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邀请加入-《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

  华影和儿童制片厂的职工还未迁走,八一厂的晚会吸引了众多人前来观看。

  现场的热闹程度远超张华的想象!

  他们刚来到会场,一场激情澎湃的大合唱正在进行。

  参演的职工们身着整齐的服装,他们的歌声洪亮而富有感染力。

  《团结就是力量》的旋律在夜空中激昂回荡,仿佛将大家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

  张芳兴奋地看着舞台,她转头对张华说:

  “哥,你和嫂子唱歌这么好听,怎么没参加?”

  张华没好气地给了她一个白眼,“你是觉得你哥我很闲吗?”

  话音刚落,旁边传来一声招呼。

  “小同志,有段时间没见了!”

  张华顺着声音扭头一看,原来是陈俊站在了一旁。

  “陈厂长,好久不见呐!”张华热情地打招呼。

  陈俊笑着摆了摆手,目光投向舞台,说道:

  “时间过得真快啊,今年这晚会,搞得还挺有模有样的。”

  张华点头附和:“是,都能拍下来当电视节目给全国观众观看。”

  “你小子头脑就是灵活。”

  陈俊笑着赞许道,眼神闪过一丝光芒。

  不一会儿,两人便撇下张芳和龚樰,自顾自的交谈起来。

  陈俊叹了口气,说道:“去年看了你拍的电视剧,让我这个老人深受触动,有时候我都在想,是不是该像季渊一样,退居幕后去教学了。”

  张华一听,赶忙摆手说道:“您可千万别这么想啊!我拍的那电视剧,说白了就是花钱砸出来的品质。”

  陈俊微微摇头,眼中透着一丝自嘲:

  “你也别安慰我了,剧本写的确实好!”

  张华问道:“不知道您的项目现在进展得怎么样了?”

  陈俊回答道:“我已经把项目交给老景去拍了。”

  “啊!”

  张华不禁轻呼一声。

  ……

  二月份,第三十二届柏林电影节开幕。

  这次前来参展的东方代表团人员名额,明显比去年多一些。

  因为单是《乡情》的导演,就有两个人挂名。

  亲自带队的司徒部长,向旁边的人问道:

  “孙干部,今年王大使怎么没空来指导工作?”

  孙干部嘴角抽搐,语气平淡的说道:

  “哦,大使馆最近有要事处理,脱不开身。”

  他不好意思说这次参展的两部影片,在西德的影响力远不如去年的《山楂树之恋》。

  拿下电影节金熊奖的概率更是低的可怜!

  孙干部有些想念去年的那个年轻人了!

  虽然张华的作品,没有拿下电影节的头奖。

  可是在西方闹出的动静,给大使馆涨了不少脸面。

  远处两个《每日镜报》的记者,正交谈着这届电影节。

  “卡尔,今年除了那个好莱坞导演,没有人能阻止法斯宾德拿下金熊奖。”

  “你错了!”

  卡尔对着埃里希·克劳摇头,提醒道:

  “入围的美国电影去年就已经在本土上映,评审团不会犯原则的低级问题。”

  埃里希·克劳忍不住吐槽了一句,“那个美国女人出生在日本,她只剩下将金熊奖评给日本电影这条路了。”

  在他心里,金熊奖基本已经尘埃落定了。

  法斯宾德是德国本土新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德国电影神童”。

  风格倾向于社会批判、女性议题、历史反思等,擅长以戏剧化手法揭露现实矛盾。

  这届电影节除了受邀的好莱坞巨星詹姆斯·史都华,在西德本土的影响力加起来都没有法斯宾德高。

  詹姆斯·史都华在1941年凭借与凯瑟琳·赫本合作的爱情喜剧影片《费城故事》,获得了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1946年凭借奇幻影片《生活多美好》获得了第1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问题是对方就是主办方,为了增加电影节人气的受邀嘉宾。

  两人与国内代表团擦肩而过,埃里希·克劳顿时停下脚步,眼睛瞄向代表团人群。

  卡尔见状,笑道:“你不用看了,我已经调查过了,去年的那个东方演员在他们国家拍电视剧呢。”

