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物理可让凡夫俗子皆成神仙?!-《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反观今日诸公呢?”

  “三皇孙方才所提之问,关乎万物运行之根。”

  “可有谁敢说懂?”

  “孔圣未能解答之题,如今又有谁真能破解?”

  他环视四周。

  无人应答。

  唯有沉默如铁。

  解缙冷笑更甚:

  “既不懂,便直言不知便是。”

  “何必搬出‘天理’二字,遮掩无知?”

  这一句,如刀割面。

  方才还义正辞严的官员们,面色变幻不定。

  方孝孺被刺得难堪,终于将目光转向朱允熥:

  “你说什么物质运转之学?”

  “难道困扰世人两千年的疑问,竟能凭此理解开?”

  此声一出。

  所有视线,瞬间聚于一人身上。

  有人想借此转移尴尬,有人真心好奇。

  而朱允熥,立于殿心,静对万目。

  朱允熥微微颔首。

  “诸位所问,确有其理。”

  “而这一门学问,正是为解答这些长久以来的困惑而来。”

  他稍作停顿,神情肃然:

  “两千年前,孔圣未曾参透的谜题——”

  “答案,便藏于此中!!!”

  “据大哥遗留的手册记载,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名为……”

  “物理!”

  “物理??”

  话音落下,满殿寂静。

  群臣面面相觑,神色惊愕。

  “三皇孙,此‘物理’究竟是何物?难道真能揭晓连孔夫子都未能解答的疑问?”

  “莫非是虚言哄骗?”

  “那问题连圣贤都无解,千百年来无人能破。”

  “你竟说如今已有答案?”

  众官将信将疑,目光纷纷投向朱允熥。

  齐泰与方孝孺眼神锐利,似要究其根本。

  朱允坟则眉心微蹙,满脸不信。

  其余众人,皆是困惑不解,却又隐隐期待。

  面对种种目光,朱允熥不慌不忙,翻开手中册页。

  “孔圣所困之谜,就在这书页之间。”

  “而这,正是物理之学的范畴。”

  “不止如此,日出日落、四季更替、人行于地、鸟飞于天、万物下坠而不浮空——”

  “这些看似天定之律,无人可解的现象——”

  “物理,皆可一一阐明!”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愈发骚动。

  前方太师椅上,刘三吾缓缓睁眼。

  那双原本浑浊的老目,此刻竟泛起一丝光亮,他凝视朱允熥,开口道:

  “三殿下,老臣斗胆一问。”

  “那困扰孔圣的难题,您可否稍作点拨?”

  “也好让我等知其所向。”

  诚然,儒学虽经多变。

  但在众多士人心中,孔夫子依旧至高无上。

  眼下,与其说是朱允熥提出了“物理”。

  不如说是解缙请出了“孔圣”二字,如山岳压境,令人无法忽视。

  毕竟——

  连圣人都束手无策的问题。

  今日,竟有人说能破解?

  而破解之法,还不出自五经,反是一本名唤“物理”的新学?

  这些靠四书五经步入庙堂的官员们。

  谁又能轻易说一句:此学无用?

  此时,宫帷深处。

  一位白发苍然的老者轻点头。

  “解缙,倒有些机敏。”

  “朕也想知道——”

  “那太阳,究竟何时近,何时远?”

  “当年两小儿辩日,连孔夫子都答不上来。”

  “如今……”

  “这世间万物的运行,真的能被彻底参透吗?”

  此时此刻,当满朝文武都屏息凝神,期待朱允熥按照刘三吾的引导给出些许线索之时。

  他终于开口。

  “提示其实并不繁复。”

  朱允熥环视四周,“它不在千里之外,就在你我身边,是自我们降生于世便日日相见之物。”

  “那两个孩童提出的问题,虽看似天真,却触及根本;而答案,并非他们所设想的方向。”

  此言一出,众臣面面相觑,思绪纷乱如麻。

  见状,朱允熥微微一笑。

  “诸位大人,依眼下所闻,这门关于自然法则的学问——物理,是否足以与经学、算术、史鉴并列?”

  “可否列为六科之一?”

  话音落下。

  众人再度静默,但这一次,寂静未久。

  年岁最长、声望最隆的刘三吾缓缓起身,朗声道:

  “若真能解释天地运转之理。”

  “能阐明日月更替、四时循环、飞鸟凌空而人行于地的缘由。”

  “这般学问,确有其价值。”

  “岂止是有价值!”朱允熥心中了然,此事已成定局。

  但他仍不急于收束,反而进一步激起众人兴趣:

  “据《基础教育手册》所载……”

  “物理学,乃探究万象背后本质之学。”

  “不止于认知。”

  “更重在应用。”

  “譬如——”

  “飞鸟展翼高翔,人类却只能踏足大地。”

  “倘若未来,我们掌握了鸟儿腾空的原理,是否也能借此规律,直上九霄,穿行云海?”

  此语如同惊雷炸裂,震荡在每一位官员的心头。

  无数人瞠目结舌,呼吸凝滞。

  “这……如何能够实现?”

  “若人真能御风而行,岂非与仙人无异?”

  “早晨还在东海,傍晚便至西山,凡夫俗子皆成神仙?”

  面对群臣震惊失色的模样。

  朱允熥目光灼灼,神情振奋。

  回想此前。

  大明所得诸多典籍,大多晦涩难解,宛若天书。

  即便其中少数图纸被匠人破译,也已令军械工艺突飞猛进。

  可那样的成果,不过是冰山一角。

  真正可用者,寥寥无几。

  然而!

  有了大哥赠予的这本《基础教育手册》之后。

  一切仿佛被点亮。

  那些曾无法理解的文字与图样,如今都有了对应的解读方式。

  每一条物理法则,都是开启“天书”之门的钥匙。

  于是,朱允熥转头望向方孝孺。

  声音沉稳而坚定。

  “若诸位对物理学再无疑虑。”

  “那么,尚有一科待议——化工能源。”

  “至于化工能源……”

  他停顿片刻,脑海中浮现出手册中记载的种种奇景。

  忽然间,他嘴角扬起,笑意浮现。

  又一次转向朝中群臣,接连抛出一连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