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卷末:龙椅后的到此一游-《朕的摸鱼哲学》

  安王定下的“三日后子时”,像一道无形的催命符,悬在了陈默的心头,也悬在了整个京城的上空。尽管这情报尚未被程无双的人截获,但一种源于生死博弈本能的直觉,让陈默浑身的血液都悄然加速,感官被提升到了极致。

  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就快到了。

  乾清宫内灯火通明,却静得能听到烛芯轻微的爆裂声。陈默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御案后批阅奏章,也没有对着疆域图沉思。他屏退了所有内侍,连王德发也只被允许守在殿门外。

  他独自一人,站在这座象征着天下至高权力的宫殿中央,目光缓缓扫过雕梁画栋,扫过金砖玉阶,最后,落在了那尊位于九阶高台之上、在无数宫灯照耀下流光溢彩的九龙金漆宝座上。

  这把椅子,他坐了小半年。从最初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到如今的沉稳冷峻、杀伐渐起。它给了他号令天下的权柄,也将他置于这世间最凶险的火山口。多少人为了它血流成河,多少阴谋围绕着它滋生蔓延。他的那位好皇叔,此刻心心念念的,不也正是将它据为己有吗?

  陈默一步步踏上台阶,脚步在寂静中发出沉闷的回响。他走到龙椅前,并未立刻坐下,而是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那冰凉光滑的扶手,感受着其上精细繁复的龙纹雕刻。每一次触摸,都仿佛能感受到历代先帝残留于此的意志,或雄才大略,或昏聩平庸,或励精图治,或醉生梦死。

  最终,他还是转身,坐了下去。

  沉重的压迫感瞬间从四面八方涌来,不仅仅是这把椅子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它所承载的整个帝国的重量,以及眼下这危如累卵的时局带来的心理重压。北境的烽火,京城的暗涌,安王的毒牙,朝臣的算计,母后的忧惧……无数纷乱的线条,最终都汇聚于此,系于他一人之身。

  他微微后靠,闭上眼,试图在这暴风雨前的最后宁静中,捕捉那一丝或许存在的、属于“皇帝”这个身份本身的气运与灵光。

  殿内檀香的气息似乎变得更加浓郁了。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一瞬,或许是漫长的煎熬。陈默忽然动了动鼻翼,他闻到了一种极其微弱的、不同于檀香的、若有若无的……陈旧墨汁的气味。

  这气味很淡,几乎被檀香完全掩盖,但在他此刻高度集中的感知下,却显得格外突兀。来源,似乎就在身后?

  他猛地睁开眼,霍然起身,绕到了龙椅背后。

  龙椅背靠着一面巨大的紫檀木雕龙屏风,庄重肃穆,平日绝不会有人来到这个角度。椅背本身也是金漆雕龙,富丽堂皇,看不出任何异样。但那股陈墨的气息,在这里似乎稍微清晰了一点点。

  陈默俯下身,几乎是趴在了地上,借着从屏风侧面透来的、微弱的光线,仔细审视着龙椅背部与地面连接的阴暗角落,以及椅背下方的每一寸木质纹理。

  灰尘很厚,显然久未打扫。他的手指在积尘中缓缓摸索,忽然,指尖触碰到了一处不同于平滑漆面的、略显粗糙的凹陷。

  他心中一凛,凑得更近,用袖子拂开那片区域的浮尘。

  借着那一点微光,他看清了。

  那并非雕刻的龙纹,而是几行用极其纤细的硬物(或许是金簪,或许是刻刀)深深划刻进去的小字!因为年代久远,刻痕已被灰尘填满,加上位置极其隐蔽,若非他心有所感,又刻意寻找,绝无可能发现。

  字迹有些潦草,甚至带着一种狂放不羁的意味,与这龙椅的庄重格格不入。陈默屏住呼吸,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

  “宏业十三年秋,夜观星象,紫微晦暗。坐于此椅,如坐针毡。天下糜烂,非一人之力可挽。留字于此,后来者观之,可知朕心否?——到此一游。”

  没有落款。

  但“宏业”这个年号,陈默是知道的!那是他的祖父,先先帝的年号!宏业十三年……正是他祖父在位晚期,那时吏治已然开始败坏,天灾人祸不断,边境屡有骚动,帝国露出了衰颓的迹象。

  而这句“到此一游”,这调侃中带着无尽疲惫与自嘲的语气……

  陈默的呼吸骤然停顿,浑身血液似乎都凝滞了一瞬!

