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城的暮色比战场的残阳更显沉重。林阿夏率部回城时,城门下已聚集了不少百姓,他们捧着热水与粗粮,默默递到浑身浴血的将士手中,眼中满是敬畏与感激。女辅营的骑兵们挺直脊背,胯下战马虽步履蹒跚,却依旧保持着队列的整齐,银甲上的血痂在暮色中泛着冷光,像是一道道刻在筋骨上的勋章。
陈德诚早已在府衙门前等候,见林阿夏归来,快步上前:“林将军一路辛苦,将士们的安置已妥当,医官也都在营中待命。”他目光扫过林阿夏染血的战袍,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将军不如先去梳洗一番,庆功宴已备好,也好让将士们开怀片刻。”
林阿夏摇头,抬手抹去额角的汗珠:“庆功宴不急,先议事。顾全武虽退,但主力未损,今夜恐有异动,城防之事刻不容缓。”她的声音略带沙哑,却依旧沉稳有力,“况且,殉国的姐妹还未安葬,此刻饮酒,我心难安。”
陈德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当即点头:“将军所言极是。府衙书房已备好舆图,我们即刻商议。”
两人并肩走进府衙,穿过寂静的回廊,书房内的烛火已燃得正旺。舆图平铺在案上,宣州城的山川河流、城门关隘清晰可见,五里坡的位置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的伤亡数字。陈德诚的副将与几名校尉早已在此等候,见二人进来,纷纷起身见礼。
“诸位请坐。”林阿夏走到案前,手指落在舆图上的吴越军大营位置,“今日五里坡一战,我们虽击退敌军先锋,但顾全武麾下尚有两万余兵力,驻扎在城南十里的落马坡,此地地势平坦,易守难攻,对我城防构成极大威胁。”
陈德诚补充道:“据探马回报,顾全武已派人向杭州求援,预计三日后便有援军赶到,届时敌军兵力将增至三万以上。宣州城现有守军八千,加上女辅营的五百将士,总计不足九千,兵力悬殊过大。”
一名校尉皱眉道:“敌军若是全力攻城,以我们目前的兵力,恐怕难以支撑太久。不如向金陵求援,恳请陛下再派援军?”
“远水难救近火。”林阿夏摇头,“金陵到宣州路途遥远,即便援军即刻出发,至少也需十日才能抵达。顾全武绝不会给我们喘息的时间,三日后援军一到,必然会发起总攻。”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当务之急,是在援军抵达前,守住宣州城,拖延时间。”
陈德诚的副将沉吟道:“顾全武的骑兵战力强悍,今日若非将军在五里坡设伏,恐怕已直逼城下。接下来,我们是否该收缩防线,集中兵力防守四门?”
“收缩防线固然稳妥,却会陷入被动。”林阿夏手指划过舆图上的宣州城外水系,“宣州城三面环水,唯有城南是开阔地带,落马坡的敌军恰好卡在城南要道。我们可以利用水系优势,在城外挖设壕沟,截断敌军的粮道与退路,同时加固南门城墙,增设弩箭阵地。”
她顿了顿,继续道:“另外,女辅营的弓弩手擅长伏击,可分作两队,夜间轮流袭扰敌军大营,消耗其兵力与士气,让他们无法安心休整。”
陈德诚点头赞同:“此计甚妙。我即刻下令,让将士们连夜挖掘壕沟,加固城防。至于袭扰敌军的任务,便劳烦林将军麾下将士了。”
“分内之事。”林阿夏拱手,“不过,我有一请求。殉国的将士,我想以军礼厚葬在城外的忠勇坡,立碑铭记,也好让后人知晓她们的功绩。”
“理应如此。”陈德诚立刻应道,“我已让人准备棺木与祭品,明日便举行葬礼。所有殉国将士的家属,朝廷的抚恤也会尽快落实。”
议事结束时,夜色已深。林阿夏拒绝了陈德诚安排的客房,径直前往女辅营的营地。营中灯火点点,将士们大多已经睡下,只有几名值夜的士兵警惕地守在营门。见林阿夏归来,她们立刻站直身体,低声喊道:“将军!”
林阿夏轻轻点头,示意她们无需多礼,缓步走进营中。帐篷内,春风正借着烛火为受伤的将士包扎伤口,见林阿夏进来,连忙起身:“将军,您回来了。”
“伤势如何?”林阿夏走到一名手臂受伤的女骑兵身边,轻声问道。
那名女骑兵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回将军,小伤而已,不影响杀敌!”
