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橘香绕殿,智定江南-《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永熙宫的午后总带着几分慵懒的暖意,偏殿的窗棂敞开着,将庭院里的桂花香轻轻揽了进来。符祥瑞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捏着一枚银针,在素色绢布上绣着缠枝莲纹样——那是给柴宗训准备的秋衫,针脚细密,每一朵花瓣都透着温柔的心思。

  符琳坐在对面的梨花木桌旁,指尖剥着一只黄澄澄的橘子,橘瓣的甜香混着桂香,在殿内漫开。她剥得仔细,将橘络一点点撕干净,随口笑道:“姐姐这绣活越发精湛了,训儿穿上这件秋衫,定是京中最体面的小殿下。”

  符祥瑞抬头笑了笑,眼底的疲惫被这轻松的氛围冲淡了些许:“不过是闲来无事打发时间,他如今刚醒,身子还弱,等秋凉了,正好能穿。”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符琳手中的橘子上,“这橘子倒是新鲜,是洛阳哪家铺子买的?”

  “不是买的,是阿郎托人从江南捎来的。”符琳随口一提,将一瓣橘子递到符祥瑞嘴边,“他说江南的橘子比洛阳甜,特意选了上好的,让我给姐姐和训儿尝尝。还念叨着,等平定金陵,要亲自去江南采些,给家里的孩子们也带些回去。”

  符祥瑞咬了口橘子,清甜的汁水在舌尖化开,她笑着点头:“确实甜。说起来,江南的战事有了消息,张永德派人快马传信,采石矶一战大获全胜,赵廷美被活捉了,残宋的十万大军折损大半,剩下的逃向了金陵。”

  “真的?”符琳眼睛一亮,手里的橘子都忘了剥,“我就知道张将军靠谱!这下看那些残宋还怎么蹦跶!”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伴随着少年人的笑声:“娘!姨母!我回来啦!”

  柴宗训提着一只刚糊好的风筝跑了进来,风筝的骨架是竹制的,糊着一层浅青色的绢布,上面还歪歪扭扭画着一只展翅的雄鹰。他跑到符祥瑞身边,献宝似的举起风筝:“娘,你看!这是我和内侍们一起糊的,等江南平定了,我要去金陵的城墙上放,让风筝飞得比城楼还高!”

  符祥瑞放下手中的针线,伸手摸了摸他的头,指尖触到他温热的发丝,心中满是欣慰:“好,等江南平定了,娘就陪你去。”她话锋一转,语气渐渐认真起来,“训儿,娘刚得到消息,张将军在采石矶打赢了,可残宋还有七千多逃兵往金陵去了,我们要怎么拿下金陵,才能少让将士们流血呢?”

  柴宗训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他低头想了想,眉头微微皱起——他想起了梦里那场惨烈的战乱,想起了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还有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过了好一会儿,他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坚定:“娘,那些宋兵,以前不也是后周的百姓吗?他们现在成了宋人,心里肯定也不甘心。我们能不能不用打仗,让他们自己投降呢?”

  符琳闻言,立刻附和道:“训儿说得有道理!我在军中听闻,那些残宋的士兵大多是被强征入伍的,粮草都凑不齐,早就心生不满了。只要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未必不会倒戈。”

  符祥瑞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训儿这个想法很好。兵不血刃拿下金陵,既能减少伤亡,也能安抚江南的百姓,彰显我们后周的仁政。只是,派谁去做这件事呢?”

  “女辅营的姐姐们!”柴宗训脱口而出,“苏凌薇姐姐训练的新女辅营,个个都很厉害,她们还会安抚百姓。林阿夏姐姐是女辅营的统领,经验丰富,让她们去,一定能说服那些宋兵投降!”

  符祥瑞点了点头,觉得这个安排十分妥当。女辅营的成员大多心思细腻,擅长游说安抚,比武将更适合做劝降的工作。而且让柴宗训出面调遣女辅营,既能体现储君的权威,也能让他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好,就按你说的办。”符祥瑞看着柴宗训,语气郑重,“训儿,你亲自去女辅营,传我的旨意,让苏凌薇和林阿夏挑选得力干将,即刻启程前往江南,配合张永德主帅,设法劝降残宋的士兵。”

  “是!儿臣遵旨!”柴宗训挺直了小身板,脸上满是兴奋与认真。他终于能为后周的江山做些事情了,这让他感到无比自豪。

  符琳看着他的样子,笑着补充道:“我这就去给张将军写一封密信,告诉他我们的计划,让他在前线配合女辅营的行动。另外,我再派些心腹之人,伪装成百姓潜入金陵附近,收集情报,制造混乱,为劝降创造条件。”

  “有劳妹妹了。”符祥瑞点了点头,又叮嘱柴宗训,“你去女辅营,一定要注意安全。告诉苏凌薇和林阿夏,凡事以稳妥为重,不必急于求成。我们要的,是彻底平定残宋,而不是一时的速胜。”

  “娘放心,我会的!”柴宗训用力点头,提着风筝就往外跑,“我现在就去女辅营!”

