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深处,长乐宫的庭院静得只剩风吹落叶的声响。
皇贵妃斜倚在铺着狐裘的软榻上,手中漫不经心地捻着一串紫檀佛珠,眼底却无半分禅意,只有化不开的阴翳。
殿内光线昏暗,连伺候的宫女都大气不敢喘,只敢远远立着——自韩曦钰被擒的消息传来,这位看似不问世事的皇贵妃,
虽表面毫无动作,暗地里却早已调动人手,重新梳理并扩张着自己的情报网,只待时机成熟,便要给韩曦钰和慕卿晨致命一击。
“娘娘,宫外传来消息,北疆大捷,韩将军……平安归营了,皇上还封了她‘镇北夫人’。”贴身宫女低声禀报,声音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佛珠转动的手指猛地一顿,皇贵妃缓缓抬眸,那双平日里温婉含笑的眼睛,此刻却淬满了冰冷的恨意,连呼吸都带着压抑的戾气:“平安归来?还封了夫人?倒是她的命大!”
话音落下,她猛地将手中的佛珠掷在桌上,紫檀珠子滚落一地,发出清脆却刺耳的声响。
这些日子,她日夜盼着韩曦钰死在北狄,盼着慕卿晨因失妻而心神大乱,盼着自己能趁机拿捏朝政
可这一切,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捷报彻底打碎。
韩曦钰不仅活着回来了,还得了皇上的封赏,声望更胜从前,这让她积压多年的恨意,如同被浇了油的烈火,瞬间熊熊燃烧。
“母妃息怒,保重凤体要紧。”
贤王妃姜敏姝适时走进殿内,一身素雅宫装,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看到姜敏姝,皇贵妃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些,却依旧冷声道:“你也听说了?那个韩曦钰,倒是好本事,身陷敌营还能全身而退,甚至更风光了!”
姜敏姝在她身边坐下,亲手为她斟了一杯温热的花茶,轻声道:“儿媳确实听说了。不过母妃,韩曦钰此人,儿媳之前便与您提过,她绝非寻常女子,手段智谋都远超常人,此次能平安归来,虽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
想起自己之前在韩曦钰手里吃的亏,姜敏姝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她深知韩曦钰的厉害,那是个看似清冷、实则锋芒毕露的女子,一旦对上,绝无胜算。
“情理之中?”
皇贵妃冷笑一声,语气带着不甘,“难道就任由她这般风光下去?她一日不倒,我和你王爷夫君的心思,便一日难以达成!”
“母妃别急。”姜敏姝轻轻拍了拍皇贵妃的手背,声音柔和却带着几分算计
“韩曦钰如今虽声望正盛,但北疆战事未平,她终究要留在前线。
战场之上,变数极多,未必没有可乘之机。再者,她此次身受重伤,就算痊愈,也未必能像从前那般所向披靡。我们只需沉住气,继续经营情报网,静待时机便可。”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韩曦钰太过耀眼,树敌必多。此次她获封‘镇北夫人’,风光无限,难免会引来朝中其他势力的嫉妒。我们只需隔岸观火,偶尔推波助澜,不愁找不到对付她的机会。”
皇贵妃听着姜敏姝的话,眼中的戾气渐渐消散了些,她沉思片刻,缓缓点头:
“你说得有道理。是我太过急躁了。”她重新拿起桌上的佛珠,指尖再次转动起来,只是这一次,每一次转动都带着冰冷的决心,“情报网的事,你多盯着些,有任何关于韩曦钰和北疆的消息,立刻禀报给我。”
“儿媳明白。”
姜敏姝恭敬应下,心中却暗暗叹气。
她虽恨韩曦钰,却也清楚,想要扳倒这样一个女子,绝非易事。这场博弈,注定漫长而凶险。
殿外的风越来越大,吹得窗棂“吱呀”作响,如同深宫之中涌动的暗流。
皇贵妃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韩曦钰,你今日有多风光,他日,我便让你有多狼狈。这场争斗,才刚刚开始。
京城兵部衙门外,晨光为石狮子镀上一层金边,衙内议事厅早已人声鼎沸。
贤王慕卿云身着藏青色常服,端坐在侧位,手中攥着一卷兵策,眉头微蹙,认真听着兵部尚书分析北疆军备调度。
他身形挺拔,面容与靖王慕卿晨有几分相似,却少了几分沙场淬炼的锐利,多了几分隐忍算计的深沉。
三个多月前,韩曦钰凭借床弩、火铳、炸药等新式武器,在北疆大败北狄,一战封神,声望达到顶峰。
彼时朝堂上下都在称颂韩曦钰的战功,靖王慕卿晨的威望也水涨船高
皇上既喜于边境大捷,又暗自忌惮靖王夫妇权势过盛。
慕卿云抓住这个契机,在皇贵妃的暗中周旋下,以“协助兵部尚书处理军务、制衡北疆兵权”为由,从皇上那里求得“参与兵部议事、协助处理军务”的职权
虽无调兵之权,凡事皆需受兵部尚书节制,却也算是正式踏入兵权核心圈层,离他觊觎已久的权力更近了一步。
“贤王殿下,这是北疆最新的火器损耗清单及补充申请,还请过目。”
兵部主事恭敬地将一份文书递到慕卿云面前,语气中带着几分信服。
皇贵妃斜倚在铺着狐裘的软榻上,手中漫不经心地捻着一串紫檀佛珠,眼底却无半分禅意,只有化不开的阴翳。
殿内光线昏暗,连伺候的宫女都大气不敢喘,只敢远远立着——自韩曦钰被擒的消息传来,这位看似不问世事的皇贵妃,
虽表面毫无动作,暗地里却早已调动人手,重新梳理并扩张着自己的情报网,只待时机成熟,便要给韩曦钰和慕卿晨致命一击。
“娘娘,宫外传来消息,北疆大捷,韩将军……平安归营了,皇上还封了她‘镇北夫人’。”贴身宫女低声禀报,声音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佛珠转动的手指猛地一顿,皇贵妃缓缓抬眸,那双平日里温婉含笑的眼睛,此刻却淬满了冰冷的恨意,连呼吸都带着压抑的戾气:“平安归来?还封了夫人?倒是她的命大!”
