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重新部署洛阳兵力,扩充实际实力(五)-《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符祥瑞从许州返回洛阳的第三日清晨,城防司议事厅的烛火便已点亮。墙上悬挂的洛阳城防图被晨光镀上一层淡金,图上用红、黑两色标注的兵力分布线纵横交错,张威、高怀德、林薇等将领身着戎装,按职位分列两侧,目光皆聚在符祥瑞手中的调兵令牌上。

  “郭崇归降后,许州防务由林统领带两百女兵协助,但洛阳作为京畿重地,兵力绝不能空悬。”符祥瑞指尖落在城防图的东城门位置,“东城门连通汴梁,是朝廷援兵必经之路,此前高将军带两千铁骑驻守,如今需再从归降叛军里挑五百精壮编入,由你亲自训练半月,重点演练‘铁骑护城门’的阵型——若北境有急,这处必须能撑到汴梁援军抵达。”

  高怀德躬身接令,又补充道:“太后,东城门外侧十里坡地势平坦,易遭骑兵突袭,末将想在此处挖三道宽五尺、深三尺的壕沟,沟底埋上削尖的木刺,再在沟旁栽上枳树,形成天然屏障。”

  “准。”符祥瑞点头,转而看向张威,“西城门临近邙山,林统领离城后,你从京畿卫调一千人接防。记住,不仅要守城门,还要派斥候沿邙山小道巡查,尤其是靠近洛水的那片密林——去年就有盗匪藏在那里劫掠过往商队,如今乱世刚定,绝不能给宵小可乘之机。”

  张威抱拳应道:“末将明白!西城门的护城河堤岸虽已修补,但雨季快到了,臣会让民壮加固堤岸,再清理河道淤泥,防止雨水倒灌淹了城门。”

  议事厅内的将领们陆续领命,唯有厢军统领李山面露难色。符祥瑞见他欲言又止,主动问道:“李统领可有难处?”

  “回太后,”李山躬身道,“厢军此前多负责城内治安,如今要抽调三千人守南、北两门,还需协助搬运守城物资,恐人手不足。而且弟兄们多是农户出身,没经过系统的守城训练,怕误了大事。”

  “人手不足,便从流民里招。”符祥瑞早有准备,“让王溥牵头,在洛阳城外设三个招募点,凡年满十六、四十以下的流民,愿入厢军者,管吃管住,每月发三百文月钱,守满一年还能给家人分两亩荒地。至于训练,让高将军派十名禁军教头来指导,先练队列和基础的刀盾术,三个月内必须形成战斗力。”

  李山眼中一亮,连忙领命:“谢太后体恤!末将定好好操练弟兄们,绝不让太后失望!”

  会议过半,林薇忽然起身:“太后,女辅营现有六百女兵,留两百人在许州后,城内只剩四百人。臣请求在洛阳城内招募孤女,扩充至八百人——这些孤女多经历过战乱,性子坚韧,稍加训练便能胜任斥候或弓弩手的职责,既为朝廷添兵,也给她们一条生路。”

  符祥瑞当即应允:“此事你全权负责,户部会拨款给你置办甲胄和兵器。另外,女辅营的训练要加一项‘城墙攀爬’,洛阳城墙虽高,但万一有敌军登城,女兵们需能从内侧快速支援。”

  待将领们陆续离去,符祥瑞留下高怀德和范质,三人围着城防图坐下。“高将军,归降的五千叛军里,你挑两千精壮编入京畿卫,余下三千入厢军,这个安排可有不妥?”符祥瑞问道。

  “太后考虑周全。”高怀德道,“那两千精壮多是郭崇麾下的老兵,熟悉战场,臣会把他们打散编入各营,不让他们抱团。至于余下三千人,编入厢军负责屯田和治安,既能让他们有事做,也能减少隐患。”

  范质补充道:“太后,臣已让人拟好告示,明日便张贴全城,说明招募流民和孤女的政策,同时减免洛阳周边三县半年的赋税,安抚民心——只有百姓安稳了,兵力扩充才能顺利。”

  符祥瑞点头,又看向窗外:“北境的契丹人近来动作频繁,咱们扩充兵力,不仅是为了守洛阳,更是为了应对日后的边境危机。高将军,你训练禁军时,要多练骑兵冲锋和弓弩齐射,这两项是对付契丹人的关键。”

