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没想到,快活林的事,会把他卷进更大的漩涡。
蒋门神被打后,张团练怀恨在心,当天就去找了张都监。张都监是孟州的大官,比阳谷县令大三级,手里还握着兵权。他听说武松很能打,就想拉拢他——要是能把武松收为己用,以后阳谷县的事,就更方便操控了。
第二天,张都监派人来请武松:“武都头,都监大人请您去府里赴宴。”
武松琢磨着,张都监是大官,不去不好。他特意换上新做的绸缎衣服,揣了点碎银子,去了张都监府。宴席上,张都监对他很热情,不停地给他夹菜、倒酒:“武松,你是个好汉!本都监很欣赏你,以后你就跟着我干,我保你前途无量——以后孟州的都头,就是你的!”
武松连忙起身作揖:“多谢都监大人提拔!我武松一定尽心尽力!”
从那天起,武松常去张都监府。张都监也常送他东西——一匹上好的绸缎、一对银酒器,还有五十两银子。武松把这些东西都放进柳藤箱里,心里却犯嘀咕:张都监这么大方,肯定有目的。他想起在柴进庄上听人说的“捧杀计”——先把你捧得高高的,再把你摔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果然,半个月后,张都监突然翻脸。那天夜里,武松正在屋里睡觉,突然闯进一群官兵,把他绑了起来。张都监站在他面前,脸色铁青:“武松!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偷我府里的夜明珠!”
武松愣住了:“都监大人,我没有偷夜明珠!您冤枉我!”
“冤枉你?”张都监冷笑一声,让人拿出一个锦盒,里面放着一颗夜明珠,“这是在你屋里搜出来的,你还敢狡辩?”
武松这才明白,自己被陷害了——张都监是为了帮蒋门神报仇,故意设计陷害他。他气得浑身发抖:“好你个张都监!我武松跟你无冤无仇,你竟敢害我!”
牢头是施恩的人,偷偷给武松送了点吃的,压低声音说:“都头,您别生气。施小管营正在想办法救您,他说张都监和蒋门神、张团练串通好了,要在押解您去孟州的路上杀您。”
武松冷笑一声:“想杀我?没那么容易!”
第二天,武松被两个公人押解上路。走到飞云浦,两个公人突然拔刀向他砍来,旁边还跳出两个蒙面人——都是张都监派来的杀手。武松早有准备,一脚踢飞公人的刀,夺过刀,三两下就把四人杀了。他看着地上的尸体,心里燃起一股火:张都监、蒋门神、张团练,你们等着,我武松一定要报仇!
他掉头回了阳谷县,直奔张都监府。此时已是深夜,府里静悄悄的,只有几个家丁在巡逻。武松摸进府里,见人就杀——先是巡逻的家丁,再是张都监的小妾,最后是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他杀红了眼,刀上的血滴在地上,像一朵朵红梅。
杀完人,武松看着满屋子的财物,突然清醒过来。他想起自己的柳藤箱,想起那些灰色收入,想起施恩的承诺,心里一阵翻涌。他走到张都监的书房,打开抽屉,里面全是金银珠宝、银票——有从商户那里搜刮来的,有贪污的军饷,还有蒋门神抢来的赃款。他找了个包袱,把金银酒器、银票、绸缎都装进去——这些是他的“战利品”,也是他逃亡的资本。
他提着包袱,翻出张都监府的后墙,一路狂奔。跑到城外的破庙里,他才停下来,靠在墙上喘粗气。他打开包袱,数了数:银票有五百两,金银酒器能当二百两,绸缎能当五十两,一共七百五十两。他把这些东西分成两份,一份藏在庙后的石缝里,用石头压住——这是“备用金”,万一路上遇到麻烦,还能有个退路;一份揣在怀里——这是“应急钱”,用来买吃的、住的,还有武器。
庙外的风呜呜地吹,像鬼哭。武松坐在冰冷的地上,看着怀里的银子,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当都头时的日子,虽然有灰色收入,但至少安稳;想起施恩的快活林,虽然赚得多,但至少不用逃亡。现在,他成了杀人犯,只能像老鼠一样躲在破庙里,靠抢来的钱活下去。
“罢了!”他叹了口气,把包袱系紧,“既然官府容不下我,我就去江湖上混!总有一天,我要让那些害我的人,付出代价!”
