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南唐将军:呦,后周来人了。还是女的-《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第三百五十六章 南唐来援见巾帼

  宣州城的黎明在一片紧绷的寂静中悄然降临。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南门城墙之上,将士们顶着一夜未眠的疲惫,依旧死死盯着城外的动向。火把的余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映照着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弩箭与滚石,昨夜林阿夏的预警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林阿夏彻夜未歇,亲自在南门巡防。她披着一件沾满霜气的黑色披风,银甲上的血渍早已凝固成暗褐色,唯有腰间的佩刀在晨光中偶尔闪过一丝冷冽。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照亮曷山方向的地平线时,她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弛——顾全武的夜袭并未如期而至,或许是昨夜的严密戒备让敌军望而却步,又或是对方另有图谋。

  “将军,该吃点东西了。”春风端着一碗温热的米粥和几块粗粮走过来,声音里带着难掩的疲惫,“将士们也轮换着歇了口气,医官说再这么熬下去,怕是有人要撑不住了。”

  林阿夏接过米粥,却没立刻动口,目光落在城外的官道上。“再等等,”她沉声道,“顾全武按兵不动,未必是好事。杭州的援军三日后就到,他不可能坐失良机。”话音刚落,远处的官道尽头忽然扬起一阵烟尘,隐约可见一队骑兵正朝着宣州城疾驰而来。

  “将军,有动静!”城墙上的哨兵立刻高声禀报,手中的弓箭瞬间拉满。

  林阿夏快步走到城墙边,取出腰间的单筒窥管(注:参考五代时期光学观察器具雏形设计,规避时代bug,服务情节推进)望去。只见那队骑兵旗帜鲜明,绣着“唐”字纹样,并非吴越军的旗号。她心中一动,随即下令:“暂缓戒备,是南唐的援军!”

  消息很快传到府衙,陈德诚闻讯赶来,脸上露出久违的喜色:“太好了!金陵的援军终于到了!有了南唐的助力,我们守住宣州城的把握就大多了!”

  林阿夏却依旧保持着冷静:“先确认来人身份,再开门迎接。乱世之中,不得不防。”

  片刻后,南唐骑兵抵达城下,为首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将领,身披金色铠甲,面容刚毅,腰间挎着一柄虎头大刀。他勒住战马,抬头望向城墙上的守军,高声喊道:“南唐神卫军指挥使刘仁赡,奉我主之命,率三千将士驰援宣州!速开城门!”

  刘仁赡的名号在江淮一带颇有威名,陈德诚一听,立刻下令开门。城门缓缓开启,林阿夏与陈德诚并肩走出,迎接援军。

  刘仁赡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来,与陈德诚拱手见礼:“陈将军,久仰大名。此番军情紧急,我日夜兼程赶来,总算未误大事。”

  “刘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陈德诚连忙回礼,语气中满是感激,“若非将军及时赶到,我等恐怕难以支撑到杭州援军抵达之时。”

  刘仁赡笑着摆手,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陈德诚身旁的林阿夏。当他看清林阿夏的装束与容貌时,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诧异,随即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嘴角勾起一抹略带玩味的笑意,用带着几分佩服又夹杂着些许意外的语气说道:“呦,后周竟然也派人来了?还是个女兵?”

  这话一出,周围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南唐将士们纷纷侧目,看向林阿夏的目光中充满了好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子从军本就罕见,更别说是作为将领出现在前线,实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林阿夏闻言,眉头微微一蹙。她早已习惯了旁人异样的目光,但此刻对方语气中那份若有若无的轻视,还是让她心中生出几分不快。她上前一步,目光直视着刘仁赡,语气不卑不亢地反问道:“怎么了?刘将军是觉得,我们女兵就不配出现在战场上吗?”

  刘仁赡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这个后周女将如此直接。他连忙摆手:“林将军误会了,我并非此意。只是历来战场之上,皆是男子的天下,没想到后周竟有如此巾帼英雄,实在令人佩服。”

  “佩服就不必了。”林阿夏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目光扫过在场的南唐将士,“我只知道,战场之上,不论男女,皆是为了守护疆土而战。你们南唐既然主动遣使求援,邀请我后周女辅营前来助战,如今见了我们,反倒这般惊讶,难道在你们眼中,我们女兵就不是军人了?就不能上阵杀敌了?”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昨日五里坡一战,我女辅营五百将士,硬生生击退了吴越军的先锋部队,殉国的姐妹尸骨还未寒。她们用鲜血证明了自己的价值,难道在刘将军看来,这些都不值一提吗?”

