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握着那封信封,指尖还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他站在我面前,行李箱轮子压在地砖接缝上,发出轻微的咔哒声。我没再问他为什么退机票,也没再提苏倩倩的事,只是伸手接过钥匙。
他说这房子在母校旁边,两室一厅,离我妈住的地方二十分钟车程。我说种香菜就种吧,反正我不会碰。
第二天下午,我们去了新房。
物业早就办好了交接,门锁换了新的,指纹和密码都能用。江逾白站在门口没先进去,而是把操作流程一条条念给我听。我输入密码时手有点抖,第一次按错了。
“没事。”他说,“以后天天都要进,慢慢就熟了。”
屋子比照片里更亮。客厅朝南,阳光从落地窗照进来,地板反着光。我没有急着看卧室或厨房,反而先走到阳台。那里确实空了一块地,泥土刚翻过,松松软软的。
“真要种?”我回头问他。
“你说过讨厌香菜。”他靠在门框上,“所以我得试试。”
我没说话,低头看着那片土。风从外面吹进来,带着一点春天的味道。
我们开始搬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可搬的,都是些书、衣服和日常用品。他负责重的,我跟在他后面整理。到了主卧,我把衣柜打开,准备把几件外套挂进去。
墙角有个小凸起,像是装修时没处理平。我伸手推了推,发现那块木板有点松动。正想喊江逾白来看看是不是质量问题,他又出现在门口。
“别叫物业。”他说,“我自己修的。”
“你修的?”
他走过来,站在我身后半步远的位置。我没有回头,但能感觉到他的呼吸很轻。他抬起手,掌心贴在那块木板的右下角,停了几秒。
一声轻微的“嘀”响后,整面墙无声滑开。
我愣住了。
里面是个不大的房间,灯光是暖黄色的,照在墙上密密麻麻的便签纸上。每一张都用透明胶固定着,字迹清一色工整:
“今日任务:请林溪向江逾白借一支笔。”
“进阶任务:与江逾白同组完成实验报告。”
“隐藏任务:在图书馆假装偶遇三次。”
“奖励任务:帮他整理一次笔记。”
时间标注从大一九月开始,一直延续到大三期末。有些纸边已经泛黄,角落微微卷起。
“这是……”我的声音有点哑。
“你以前接到的任务。”他站在我旁边,没有看我,“每次你完成一个,系统就会给你积分。积够了,就能解锁一些片段。”
我走近几步,手指碰到其中一张纸。那是大二冬天的一条记录:“今日任务:给江逾白送一杯热奶茶。”
我记得那天。下着小雨,我在校门口买了两杯,一杯给自己,一杯顺路给了他。当时他还问我怎么突然这么好心。
原来不是顺路。
墙上还贴着几张打印出来的截图,是我手机界面的模拟图,显示任务进度条一点点填满。最后一页写着:“终极奖励已解锁——查看暗恋证据合集。”
“你怎么会有这些?”我转头看他。
“系统是我做的。”他说,“没有发布者,也没有服务器。它只运行在一个地方。”
“哪?”
“我心里。”
我怔住。
他没再说话,而是走向房间角落。那里有个玻璃柜,里面摆着几个用金线拼好的杯子碎片。每个都裂得很碎,又被仔细粘合起来,能看出原本是白色陶瓷,带一圈浅蓝边。
“这个……”我认出来了,“高三那次演讲,我太紧张,杯子摔了。”
“不止那次。”他说,“高二月考前你把杯子碰倒过,大一下雨天等我答疑时也摔过一次。三年里,你一共打碎了七个。”
“你怎么知道?”
“我都捡回来了。”
我盯着那些杯子,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那些我以为没人注意的瞬间,原来全被一个人悄悄收进了盒子里。
“你还记得吗?”他指着墙上另一张照片,“那天你说要去图书馆复习物理。”
我抬头看。照片里的我坐在教室后排,低着头写东西,但眼神明显飘向斜前方。镜头拉近,能看清我余光落在前排那个背影上——是他。
“你看了我二十分钟。”他说,“然后假装翻书,其实一页都没翻过去。”
我的脸一下子热了。
“不止这些。”他按下遥控器,天花板缓缓降下一个圆形装置。下一秒,全息影像在空中展开。
画面是高中教室。少年时期的江逾白坐在第一排,偶尔回头。每一次,他的目光都精准落在后排的我身上。镜头切换,走廊里,我站在拐角处看他打球,看到一半又低下头快步走开。
录音响起,是年轻些的声音:“系统不需要任务发布者。只要她存在,我的程序就永远在线。”
灯光恢复,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我站在原地,四周全是过去的影子。那些我以为是巧合的相遇,其实是他一步步设计的靠近;那些我以为自己藏得很好心动,早被他用镜头和纸条一笔笔记了下来。
“所以……”我终于开口,“我不是在通关任务?”