林阿夏看着她手臂上缠着的厚厚纱布,眼中满是心疼:“都怪我,今日若不是我执意坚守,或许不会有这么多姐妹伤亡。”
“将军言重了!”春风立刻说道,“我们是军人,守护疆土本就是天职。能跟着将军并肩作战,是我们的荣幸。那些殉国的姐妹,也绝不会后悔今日的选择。”
其他几名受伤的将士也纷纷点头,眼中没有丝毫怨言,只有坚定的光芒。
林阿夏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酸涩:“好。明日葬礼之后,我们便开始执行袭扰任务。今夜大家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后续的战斗,还需要我们全力以赴。”
“是!”将士们齐声应道,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动摇的决心。
林阿夏在营中待了许久,逐一查看了每一名受伤将士的情况,又叮嘱医官务必尽心救治,直到夜色渐浓,才回到自己的帐篷。帐篷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行军床和一张矮桌,桌上放着一封尚未拆开的书信,是从金陵寄来的。
她拿起书信,指尖微微颤抖。离开金陵多日,她最牵挂的便是柴宗训。拆开信封,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字里行间满是稚嫩却真挚的关心,询问她的战况,叮嘱她注意安全,还说自己已经开始学习兵法,将来要与她一同守护后周的疆土。
林阿夏看着书信,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浅笑,眼中的疲惫也消散了几分。她拿起笔,想要回信,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战场的残酷,伤亡的惨烈,她不想让年幼的帝王担忧,只能简单写下“一切安好,待击退敌军,便即刻回京”的字样,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才封好信封,交给传令兵送往金陵。
夜色渐深,宣州城陷入了短暂的平静,但城外的吴越军大营中,却是一片肃杀之气。顾全武坐在大帐内,面前的案几被他一掌拍碎,木屑飞溅。今日的惨败让他颜面尽失,更让他心中充满了不甘。
“将军,末将有罪!”副将跪在地上,头埋得极低,“今日未能及时识破敌军的埋伏,又让援军来得如此之快,才导致我军损失惨重。”
“起来吧。”顾全武的声音冰冷,“此事不能全怪你,那林阿夏确实有几分本事,没想到后周竟有这样的女将。”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过,她也得意不了多久。三日后,杭州的援军便会抵达,到时候,我要让宣州城化为焦土!”
一名谋士上前道:“将军,据探马回报,宣州城兵力空虚,粮草也只够支撑半月。我们不如暂缓进攻,等到援军抵达后,再集中兵力攻城,这样更为稳妥。”
“稳妥?”顾全武冷笑一声,“今日一战,我军士气受挫,若不尽快扳回一局,恐怕会影响全军的军心。明日,你率三千兵力,佯攻东门,吸引敌军的注意力。我则亲自率领主力,趁着夜色,突袭南门。只要攻破南门,宣州城便唾手可得!”
谋士迟疑道:“将军,南门是宣州城的重点防守方向,林阿夏必然会加强戒备,深夜突袭,恐怕难以奏效。”
“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安全。”顾全武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今日林阿夏率部血战,将士们必然疲惫不堪,深夜正是防备最松懈的时候。只要我们行动迅速,定能一举攻破南门!”他不再犹豫,当即下令,“即刻传令下去,全军休整,明日三更,准时出发,突袭南门!”
“是!”众将齐声应道,大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深夜的宣州城,寂静得能听到风吹过城墙的声音。林阿夏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今日战场上的惨状,殉国将士的脸庞,不断在她脑海中浮现。她起身走到帐篷外,望着天边的残月,心中满是沉重。
春风不知何时走到她身边,轻声道:“将军,还没睡?”
“睡不着。”林阿夏轻叹一声,“总觉得今夜不会太平。”
“将军是担心敌军夜袭?”春风问道。
林阿夏点头:“顾全武性情刚烈,今日惨败,必然心有不甘。他极有可能会趁夜突袭,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传令下去,加强南门和东门的戒备,尤其是南门,增派两倍兵力,多设岗哨,一旦发现敌军动向,立刻禀报!”