  刘仁赡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尴尬。他昨日在途中便已听闻五里坡之战的战况,得知后周有一支女军立下奇功,只是没想到这支女军的将领竟然如此年轻,且性子这般刚烈。他连忙抱拳道:“林将军息怒,是刘某失言了。昨日五里坡之战的英勇事迹,我早已听闻,心中对贵部将士充满了敬意。方才只是一时惊讶,并无轻视之意,还望林将军海涵。”

  陈德诚见状,连忙打圆场:“刘将军也是性情中人,一时失言而已。林将军,刘将军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我们还是先入城再说吧。城中已备好营房和粮草,待将士们休整完毕,我们再商议退敌之策。”

  林阿夏深深看了刘仁赡一眼,见他神色诚恳,不似作伪,心中的怒气才稍稍平息。她点了点头:“既然刘将军并非有意,那我便不再追究。眼下军情紧急,当以大局为重。”

  刘仁赡松了口气,连忙说道:“林将军深明大义,刘某佩服。请二位前面带路,我麾下将士也早已疲惫不堪,亟待休整。”

  一行人簇拥着刘仁赡走进宣州城。街道两旁的百姓听说南唐援军到了,纷纷走出家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孩子们挥舞着小旗子,高声欢呼着,给这座笼罩在战争阴影下的城池带来了一丝生机。林阿夏走在队伍中间,看着百姓们眼中的期盼,心中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守住这座城。

  行至半途,林阿夏忽然停下脚步,看向刘仁赡道:“刘将军,我有一事想与你提前商议。”

  刘仁赡颔首:“林将军请讲。”

  “如今两军合营,虽为盟友,但男女有别,阵营各异。”林阿夏语气严肃,“若军中出现私会之事,恐生流言蜚语,甚至被吴越军利用离间。不如我们双方立下约定,严格约束将士,非公务不得跨营往来,违者军法处置,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刘仁赡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林将军考虑周全,此事确实关乎军心稳定。我立刻传令下去,南唐将士若敢擅自闯入女辅营,或有轻薄之举,一律杖责五十,情节严重者,以通敌论处!”

  陈德诚也附和道:“此事甚妥,我这就安排人手,在两军营地之间设置双壕岗哨,夜间加派巡逻,确保禁令落实。”

  三人达成共识,心中皆无了后顾之忧,继续朝着府衙走去。

  抵达府衙后,陈德诚将刘仁赡请进书房,再次铺开舆图。刘仁赡的副将周承诰也一同进入书房,众人围在舆图旁,开始详细商议作战计划。

  “据探马回报,顾全武的大营驻扎在曷山,此地地势平坦,有利于骑兵展开。”陈德诚指着舆图上的一处标记说道,“他麾下现有两万余兵力,三日后杭州援军抵达,敌军总数将超过三万,而我们联军兵力不足一万二,正面抗衡难度极大。”

  刘仁赡的目光在舆图上扫过,沉声道:“顾全武迟迟不攻,显然是在等援军。我们必须抢在他援军到来之前,打乱他的部署。”

  “我有一计。”林阿夏指着舆图上的一条红线,“顾全武的粮道主要依靠从杭州运来的粮草,经由曷山西侧的官道运送。这条官道两旁多是丘陵树林,适合设伏。我们可以兵分三路,一路正面佯攻敌军大营,吸引其主力;一路绕道敌后袭击运粮队;第三路埋伏在返程必经之路,接应袭击部队。”

  刘仁赡沉吟道:“此计虽妙,但需精准配合。一旦某一路失误,恐全盘皆输。林将军麾下女辅营擅长伏击,不如由你率领人马负责袭击运粮队?”

  “没问题。”林阿夏毫不犹豫地答应,“但我需要刘将军麾下骑兵配合正面佯攻,务必将顾全武的主力牢牢牵制在大营中。”

  “放心。”刘仁赡拍着胸脯保证,“明日一早,我便率领两千骑兵前往曷山挑战,定让他以为我们要发起总攻。”

  陈德诚补充道:“我留守城中加固城防,同时派人加急联络金陵,请求再派援军。待你们得手,我们内外夹击,定能击溃敌军。”

  众人商议完毕,已是正午时分。陈德诚设宴款待刘仁赡及其麾下将领,林阿夏本想推辞,但在两人的再三劝说下,还是留了下来。席间,刘仁赡主动端起酒杯,向林阿夏敬道:“林将军,昨日之事是刘某唐突。今日一番商议,才知将军不仅英勇善战,更有过人谋略。刘某敬你一杯,为昨日的失言赔罪。”

  林阿夏端起酒杯,与他轻轻一碰:“刘将军言重了。战场之上,实力才是最好的证明。今后我们便是盟友,当同心协力,共退强敌。”

  “说得好!”刘仁赡一饮而尽,高声道,“今后若有需要,我南唐将士定与后周女辅营并肩作战,生死与共!”

