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伯光额头即将触地的一瞬,一只温暖却布满皱纹的手掌轻轻托住了他。那手掌枯瘦如柴,却蕴含着令人心安的力道。
难怪伯光方才没能认出。这位离家不过数日的老祖,此刻的面容竟已枯黄如秋叶,皱纹纵横似老树皮,较之先前足足苍老了几十岁。
这里发生的一切,老人都心知肚明。当他缓缓睁开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凝视着眼前两个孙辈时,神情依旧如古井般平静。
他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像两方柔软的丝帕,轻轻抚过年轻人染血的面庞,一点一点拭去他们脸上的血渍与稚气。
老人嘴角渐渐浮现出欣慰的笑意,枯瘦却温暖的手掌将两个孙儿的手紧紧包裹。
三人就这样相对无言,却在静默中完成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承剑大典分为公典与私典两仪。此刻剑山平台上正举行的是面向天下剑修的公典;而那私典则是专为“四大四家”而设,由各家自行操办。
今年大典由四大支柱各遣一位半神尊者共同主持。
此刻四位尊者已然凌空虚立,代表学院的正是校长李戈。他垂眸俯瞰下方纷乱,洞悉前因后果后非但不恼,眼底反而掠过一丝赞许。
罗戈尊者目光如电,扫过下方被数万剑修围得密不透风的空间。
“吉时已至,大典启。”声音虽轻,却如清泉漱玉般传入每个人耳中。
忽见两道剑光破空而至,悬停于会场上方。来人正是前年方才归山的天下行走——泰慈与沮涭二位剑豪。
万剑山天下行走,又称负剑人。他们踏遍山河万里,除却历练修行,更肩负着一项神圣使命——将客死异乡的同袍本命剑带回宗门。
一剑一魂,见剑如晤故人。
平台之上,泰慈与沮涭相对而立。二人广袖迎风,双臂舒展,四十余柄形制各异的佩剑凌空浮现。
随着一声清越剑鸣,这些亡剑如倦鸟归林,在祭坛上空盘旋低徊。每一道剑光都流转着主人最后的剑意,或凌厉,或绵长,仿佛在诉说未尽的江湖故事。
待剑意散尽,群剑依次坠落,整整齐齐地插入青石地面,发出清越的铮鸣。
开典仪式既毕,泰慈,沮涭揖让归位。
忽闻钟磬清越,一道庄严之声自高空传来:“葬剑之仪,启——”
自彦祖握住老祖宗的手那一刻起,便再未松开。此刻,老祖宗枯瘦的手掌却开始轻轻抽动。
情绪刚平复的彦祖顿时慌了神,十指如铁钳般死死扣住,喉头滚动间,眼眶已泛起血色。
王家老祖宗终于开口,气若游丝的声音仿佛风中残烛:“祖儿……光儿……”
这声呼唤宛如惊雷,王氏兄弟的泪水决堤而下。
彦祖将那只枯手攥得更紧,指节都泛了白:“老祖!”
老祖浑浊的眼中忽地闪过一丝清明。他微微摇头,干裂的唇边竟浮起笑意。
说也奇怪,那枯槁的手掌突然变得滑溜起来,正一点一点从彦祖掌中抽离。
彦祖慌忙去抓,却总是差之毫厘,只能眼睁睁看着老祖的手渐渐远去……
这是他能做的最后挽留。当一切努力都化作徒劳,彦祖只觉心如刀绞,双目布满血丝,眼前的世界骤然失去了所有色彩。
一只枯瘦如柴的手掌轻轻落在彦祖颤抖的肩头。他恍惚抬头,看见老祖宗干裂的嘴唇微微翕动:“祖儿……光儿……”
老人气若游丝,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满足,“能在最后时刻见到你们……老夫死而无憾了……”
老祖用尽全身力气抬起布满皱纹的脸庞,浑浊的泪光中绽开一个颤抖却温暖的笑容:“只恨……只恨相逢太晚……未能将毕生所学……悉数相传……”
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突然紧紧握住两个年轻人的手掌,仿佛要将最后一丝体温都传递给他们:“如今……已是无力回天……唯愿我王家后辈……”
老人每一个字都说得艰难却坚定,“珍重自身……善加餐饭……”
老者缓缓收回双手,身前只余下两个少年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在风中飘散。