  高怀德躬身应道:“末将明白!臣会在洛阳城外的校场每日操练,让弟兄们尽快适应战术。”

  当日午后,洛阳城内便热闹起来。南城门的招募点前,流民们排起长队,王溥带着户部的小吏挨个登记,不时有人询问入营后的待遇,小吏们都耐心解答。人群中的青年陈二柱,此前因家乡遭灾逃到洛阳,听闻入厢军能给家人分荒地,立刻报了名:“大人,我力气大,能扛得起百斤的粮袋,求您给我个机会!”

  王溥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将来不仅能给家人分地,还能当教头呢!”

  与此同时,林薇在女辅营的驻地设了招募点,前来报名的孤女络绎不绝。少女苏晓背着一个破布包,手里攥着半块干饼,看到招募告示上写着“管吃管住”,眼泪顿时流了下来:“统领姐姐,我爹娘去年死在淮南涝灾,我能入营吗?我什么苦都能吃!”

  林薇扶起她,擦去她脸上的眼泪:“当然能!入营后好好训练,将来你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保护更多人。”

  接下来的半个月,洛阳城内处处是练兵的景象。禁军校场上,高怀德亲自示范长枪刺杀,两千名新编入的叛军士兵动作整齐划一;女辅营的驻地外,女兵们正在练习攀爬城墙,苏晓手脚并用,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没停下脚步;南城门的城墙上,厢军士兵在禁军教头的指导下,练习用滚石砸向城下的稻草人,喊声震天。

  这日傍晚,符祥瑞带着柴宗训来到禁军校场。看着眼前练兵的场景,柴宗训拉着符祥瑞的手问道:“娘,这么多士兵叔叔和姐姐在训练,是不是以后就没人敢来欺负咱们了?”

  “是啊。”符祥瑞摸了摸儿子的头,“等他们训练好了,不仅能守好洛阳,还能去北境打契丹人,让百姓们都能安稳过日子。”

  正在这时,高怀德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喜色:“太后,那两千名叛军士兵已经练会了基本的战术,昨日臣带他们演练‘弓弩齐射’,五十步内命中率能到八成!”

  “很好。”符祥瑞点头,“再练半个月,你带他们去北境支援,替换那里的老弱禁军——北境的守军已经守了半年,该换防了。”

  高怀德躬身应道:“末将领命!”

  回到皇宫,符祥瑞刚走进御书房,王溥就拿着账册赶来:“太后,好消息!这半个月已经招募了两千流民入厢军,三百孤女入女辅营,粮库的粮食还够支撑一年,商人捐的钱也够置办新的甲胄和兵器了!”

  符祥瑞接过账册,翻看了几页,脸上露出笑容:“王大人辛苦了。流民入营后,他们的家人要妥善安置,给他们分荒地,再派农官指导耕种——只有让他们安心,士兵们才能安心练兵。”

  “臣明白!”王溥应道,“农官已经选好了,明日便去各乡指导流民耕种。”

  待王溥离去,柴宗训拿着一幅新画的画走进来:“娘,你看,我画的士兵叔叔和姐姐们训练的样子!”

  符祥瑞接过画,只见纸上画着许多小人,有的拿着长枪,有的拉着弓箭,还有的在爬城墙,虽然线条稚嫩,却充满了生机。“画得真好。”符祥瑞笑着说,“等将来你长大了,这些士兵都会听你的指挥,守护后周的江山。”

  柴宗训用力点头:“娘,我一定会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好皇帝,像娘一样保护百姓!”

  符祥瑞心中一暖,伸手将儿子揽入怀中。窗外的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御书房的地面上,映出母子二人的身影。她知道,扩充兵力只是第一步,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只要君臣一心,军民同心,后周的江山一定能越来越稳固,百姓们也一定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夜色渐深,洛阳城内的练兵声渐渐平息,唯有城墙上的守军仍在巡逻,手中的火把在夜色中连成一条长长的光带,守护着这座刚刚安定下来的城池。符祥瑞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充满了希望——她仿佛看到,几年后,洛阳城内人烟稠密,百姓们安居乐业,北境的边境线安稳无虞,后周的江山一片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