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少年逐梦的起点 2-《虎学:从斑纹到王字》

  剑院开学之初,照例要有三月试炼期,待期满方分班授课。

  在此期间,新生皆住临时宿舍,并无固定安排,全凭先来后到。

  刘苏闻言微微颔首,神色淡然。

  苏长歌则随意地摆了摆手:“与谁同住都一样,我无甚意见。”

  王彦祖虽是王家主家子弟,却非嫡系,即便考入剑院也难改其在族中地位。此刻对能与新结识的两位贵公子同住,自然求之不得。

  只是苏长歌这般爽快应允,更处处以刘苏马首是瞻的态度,倒让王家表兄弟暗自诧异。

  王伯光心中暗生敬佩——毕竟他可是刘苏手下败将,深知其实力的。

  王彦祖思虑更深:苏家何等门第,苏长歌又是何等人物?若能与之交好,日后必是一大助力。

  但眼下情形看来,反倒是与看似平凡的刘苏相交更为容易。

  观苏长歌这般姿态,这位刘公子恐怕绝非池中之物……

  宿舍的床铺是上下结构,刘苏和王彦祖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下铺。

  苏长歌站在床前,望着那方寸之间的上铺空间,不禁踌躇起来。

  三月的时光竟要在这逼仄的床榻上度过,他几乎要脱口说出“今晚先回家,明日再来”的话。

  最终他还是强自按捺住这个念头,去适应这个即将栖身的小天地。

  秋节期间,二八,二九,正是学子们陆续到校报到的日子。

  待到三十日上午,来自全山各地的学子将要参加一场重要的笔试。而七月初一开学典礼当天,还有一场更为关键的武试在等待着他们。

  这两场考试的成绩将决定新生排行榜的初始排名。

  接下来的三个月试炼期,学生们的表现也将被纳入考核。

  待四人整理好各自的行李,王伯光率先挑起了这个关乎前程的话题。

  “诸位兄弟,”他环视着新结识的室友们:“这笔试,武试关系到我们的初始排名,不知各位可有把握?”

  刘苏听出了好友语气中的担忧,心中亦泛起同样的忧虑。轻叹一声道:“我等几人也就只能靠笔试提升名次了。至于武试……”

  他顿了顿:“能得个中等便心满意足了。”

  王伯光闻言不禁挑眉。笔试暂且不论,武之一道他再清楚不过——四人之中,刘苏当属第一。

  “连刘兄在武试中都只能位列中等?”王伯光难掩惊讶。

  刘苏苦笑道:“伯光兄倒是高看我了。”

  他神色渐肃:“剑城双骄中的段良我曾有幸一见,其实力已达七品。此人对武学的领悟已超脱招式桎梏,更能将自身力量掌控得恰到好处。与之相比……”

  他摇了摇头:“当真如小巫见大巫”。

  王伯光虽未亲眼见过段良,但听闻刘苏如此评价,心中已然了然。他素来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此刻却也不得不叹服:“剑城第一,当真名不虚传。”

  王彦祖颔首道:“此前我曾与段兄有一面之缘,不想时隔两月,其修为又精进如斯”……

  上铺闭目养神的苏长歌突然坐直了身子,眼中精光乍现。

  原来是王彦祖早从表兄弟处听闻过刘苏的才名——若在剑城求学,必能跻身前二十之列。只是其武艺深浅,至今未曾得见。

  王彦祖忽而兴致盎然,提议要与刘苏切磋一番。

  长歌毫不犹豫地当起主持来,敲定切磋的具体方案。

  规则极简,乃是站桩比武的变式——地上划出两个半米见圆的圈子,二人各立其中,以武论高下,出圈者败。

  刘苏双足微分呈不丁不八之势,膝弯如弓却不过踝尖,周身气劲沉若渊渟,衣袂虽无风却自生波澜。

  王彦祖白袍胜雪看似儒雅,然则双足踏地如老树盘根,五指虚扣成鹰爪之形时,指尖三寸空气竟无端震颤。

  刘苏眉间川字纹骤然深陷,喉间滚动的雷音自丹田层层递进,脚下青砖发出细不可闻的龟裂声。

  但见他肩胛如翼乍展,内劲自涌泉穴螺旋攀升,脊椎节节贯通似蛟龙出水,拳锋未至而气劲已凝成虎首之形!

  王彦祖瞳孔急缩成针,脊柱忽作游龙摆尾之势,袍袖鼓荡间竟现九重浪涌之态。

  双掌交叠迎上时,袖中暗劲如钱塘怒潮轰然迸发。虽寸步未移,腰间玉带却应声崩断,断玉坠地之声清脆如裂冰。

  围观者皆屏息如溺,唯闻二人鼻息交错,一似朔风穿林,一如深海潜流。

  倏尔刘苏身后里门洞开——原是王彦祖袖底暗渡“隔山打牛”的绵柔劲力,气劲过处竟在门板留下蛛网般的龟裂纹路!

  刘苏唇角勾起新月般的弧度,周身大筋如琴弦轻颤,来袭劲道竟似百川归海,在他环抱的虚空中化作漩涡。

  反手推掌时,袖中隐现太极阴阳鱼之象。

  王彦祖身形如风中残烛连晃七次,终是右足踏出圈外……

  剑院的食堂堪称一方圣地,不仅令外来人心驰神往,便是剑山的剑修们也趋之若鹜。究其缘由,唯膳馔之精绝耳。

  且看今日的早餐,食柜蜿蜒如游龙,蒸笼里腾起的白雾裹着蟹粉汤包的琥珀光,胡辣汤的辛香,海鲜粥的甘润……

  刘苏只是点了份拌面。

  彦祖则托着朱漆食盘:“这膳堂日日不重的花样,倒教刘兄你吃出苦修禅意了。”

  未及应答,忽闻木轮声辘辘。

  但见苏长歌推着五层雕花食车徐步而来,食格次第洞开:水晶盏盛着朝霞色的玫瑰露,琉璃碟托着蜜蜡光的琥珀桃,更有数十屉玲珑点心如星斗缀满玉盘。

  少年郎迎着众人惊愕的目光:“滋味当前,何妨让舌根多历几重境界?”

  言罢,话题自然转到明日会考。

  王伯光缓声道:“料想与往年相差无几,无非填空,解答二类”。

  彦祖闻言微微颔首:“正是。三百考题中,能分出云泥之别的,不过那些偏题怪题罢了。”

  苏长歌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只顾埋头大快朵颐。

  倒是刘苏,一边将香酥鸭脯送入口中细细咀嚼,一边凝神听着王家兄弟的对话,眸中若有所思。

  “倒是武考……”王伯光忽然蹙眉:“我在犹豫该用家传掌法,还是书院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