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狼烟将起-《尸卒:开局吞噬华雄》

  粮足之后,各方势力都在动。

  曹操大军已出许都,旌旗招展,十七万兵号称二十万,兵锋直指袁术占据的陈国。(这个数量应该是算上了后勤民夫)

  此路大军,以曹营大将夏侯惇、于禁为先锋。

  小沛刘备,尽起麾下兵马,虽只有数千,却打出的旗号异常醒目——“大汉宗亲刘”、“讨逆中郎将关”、“讨逆校尉张”。

  这路大军紧紧跟着曹操队伍的侧翼,显然打算借势而行。

  下邳吕布,果然如约出动。

  大将高顺、张辽率部进逼淮北,与袁术大将张勋、桥蕤对峙。但吕布军行动迟缓,雷声大雨点小,显然在观望,等着捡便宜。

  江东孙策,反应最为激烈。他公开誓师,痛斥袁术篡逆,宣布脱离袁术自立,并发兵攻向袁术控制的丹阳、吴郡北部。

  淮南,寿春城。

  伪帝袁术高坐于匆忙改建的皇宫大殿之上。

  他身披赭黄龙袍,头戴冕旒,却掩不住眉宇间的志得意满与一丝色厉内荏。

  登基大典的喧嚣尚未完全散去,坏消息便如雪片般飞来。

  “报——曹操尽起兖州之兵,号称二十万,南下讨伐。”

  “报——刘备于小沛聚兵,响应曹操。”

  “报——广陵刘骏传檄各郡,言要诛死国贼,其军已向北移动。”

  一声声急报砸得袁术头晕眼花。

  他猛地站起,冕旒珠串剧烈摇晃:“曹阿瞒、大耳贼、刘骏小儿……他们安敢如此。”

  殿下一众文武,如杨弘、阎象等,亦是面色惨白。

  他们预料到会有人反对出战,却没想到反应如此激烈,如此迅速。

  天下诸侯,竟似要群起而攻之。

  “陛下息怒。”谋士杨弘急出列奏道,“曹操势大,刘备、刘骏之辈不过摇旗呐喊。

  然四方皆敌,于我不利。当务之急,需固守淮南,并遣能言善辩之士,出使各方,陈说利害,或可分化瓦解联军。”

  袁术强自镇定,重新坐下,声音却有些发颤:“如……如何分化?”

  “荆州刘表,坐拥重兵,素与曹操不睦,可许以重利,结为盟好,至少令其中立。

  江东孙策,虽表面臣服,然其志不小,或可诱之以利,使其按兵不动,甚至袭扰刘骏后方。”

  杨弘分析道,随即话锋一转,“至于那徐州吕布……此人性情反复,贪利忘义,乃关键所在。”

  袁术眼神微亮:“吕布?”

  “正是。”杨弘压低声音,“吕布新得徐州,根基未稳,且与刘备毗邻,彼此猜忌。

  其虽与曹操暂息兵戈,然岂甘久居人下?

  陛下可遣一使者,厚赠金珠,并以皇室姻亲之重利诱之。若吕布肯按兵不动,甚至倒戈相向,则东方压力骤减,曹操独木难支。或可一举击破联军。”

  袁术大喜:“善,此计大善!谁可为使?”

  “韩胤能言善辩,可当此任。”杨弘推荐。

  “好,速召韩胤。”

  ……

  徐州,下邳城。

  温侯吕布看着曹操邀他共讨袁术的檄文,眉头紧锁,烦躁地将绢帛掷于案上。

  “哼。曹阿瞒倒是会使唤人。让某去攻打袁术?他坐收渔利?却一粮未给。”吕布冷哼一声。

  他对袁术称帝没什么感觉,甚至隐隐有些嫉妒——那路中扞鬼也能当皇帝?

  但直接拒绝曹操,他又有些迟疑。曹操势大,且占了朝廷大义名分。加之他又收了刘骏的好处。

  若是一直裹足不前,免不得被人诟病。

  看来想混水摸鱼,是不成了。

  正当吕布在考虑如何糊弄联军之时,亲兵来报:“温侯,淮南袁术使者韩胤在府外求见。”

  吕布一愣:“袁术的使者?他来作甚?”

  吕布略一沉吟,“让他进来。”

  韩胤步入厅堂,恭敬行礼。

  “韩先生此来,所为何事?”吕布大马金刀地坐着,直接问道。

  韩胤微微一笑:“特来为温侯贺,亦为温侯忧。”

  “哦?贺从何来?忧又从何来?”

  “贺的是温侯雄踞徐州,虎视中原。忧的是温侯大祸临头而不自知。”韩胤语出惊人。

  吕布面色一沉:“休得危言耸听。”

  韩胤不慌不忙:“岂敢。温侯请想,曹操邀您共伐我主,您若出兵,能得到什么?损兵折将,消耗钱粮,即便胜了,所得城池土地,能归您所有?曹操岂会容您坐大?最终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此乃无利而有害之事,岂非一忧?”

  吕布眼神闪烁,这话戳中了他的心思。他确实担心白白出力,便宜了曹操。

  韩胤见状,继续加码:“再者,即便您不出兵,曹操若胜了我主,下一步会如何?

  兖州、徐州毗邻,曹操岂能容榻旁有您这等猛虎酣睡?他日必寻衅来攻。

  届时,刘备、刘骏岂会助您?恐亦会落井下石。

  此乃二忧也。”

  吕布脸色更加阴沉。他不得不承认,韩胤说的有道理。无论他是否出兵打袁术,似乎都没好处。

  “那依先生之见,某当如何?”吕布语气缓和了些。

  韩胤心中暗喜,知道说动了对方,拱手道:

  “温侯乃当世英雄,岂能久居人下?我主陛下,顺天应人,正位九五,对温侯赞赏有加。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

  温侯若愿与我主结盟,按兵不动,我主愿以大量粮草军资相酬。此其一。”

  吕布微微颔首,这条件不错。

  韩胤图穷匕见,抛出了最大的诱饵:

  “不仅如此,我主闻听温侯有一爱女,名唤玲绮,英姿飒爽,有温侯之风。

  陛下愿为太子聘娶吕小姐,立为太子正妃。

  他日太子登基,吕小姐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而温侯您,便是国丈。您的外孙,便是未来的天下之主。”

  轰。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吕布脑海中炸响。

  太子妃?皇后?国丈?未来的皇帝是我的外孙?

  巨大的诱惑瞬间冲垮了吕布本就薄弱的立场。

  称霸一方固然好,但哪里比得上成为皇亲国戚,甚至未来皇帝的至亲?这简直是一步登天。

  吕布呼吸骤然粗重起来,眼中闪烁着极度贪婪的光芒,脸上因激动而泛起潮红。

  他一拍案几:“陛下……陛下此言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