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新封镇北夫人-《痴傻王妃复仇崛起》

  消息传到靖王府,更是炸开了锅。

  老管家握着传信兵带来的消息,激动得双手发抖,连喊了三声“老天保佑”

  立刻让人张灯结彩,又吩咐后厨备上最丰盛的宴席,庆祝王妃平安归来。

  府里的下人们也都喜气洋洋,打扫庭院、悬挂红灯笼,忙得不亦乐乎。

  往日里因王妃被擒而笼罩在王府上空的阴霾,此刻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喜庆。

  朝堂之上,消息传开后,更是一片欢腾。

  主战派大臣们抚掌大笑,纷纷称赞韩曦钰忠勇双全,直言有她在,北疆战事定能大胜;

  即便是之前对韩曦钰身为女子领兵颇有微词的保守派大臣,此刻也闭上了嘴

  暗自庆幸这位巾帼将军平安归来,否则北疆防线堪忧。

  丞相颤巍巍地站出来,上奏道:“陛下,韩将军平安归来,不仅是军中幸事,更是国之幸事!臣恳请陛下下令,将此事昭告天下,以安民心,以振军威!”

  皇帝欣然应允:“准奏!即刻昭告天下,让百姓们都知道,我大启将士,个个忠勇,我大启巾帼,不输男儿!”

  旨意一下,京城的百姓们更是沸腾了。

  街头巷尾,茶坊酒肆,人人都在谈论韩曦钰平安归来的消息。

  说书先生临时改了话本,将韩曦钰身陷北狄王庭、巧用智谋脱身的经历说得绘声绘色

  台下听众听得热血沸腾,时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

  孩童们拿着木剑,模仿着韩曦钰征战的模样

  在街上奔跑嬉闹,口中高喊着“驱逐北狄,守护家国”;

  甚至有百姓自发来到城门口,想要迎接可能传回的进一步捷报,脸上满是对英雄的崇敬与感激。

  京城的晨光刚漫过尚书府的飞檐,府内还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药香。

  户部尚书韩魏斜靠在卧房的软榻上,身上盖着厚厚的锦被,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

  连日来的忧思焦虑让这位向来硬朗的老臣卧病在床

  连呼吸都带着轻微的喘息,床边只有贴身老仆秦忠端着药碗,小心翼翼地侍立着。

  自韩曦钰被擒的消息传到京城,韩魏便日夜难安。

  夜里合眼就是女儿身陷敌营的模样,白日里对着户部的账本更是心神不宁,不过几日便病倒了

  连朝堂都无法上朝,只能在家静养。

  府中没有主母打理,凡事都靠王仲操持,更显冷清。

  王仲看着老爷日渐憔悴的模样,急在心里,却只能每日变着法儿炖些补品,反复劝慰:

  “老爷,姑娘吉人自有天相,当年那般凶险都熬过来了,这次定然也能平安归来,您可得保重身子啊。”

  就在这时,管家跌跌撞撞地冲进卧房,手中紧紧攥着一张纸,脸上满是狂喜,连声音都在颤抖:“老爷!大喜!天大的喜事!是北疆来的捷报!”

  韩魏猛地睁开浑浊的眼睛,原本萎靡的精神瞬间凝聚起来,急切地撑着榻沿想要坐起,声音沙哑得厉害:“是……是曦钰的消息?”

  “是!是姑娘的消息!”

  管家激动地将手中的加急书信递到韩魏面前,“姑娘平安归营了!不仅没事,皇上还下旨封赏,封了‘镇北夫人’!”

  韩魏的手颤抖得厉害,费了好大的劲才接过书信,指腹先是摩挲着信笺上熟悉的军印纹路,再低头看向字迹。

  当“韩将军平安归营”“封镇北夫人”几个字映入眼帘时,这位隐忍多日的老父亲再也抑制不住情绪,滚烫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

  他猛地咳嗽起来,不是之前的虚弱之咳,而是激动到难以自持的哽咽

  王仲连忙上前扶住他的后背顺气,自己也红了眼眶——老爷这两年独自撑着这个家,姑娘是他唯一的牵挂。

  “好……好……平安就好……”

  韩魏哽咽着,反复摩挲着书信上的字迹,仿佛这样就能摸到女儿平安的轮廓

  “没给韩家丢脸,没给你母亲丢脸!”