天亮时,武松换了身粗布衣服,把脸上抹了点灰,戴上一顶破草帽,提着包袱,向孟州方向走去。他不知道前路有什么,但他知道,怀里的银子,是他活下去的希望。他摸了摸怀里的银子,心里想:这钱是用血换来的,以后不能再这么冲动了——江湖险恶,搞钱要靠脑子,不是光靠拳头。
蒋门神被打后,张团练怀恨在心,当天就去找了张都监。张都监是孟州的大官,比阳谷县令大三级,手里还握着兵权。他听说武松很能打,就想拉拢他——要是能把武松收为己用,以后阳谷县的事,就更方便操控了。
第二天,张都监派人来请武松:“武都头,都监大人请您去府里赴宴。”
武松琢磨着,张都监是大官,不去不好。他特意换上新做的绸缎衣服,揣了点碎银子,去了张都监府。宴席上,张都监对他很热情,不停地给他夹菜、倒酒:“武松,你是个好汉!本都监很欣赏你,以后你就跟着我干,我保你前途无量——以后孟州的都头,就是你的!”
武松连忙起身作揖:“多谢都监大人提拔!我武松一定尽心尽力!”
从那天起,武松常去张都监府。张都监也常送他东西——一匹上好的绸缎、一对银酒器,还有五十两银子。武松把这些东西都放进柳藤箱里,心里却犯嘀咕:张都监这么大方,肯定有目的。他想起在柴进庄上听人说的“捧杀计”——先把你捧得高高的,再把你摔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果然,半个月后,张都监突然翻脸。那天夜里,武松正在屋里睡觉,突然闯进一群官兵,把他绑了起来。张都监站在他面前,脸色铁青:“武松!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偷我府里的夜明珠!”
武松愣住了:“都监大人,我没有偷夜明珠!您冤枉我!”
“冤枉你?”张都监冷笑一声,让人拿出一个锦盒,里面放着一颗夜明珠,“这是在你屋里搜出来的,你还敢狡辩?”
武松这才明白,自己被陷害了——张都监是为了帮蒋门神报仇,故意设计陷害他。他气得浑身发抖:“好你个张都监!我武松跟你无冤无仇,你竟敢害我!”
牢头是施恩的人,偷偷给武松送了点吃的,压低声音说:“都头,您别生气。施小管营正在想办法救您,他说张都监和蒋门神、张团练串通好了,要在押解您去孟州的路上杀您。”
武松冷笑一声:“想杀我?没那么容易!”
第二天,武松被两个公人押解上路。走到飞云浦,两个公人突然拔刀向他砍来,旁边还跳出两个蒙面人——都是张都监派来的杀手。武松早有准备,一脚踢飞公人的刀,夺过刀,三两下就把四人杀了。他看着地上的尸体,心里燃起一股火:张都监、蒋门神、张团练,你们等着,我武松一定要报仇!
他掉头回了阳谷县,直奔张都监府。此时已是深夜,府里静悄悄的,只有几个家丁在巡逻。武松摸进府里,见人就杀——先是巡逻的家丁,再是张都监的小妾,最后是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他杀红了眼,刀上的血滴在地上,像一朵朵红梅。
杀完人,武松看着满屋子的财物,突然清醒过来。他想起自己的柳藤箱,想起那些灰色收入,想起施恩的承诺,心里一阵翻涌。他走到张都监的书房,打开抽屉,里面全是金银珠宝、银票——有从商户那里搜刮来的,有贪污的军饷,还有蒋门神抢来的赃款。他找了个包袱,把金银酒器、银票、绸缎都装进去——这些是他的“战利品”,也是他逃亡的资本。
他提着包袱,翻出张都监府的后墙,一路狂奔。跑到城外的破庙里,他才停下来,靠在墙上喘粗气。他打开包袱,数了数:银票有五百两,金银酒器能当二百两,绸缎能当五十两,一共七百五十两。他把这些东西分成两份,一份藏在庙后的石缝里,用石头压住——这是“备用金”,万一路上遇到麻烦,还能有个退路;一份揣在怀里——这是“应急钱”,用来买吃的、住的,还有武器。
庙外的风呜呜地吹,像鬼哭。武松坐在冰冷的地上,看着怀里的银子,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当都头时的日子,虽然有灰色收入,但至少安稳;想起施恩的快活林,虽然赚得多,但至少不用逃亡。现在,他成了杀人犯,只能像老鼠一样躲在破庙里,靠抢来的钱活下去。
“罢了!”他叹了口气,把包袱系紧,“既然官府容不下我,我就去江湖上混!总有一天,我要让那些害我的人,付出代价!”
天亮时,武松换了身粗布衣服,把脸上抹了点灰,戴上一顶破草帽,提着包袱,向孟州方向走去。他不知道前路有什么,但他知道,怀里的银子,是他活下去的希望。他摸了摸怀里的银子,心里想:这钱是用血换来的,以后不能再这么冲动了——江湖险恶,搞钱要靠脑子,不是光靠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