  “真是可惜,我还希望他能和阿嘉妮出演第二部电影。”

  埃里希·克劳顿时失望了下来。

  他觉得《爱在黎明破晓前》参展,肯定能拿到金熊金。

  因为从来没有一部爱情电影,激起他渴望被爱情眷顾的催化剂。

  ……

  一把中日结合风格的刀,一个中华武术的起势。

  瞬间爆发出的力量,将刀身轻微压弯。

  当然,这是于承惠大师才能做到的事。

  片场观摩拍摄的张华,忍不住带头鼓起掌。

  刘嘉良看到后心里更是一阵后怕,不禁庆幸张华阻止了那场约架。

  “这个大陆练家子的内力很深!”

  刘嘉荣敬佩的语气说道。

  同为练武之人,行家一出手,便知实力如何。

  刘嘉良点点头,提醒道:“今晚回去让兄弟们以后来大陆低调一点,大陆有真正的高人。”

  话音落下,刘嘉荣一脸懵逼的看向他。

  刘家班最刺头最乱来的,就是刘嘉良这个话事人。

  镜头陡然一转,只见身着飞鱼服的于成惠,一个箭步追上前方的人。

  毫不留情地狠狠将其踩在脚下,脸上露出狠厉且冷酷的神情

  手中利刃高高扬起,正准备无情虐杀。

  “住手!”

  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制止声,张华神色焦急,匆匆赶到现场。

  细心观察便能发现,两人身上都系着不显眼的钢丝绳。

  在拉力的辅助下,两人如疾风般快速近身,瞬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

  于成惠挑开剑身,身形灵动施展出自己独创的“双手剑”,也就是螳螂剑法。

  剑法刚柔并济,犹如螳螂捕食,迅猛而又刁钻,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无穷的变化。

  两人你来我往,一时间难解难分。几个回合后,双方拉开距离。

  于成惠微微喘着粗气,脸上却挂着一抹张狂的大笑,对着张华嘲讽道:

  “哈哈~”

  “一群泥腿子竟妄图夺取天下,简直是可笑至极!”

  “你们不过是在做无谓的挣扎,只要你乖乖放下手中那把破剑,向大清投降,我纳兰崇义可以保你一条……命。”

  话还没说完,于成惠突然脸色一变,一口鲜血不受控制地从口中咳出。

  紧接着,他身子一软,重重地倒在地上。

  张华面无表情,并未趁人之危,而是动作潇洒利落地将刀收回刀鞘。

  过了好一会儿,待特写镜头拍摄得差不多了,张华这才主动喊停拍摄。

  他走上前扶起躺在地上的于成惠,有些惊讶道:

  “于老师,没想到你的表演这么好!”

  于承惠微微一笑,“都是从港岛电影公司那儿学来的。”

  这场戏他还没演过瘾呢,角色就因为突发恶疾‘死’了,

  这编剧可真够操蛋!

  张华接着说道:“于老师,我们华影的武指团队正需要像您这样的指导老师,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加入呢?”

  于成惠在这部戏里的戏份已经演完,他怕自己拍摄期间无暇照顾人跑掉了。

  于承惠听到张华的邀请,微微一愣。

  脑海中瞬间回想起,这段参与《浪客剑心》拍摄的经历。

  从最初参加完善动作设计,到挂着“吊威亚”拍摄,全身心投入对纳兰崇义的角色演绎。

  他切实感受到了这个电影故事的独特魅力,那种融合了历史与侠客的浪漫,让他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思索片刻后,于承惠脸上浮现出一抹真诚的笑容,爽朗地说道:

  “行啊,没问题!”

  “那这段拍摄时间就麻烦于老师辛苦一下,多跟港岛的武指老师交流交流。以后拍摄古装武侠剧,可能就没有这些专业的老师指导。”张华认真地提醒道。

  于承惠轻轻点头,他心里明白话里的意思。

  张华不过是想要他将自己对实战武术,和表演进行深刻的理解与之相结合。

  创造出既符合影视艺术需求,又能展现武术精髓的视觉冲击画面,为将来华影的古装武侠项目,形成一套独特武指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