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牛贺洲疆域广袤,依山川形胜自然划分为三大地域:钟灵毓秀的西川,物阜民丰的东莱,苍茫辽阔的北幽。
西川之地,百万大山绵延起伏,如巨龙盘踞。一条川江自西向东奔腾而出,在群山之间劈开一道天堑,孕育出千里沃土。江水所经之处,两岸良田万顷,城市星罗棋布。
东莱地势平缓,丘陵起伏如波,湖泊星罗棋布。此地由威震西大陆的五指山势力统辖,其下五处洞天福地各具玄妙:
北部火焰山终年烈焰不熄,东部黄金坞藏金纳玉,南部水帘洞云雾缭绕,西部花果山古木参天,中部黑土城更是人杰地灵。
五指山执掌东莱近万载,底蕴之深厚,令四方修士莫不敬畏。
北幽地广,幅员之辽阔更胜东西二地。此处既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亦有黄沙漫天的浩瀚沙漠,更北处则是终年积雪的苦寒之地。因其环境险恶,反倒成为魔道修士的乐土。
此地三大势力鼎立:《猎经》三大古老家族传承上古秘术,《日月瞳》明教信徒遍布漠北,《御器术》白帝城更是以炼器法门独步天下。
魔道中人于此开宗立派,使得北幽之地平添几分诡谲之气……
晚来雨滂沱,昼夜不息地下了七八日。河水暴涨丈余,浊浪排空。
时值六月二十八,东方既白。
苏长歌连日在宅中困守,早已闷得发慌,便应了刘苏邀请一同往学堂报到。
但见:
苏长歌与刘苏并辔而行,华衫磊落;四名精壮扈从按刀随侍,目光如电。
街道上声浪如潮,热情与生机在空气中恣意流淌,恍若远古部族的篝火盛会,燃烧着永不停歇的狂欢。
苏二十三少爷这副行头,说是去学堂,倒更像是赶庙会。
马脖子上挂满了糖葫芦,炸年糕之类的零嘴儿,手里还攥着袋热气腾腾的生煎,吃得满嘴流油,不亦乐乎。
今日的剑城格外热闹,想是剑院开学的缘故。可书上读来千遍,旁人说过万遍,终究不如亲眼所见来得震撼。
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飞舟往来穿梭,平添几分异域风情。街上的行人服饰各异,操着南腔北调,倒像是把五湖四海都搬到了这剑城之中。
正大快朵颐的二十三爷瞥见表兄目光游移不定,时而仰头,时而俯看的模样,心下顿时了然——这位主怕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
剑城有两大盛事:一是辞旧迎新的春节,二是金风送爽的秋节。
每年六月二十八至七月初二举行的秋节,恰逢剑院开学之期,实乃全城欢腾之时。
是日也,剑城万人空巷。
不仅本城百姓倾巢而出,更有远方亲眷不辞千里而来,只为见证子弟的荣耀时刻。
里外商贾云集,竞相设摊,叫卖之声此起彼伏。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各国使节纷至沓来,共襄的这场开学问剑盛典。
剑山两侧,两条大河奔流不息。左岸剑院巍然耸立,故称学河;右岸相府庄严宏伟,因名相河。
横跨其上的学桥与相桥,被本地人尊称为“通天桥”。
甫一踏上桥面,身后的锣鼓喧天便倏然远去。
刘苏缓步走在学院路上,目光掠过道旁肃立的“树先生”,娇艳的”花姑娘”,还有那些深深插入地面的剑戟雕塑。
恍惚间,刘苏的思绪越飘越远,却被一声熟悉的呼唤硬生生拉回现实。
“刘苏!这里!这里!”
