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讯传入主殿时,路明正执笔在玉简边缘划下一道刻痕。那道波纹自南方而来,内容简短却沉重——中央神官团已将“散修参功限制案”列为优先议程,三日内将开启正式审议。
他搁下笔,指尖未离玉简,只轻轻一推,那枚记录着协功数据的薄片便滑向案侧,与另几份密报叠成一摞。殿内无风,烛火却微微晃了一下,映得他眉宇间一片冷色。
他知道,不能再等各方自行撕扯出结果。若任由那条款通过,截教多年布下的暗线都将失去效力,民间香火与功德流转的通道会被彻底掐断。而眼下最危险的,不是规则本身,而是规则引发的连锁反应——中小势力为抢夺最后的利益窗口,已经开始互相倾轧。
就在昨夜,离火宗两名弟子在西行必经的一处驿站外与玄冥阁执法使发生冲突,双方动用了禁术,地脉被撕裂三丈,惊动了天庭巡使。更早前,三大旁支门派因一处废弃庙宇的供奉归属问题,几乎当场翻脸。这些争端表面是资源之争,实则是恐惧作祟——谁都怕在新规则下被踢出局。
路明起身,走到灵光舆图前。图上已有数个红点闪烁,那是各地上报的摩擦地点。他凝视片刻,忽然抬手,在虚空中轻点三下。一道无声令谕顺着识海网络扩散而出,直达截教情报中枢。
“静流协议,即刻启动。”
三名监察使随即在不同地域同时发布匿名文录,内容皆为百年来无门修士斩妖却被剥夺记功的真实案例。其中一则记载尤为刺目:一名独行道人曾孤身镇压赤水大渊七日,最终力竭而亡,事后天庭仅以“非属正统”四字驳回其子嗣申功请求。
消息如石投湖心,迅速激起波澜。民间舆论骤起,修真界各派内部也开始出现质疑声。中央神官团不得不临时宣布延后议程,称需再行核查历史档案。
时间,终于被争取到了。
路明回到案前,取出一块空白玉册,开始撰写《西行协功暂行章程》。他不提截教,也不提任何具体门派,只设机制。核心一条:设立“共业池”,凡参与护法取经、降妖除魔者,无论出身,其功绩统一录入临时档案,待量劫结束由三方联席会议评定归属。
这不是让利,是换局。
他清楚,真正让人忌惮的,从来不是功劳归谁,而是谁能定义功劳。只要截教能主导这套临时体系的运行逻辑,哪怕名义上不占一席,也能在背后掌控流向。
文书完成后,他并未立即推送,而是召来执事,命其联络离火宗与玄冥阁两位掌权者,请他们单独赴会。
两日后,密室会谈开启。
离火宗来的是长老炎昭,面色冷峻,坐下便直言:“你这章程,听着公平,实则埋线。共业池一旦成立,谁来监管?若是有人伪造战果,岂非乱套?”
玄冥阁代表莫沉则未开口,只静静看着路明,手指在桌沿轻叩两下。
路明不动声色,从袖中取出一卷玉牒,推至桌心。“这是近三个月截教所有外出弟子的行动轨迹与任务记录。每一桩都附有第三方见证或地脉留影为证。你们可查,若有一次冒领他人之功,我当场自削三年修为。”
两人皆是一怔。
炎昭翻开玉牒,一页页扫过,眉头渐渐松开。莫沉伸手接过,仔细核对几处关键节点,终于点头:“数据无误。”
“我不是要争眼前这点功劳。”路明缓缓道,“若人人都盯着那一纸记名,见妖不除,见难不救,只为等一个能上榜的机会,那唐僧还没走到灵山,西行之路就已断了。”
殿内一时寂静。
良久,炎昭开口:“若要我们支持,必须加一条——共业池中的每一份功勋,须有两名非本宗见证者签名方可生效。否则,仍有操纵空间。”
路明略一沉吟,点头应下。
这一让步,反倒赢得其余中立势力的信任。五日后,五方势力签署临时协作备忘录,“共业池”机制正式试行。
然而,协议落地并不等于执行顺畅。
首项联合清剿任务便出了问题。一支小队奉命清除黑河畔的蛇妖巢穴,原定由三派弟子协同作战,结果临阵时,两家推诿不出,只剩一家硬闯,险些全军覆没。
消息传回主殿,路明未怒,只下令:“截教弟子接替下一阶段护法任务,三项高危清剿,全部接下。”
命令下达后,他又命人在主殿外立起一面玉碑,每日更新各势力贡献值,公开透明。
起初无人响应,但当截教接连完成三场棘手任务,且全程允许监察使随行核查后,其他门派终于坐不住了。陆续有弟子主动请缨,协作风气悄然形成。
又过了三日,路明坐在案前批阅急报。北方小国境内突现邪雾,百姓染病者甚众,地方守将无力应对,已向中央求援。他手中朱笔悬在半空,尚未落字。
玉碑上的数字刚刚刷新,截教位列榜首,但差距正在缩小。离火宗与玄冥阁的数据曲线明显上扬,显然已开始全力投入。
他放下笔,抬头望向灵光舆图。西行古道依旧平稳延伸,沿途红点逐次熄灭,新的标记尚未亮起。
这时,一名执事快步走入,低声禀报:“北境传来消息,那处邪雾……来源不明,但气息与多年前一位被封印的散修相似。”
路明眼神微动,指尖轻轻敲了敲案角。
