢多言,躬身退下,转身快步离开,后背已惊出一层薄汗。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赵晋的怀疑
也更加确定,秦岳对这批武器的重视程度远超预期,早已布下了严密的防备,绝非轻易能探查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