  他口中喃喃念着亡妻顾云英的名字,眼中既有对女儿的欣慰,也有对亡妻的告慰。

  当年顾云英被陈氏下药,血崩而死,他没能护住妻子;陈氏去年被流放、韩曦瑶被关,家里的风波才刚平息,如今女儿平安归来还得此殊荣,压在他心头十几年的石头,总算能暂时放下一块。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尚书府。

  下人们纷纷奔走相告,脸上都带着真切的喜悦,之前因老爷卧病、姑娘被擒而笼罩在府中的阴霾,此刻一扫而空。

  厨房立刻忙碌起来,炖补品、备宴席,要为老爷冲喜,为姑娘庆贺;

  丫鬟们则忙着更换府中的摆设,将原本素雅的装饰换成了喜庆的红色,冷清多日的尚书府终于有了几分生气。

  没过多久,宫中的传旨太监便带着皇帝的赏赐来到了尚书府。

  明黄色的圣旨展开,传旨太监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翊武将军韩曦钰身陷敌营,坚守气节,智计脱身,平安归营,重振军威,特封‘镇北夫人’,赏黄金五十两,珍宝一箱;其父户部尚书韩魏,教女有方,特赏人参五斤,锦缎百匹,钦此!”

  韩魏强撑着病体,在秦忠和管家的搀扶下跪倒接旨,声音虽仍有沙哑,却透着难以掩饰的振奋:“臣,韩魏,叩谢皇恩!吾女曦钰,定不负陛下厚望!”

  传旨太监笑着将圣旨递给他,又温言安抚道:

  “韩尚书,陛下深知您连日忧思,特意赏赐了上好的人参为您调理身体。如今韩将军平安归来,又获此殊荣,您也该放宽心,好好休养才是。”

  “多谢公公,多谢陛下关怀。”韩魏连连道谢,心中满是感激。

  送走传旨太监后,前来道贺的官员、亲友便络绎不绝。

  内阁大臣、六部同僚、世家亲友,纷纷登门,有的送来贺礼,有的前来探望韩魏的病情,言语间满是艳羡与敬佩。

  “韩尚书,恭喜恭喜!令嫒忠勇双全,获封镇北夫人,真是光宗耀祖啊!”

  “是啊韩尚书,之前大家都为韩将军捏了一把汗,如今她平安归来还得此殊荣,真是天大的喜事!您这病啊,定能立刻痊愈!”

  韩魏穿着崭新的官服,坐在厅堂上接待宾客,虽依旧面色苍白,却精神矍铄,脸上带着止不住的笑意。

  往日里因韩曦钰是女子领兵而私下议论的声音,此刻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满场的赞誉与钦佩。

  韩家因韩曦钰的缘故,一时间风头无两,成为了京城中人人称羡的世家。

  夜深人静,宾客散去,韩魏独自坐在书房,再次拿出那封捷报,细细品读。

  书桌上还摆着顾云英的旧照片,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照片和书信上,映着他眼中的骄傲与温情。

  他提笔写下一封信,字里行间满是对女儿的思念与叮嘱,既为她的平安归来而欣慰,

  也为她的战功赫赫而骄傲,更叮嘱她在北疆照顾好自己,不必牵挂家中,府里一切有秦忠打理。

  写完信,韩魏将其小心翼翼地封好,交给心腹管家,叮嘱道:

  “快马加鞭送到北疆,务必亲手交给曦钰。告诉她,家里一切安好,让她安心打仗,为家国效力,也为她母亲争光。”

  管家领命而去,书房内只剩下韩魏一人。

  他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满是安稳。

  女儿平安,皇上恩宠,家族荣耀,所有的期盼都化为现实,连日来的病痛仿佛也减轻了大半。

  他知道,他的女儿,已然成为了大启的骄傲,成为了他和顾云英最大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