他缓缓提起笔,在那张关于北方疫患的急报上写下两个字:准行。
        他搁下笔,指尖未离玉简,只轻轻一推,那枚记录着协功数据的薄片便滑向案侧,与另几份密报叠成一摞。殿内无风,烛火却微微晃了一下,映得他眉宇间一片冷色。
他知道,不能再等各方自行撕扯出结果。若任由那条款通过,截教多年布下的暗线都将失去效力,民间香火与功德流转的通道会被彻底掐断。而眼下最危险的,不是规则本身,而是规则引发的连锁反应——中小势力为抢夺最后的利益窗口,已经开始互相倾轧。
就在昨夜,离火宗两名弟子在西行必经的一处驿站外与玄冥阁执法使发生冲突,双方动用了禁术,地脉被撕裂三丈,惊动了天庭巡使。更早前,三大旁支门派因一处废弃庙宇的供奉归属问题,几乎当场翻脸。这些争端表面是资源之争,实则是恐惧作祟——谁都怕在新规则下被踢出局。
路明起身,走到灵光舆图前。图上已有数个红点闪烁,那是各地上报的摩擦地点。他凝视片刻,忽然抬手,在虚空中轻点三下。一道无声令谕顺着识海网络扩散而出,直达截教情报中枢。
“静流协议,即刻启动。”
三名监察使随即在不同地域同时发布匿名文录,内容皆为百年来无门修士斩妖却被剥夺记功的真实案例。其中一则记载尤为刺目:一名独行道人曾孤身镇压赤水大渊七日,最终力竭而亡,事后天庭仅以“非属正统”四字驳回其子嗣申功请求。
消息如石投湖心,迅速激起波澜。民间舆论骤起,修真界各派内部也开始出现质疑声。中央神官团不得不临时宣布延后议程,称需再行核查历史档案。
时间,终于被争取到了。
路明回到案前,取出一块空白玉册,开始撰写《西行协功暂行章程》。他不提截教,也不提任何具体门派,只设机制。核心一条:设立“共业池”,凡参与护法取经、降妖除魔者,无论出身,其功绩统一录入临时档案,待量劫结束由三方联席会议评定归属。
这不是让利,是换局。
他清楚,真正让人忌惮的,从来不是功劳归谁,而是谁能定义功劳。只要截教能主导这套临时体系的运行逻辑,哪怕名义上不占一席,也能在背后掌控流向。
文书完成后,他并未立即推送,而是召来执事,命其联络离火宗与玄冥阁两位掌权者,请他们单独赴会。
两日后,密室会谈开启。
离火宗来的是长老炎昭,面色冷峻,坐下便直言:“你这章程,听着公平,实则埋线。共业池一旦成立,谁来监管?若是有人伪造战果,岂非乱套?”
玄冥阁代表莫沉则未开口,只静静看着路明,手指在桌沿轻叩两下。
路明不动声色,从袖中取出一卷玉牒,推至桌心。“这是近三个月截教所有外出弟子的行动轨迹与任务记录。每一桩都附有第三方见证或地脉留影为证。你们可查,若有一次冒领他人之功,我当场自削三年修为。”
两人皆是一怔。
炎昭翻开玉牒,一页页扫过,眉头渐渐松开。莫沉伸手接过,仔细核对几处关键节点,终于点头:“数据无误。”
“我不是要争眼前这点功劳。”路明缓缓道,“若人人都盯着那一纸记名,见妖不除,见难不救,只为等一个能上榜的机会,那唐僧还没走到灵山,西行之路就已断了。”
殿内一时寂静。
良久,炎昭开口:“若要我们支持,必须加一条——共业池中的每一份功勋,须有两名非本宗见证者签名方可生效。否则,仍有操纵空间。”
路明略一沉吟,点头应下。
这一让步,反倒赢得其余中立势力的信任。五日后,五方势力签署临时协作备忘录,“共业池”机制正式试行。
然而,协议落地并不等于执行顺畅。
首项联合清剿任务便出了问题。一支小队奉命清除黑河畔的蛇妖巢穴,原定由三派弟子协同作战,结果临阵时,两家推诿不出,只剩一家硬闯,险些全军覆没。
消息传回主殿,路明未怒,只下令:“截教弟子接替下一阶段护法任务,三项高危清剿,全部接下。”
命令下达后,他又命人在主殿外立起一面玉碑,每日更新各势力贡献值,公开透明。
起初无人响应,但当截教接连完成三场棘手任务,且全程允许监察使随行核查后,其他门派终于坐不住了。陆续有弟子主动请缨,协作风气悄然形成。
又过了三日,路明坐在案前批阅急报。北方小国境内突现邪雾,百姓染病者甚众,地方守将无力应对,已向中央求援。他手中朱笔悬在半空,尚未落字。
玉碑上的数字刚刚刷新,截教位列榜首,但差距正在缩小。离火宗与玄冥阁的数据曲线明显上扬,显然已开始全力投入。
他放下笔,抬头望向灵光舆图。西行古道依旧平稳延伸,沿途红点逐次熄灭,新的标记尚未亮起。
这时,一名执事快步走入,低声禀报:“北境传来消息,那处邪雾……来源不明,但气息与多年前一位被封印的散修相似。”
路明眼神微动,指尖轻轻敲了敲案角。
他缓缓提起笔,在那张关于北方疫患的急报上写下两个字: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