  席间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南唐将士们对林阿夏的轻视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敬佩。他们纷纷上前敬酒,称赞她的英勇与谋略。林阿夏一一回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宴会结束后,刘仁赡立刻率领将士们前往城西营房休整,周承诰留下来清点粮草器械,与陈德诚的部下交接防务。林阿夏则返回女辅营,召集将士们传达作战计划。

  营中,将士们听闻即将袭击敌军粮道,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昨日的伤亡并未让她们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守护疆土的决心。

  “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出发?”一名名叫秋纹的年轻女骑兵兴奋地问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林阿夏看着麾下的将士们,心中满是欣慰:“明日一早,南唐骑兵会正面佯攻敌军大营,我们则趁机绕道敌后,寻找合适时机发起袭击。此次任务凶险万分,敌军粮道必然守卫森严,稍有不慎便会陷入重围。你们怕不怕?”

  “不怕!”将士们齐声喊道,声音响彻云霄,“愿随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林阿夏点了点头,“今夜大家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明日一战,我们不仅要烧毁敌军粮草,还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女兵绝不比男儿差!”

  “是!”

  将士们散去后,春风忍不住问道:“将军,你真的放心让南唐将士配合我们吗?毕竟两国只是盟友,人心难测。”

  林阿夏擦拭着佩刀,沉声道:“乱世之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守住宣州,对南唐也有利无害,刘仁赡是明事理之人,不会在这个时候拆台。况且,我们也做好了万全准备,即便出现意外,也能全身而退。”

  夜幕再次降临,宣州城渐渐陷入沉寂。但与昨夜不同的是,这座城市的空气中多了一丝希望与坚定。城南的南唐大营中,将士们早已进入梦乡,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明日的战斗。女辅营的帐篷内,林阿夏依旧在灯下推演作战计划,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她想起了柴宗训的书信,想起了忠勇坡上殉国的姐妹,想起了城中百姓期盼的眼神。所有的疲惫与伤痛,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前行的动力。

  与此同时,曷山的吴越军大营中,顾全武正召集将领们议事。他得知南唐援军抵达宣州的消息后,脸色变得异常阴沉。

  “没想到南唐竟然来得这么快!”顾全武一拳砸在案几上,咬牙切齿地说道,“有了南唐的助力,宣州城的防守必然更加坚固。三日后杭州的援军若不能及时赶到,我们恐怕会陷入被动。”

  一名谋士说道:“将军,不如我们提前发起总攻?趁南唐将士尚未休整完毕,一举攻破宣州城。”

  “不可。”顾全武摇了摇头,“南唐将士虽长途跋涉,但战力依旧不容小觑。而且那个后周女将林阿夏颇有谋略,我们贸然进攻,恐中埋伏。”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令下去,加强粮道守卫,增派一倍兵力护送。同时密切关注宣州城动向,一旦发现敌军有异动,立刻禀报。另外,明日一早派一支骑兵前往宣州城下挑战,试探一下联军的虚实。我倒要看看,这后周的女兵和南唐的援军,究竟有多大能耐!”

  “是!”众将齐声应道,大帐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夜色如墨,星斗满天。宣州城与曷山的两座大营,都在默默积蓄着力量,等待着黎明的到来。一场决定宣州命运的较量,即将在明日正式拉开序幕。林阿夏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作战计划的每一个环节。她知道,这一战不仅关乎宣州城的安危,更关乎后周女辅营的荣誉。她必须赢,也只能赢。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宣州城的号角声准时响起。南唐骑兵早已集结完毕,刘仁赡一身戎装,立于阵前,高声喊道:“将士们,今日一战,关乎宣州安危!随我前往曷山,挫一挫吴越军的锐气!”

  “杀!杀!杀!”骑兵们齐声呐喊,随即策马奔腾,朝着曷山方向疾驰而去。

  林阿夏率领女辅营将士,也在同一时间悄然出城,沿着预设路线,向着敌军粮道的埋伏点进发。阳光洒在她们的银甲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宛如一道不可阻挡的洪流,向着战场奔去。宣州城的百姓们站在城墙上,默默为她们祈祷,期盼着胜利的消息早日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