话音落下,她猛地将手中的佛珠掷在桌上,紫檀珠子滚落一地,发出清脆却刺耳的声响。
这些日子,她日夜盼着韩曦钰死在北狄,盼着慕卿晨因失妻而心神大乱,盼着自己能趁机拿捏朝政
可这一切,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捷报彻底打碎。
韩曦钰不仅活着回来了,还得了皇上的封赏,声望更胜从前,这让她积压多年的恨意,如同被浇了油的烈火,瞬间熊熊燃烧。
“母妃息怒,保重凤体要紧。”
贤王妃姜敏姝适时走进殿内,一身素雅宫装,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看到姜敏姝,皇贵妃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些,却依旧冷声道:“你也听说了?那个韩曦钰,倒是好本事,身陷敌营还能全身而退,甚至更风光了!”
姜敏姝在她身边坐下,亲手为她斟了一杯温热的花茶,轻声道:“儿媳确实听说了。不过母妃,韩曦钰此人,儿媳之前便与您提过,她绝非寻常女子,手段智谋都远超常人,此次能平安归来,虽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
想起自己之前在韩曦钰手里吃的亏,姜敏姝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她深知韩曦钰的厉害,那是个看似清冷、实则锋芒毕露的女子,一旦对上,绝无胜算。
“情理之中?”
皇贵妃冷笑一声,语气带着不甘,“难道就任由她这般风光下去?她一日不倒,我和你王爷夫君的心思,便一日难以达成!”
“母妃别急。”姜敏姝轻轻拍了拍皇贵妃的手背,声音柔和却带着几分算计
“韩曦钰如今虽声望正盛,但北疆战事未平,她终究要留在前线。
战场之上,变数极多,未必没有可乘之机。再者,她此次身受重伤,就算痊愈,也未必能像从前那般所向披靡。我们只需沉住气,继续经营情报网,静待时机便可。”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韩曦钰太过耀眼,树敌必多。此次她获封‘镇北夫人’,风光无限,难免会引来朝中其他势力的嫉妒。我们只需隔岸观火,偶尔推波助澜,不愁找不到对付她的机会。”
皇贵妃听着姜敏姝的话,眼中的戾气渐渐消散了些,她沉思片刻,缓缓点头:
“你说得有道理。是我太过急躁了。”她重新拿起桌上的佛珠,指尖再次转动起来,只是这一次,每一次转动都带着冰冷的决心,“情报网的事,你多盯着些,有任何关于韩曦钰和北疆的消息,立刻禀报给我。”
“儿媳明白。”
姜敏姝恭敬应下,心中却暗暗叹气。
她虽恨韩曦钰,却也清楚,想要扳倒这样一个女子,绝非易事。这场博弈,注定漫长而凶险。
殿外的风越来越大,吹得窗棂“吱呀”作响,如同深宫之中涌动的暗流。
皇贵妃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韩曦钰,你今日有多风光,他日,我便让你有多狼狈。这场争斗,才刚刚开始。
京城兵部衙门外,晨光为石狮子镀上一层金边,衙内议事厅早已人声鼎沸。
贤王慕卿云身着藏青色常服,端坐在侧位,手中攥着一卷兵策,眉头微蹙,认真听着兵部尚书分析北疆军备调度。
他身形挺拔,面容与靖王慕卿晨有几分相似,却少了几分沙场淬炼的锐利,多了几分隐忍算计的深沉。
三个多月前,韩曦钰凭借床弩、火铳、炸药等新式武器,在北疆大败北狄,一战封神,声望达到顶峰。
彼时朝堂上下都在称颂韩曦钰的战功,靖王慕卿晨的威望也水涨船高
皇上既喜于边境大捷,又暗自忌惮靖王夫妇权势过盛。
慕卿云抓住这个契机,在皇贵妃的暗中周旋下,以“协助兵部尚书处理军务、制衡北疆兵权”为由,从皇上那里求得“参与兵部议事、协助处理军务”的职权
虽无调兵之权,凡事皆需受兵部尚书节制,却也算是正式踏入兵权核心圈层,离他觊觎已久的权力更近了一步。
“贤王殿下,这是北疆最新的火器损耗清单及补充申请,还请过目。”
兵部主事恭敬地将一份文书递到慕卿云面前,语气中带着几分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