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的离去,如同在316宿舍平静的湖面上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终究还是慢慢平息了。生活以其强大的惯性,裹挟着剩下的人继续向前。宿舍里少了一份喧闹,多了一份心照不宣的沉默,偶尔有人提起周磊的名字,也很快便会被其他话题带过,仿佛那个曾经鲜活的身影,只是大家共同做过的一个关于青春躁动与挫折的梦。日子重新回归到上课、自习、食堂、宿舍的固定轨道上,窗外的树木日渐葱茏,春意愈发浓郁,学期在不知不觉中又过去了一个多月。
这天中午,阳光透过窗户,在宿舍的水泥地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刚吃过午饭,宿舍里弥漫着一股慵懒的气息。吴普同正躺在床上午休,迷迷糊糊间,试图将上午《动物生物化学》课上那几个复杂的代谢通路在脑子里再过一遍。就在他似睡非睡之际,尖锐刺耳的电话铃声突然炸响,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谁啊,大中午的……”李学家嘟囔了一句,翻了个身,用被子蒙住了头。康大伟不在,李政戴着耳机在看书,似乎没听见。电话铃固执地响着。
吴普同揉了揉眼睛,爬下床,走到书桌前拿起了听筒。“喂,你好,找哪位?”他的声音还带着一丝睡意的沙哑。
“同同……是同同吗?”电话那头传来母亲李秀云的声音,但那声音与往常不同,失去了平日的温和与镇定,带着明显的颤抖、焦虑,甚至一丝哭腔,背景音里似乎还有隐隐约约的、不连贯的絮语声。
吴普同的心猛地一沉,睡意瞬间全无。“妈,是我!你怎么了?家里出什么事了?”他握紧了听筒,手指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
“是……是小梅……”李秀云的声音哽咽起来,“小梅她……她又不好了!跟那年秋天那会儿一样,又开始……又开始说胡话了!眼神直勾勾的,谁也不认识,嘴里念念叨叨的,吓死个人了!”
吴普同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上学期秋收时,妹妹吴小梅突然胡言乱语的那个可怕场景,当时也是折腾了好一阵子才慢慢缓过来。他的心揪紧了。“怎么会又……不是已经好了吗?去看医生了吗?”
“看了,咋没看!”李秀云的声音充满了无助和 挫败感,“昨天发作的,我跟你爹赶紧又把她送到县医院了。大夫检查了半天,抽了血,也拍了片子,也没查出啥具体的毛病,身体指标都大致正常,说可能是……可能是精神上受了啥刺激,或者是啥功能性的问题,他们也说不清,就给开了点镇静安神的药,让回来观察……可这吃了药,今天看着还是那样,时好时坏的,我这心里……我这心里跟油煎似的啊!”母亲的话语凌乱而急促,透着一个母亲面对孩子怪病时的巨大恐慌和束手无策。
吴普同听着电话那头母亲带着哭腔的诉说,仿佛能穿过电话线,看到家里那一片愁云惨淡的景象。父亲蹲在墙角闷头抽烟的无助,母亲守在妹妹床边以泪洗面的焦急,还有妹妹那迷失在自我世界里的惊恐眼神……这一切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了他的心脏,让他感到一阵窒息。学业、奖学金、未来的规划,在这一刻,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冲击得七零八落。
“妈,你别急,别急啊!”吴普同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努力用平稳的语气安慰母亲,“我……我这就回去!今天下午正好没课,我马上请假回家!”