“是!”春风立刻转身去传达命令。
林阿夏望着南门的方向,心中暗下决心。无论顾全武使出什么手段,她都必须守住宣州城,守住这些将士的性命,守住这片土地。她握紧手中的佩刀,刀鞘上的寒气透过掌心,传入心底,让她原本纷乱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
夜色如墨,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然拉开序幕。宣州城的城墙之上,火把的光芒摇曳不定,映照着将士们警惕的脸庞。而城外的吴越军大营中,一支精锐部队正悄然集结,马蹄裹着麻布,士兵们屏住呼吸,朝着宣州城的方向,缓缓移动。一场新的血战,即将在黎明之前,悄然爆发。
陈德诚早已在府衙门前等候,见林阿夏归来,快步上前:“林将军一路辛苦,将士们的安置已妥当,医官也都在营中待命。”他目光扫过林阿夏染血的战袍,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将军不如先去梳洗一番,庆功宴已备好,也好让将士们开怀片刻。”
林阿夏摇头,抬手抹去额角的汗珠:“庆功宴不急,先议事。顾全武虽退,但主力未损,今夜恐有异动,城防之事刻不容缓。”她的声音略带沙哑,却依旧沉稳有力,“况且,殉国的姐妹还未安葬,此刻饮酒,我心难安。”
陈德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当即点头:“将军所言极是。府衙书房已备好舆图,我们即刻商议。”
两人并肩走进府衙,穿过寂静的回廊,书房内的烛火已燃得正旺。舆图平铺在案上,宣州城的山川河流、城门关隘清晰可见,五里坡的位置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的伤亡数字。陈德诚的副将与几名校尉早已在此等候,见二人进来,纷纷起身见礼。
“诸位请坐。”林阿夏走到案前,手指落在舆图上的吴越军大营位置,“今日五里坡一战,我们虽击退敌军先锋,但顾全武麾下尚有两万余兵力,驻扎在城南十里的落马坡,此地地势平坦,易守难攻,对我城防构成极大威胁。”
陈德诚补充道:“据探马回报,顾全武已派人向杭州求援,预计三日后便有援军赶到,届时敌军兵力将增至三万以上。宣州城现有守军八千,加上女辅营的五百将士,总计不足九千,兵力悬殊过大。”
一名校尉皱眉道:“敌军若是全力攻城,以我们目前的兵力,恐怕难以支撑太久。不如向金陵求援,恳请陛下再派援军?”
“远水难救近火。”林阿夏摇头,“金陵到宣州路途遥远,即便援军即刻出发,至少也需十日才能抵达。顾全武绝不会给我们喘息的时间,三日后援军一到,必然会发起总攻。”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当务之急,是在援军抵达前,守住宣州城,拖延时间。”
陈德诚的副将沉吟道:“顾全武的骑兵战力强悍,今日若非将军在五里坡设伏,恐怕已直逼城下。接下来,我们是否该收缩防线,集中兵力防守四门?”
“收缩防线固然稳妥,却会陷入被动。”林阿夏手指划过舆图上的宣州城外水系,“宣州城三面环水,唯有城南是开阔地带,落马坡的敌军恰好卡在城南要道。我们可以利用水系优势,在城外挖设壕沟,截断敌军的粮道与退路,同时加固南门城墙,增设弩箭阵地。”
她顿了顿,继续道:“另外,女辅营的弓弩手擅长伏击,可分作两队,夜间轮流袭扰敌军大营,消耗其兵力与士气,让他们无法安心休整。”
陈德诚点头赞同:“此计甚妙。我即刻下令,让将士们连夜挖掘壕沟,加固城防。至于袭扰敌军的任务,便劳烦林将军麾下将士了。”
“分内之事。”林阿夏拱手,“不过,我有一请求。殉国的将士,我想以军礼厚葬在城外的忠勇坡,立碑铭记,也好让后人知晓她们的功绩。”
“理应如此。”陈德诚立刻应道,“我已让人准备棺木与祭品,明日便举行葬礼。所有殉国将士的家属,朝廷的抚恤也会尽快落实。”
议事结束时,夜色已深。林阿夏拒绝了陈德诚安排的客房,径直前往女辅营的营地。营中灯火点点,将士们大多已经睡下,只有几名值夜的士兵警惕地守在营门。见林阿夏归来,她们立刻站直身体,低声喊道:“将军!”
林阿夏轻轻点头,示意她们无需多礼,缓步走进营中。帐篷内,春风正借着烛火为受伤的将士包扎伤口,见林阿夏进来,连忙起身:“将军,您回来了。”
“伤势如何?”林阿夏走到一名手臂受伤的女骑兵身边,轻声问道。
那名女骑兵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回将军,小伤而已,不影响杀敌!”