他循声望去,只见校门旁树下立着数人,为首的两位锦衣华服,身后随从提着各式行囊。
那熟悉的身影,久违的乡音,刹那间让刘苏恍如置身百花故里。这份暖意涌上心头,令他愈发珍惜这难得的他乡重逢。
“伯光!”刘苏难掩激动,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去。
王伯光亦是快步相迎,双手紧握,四目相对间是说不尽的思念。
片刻温存后,刘苏这才想起身旁之人,松开手介绍道:“长歌,来见过我的同乡挚友王伯光。伯光书法造诣非凡,在乡里素有书才子的美誉。”
其实自方才动静起,苏长歌便已暗中打量此人。见其气度不凡,心下已有几分好感,遂抱拳道:“苏长歌。”
刘苏又转向王伯光:“这是表弟长歌,性刚烈,勇猛。”
苏家大名谁人不知,王伯光对这位“纨绔公子”的传闻也有所耳闻的。
今日一见,却发现对方眉宇间并无传闻中的骄纵之气,反倒显得彬彬有礼,不由心生诧异,连忙回礼:
“久仰长歌兄大名,今日得见,实乃有幸。”
王伯光随即引荐同行的另一人:“长歌兄,刘兄,这位是我表兄,剑城本届第十七名的王彦祖,王家麒麟儿。”
王彦祖正是南城豪门王氏的主家子弟,此人玉质金相,俊逸出尘,恍若潘安在世。
他从容抱拳,仪态端方:“彦祖见过长歌兄,刘兄。”
刘苏早已注意到此人气度不凡,听闻竟是剑城名列前茅的才俊,当即郑重还礼。
见兄长如此,苏长歌虽不情愿,却也勉强抱拳示意。
想他苏大公子在剑城何等尊贵。依照城中公子哥的规矩,世家子弟向来凌驾于豪门之上,而嫡系血脉更是尊贵非常。
如今的苏家,长歌便是当之无愧的嫡系传人。
即便是北城那些眼高于顶的名门子弟,见了他也要躬身问好,极尽逢迎之能事。
若在月前,要他与此等不入流的南城豪门子弟互通姓名,简直是天方夜谭。
奈何如今家中的排序早已天翻地覆。
往日母亲掌家,舅舅次之,自己稳坐第三把交椅。如今半路杀出个表兄,硬生生将他挤到了第四位。
与之的几番切磋下来,他竟未能讨得半分便宜。
既如此,表兄的朋友自然也要以礼相待。只是这等新规矩,还需时日慢慢适应才是。
王伯光眼中闪过喜色,拱手道:“刘兄,苏兄,不知二位可曾选定宿舍?若是尚未安排,不如我们四人同住可好?”
西川之地,百万大山绵延起伏,如巨龙盘踞。一条川江自西向东奔腾而出,在群山之间劈开一道天堑,孕育出千里沃土。江水所经之处,两岸良田万顷,城市星罗棋布。
东莱地势平缓,丘陵起伏如波,湖泊星罗棋布。此地由威震西大陆的五指山势力统辖,其下五处洞天福地各具玄妙:
北部火焰山终年烈焰不熄,东部黄金坞藏金纳玉,南部水帘洞云雾缭绕,西部花果山古木参天,中部黑土城更是人杰地灵。
五指山执掌东莱近万载,底蕴之深厚,令四方修士莫不敬畏。
北幽地广,幅员之辽阔更胜东西二地。此处既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亦有黄沙漫天的浩瀚沙漠,更北处则是终年积雪的苦寒之地。因其环境险恶,反倒成为魔道修士的乐土。
此地三大势力鼎立:《猎经》三大古老家族传承上古秘术,《日月瞳》明教信徒遍布漠北,《御器术》白帝城更是以炼器法门独步天下。
魔道中人于此开宗立派,使得北幽之地平添几分诡谲之气……
晚来雨滂沱,昼夜不息地下了七八日。河水暴涨丈余,浊浪排空。
时值六月二十八,东方既白。
苏长歌连日在宅中困守,早已闷得发慌,便应了刘苏邀请一同往学堂报到。
但见:
苏长歌与刘苏并辔而行,华衫磊落;四名精壮扈从按刀随侍,目光如电。
街道上声浪如潮,热情与生机在空气中恣意流淌,恍若远古部族的篝火盛会,燃烧着永不停歇的狂欢。
苏二十三少爷这副行头,说是去学堂,倒更像是赶庙会。
马脖子上挂满了糖葫芦,炸年糕之类的零嘴儿,手里还攥着袋热气腾腾的生煎,吃得满嘴流油,不亦乐乎。