挂了电话,吴普同站在原地,愣了几秒钟,脑子里一片混乱。妹妹那苍白而惊恐的脸庞在他眼前晃动。他猛地甩了甩头,迅速行动起来。他先找到班长康大伟,简单说明了家里妹妹急病、需要立刻回去的情况。康大伟很理解,让他放心回去,班里的事情他会处理好。
回到宿舍,吴普同快速地收拾了一个简单的行李包,塞了几件换洗衣服和两本觉得可能会在等待间隙看的书。他甚至来不及跟宿舍其他人详细解释,只对看向他的李政说了句“家里有点急事,回去几天”,便背上包,匆匆离开了宿舍,一路小跑着冲向校门外的公交车站。
赶往长途汽车站的路上,吴普同的心始终悬着。他望着车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此刻在他眼中都失去了色彩,只剩下对家中情况的无限担忧。他想起妹妹吴小梅小时候跟在他身后甜甜地叫“哥哥”的样子,想起她收到大学哥哥带回来的糕点时那满足的笑容,想起她眼神清亮地说要好好学习的样子……这一切,与电话里母亲描述的那个“胡言乱语”的形象重叠在一起,让他感到一阵阵心痛和茫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妹妹一次次陷入这种可怕的境地?县医院查不出原因,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她被无形的病魔折磨吗?
大巴车在熟悉的道路上颠簸,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显得格外漫长。吴普同几乎没有心情欣赏窗外已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田野,他的脑海里反复回响着母亲的哭声和妹妹可能出现的骇人模样。
下午四点左右,大巴车终于在村口停下。吴普同几乎是跳下车,拎着包,快步如飞地朝家里走去。推开那扇熟悉的木门,一股压抑的气氛立刻扑面而来。院子里静悄悄的,鸡鸭都似乎感知到了什么,安静地待在角落里。
他径直走进堂屋。眼前的景象让他的心如坠冰窟。
妹妹吴小梅蜷缩在炕角,身上裹着一条厚厚的毯子,只露出一张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小脸。她的头发有些凌乱,眼神空洞而涣散,瞳孔似乎无法聚焦,直勾勾地盯着空气中的某一点,嘴唇不停地嚅动着,发出一些模糊不清、断断续续的音节,仔细听去,似乎是“别过来……有东西……黑了……”之类毫无逻辑的词语。她的身体时不时地会剧烈地颤抖一下,脸上充满了极度的恐惧,仿佛正置身于一个旁人无法看见的恐怖世界之中。
母亲李秀云坐在炕沿,一只手紧紧握着女儿冰凉的手,另一只手不停地用手帕擦拭着夺眶而出的泪水。她的眼睛红肿,脸上写满了疲惫、心疼和深深的无力感,嘴里不停地柔声安慰着:“小梅不怕,小梅乖,妈在这儿呢,哥也回来了,没事了啊,没事了……”但那安慰的声音,在女儿诡异的呓语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微弱。
父亲吴建军没有像往常那样蹲在门口,而是直接坐在了堂屋门槛上,佝偻着背,脑袋深深地埋在膝盖之间,手里夹着一根快要燃尽的烟卷,烟灰积了长长的一截也忘了弹。他那宽厚的、曾经能扛起整个家的肩膀,此刻却在微微发抖,流露出一种男性在面对家庭灾难时,那种无法解决、无处着力的巨大痛苦和沉默的绝望。
听到脚步声,李秀云和吴建军同时抬起头。看到大儿子回来,李秀云的眼泪流得更凶了,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又仿佛所有的委屈和害怕都有了倾诉的对象。“同同……你可回来了……”她哽咽着说。
吴建军也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了儿子一眼,那眼神里有欣慰,有依赖,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生活重担压垮后的茫然。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用力吸了一口烟,又将头埋了下去。
吴普同走到炕边,看着妹妹那副陌生的、被病魔掌控的样子,鼻子一酸,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轻轻唤了一声:“小梅?哥回来了。”
吴小梅毫无反应,依旧沉浸在她那个恐怖的世界里,眼神空洞地望着虚空,嘴唇不停地嚅动。