林阿夏看着她手臂上缠着的厚厚纱布,眼中满是心疼:“都怪我,今日若不是我执意坚守,或许不会有这么多姐妹伤亡。”
“将军言重了!”春风立刻说道,“我们是军人,守护疆土本就是天职。能跟着将军并肩作战,是我们的荣幸。那些殉国的姐妹,也绝不会后悔今日的选择。”
其他几名受伤的将士也纷纷点头,眼中没有丝毫怨言,只有坚定的光芒。
林阿夏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酸涩:“好。明日葬礼之后,我们便开始执行袭扰任务。今夜大家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后续的战斗,还需要我们全力以赴。”
“是!”将士们齐声应道,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动摇的决心。
林阿夏在营中待了许久,逐一查看了每一名受伤将士的情况,又叮嘱医官务必尽心救治,直到夜色渐浓,才回到自己的帐篷。帐篷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行军床和一张矮桌,桌上放着一封尚未拆开的书信,是从金陵寄来的。
她拿起书信,指尖微微颤抖。离开金陵多日,她最牵挂的便是柴宗训。拆开信封,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字里行间满是稚嫩却真挚的关心,询问她的战况,叮嘱她注意安全,还说自己已经开始学习兵法,将来要与她一同守护后周的疆土。
林阿夏看着书信,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浅笑,眼中的疲惫也消散了几分。她拿起笔,想要回信,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战场的残酷,伤亡的惨烈,她不想让年幼的帝王担忧,只能简单写下“一切安好,待击退敌军,便即刻回京”的字样,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才封好信封,交给传令兵送往金陵。
夜色渐深,宣州城陷入了短暂的平静,但城外的吴越军大营中,却是一片肃杀之气。顾全武坐在大帐内,面前的案几被他一掌拍碎,木屑飞溅。今日的惨败让他颜面尽失,更让他心中充满了不甘。
“将军,末将有罪!”副将跪在地上,头埋得极低,“今日未能及时识破敌军的埋伏,又让援军来得如此之快,才导致我军损失惨重。”
“起来吧。”顾全武的声音冰冷,“此事不能全怪你,那林阿夏确实有几分本事,没想到后周竟有这样的女将。”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过,她也得意不了多久。三日后,杭州的援军便会抵达,到时候,我要让宣州城化为焦土!”
一名谋士上前道:“将军,据探马回报,宣州城兵力空虚,粮草也只够支撑半月。我们不如暂缓进攻,等到援军抵达后,再集中兵力攻城,这样更为稳妥。”
“稳妥?”顾全武冷笑一声,“今日一战,我军士气受挫,若不尽快扳回一局,恐怕会影响全军的军心。明日,你率三千兵力,佯攻东门,吸引敌军的注意力。我则亲自率领主力,趁着夜色,突袭南门。只要攻破南门,宣州城便唾手可得!”
谋士迟疑道:“将军,南门是宣州城的重点防守方向,林阿夏必然会加强戒备,深夜突袭,恐怕难以奏效。”
“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安全。”顾全武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今日林阿夏率部血战,将士们必然疲惫不堪,深夜正是防备最松懈的时候。只要我们行动迅速,定能一举攻破南门!”他不再犹豫,当即下令,“即刻传令下去,全军休整,明日三更,准时出发,突袭南门!”
“是!”众将齐声应道,大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深夜的宣州城,寂静得能听到风吹过城墙的声音。林阿夏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今日战场上的惨状,殉国将士的脸庞,不断在她脑海中浮现。她起身走到帐篷外,望着天边的残月,心中满是沉重。
春风不知何时走到她身边,轻声道:“将军,还没睡?”
“睡不着。”林阿夏轻叹一声,“总觉得今夜不会太平。”
“将军是担心敌军夜袭?”春风问道。
林阿夏点头:“顾全武性情刚烈,今日惨败,必然心有不甘。他极有可能会趁夜突袭,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传令下去,加强南门和东门的戒备,尤其是南门,增派两倍兵力,多设岗哨,一旦发现敌军动向,立刻禀报!”
“是!”春风立刻转身去传达命令。
林阿夏望着南门的方向,心中暗下决心。无论顾全武使出什么手段,她都必须守住宣州城,守住这些将士的性命,守住这片土地。她握紧手中的佩刀,刀鞘上的寒气透过掌心,传入心底,让她原本纷乱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
夜色如墨,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然拉开序幕。宣州城的城墙之上,火把的光芒摇曳不定,映照着将士们警惕的脸庞。而城外的吴越军大营中,一支精锐部队正悄然集结,马蹄裹着麻布,士兵们屏住呼吸,朝着宣州城的方向,缓缓移动。一场新的血战,即将在黎明之前,悄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