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厂家属院的李家,黑白电视上正播放着新闻联播。
80年代初,电视机属于比较紧俏的高档消费品,价格相对较高。
有些普通职工一年的工资,才能够买的起一台黑白电视机。
但随着开放,电视机在国内的一线大城市里开始流行起来!
结婚三大件也慢慢变成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
谁家要是有电视机,一定是最有排面、最热闹的。
正陪着李守正看电视的吴阿姨,好奇的询问:
“八一厂的电视剧什么时候拍?”
央视台今年放映了国内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
讲述组织成员在敌营中与敌人巧妙周旋,不顾个人安危,传递出情报的革命故事。
吴阿姨可喜欢看了!
“刚忙完献礼片,哪有这么快!”
“小华的爱情故事片拍的挺好,可以让他拍一部电视剧嘛,顺便让你女儿有个盼头。”
听到吴阿姨的提醒,李守正苦笑道:
“小华调到集团公司当领导,估计没时间执导电视剧。”
“你女儿整天惦记着什么,你还看不出来?”吴阿姨埋怨道。
“这……,年轻人的事,我们也不好插手。”
做父亲的在女儿人生大事上逃避,吴阿姨心里顿时就不乐意了。
只是还没有回话,就听到李文丽骂骂咧咧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
“死张华,臭张华,看我以后还搭不搭理他。”
在厂里受到张华冷落的李文丽,闷闷不乐的回到家。
热脸贴冷屁股,还是她主动的一方。
见到女儿这副模样,李守正便明白怎么回事。
他心里恨铁不钢,责备道:
“你啊!真是不看时候,下午领导们和老书记轮流给小华谈话,哪有心思陪你玩闹!”
不知道专注事业的男人,最讨厌被人打扰嘛?
“爸,我……”
“我什么我,这段时间你少找小华!”
李守正直接打断李文丽,语气很强硬的叮嘱道。
被一顿教导的李文丽有些懵逼,自己都没说什么,怎么父亲就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
回到家的张华是一刻都不能享受安宁,被张建国拉住,
“领导们和你说了什么?”
“没什么,就是过问一下集团公司的发展和推进项目!”
张华的语气有气无力,像是很疲惫的样子。
“你是怎么说的?”
张华闻言,顿时想翻白眼。
今天真是没完了?
感受到儿子的异常,苏萍心疼的责备道:
“哎哟,再大的事先让你儿子喘口气好吗?”
自家儿子刚从国外回来第一天,就要上班跟着折腾。
她心里也不知道,调职对张华是好还是坏!
张建国顿时不乐意了,“我这是给你儿子把把关,你个女人知道什么?”
一直偷听的张芳,忍不住嘀咕道:“爸,你的副厂长都是靠我哥上去的呢。”
因为老哥的优秀,张芳心里很是尊崇,在家里的地位上,甚至超过了老父亲。
入职就拍电影代表厂里出国拿奖,还做了管着八一厂的集团公司大领导。
“别胡说八道!你爸能有今天,靠的全是自己的本事!”
张建国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竟然被女儿这般数落。
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可张华却微笑着看向张芳,眼神里满是赞许:
“老妹能把形势看得这么清楚,将来肯定是块当大官的好料子!”
张芳连忙摇了摇头,眼神坚定地说道:
“老哥,我不想当官,以后我就想跟着你,和你一样写剧本、拍电影。
“我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
张建国微微一怔,脸上满是困惑。
女儿突如其来的话,仿佛一记重锤敲在他的心坎上。
自家这两个孩子长大后,完全脱离了他设定的轨道。
作为父亲的他是如此失败!
……
上影美术厂的剪纸片组,胡近庆正翻看起今天的报纸。
最新一期《仁民日报》上的大标题,瞬间吸引住他的注意。
史诗铸魂光影传薪——组织成立六十周年献礼巨制,《大决战》再现解放战役壮阔风云,我们终将战胜一切困难,迎接曙光的到来!
在庆祝组织成立60周年之际,由八一厂制作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大决战》于23日隆重上映。该片以恢弘的史诗气魄、严谨的历史考据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大战役的壮阔历程,为全组织全国人民献上了一份精神厚礼。
……
吴云楚凑过来,惋惜道:“老胡,这上影厂的献礼片项目,让八一厂压下去了啊!”
上影美术厂作为上影厂的下属单位,两者之间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次献礼片竞争的失利,无疑成了国内电影圈子里众人谈笑的话题。
对于上影厂上下而言,这事儿着实不光彩
他们的脸上都仿佛蒙了一层灰,黯淡无光。
胡近庆放下手中的报纸,语气轻描淡写地说道:
“八一厂有国内最好的制作设备,而且还有华影的资金支持,也在情理之中!”