家里的顶梁柱,似乎在这一刻,因为小女儿这查不出缘由的怪病,而变得摇摇欲坠。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照进来,将屋内愁云惨淡的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空气中弥漫着药味、泪水和无声的绝望。吴普同站在那儿,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家庭的责任和重压,可以如此突然、如此沉重地降临在他这个刚刚在学业上找到一点信心的年轻肩膀上。回学校的路似乎变得遥远,而眼前的困境,如同一片浓得化不开的迷雾,将他紧紧包围。他知道,这个周末,注定将在焦虑、心痛和无尽的担忧中度过。
这天中午,阳光透过窗户,在宿舍的水泥地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刚吃过午饭,宿舍里弥漫着一股慵懒的气息。吴普同正躺在床上午休,迷迷糊糊间,试图将上午《动物生物化学》课上那几个复杂的代谢通路在脑子里再过一遍。就在他似睡非睡之际,尖锐刺耳的电话铃声突然炸响,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谁啊,大中午的……”李学家嘟囔了一句,翻了个身,用被子蒙住了头。康大伟不在,李政戴着耳机在看书,似乎没听见。电话铃固执地响着。
吴普同揉了揉眼睛,爬下床,走到书桌前拿起了听筒。“喂,你好,找哪位?”他的声音还带着一丝睡意的沙哑。
“同同……是同同吗?”电话那头传来母亲李秀云的声音,但那声音与往常不同,失去了平日的温和与镇定,带着明显的颤抖、焦虑,甚至一丝哭腔,背景音里似乎还有隐隐约约的、不连贯的絮语声。
吴普同的心猛地一沉,睡意瞬间全无。“妈,是我!你怎么了?家里出什么事了?”他握紧了听筒,手指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
“是……是小梅……”李秀云的声音哽咽起来,“小梅她……她又不好了!跟那年秋天那会儿一样,又开始……又开始说胡话了!眼神直勾勾的,谁也不认识,嘴里念念叨叨的,吓死个人了!”
吴普同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上学期秋收时,妹妹吴小梅突然胡言乱语的那个可怕场景,当时也是折腾了好一阵子才慢慢缓过来。他的心揪紧了。“怎么会又……不是已经好了吗?去看医生了吗?”
“看了,咋没看!”李秀云的声音充满了无助和 挫败感,“昨天发作的,我跟你爹赶紧又把她送到县医院了。大夫检查了半天,抽了血,也拍了片子,也没查出啥具体的毛病,身体指标都大致正常,说可能是……可能是精神上受了啥刺激,或者是啥功能性的问题,他们也说不清,就给开了点镇静安神的药,让回来观察……可这吃了药,今天看着还是那样,时好时坏的,我这心里……我这心里跟油煎似的啊!”母亲的话语凌乱而急促,透着一个母亲面对孩子怪病时的巨大恐慌和束手无策。
吴普同听着电话那头母亲带着哭腔的诉说,仿佛能穿过电话线,看到家里那一片愁云惨淡的景象。父亲蹲在墙角闷头抽烟的无助,母亲守在妹妹床边以泪洗面的焦急,还有妹妹那迷失在自我世界里的惊恐眼神……这一切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了他的心脏,让他感到一阵窒息。学业、奖学金、未来的规划,在这一刻,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冲击得七零八落。
“妈,你别急,别急啊!”吴普同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努力用平稳的语气安慰母亲,“我……我这就回去!今天下午正好没课,我马上请假回家!”
挂了电话,吴普同站在原地,愣了几秒钟,脑子里一片混乱。妹妹那苍白而惊恐的脸庞在他眼前晃动。他猛地甩了甩头,迅速行动起来。他先找到班长康大伟,简单说明了家里妹妹急病、需要立刻回去的情况。康大伟很理解,让他放心回去,班里的事情他会处理好。
回到宿舍,吴普同快速地收拾了一个简单的行李包,塞了几件换洗衣服和两本觉得可能会在等待间隙看的书。他甚至来不及跟宿舍其他人详细解释,只对看向他的李政说了句“家里有点急事,回去几天”,便背上包,匆匆离开了宿舍,一路小跑着冲向校门外的公交车站。
赶往长途汽车站的路上,吴普同的心始终悬着。他望着车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此刻在他眼中都失去了色彩,只剩下对家中情况的无限担忧。他想起妹妹吴小梅小时候跟在他身后甜甜地叫“哥哥”的样子,想起她收到大学哥哥带回来的糕点时那满足的笑容,想起她眼神清亮地说要好好学习的样子……这一切,与电话里母亲描述的那个“胡言乱语”的形象重叠在一起,让他感到一阵阵心痛和茫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妹妹一次次陷入这种可怕的境地?县医院查不出原因,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她被无形的病魔折磨吗?