忽听得“铮”的一声清鸣,那柄相伴一生的本命剑自鞘中跃出,在苍穹之下划出一道璀璨的弧光。
剑身流转间,宛若游龙戏空,最终静静悬停在老者头顶三尺之处,吞吐着淡淡的寒芒。
老人阖上双目,枯瘦的双手结成玄妙法诀,轻置于膝。
天地间的光明仿佛被无形之手攫取,尽数汇聚于老者周身。
刹那间,赤红霞光自他体内迸发,如火凤涅盘般向上翻卷,将悬空的本命剑包裹其中,剑身顿时发出阵阵清越的颤鸣。
往昔岁月如潮水般涌来:母亲温暖的怀抱里,父亲粗糙的大手轻抚头顶;金榜题名时,同窗艳羡的目光与震天的喝彩;与师兄们嬉闹时溅起的晶莹水花;红烛高照的洞房里,掀开盖头时那双含羞带怯的明眸;还有那个初为人父的清晨,怀中婴孩皱着小脸的第一声啼哭……
老者沟壑纵横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抹释然的微笑。
他的嘴角微微抽动,笑意如晨雾般渐渐消散。眼前浮现出爱徒们的身影,一抹欣慰的暖色悄然爬上眉梢。
转瞬间,王氏家族的兴衰荣辱涌上心头,老人沟壑纵横的面容骤然紧绷,浑浊的眼中翻涌着不甘与自责的暗潮。
赤红色的生命光华在他周身流转,却被那柄相伴一生的本命剑疯狂汲取。随着光华不断剥离,老者的生机也在急速消逝。
当最后一丝赤红即将散尽时,本命剑突然剧烈震颤,发出阵阵撼天动地的剑鸣,浩瀚的剑意如潮水般向四周扩散。
奇异的是,那即将消散的赤红光芒在剑身上再度凝聚,如百川归海般向剑尖汇集。
一滴晶莹如血的红珠在剑尖成形,缓缓坠落,却诡异地悬浮在老者头顶。
本命剑下方,越来越多的血珠接连滴落,在半空中交融汇聚,最终化作一团散发着炽烈红光的灵球,宛如旭日初升,将四周映照得一片通红。
难怪伯光方才没能认出。这位离家不过数日的老祖,此刻的面容竟已枯黄如秋叶,皱纹纵横似老树皮,较之先前足足苍老了几十岁。
这里发生的一切,老人都心知肚明。当他缓缓睁开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凝视着眼前两个孙辈时,神情依旧如古井般平静。
他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像两方柔软的丝帕,轻轻抚过年轻人染血的面庞,一点一点拭去他们脸上的血渍与稚气。
老人嘴角渐渐浮现出欣慰的笑意,枯瘦却温暖的手掌将两个孙儿的手紧紧包裹。
三人就这样相对无言,却在静默中完成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承剑大典分为公典与私典两仪。此刻剑山平台上正举行的是面向天下剑修的公典;而那私典则是专为“四大四家”而设,由各家自行操办。
今年大典由四大支柱各遣一位半神尊者共同主持。
此刻四位尊者已然凌空虚立,代表学院的正是校长李戈。他垂眸俯瞰下方纷乱,洞悉前因后果后非但不恼,眼底反而掠过一丝赞许。
罗戈尊者目光如电,扫过下方被数万剑修围得密不透风的空间。
“吉时已至,大典启。”声音虽轻,却如清泉漱玉般传入每个人耳中。
忽见两道剑光破空而至,悬停于会场上方。来人正是前年方才归山的天下行走——泰慈与沮涭二位剑豪。
万剑山天下行走,又称负剑人。他们踏遍山河万里,除却历练修行,更肩负着一项神圣使命——将客死异乡的同袍本命剑带回宗门。
一剑一魂,见剑如晤故人。
平台之上,泰慈与沮涭相对而立。二人广袖迎风,双臂舒展,四十余柄形制各异的佩剑凌空浮现。
随着一声清越剑鸣,这些亡剑如倦鸟归林,在祭坛上空盘旋低徊。每一道剑光都流转着主人最后的剑意,或凌厉,或绵长,仿佛在诉说未尽的江湖故事。
待剑意散尽,群剑依次坠落,整整齐齐地插入青石地面,发出清越的铮鸣。
开典仪式既毕,泰慈,沮涭揖让归位。
忽闻钟磬清越,一道庄严之声自高空传来:“葬剑之仪,启——”
自彦祖握住老祖宗的手那一刻起,便再未松开。此刻,老祖宗枯瘦的手掌却开始轻轻抽动。
情绪刚平复的彦祖顿时慌了神,十指如铁钳般死死扣住,喉头滚动间,眼眶已泛起血色。
王家老祖宗终于开口,气若游丝的声音仿佛风中残烛:“祖儿……光儿……”
这声呼唤宛如惊雷,王氏兄弟的泪水决堤而下。
彦祖将那只枯手攥得更紧,指节都泛了白:“老祖!”