“你是。”他看着我,“但我更早通关了。”
“什么意思?”
“我的任务只有一个。”他走近一步,“就是让你愿意回头看我一眼。”
我鼻子发酸,眼前模糊了一下。抬手擦了眼角,却发现他在笑。
“你笑什么?”
“你现在的表情,跟我第一次见你时一模一样。”他说,“那天你被小组排挤,一个人抄笔记。放学后我发现你桌上多了张纸条,上面写着解题思路。我没署名,因为你还不认识我。”
“后来我才拿到那张纸。”我低声说,“我一直留着。”
“我知道。”他点头,“你夹在物理课本里,翻了三年。”
我猛地抬头。
“你也看过?”
“我去借过那本书。”他说,“就是为了看那张纸条还在不在。”
我忽然觉得喘不过气。十年了,原来我一直活在他的注视里,而我什么都不知道。
“那你现在告诉我。”我盯着他,“这一切,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他没立刻回答,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递给我。
我打开,是一张泛黄的草稿纸,背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字:
“2013年9月1日,目标确认:林溪。执行指令——靠近她。”
日期下面,有一行小字:
“预计完成时间:无限期。失败选项:不存在。”
我捏着这张纸,手微微发抖。
“所以……”我抬头看他,“你的系统外挂,是从2013年开始运行的?”
他伸手接过那张纸,轻轻放在桌上。然后握住我的手,带到唇边。
“不是外挂。”他说,“是本体。”
我靠进他怀里,听着他心跳的声音。头顶传来他低沉的话语:
“墙上的任务可以撕了,杯子也不用再拼了。现在你可以直接找我要笔,可以直接约我吃饭,可以直接牵我的手。”
“那你呢?”我问。
“我也会改。”他说,“不会再偷偷拍你,也不会再假装偶遇。我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在你身边,说我是你男朋友,是你要嫁的人。”
我抬起头,看着满墙的便签,忽然笑了。
“你知道吗?”我说,“我现在就想做个任务。”
“什么?”
我踮起脚,在他耳边说:“亲我一下。”
他顿了两秒,低头吻下来。
窗外阳光正好,照在玻璃柜上,那些拼好的杯子闪着微光。
他说这房子在母校旁边,两室一厅,离我妈住的地方二十分钟车程。我说种香菜就种吧,反正我不会碰。
第二天下午,我们去了新房。
物业早就办好了交接,门锁换了新的,指纹和密码都能用。江逾白站在门口没先进去,而是把操作流程一条条念给我听。我输入密码时手有点抖,第一次按错了。
“没事。”他说,“以后天天都要进,慢慢就熟了。”
屋子比照片里更亮。客厅朝南,阳光从落地窗照进来,地板反着光。我没有急着看卧室或厨房,反而先走到阳台。那里确实空了一块地,泥土刚翻过,松松软软的。
“真要种?”我回头问他。
“你说过讨厌香菜。”他靠在门框上,“所以我得试试。”
我没说话,低头看着那片土。风从外面吹进来,带着一点春天的味道。
我们开始搬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可搬的,都是些书、衣服和日常用品。他负责重的,我跟在他后面整理。到了主卧,我把衣柜打开,准备把几件外套挂进去。
墙角有个小凸起,像是装修时没处理平。我伸手推了推,发现那块木板有点松动。正想喊江逾白来看看是不是质量问题,他又出现在门口。
“别叫物业。”他说,“我自己修的。”
“你修的?”
他走过来,站在我身后半步远的位置。我没有回头,但能感觉到他的呼吸很轻。他抬起手,掌心贴在那块木板的右下角,停了几秒。
一声轻微的“嘀”响后,整面墙无声滑开。
我愣住了。
里面是个不大的房间,灯光是暖黄色的,照在墙上密密麻麻的便签纸上。每一张都用透明胶固定着,字迹清一色工整:
“今日任务:请林溪向江逾白借一支笔。”
“进阶任务:与江逾白同组完成实验报告。”
“隐藏任务:在图书馆假装偶遇三次。”
“奖励任务:帮他整理一次笔记。”
时间标注从大一九月开始,一直延续到大三期末。有些纸边已经泛黄,角落微微卷起。
“这是……”我的声音有点哑。
“你以前接到的任务。”他站在我旁边,没有看我,“每次你完成一个,系统就会给你积分。积够了,就能解锁一些片段。”
我走近几步,手指碰到其中一张纸。那是大二冬天的一条记录:“今日任务:给江逾白送一杯热奶茶。”
我记得那天。下着小雨,我在校门口买了两杯,一杯给自己,一杯顺路给了他。当时他还问我怎么突然这么好心。
原来不是顺路。
墙上还贴着几张打印出来的截图,是我手机界面的模拟图,显示任务进度条一点点填满。最后一页写着:“终极奖励已解锁——查看暗恋证据合集。”
“你怎么会有这些?”我转头看他。
“系统是我做的。”他说,“没有发布者,也没有服务器。它只运行在一个地方。”
“哪?”