大巴车在熟悉的道路上颠簸,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显得格外漫长。吴普同几乎没有心情欣赏窗外已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田野,他的脑海里反复回响着母亲的哭声和妹妹可能出现的骇人模样。
下午四点左右,大巴车终于在村口停下。吴普同几乎是跳下车,拎着包,快步如飞地朝家里走去。推开那扇熟悉的木门,一股压抑的气氛立刻扑面而来。院子里静悄悄的,鸡鸭都似乎感知到了什么,安静地待在角落里。
他径直走进堂屋。眼前的景象让他的心如坠冰窟。
妹妹吴小梅蜷缩在炕角,身上裹着一条厚厚的毯子,只露出一张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小脸。她的头发有些凌乱,眼神空洞而涣散,瞳孔似乎无法聚焦,直勾勾地盯着空气中的某一点,嘴唇不停地嚅动着,发出一些模糊不清、断断续续的音节,仔细听去,似乎是“别过来……有东西……黑了……”之类毫无逻辑的词语。她的身体时不时地会剧烈地颤抖一下,脸上充满了极度的恐惧,仿佛正置身于一个旁人无法看见的恐怖世界之中。
母亲李秀云坐在炕沿,一只手紧紧握着女儿冰凉的手,另一只手不停地用手帕擦拭着夺眶而出的泪水。她的眼睛红肿,脸上写满了疲惫、心疼和深深的无力感,嘴里不停地柔声安慰着:“小梅不怕,小梅乖,妈在这儿呢,哥也回来了,没事了啊,没事了……”但那安慰的声音,在女儿诡异的呓语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微弱。
父亲吴建军没有像往常那样蹲在门口,而是直接坐在了堂屋门槛上,佝偻着背,脑袋深深地埋在膝盖之间,手里夹着一根快要燃尽的烟卷,烟灰积了长长的一截也忘了弹。他那宽厚的、曾经能扛起整个家的肩膀,此刻却在微微发抖,流露出一种男性在面对家庭灾难时,那种无法解决、无处着力的巨大痛苦和沉默的绝望。
听到脚步声,李秀云和吴建军同时抬起头。看到大儿子回来,李秀云的眼泪流得更凶了,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又仿佛所有的委屈和害怕都有了倾诉的对象。“同同……你可回来了……”她哽咽着说。
吴建军也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了儿子一眼,那眼神里有欣慰,有依赖,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生活重担压垮后的茫然。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用力吸了一口烟,又将头埋了下去。
吴普同走到炕边,看着妹妹那副陌生的、被病魔掌控的样子,鼻子一酸,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轻轻唤了一声:“小梅?哥回来了。”
吴小梅毫无反应,依旧沉浸在她那个恐怖的世界里,眼神空洞地望着虚空,嘴唇不停地嚅动。
家里的顶梁柱,似乎在这一刻,因为小女儿这查不出缘由的怪病,而变得摇摇欲坠。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照进来,将屋内愁云惨淡的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空气中弥漫着药味、泪水和无声的绝望。吴普同站在那儿,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家庭的责任和重压,可以如此突然、如此沉重地降临在他这个刚刚在学业上找到一点信心的年轻肩膀上。回学校的路似乎变得遥远,而眼前的困境,如同一片浓得化不开的迷雾,将他紧紧包围。他知道,这个周末,注定将在焦虑、心痛和无尽的担忧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