  他一直以为,自己的灵魂穿越而来,是这帝国龙椅上独一无二的异数,是带着另一个世界记忆的孤臣孽子。可眼前这行字,这穿越了数十年时光,隐藏在龙椅背后最隐秘角落的刻字,仿佛一个来自遥远过去的回响,一个只有同类才能读懂的……暗号!

  难道,在他之前,早已有“前辈”来过?也曾坐在这把椅子上,面对着类似的,甚至更糟糕的烂摊子,感受过同样的无力与窒息,最终,只能在这无人能见的角落,留下这样一句充满现代网络气息的、戏谑而又悲凉的感慨?

  “可知朕心否?”

  这五个字,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陈默的心上。那一刻,时空仿佛交错,他与那位素未谋面的“前辈”,隔着数十年的光阴,在这龙椅之后,产生了某种强烈的共鸣。那种孤家寡人的寂寥,那种欲挽天倾却深感无力的疲惫,是如此相似!

  这位“前辈”最终结局如何?是力挽狂澜了?还是最终如同历史上许多皇帝一样,被这沉重的帝国拖垮,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他留下的“到此一游”,除了宣泄,是否还隐藏着别的信息?

  无数的疑问,如同潮水般涌上陈默脑海。这个发现,比安王的谋反,比北境的危机,更让他感到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震撼与悸动。

  他之前所有的谋划、所有的挣扎,都是基于他是“唯一”的穿越者这一认知。可现在,这个认知被打破了。历史的迷雾似乎变得更加浓重,这把龙椅,这个王朝,远比他想象的更加诡异和……深不可测。

  他维持着俯身的姿势,久久未动,指尖无意识地在那行刻字上反复摩挲,试图汲取一丝来自“前辈”的力量,或者……警示。

  殿外,传来三更的梆子声,悠长而冰冷,打破了死寂。

  陈默缓缓直起身,因为保持一个姿势太久,关节发出轻微的声响。他脸上的震撼与迷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复杂难言的神情。有得知“吾道不孤”的微妙慰藉,有对历史宿命的深沉警惕,更有一种被无形之手推着、必须前行的决绝。

  无论是否有“前辈”,无论这帝国隐藏着多少秘密,眼下,他必须首先度过安王这一关。这是他的战场,他的责任。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行重见天日的刻字,小心翼翼地将灰尘重新拂回去,将其掩盖如初。这个秘密,目前只能属于他一个人。

  整理了一下衣袍,陈默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从龙椅后走出,重新回到了那象征着光明正大、却也遍布荆棘的御阶之前。

  殿门被轻轻推开,王德发躬身站在外面,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已是三更天了,是否安歇?”

  陈默站在殿内光与暗的交界处,面容在宫灯照耀下半明半暗。

  “不必了。”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传程无双。”

  他抬起眼,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直视那隐藏在黑暗中的命运。

  安王的“三日后子时”是危机,是挑战。

  而这龙椅后的“到此一游”,是谜团,是警示,或许……也是一线生机。

  无论是要面对眼前的豺狼,还是要揭开历史的迷雾,他都需要更强大的力量,和更坚定的意志。

  第一卷的故事,在阴谋与朝争中铺陈开来,于这龙椅后的惊人发现中,戛然而止。

  而陈默的皇帝之路,以及这深不可测的王朝隐秘,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

  第二卷,将通向何方?

  (第一卷 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