吴云楚往四周扫了一圈,“你有没有想过调到燕京去?”
胡近庆闻言,愣住片刻,随后会意,
“你是被他们说动了?”
“我确实想参与他们的动画大制作电影!”
吴云楚手上有一个厂里的小项目,可跟八一厂的大制作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作为动画电影领域的美术专业工作者,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能拥有充裕的资金,搞出属于自己的大制作,在影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胡近庆沉吟一会,声音低沉道:
“我们的年纪不小了!”
“听说华影在燕京同时建了几栋职工楼,还会配医院、学校、公园。”
“这……,”
胡近庆听到这离了大谱的消息,还想问个缘故。
但很快反应过来,是华影搞出的挖人福利。
……
回到国内的张华天天忙着开会,华影正召开一场临时会议。
虽然张华现在只是挂职,实际职级最低和年龄最小,却直接坐在老书记左手的第一个位置。
没有顾及辈分问题,张华大声介绍道: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各位,西土城建立的职工宿舍大楼,就是华影给职工准备的福利公房。我们不光在燕京,以后还要在沪市、特区一线城市建大楼,职工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地区的分房。”
马守青听着眉头一皱,说出自己的担忧:
“这会不会引起其它兄弟单位的意见?”
他是国内电影技术领域的元老,之前在北影厂担任技术总工。
华影兼并了几个电影器材厂,需要他的专业和权威推动发展。
主要他是理工男不会太顾虑文化部的存在,一腔热血想真正把国内的电影技术发展起来。
“这是我们靠自己本事挣外汇建的楼,想分房就整合进华影,如果不愿意就自己挣去。”
张华的语气强硬,透着一丝不容辩驳的态度。
听着愣头青的话语,于厂长头疼道:
“还是说说项目和设备引进的事吧!”
国内计划经济体制,城镇住房主要由单位负责建设和分配。
为了分房单位上送礼拉关系的一堆,可想而知华影搞出的这个隐性福利,会有多少人想挤进来。
那些不愿意整合的兄弟厂,人家是因为有文化部这座山头压着。
她有理由怀疑张华是不是太过年轻,没有看清华影现在处境的主要原因。
80年代初,电视机属于比较紧俏的高档消费品,价格相对较高。
有些普通职工一年的工资,才能够买的起一台黑白电视机。
但随着开放,电视机在国内的一线大城市里开始流行起来!
结婚三大件也慢慢变成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
谁家要是有电视机,一定是最有排面、最热闹的。
正陪着李守正看电视的吴阿姨,好奇的询问:
“八一厂的电视剧什么时候拍?”
央视台今年放映了国内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
讲述组织成员在敌营中与敌人巧妙周旋,不顾个人安危,传递出情报的革命故事。
吴阿姨可喜欢看了!
“刚忙完献礼片,哪有这么快!”
“小华的爱情故事片拍的挺好,可以让他拍一部电视剧嘛,顺便让你女儿有个盼头。”
听到吴阿姨的提醒,李守正苦笑道:
“小华调到集团公司当领导,估计没时间执导电视剧。”
“你女儿整天惦记着什么,你还看不出来?”吴阿姨埋怨道。
“这……,年轻人的事,我们也不好插手。”
做父亲的在女儿人生大事上逃避,吴阿姨心里顿时就不乐意了。
只是还没有回话,就听到李文丽骂骂咧咧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
“死张华,臭张华,看我以后还搭不搭理他。”
在厂里受到张华冷落的李文丽,闷闷不乐的回到家。
热脸贴冷屁股,还是她主动的一方。
见到女儿这副模样,李守正便明白怎么回事。
他心里恨铁不钢,责备道:
“你啊!真是不看时候,下午领导们和老书记轮流给小华谈话,哪有心思陪你玩闹!”
不知道专注事业的男人,最讨厌被人打扰嘛?
“爸,我……”
“我什么我,这段时间你少找小华!”
李守正直接打断李文丽,语气很强硬的叮嘱道。
被一顿教导的李文丽有些懵逼,自己都没说什么,怎么父亲就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
回到家的张华是一刻都不能享受安宁,被张建国拉住,
“领导们和你说了什么?”
“没什么,就是过问一下集团公司的发展和推进项目!”
张华的语气有气无力,像是很疲惫的样子。
“你是怎么说的?”
张华闻言,顿时想翻白眼。
今天真是没完了?
