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鱼脍村-《虎学:从斑纹到王字》

  万剑山东麓,分野七道。其中东篱道毗邻山南,与银湖相隔,同大秦遥遥相望。这银湖,正是万剑山与大秦之间缓冲地带东末端的一处地标。

  东篱道因与山南接壤,又因山东一带比山南早开发百十年,民生风俗颇类云梦,也多以水产为业。

  譬如眼下暖心四杰所处之地,便是东篱道下辖七城之一——渔乡。

  师徒五人于昨日傍晚抵达,未在渔乡城中停留,径直来到一座小村落。此地多以活水养鱼,故其鱼脍之名远播四方。

  鱼脍村自高山引清流而下,注入层层梯田式的鱼塘之中,水光潋滟,别有天地。

  次日傍晚,村人备好本地佳肴,各色鱼生琳琅满目。对暖心四杰而言,倒也别开生面。

  饭至半酣,伯光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疑问:“老师,我们此行至此,所为何事?”

  这问题,除长歌外,余人皆露好奇之色。

  张书澈徐徐拭手,缓声道:“嗯……你们可知洞天福地的由来?”

  口中的洞天福地,自然是指那万剑山上,蕴有气韵的灵栖之所。

  被反问的四杰,皆陷入疑惑之中。

  当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长歌身上时,他先是一愣,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还请先生解惑。”

  书澈缓缓说道:“若再过几年,你们跻身剑修之列,能登上剑山更高处亲身体验一番,感受自会更深。”

  老师既然未明说,自有其道理。

  长歌便结合所知的一些情况推测道:“老师,莫非真如民间戏言所说——剑山乃龙气所聚?”

  这话虽说得直白,道理却似乎能对上。就如年初那场天骄对决。

  花果山一脉的武学名为“种元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意。而“枯木逢春”的厉害之处,却在于“种花得肉”。

  同样是初入五品的花果山修士,一般人所施展的种元术,催生出的植被多为枯枝残干,很难遍布整个竞技场;但那天出现的柳叶,却能做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伯光似乎领悟到了什么,却不知如何表达心意,下意识脱口而出:“是红尘绝?”

  张书澈点了点头:“其实我所知并不比你们多多少。红尘绝乃是多位红尘仙跨越千年共同造就的产物。”

  老师转而看向彦祖,解释道:“术士炼金需要实验室,同理,红尘绝也如同在实验室中研发而出的技艺。”

  这些信息,基本已是公开之事。

  刘苏最先反应过来,直指核心:“先生的意思是,若我山将来诞生红尘绝,那地方必定就在剑山。”

  这话点得明白,其余几人闻言也顿时恍然。

  彦祖随即补充道:“如此说来,我们的剑山其实就是一座宝山,暖心阁所蕴藏的气韵,正是老祖宗们留下的。”

  张书澈微微颔首,继续道:“造化一方小圣地,半神境界可以做到,甚至有些四品巅峰之人也曾成功过。”

  这话倒让苏长歌听愣了,他忍不住疑惑道:“若按老师所说,那我苏家为何没有这样的圣地?”

  张书澈含笑反问:“当真没有?”

  长歌语气起初笃定,可略一沉吟后,又带着几分不确定地答道:“确实没有……我苏家家主常年居于苏府主院,我进出不下千百次,那地方实在寻常不过……”

  然而话到此处,年初时小舅将他从万米高空丢下,坠入苏湖的记忆猛地涌上心头。长歌连忙甩了甩头,稳住心神。

  刘苏虽只在苏府住过一个多月,却也几次进出老祖所居的院落,对老四的说法也表认同,于是接话道:“所以,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剑山先祖所遗留的那处圣地?”

  张书澈再次点头:“不错。”

  彦祖追问道:“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直接进入圣地,反而要在这村落中徘徊?”

  先生神色一凝,声音低沉下来:“这等神秘之地,如同家族老祖留给后人的遗产,岂有用之不尽的道理?”

  四杰闻言,脸上都浮现出复杂的神色——有几分气愤,也有几分惋惜。

  长歌心里有气,从不憋着:“简直欺人太甚。”

  老师的意思已经很清楚——既然是“遗产”,自然早就被先到的人搜刮得差不多了。

  伯光适时插话,缓和了气氛:“这大概就是最后一名的惩罚吧?”

  其余三人闻言,都气得笑出声来。唯独书澈老师神情依旧凝重。

  刘苏察觉到一丝异样:“先生……您去过那里?”

  一片寂静中,只听一声沉重的吸气声:“不错。我那一届,这里还是中游队伍的试炼之地。”

  这话顿时勾起了学生们的好奇。

  伯光恍然:“难怪老师在这儿有熟人。”

  长歌迫不及待地问:“老师,圣地里面是什么样的?”

  彦祖也追问:“先生,里面的考验难不难?”

  只有刘苏的问题,问得巧妙而刁钻:“老师,您当年……得到了什么?”

  张书澈难得露出一丝会心的笑意。想到自己带领的队伍在本届排名最末,能分配到的资源自然也是最差的。

  但这些,还不是他真正忧心的原因。真正让他头疼的,是这次试炼地的安排。按照情报,他们本该今早就出发前往的。

  之所以迟迟未动身,正是因为宝地最佳的进入时机还未到。

  张书澈越想越觉得头大。

  然而,听到刘苏这个颇有技术含量的问题,他也不禁回想起当年老师浪哥带着他们师兄弟五人闯荡此地的情景。

  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我得到了什么?我啊……得到了不得了的东西。”

  四杰顿时屏息凝神,全神贯注。

  张书澈轻笑道:“心境的提升。”

  四人一听,不约而同皱起了眉头,心里齐声嘀咕:这什么跟什么啊?

  接连几日,长歌与伯光常去鱼塘垂钓,彦祖竟也饶有兴致地问起养鱼的门道;刘苏亦未闲着,埋头学起了切脍的手艺。

  一场雷雨初歇的清晨,启程的消息终于传来。五人方才动身,缘溪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