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利益争夺起波澜-《带着截教一飞冲天》

  路明指尖轻触案上玉符,那枚刻着云隐子名字的符片正微微发烫。他不动声色地将灵识探入其中,一缕残留在符文深处的追踪波动被悄然截断——有人在查,而且已经顺着香火记录摸到了边缘。

  这不是普通的关注。天庭功德司的副册虽只记了“无名道人”四字,但佛门诵经团暗中派出的察使已在三日前启程,目标明确指向黑风坡周边所有曾有异动的修行者居所。更麻烦的是,七大派中有四派密使在昨夜同时出现在中央神官团外围议事厅,议题直指“外延神位评定标准修订草案”,其中一条新增条款格外刺眼:“凡未归属宗门之修士,其立功行为须经三方联审方可录入正档。”

  这不只是针对散修,是冲着他来的。

  路明缓缓收回手,玉符上的温度渐渐褪去。他知道,黑风坡那一场看似干净的除妖,确实赢得了民心,也埋下了祸根。云隐子出手太准,布局太稳,连收尾时那道逆旋勾画都透着精心设计的味道。普通人看不出门道,可那些老狐狸一眼就嗅到了背后有组织运作的气息。

  他召来心腹执事,声音低沉:“第二批人全部按计划取消行动,原定明日潜入破庙贴符的弟子暂留秘窟,不得外出。”

  执事领命欲退,他又补了一句:“从现在起,所有灵讯通道加密层级提升至九重,传讯频率调整为随机跳频,若发现异常接入点,立即反向注入迷踪数据流。”

  命令下达后,殿内恢复寂静。路明闭目凝神,神识依旧覆盖西行古道起点方向,但他心里清楚,真正的战场不在路上,而在规则本身。别人斗的是妖魔鬼怪,他斗的是条文背后的权力分配。一旦“散修立功”这条路被堵死,截教再想通过民间积德换取天庭认可的神位提名资格,就得绕更大的弯。

  他提笔写下一份谏文,字句平实却暗藏锋芒。文中不提截教,也不提云隐子,只讲一个道理:修真者行善,本就不该问出身。他举黑风坡为例,说百姓只知道有个道人救了村子,没人关心他属于哪一派。若因无门无派便否定其功绩,岂非寒了天下善心之人?

  这份文稿没有署名,他会托一名游方道士带进天庭外围议政坛,在明日晨钟敲响前投入公开谏箱。他知道,这一招未必能挡住修订案,但至少能让一些原本沉默的中立势力开口——毕竟,谁又能真的站出来说“好人必须有组织”呢?

  就在他封好玉简时,一道紧急灵讯自北境传来。玄冥阁密报:佛门察使已进入北方辖地,沿途调阅近十年所有独行修士的活动轨迹,尤其关注曾在截教旧址附近停留超过一日者。云隐子三年前曾在青崖洞闭关养伤,此事虽未公开,但若对方顺藤摸瓜查到那里,极可能牵出关联。

  不能再等了。

  路明立刻传令云隐子:“即刻转入地下秘窟闭关,对外宣称除妖时遭邪气反噬,需静养三年。居所日常痕迹由替身维持,饮食、打坐、练符都要照常进行,不可露出破绽。”

  传令完毕,他并未放松。反而取出一块空白命牌,以血为引,在背面写下三个小字——“不动局”。这是截教最高等级的隐蔽指令,意味着所有相关人等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不得主动参与任何与西游有关的事件,哪怕看到取经队伍遇险也不能出手。

  风暴正在酝酿,而他必须让截教看起来比谁都安静。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一间草屋中,云隐子接到密令后沉默良久。他看着手中刚画完的一张驱邪符,轻轻吹熄油灯,身影悄然没入墙角一道暗门。门外是通往山腹深处的石阶,潮湿阴冷,每隔十步便有一盏幽蓝萤火悬于壁上,映出他脸上那道早已淡去的旧疤。

  他知道,自己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一夜在黑风坡,他本可以更快解决妖群,但他故意拖了半刻钟,就是为了让人看清他的手法。当时以为是妙棋,如今看来,却是引火烧身。

  而在主殿之中,路明睁开双眼,目光落在舆图上那个尚未标注风险等级的破庙。那里原本安排了第二步落子,但现在,他决定暂缓。符纸还在弟子手中,未贴上梁柱,时机未到。

  他双手交叠置于膝上,呼吸平稳,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体内灵力正以极慢的速度循环运转,随时准备应对突发变故。他的耳边仿佛还能听见昨日清晨功德司文吏提笔时的沙沙声,那声音像针,一下下扎在规则的缝隙里。

  突然,一道微弱灵波自南方传来,来自离火宗布设的眼线。内容简短:中央神官团内部会议提前召开,议题临时增加一项——“关于近期频繁出现的无属修士是否构成潜在秩序威胁”。

  路明瞳孔微缩。

  他们终于要动手了。

  他缓缓抬起右手,指尖在案上轻轻一点,一道无形指令瞬间传入截教情报网核心节点。这是第三道防御预案:一旦“散修参功限制案”正式提交审议,立刻放出一批早年留存的真实案例——那些曾独自斩杀大妖却被天庭忽略的无门修士事迹,全数匿名投递至各大派监察堂。

  他不怕争,只怕别人用规则把他锁死。

  只要还有一丝漏洞,他就能撬动全局。

  此刻,殿外风声渐紧,一片枯叶打着旋儿撞上窗棂,又滑落下去。路明依旧端坐不动,目光沉静如水,唯有袖口下垂的手指微微蜷了一下,像是握住了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云隐子的名字还在被人提起,而他的下一步,谁也不知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