“我心里。”
我怔住。
他没再说话,而是走向房间角落。那里有个玻璃柜,里面摆着几个用金线拼好的杯子碎片。每个都裂得很碎,又被仔细粘合起来,能看出原本是白色陶瓷,带一圈浅蓝边。
“这个……”我认出来了,“高三那次演讲,我太紧张,杯子摔了。”
“不止那次。”他说,“高二月考前你把杯子碰倒过,大一下雨天等我答疑时也摔过一次。三年里,你一共打碎了七个。”
“你怎么知道?”
“我都捡回来了。”
我盯着那些杯子,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那些我以为没人注意的瞬间,原来全被一个人悄悄收进了盒子里。
“你还记得吗?”他指着墙上另一张照片,“那天你说要去图书馆复习物理。”
我抬头看。照片里的我坐在教室后排,低着头写东西,但眼神明显飘向斜前方。镜头拉近,能看清我余光落在前排那个背影上——是他。
“你看了我二十分钟。”他说,“然后假装翻书,其实一页都没翻过去。”
我的脸一下子热了。
“不止这些。”他按下遥控器,天花板缓缓降下一个圆形装置。下一秒,全息影像在空中展开。
画面是高中教室。少年时期的江逾白坐在第一排,偶尔回头。每一次,他的目光都精准落在后排的我身上。镜头切换,走廊里,我站在拐角处看他打球,看到一半又低下头快步走开。
录音响起,是年轻些的声音:“系统不需要任务发布者。只要她存在,我的程序就永远在线。”
灯光恢复,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我站在原地,四周全是过去的影子。那些我以为是巧合的相遇,其实是他一步步设计的靠近;那些我以为自己藏得很好心动,早被他用镜头和纸条一笔笔记了下来。
“所以……”我终于开口,“我不是在通关任务?”
“你是。”他看着我,“但我更早通关了。”
“什么意思?”
“我的任务只有一个。”他走近一步,“就是让你愿意回头看我一眼。”
我鼻子发酸,眼前模糊了一下。抬手擦了眼角,却发现他在笑。
“你笑什么?”
“你现在的表情,跟我第一次见你时一模一样。”他说,“那天你被小组排挤,一个人抄笔记。放学后我发现你桌上多了张纸条,上面写着解题思路。我没署名,因为你还不认识我。”
“后来我才拿到那张纸。”我低声说,“我一直留着。”
“我知道。”他点头,“你夹在物理课本里,翻了三年。”
我猛地抬头。
“你也看过?”
“我去借过那本书。”他说,“就是为了看那张纸条还在不在。”
我忽然觉得喘不过气。十年了,原来我一直活在他的注视里,而我什么都不知道。
“那你现在告诉我。”我盯着他,“这一切,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他没立刻回答,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递给我。
我打开,是一张泛黄的草稿纸,背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字:
“2013年9月1日,目标确认:林溪。执行指令——靠近她。”
日期下面,有一行小字:
“预计完成时间:无限期。失败选项:不存在。”
我捏着这张纸,手微微发抖。
“所以……”我抬头看他,“你的系统外挂,是从2013年开始运行的?”
他伸手接过那张纸,轻轻放在桌上。然后握住我的手,带到唇边。
“不是外挂。”他说,“是本体。”
我靠进他怀里,听着他心跳的声音。头顶传来他低沉的话语:
“墙上的任务可以撕了,杯子也不用再拼了。现在你可以直接找我要笔,可以直接约我吃饭,可以直接牵我的手。”
“那你呢?”我问。
“我也会改。”他说,“不会再偷偷拍你,也不会再假装偶遇。我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在你身边,说我是你男朋友,是你要嫁的人。”
我抬起头,看着满墙的便签,忽然笑了。
“你知道吗?”我说,“我现在就想做个任务。”
“什么?”
我踮起脚,在他耳边说:“亲我一下。”
他顿了两秒,低头吻下来。
窗外阳光正好,照在玻璃柜上,那些拼好的杯子闪着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