感受到儿子的异常,苏萍心疼的责备道:
“哎哟,再大的事先让你儿子喘口气好吗?”
自家儿子刚从国外回来第一天,就要上班跟着折腾。
她心里也不知道,调职对张华是好还是坏!
张建国顿时不乐意了,“我这是给你儿子把把关,你个女人知道什么?”
一直偷听的张芳,忍不住嘀咕道:“爸,你的副厂长都是靠我哥上去的呢。”
因为老哥的优秀,张芳心里很是尊崇,在家里的地位上,甚至超过了老父亲。
入职就拍电影代表厂里出国拿奖,还做了管着八一厂的集团公司大领导。
“别胡说八道!你爸能有今天,靠的全是自己的本事!”
张建国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竟然被女儿这般数落。
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可张华却微笑着看向张芳,眼神里满是赞许:
“老妹能把形势看得这么清楚,将来肯定是块当大官的好料子!”
张芳连忙摇了摇头,眼神坚定地说道:
“老哥,我不想当官,以后我就想跟着你,和你一样写剧本、拍电影。
“我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
张建国微微一怔,脸上满是困惑。
女儿突如其来的话,仿佛一记重锤敲在他的心坎上。
自家这两个孩子长大后,完全脱离了他设定的轨道。
作为父亲的他是如此失败!
……
上影美术厂的剪纸片组,胡近庆正翻看起今天的报纸。
最新一期《仁民日报》上的大标题,瞬间吸引住他的注意。
史诗铸魂光影传薪——组织成立六十周年献礼巨制,《大决战》再现解放战役壮阔风云,我们终将战胜一切困难,迎接曙光的到来!
在庆祝组织成立60周年之际,由八一厂制作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大决战》于23日隆重上映。该片以恢弘的史诗气魄、严谨的历史考据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大战役的壮阔历程,为全组织全国人民献上了一份精神厚礼。
……
吴云楚凑过来,惋惜道:“老胡,这上影厂的献礼片项目,让八一厂压下去了啊!”
上影美术厂作为上影厂的下属单位,两者之间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次献礼片竞争的失利,无疑成了国内电影圈子里众人谈笑的话题。
对于上影厂上下而言,这事儿着实不光彩
他们的脸上都仿佛蒙了一层灰,黯淡无光。
胡近庆放下手中的报纸,语气轻描淡写地说道:
“八一厂有国内最好的制作设备,而且还有华影的资金支持,也在情理之中!”
吴云楚往四周扫了一圈,“你有没有想过调到燕京去?”
胡近庆闻言,愣住片刻,随后会意,
“你是被他们说动了?”
“我确实想参与他们的动画大制作电影!”
吴云楚手上有一个厂里的小项目,可跟八一厂的大制作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作为动画电影领域的美术专业工作者,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能拥有充裕的资金,搞出属于自己的大制作,在影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胡近庆沉吟一会,声音低沉道:
“我们的年纪不小了!”
“听说华影在燕京同时建了几栋职工楼,还会配医院、学校、公园。”
“这……,”
胡近庆听到这离了大谱的消息,还想问个缘故。
但很快反应过来,是华影搞出的挖人福利。
……
回到国内的张华天天忙着开会,华影正召开一场临时会议。
虽然张华现在只是挂职,实际职级最低和年龄最小,却直接坐在老书记左手的第一个位置。
没有顾及辈分问题,张华大声介绍道: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各位,西土城建立的职工宿舍大楼,就是华影给职工准备的福利公房。我们不光在燕京,以后还要在沪市、特区一线城市建大楼,职工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地区的分房。”
马守青听着眉头一皱,说出自己的担忧:
“这会不会引起其它兄弟单位的意见?”
他是国内电影技术领域的元老,之前在北影厂担任技术总工。
华影兼并了几个电影器材厂,需要他的专业和权威推动发展。
主要他是理工男不会太顾虑文化部的存在,一腔热血想真正把国内的电影技术发展起来。
“这是我们靠自己本事挣外汇建的楼,想分房就整合进华影,如果不愿意就自己挣去。”
张华的语气强硬,透着一丝不容辩驳的态度。
听着愣头青的话语,于厂长头疼道:
“还是说说项目和设备引进的事吧!”
国内计划经济体制,城镇住房主要由单位负责建设和分配。
为了分房单位上送礼拉关系的一堆,可想而知华影搞出的这个隐性福利,会有多少人想挤进来。
那些不愿意整合的兄弟厂,人家是因为有文化部这座山头压着。
她有理由怀疑张华是不是太过年轻,没有看清华影现在处境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