老祖浑浊的眼中忽地闪过一丝清明。他微微摇头,干裂的唇边竟浮起笑意。
说也奇怪,那枯槁的手掌突然变得滑溜起来,正一点一点从彦祖掌中抽离。
彦祖慌忙去抓,却总是差之毫厘,只能眼睁睁看着老祖的手渐渐远去……
这是他能做的最后挽留。当一切努力都化作徒劳,彦祖只觉心如刀绞,双目布满血丝,眼前的世界骤然失去了所有色彩。
一只枯瘦如柴的手掌轻轻落在彦祖颤抖的肩头。他恍惚抬头,看见老祖宗干裂的嘴唇微微翕动:“祖儿……光儿……”
老人气若游丝,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满足,“能在最后时刻见到你们……老夫死而无憾了……”
老祖用尽全身力气抬起布满皱纹的脸庞,浑浊的泪光中绽开一个颤抖却温暖的笑容:“只恨……只恨相逢太晚……未能将毕生所学……悉数相传……”
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突然紧紧握住两个年轻人的手掌,仿佛要将最后一丝体温都传递给他们:“如今……已是无力回天……唯愿我王家后辈……”
老人每一个字都说得艰难却坚定,“珍重自身……善加餐饭……”
老者缓缓收回双手,身前只余下两个少年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在风中飘散。
忽听得“铮”的一声清鸣,那柄相伴一生的本命剑自鞘中跃出,在苍穹之下划出一道璀璨的弧光。
剑身流转间,宛若游龙戏空,最终静静悬停在老者头顶三尺之处,吞吐着淡淡的寒芒。
老人阖上双目,枯瘦的双手结成玄妙法诀,轻置于膝。
天地间的光明仿佛被无形之手攫取,尽数汇聚于老者周身。
刹那间,赤红霞光自他体内迸发,如火凤涅盘般向上翻卷,将悬空的本命剑包裹其中,剑身顿时发出阵阵清越的颤鸣。
往昔岁月如潮水般涌来:母亲温暖的怀抱里,父亲粗糙的大手轻抚头顶;金榜题名时,同窗艳羡的目光与震天的喝彩;与师兄们嬉闹时溅起的晶莹水花;红烛高照的洞房里,掀开盖头时那双含羞带怯的明眸;还有那个初为人父的清晨,怀中婴孩皱着小脸的第一声啼哭……
老者沟壑纵横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抹释然的微笑。
他的嘴角微微抽动,笑意如晨雾般渐渐消散。眼前浮现出爱徒们的身影,一抹欣慰的暖色悄然爬上眉梢。
转瞬间,王氏家族的兴衰荣辱涌上心头,老人沟壑纵横的面容骤然紧绷,浑浊的眼中翻涌着不甘与自责的暗潮。
赤红色的生命光华在他周身流转,却被那柄相伴一生的本命剑疯狂汲取。随着光华不断剥离,老者的生机也在急速消逝。
当最后一丝赤红即将散尽时,本命剑突然剧烈震颤,发出阵阵撼天动地的剑鸣,浩瀚的剑意如潮水般向四周扩散。
奇异的是,那即将消散的赤红光芒在剑身上再度凝聚,如百川归海般向剑尖汇集。
一滴晶莹如血的红珠在剑尖成形,缓缓坠落,却诡异地悬浮在老者头顶。
本命剑下方,越来越多的血珠接连滴落,在半空中交融汇聚,最终化作一团散发着炽烈红光的灵球,宛如旭日初升,将四周映照得一片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