今日的剑城格外热闹,想是剑院开学的缘故。可书上读来千遍,旁人说过万遍,终究不如亲眼所见来得震撼。
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飞舟往来穿梭,平添几分异域风情。街上的行人服饰各异,操着南腔北调,倒像是把五湖四海都搬到了这剑城之中。
正大快朵颐的二十三爷瞥见表兄目光游移不定,时而仰头,时而俯看的模样,心下顿时了然——这位主怕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
剑城有两大盛事:一是辞旧迎新的春节,二是金风送爽的秋节。
每年六月二十八至七月初二举行的秋节,恰逢剑院开学之期,实乃全城欢腾之时。
是日也,剑城万人空巷。
不仅本城百姓倾巢而出,更有远方亲眷不辞千里而来,只为见证子弟的荣耀时刻。
里外商贾云集,竞相设摊,叫卖之声此起彼伏。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各国使节纷至沓来,共襄的这场开学问剑盛典。
剑山两侧,两条大河奔流不息。左岸剑院巍然耸立,故称学河;右岸相府庄严宏伟,因名相河。
横跨其上的学桥与相桥,被本地人尊称为“通天桥”。
甫一踏上桥面,身后的锣鼓喧天便倏然远去。
刘苏缓步走在学院路上,目光掠过道旁肃立的“树先生”,娇艳的”花姑娘”,还有那些深深插入地面的剑戟雕塑。
恍惚间,刘苏的思绪越飘越远,却被一声熟悉的呼唤硬生生拉回现实。
“刘苏!这里!这里!”
他循声望去,只见校门旁树下立着数人,为首的两位锦衣华服,身后随从提着各式行囊。
那熟悉的身影,久违的乡音,刹那间让刘苏恍如置身百花故里。这份暖意涌上心头,令他愈发珍惜这难得的他乡重逢。
“伯光!”刘苏难掩激动,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去。
王伯光亦是快步相迎,双手紧握,四目相对间是说不尽的思念。
片刻温存后,刘苏这才想起身旁之人,松开手介绍道:“长歌,来见过我的同乡挚友王伯光。伯光书法造诣非凡,在乡里素有书才子的美誉。”
其实自方才动静起,苏长歌便已暗中打量此人。见其气度不凡,心下已有几分好感,遂抱拳道:“苏长歌。”
刘苏又转向王伯光:“这是表弟长歌,性刚烈,勇猛。”
苏家大名谁人不知,王伯光对这位“纨绔公子”的传闻也有所耳闻的。
今日一见,却发现对方眉宇间并无传闻中的骄纵之气,反倒显得彬彬有礼,不由心生诧异,连忙回礼:
“久仰长歌兄大名,今日得见,实乃有幸。”
王伯光随即引荐同行的另一人:“长歌兄,刘兄,这位是我表兄,剑城本届第十七名的王彦祖,王家麒麟儿。”
王彦祖正是南城豪门王氏的主家子弟,此人玉质金相,俊逸出尘,恍若潘安在世。
他从容抱拳,仪态端方:“彦祖见过长歌兄,刘兄。”
刘苏早已注意到此人气度不凡,听闻竟是剑城名列前茅的才俊,当即郑重还礼。
见兄长如此,苏长歌虽不情愿,却也勉强抱拳示意。
想他苏大公子在剑城何等尊贵。依照城中公子哥的规矩,世家子弟向来凌驾于豪门之上,而嫡系血脉更是尊贵非常。
如今的苏家,长歌便是当之无愧的嫡系传人。
即便是北城那些眼高于顶的名门子弟,见了他也要躬身问好,极尽逢迎之能事。
若在月前,要他与此等不入流的南城豪门子弟互通姓名,简直是天方夜谭。
奈何如今家中的排序早已天翻地覆。
往日母亲掌家,舅舅次之,自己稳坐第三把交椅。如今半路杀出个表兄,硬生生将他挤到了第四位。
与之的几番切磋下来,他竟未能讨得半分便宜。
既如此,表兄的朋友自然也要以礼相待。只是这等新规矩,还需时日慢慢适应才是。
王伯光眼中闪过喜色,拱手道:“刘兄,苏兄,不知二位可曾选定宿舍?若是尚未安排,不如我们四人同住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