  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符琳笑着对符祥瑞说:“训儿长大了,越来越有天子的风范了。”

  符祥瑞微微一笑,眼中满是期盼:“是啊,希望他能早日独当一面,守住夫君留下的江山。”她拿起桌上的橘子,又剥了一瓣放进嘴里,清甜的味道似乎也带上了几分希望的滋味。

  柴宗训带着两名内侍,很快就来到了女辅营。女辅营的营门守卫见是储君驾到,连忙恭敬地行礼放行。营内的操练场上,苏凌薇正带着一队新招募的女营成员练习射箭,箭矢精准地落在靶心,引得周围一片喝彩。

  “苏姐姐!”柴宗训远远地喊道。

  苏凌薇回头,看到是柴宗训,连忙停下操练,快步走上前行礼:“参见小殿下!不知小殿下今日前来,有何吩咐?”

  “我是来传母后的旨意的。”柴宗训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沉稳,“采石矶一战,我军大获全胜,残宋的逃兵往金陵去了。母后希望女辅营能挑选得力干将,前往江南劝降那些宋兵,兵不血刃拿下金陵。”

  苏凌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请小殿下放心,我定不负太后和小殿下的信任!”

  这时,林阿夏也闻讯赶来,她身后还跟着几名经验丰富的女营骨干。“小殿下,”林阿夏行礼道,“女辅营随时可以出发!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定能完成劝降任务。”

  柴宗训点了点头,将符祥瑞的叮嘱一一告知:“你们此次前往江南,要配合张将军的行动,凡事以稳妥为重。那些宋兵本是后周的百姓,你们要多跟他们讲讲后周的仁政,让他们知道,投降后周,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臣等明白!”苏凌薇和林阿夏异口同声地回答。

  柴宗训看着眼前这些英姿飒爽的女营成员,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相信,有她们在,一定能顺利拿下金陵,彻底平定残宋。

  当天傍晚,苏凌薇和林阿夏就挑选了两百名精锐的女辅营成员,准备启程。符琳也派人送来了密信和一些伪装用的衣物、文书,叮嘱她们务必小心行事。

  临行前,柴宗训特意赶来送行。他递给苏凌薇一枚刻着“后周”二字的令牌:“这是母后赐给我的令牌,拿着它,你们在江南可以调动当地的部分守军,遇事也能便宜行事。”

  苏凌薇接过令牌,郑重地收好:“多谢小殿下!我们定不辱使命!”

  随着一声令下,女辅营的队伍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途。她们身着便装,扮成商贩、农户的模样,悄然离开了洛阳,朝着金陵的方向进发。

  与此同时,洛阳的皇宫里,符祥瑞正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此事。得知太后打算兵不血刃拿下金陵,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

  “太后英明!”宰相范质出列奏道,“残宋本就是强弩之末,民心向背早已分明。我等只需晓谕江南百姓和宋兵,让他们知道后周的仁德,残宋必然不攻自破。这样既能减少伤亡,又能彰显我朝的正统地位,实乃上策!”

  “范相所言极是。”兵部尚书魏仁浦也附和道,“臣已下令,让沿途的驿站做好接应,确保女辅营的消息能及时传回洛阳。同时,我们也会加强京畿的防御,以防残宋狗急跳墙,派人偷袭。”

  符祥瑞点了点头,语气沉稳:“诸位卿家所言,正合我意。此次平定残宋,不仅是为了统一江南,更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后周是天命所归的正统王朝。日后史官记载此事,定要将赵匡胤夺权、采石矶大捷、女辅营劝降等事一一记录在案,让后世子孙知道我们后周的伟绩,也让他们记住,每一位为后周付出的人,无论是武将、文臣,还是女辅营的成员,亦或是符琳将军,都将名留青史。”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而此刻的江南,张永德已经收到了符琳的密信。他站在采石矶的营地里,看着江面上往来穿梭的战船,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他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决定按照太后的计划行事,暂停对金陵的进攻,转而在金陵城外布下天罗地网,同时派人散布“降者不杀”“归顺后周者可安居乐业”的消息,动摇残宋士兵的军心。

  逃到金陵的残宋士兵,此刻正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林安带着七千多人躲进了金陵城,可城里的粮草同样紧缺,百姓们对他们也是避之不及。听到后周的劝降消息,很多士兵都开始动摇,私下里议论纷纷。

  “听说后周的军队不杀投降的人,还会给我们分田地。”

  “是啊,我们本来就是后周的百姓,何必跟着赵氏送死呢?”

  “可要是投降了,会不会被人看不起啊?”

  “总比饿死、战死强吧!”

  这些议论传到了林安的耳朵里,让他焦躁不安。他知道,再这样下去,军队迟早会哗变。可他又不甘心投降,只能一边加强城防,一边派人去附近的州县征调粮草,试图做最后的抵抗。

  而这一切,都被伪装成百姓潜入金陵的后周密探看在眼里,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回了张永德的军营。

  几天后,苏凌薇和林阿夏率领的女辅营终于抵达了江南。她们立刻与张永德汇合,详细了解了金陵的情况后,制定了周密的劝降计划。

  林阿夏带着一部分女辅营成员,伪装成逃难的百姓,混入了金陵城。她们利用自己的身份,暗中接触残宋的士兵,给他们讲述后周的仁政,分发粮食和衣物,赢得了很多士兵的信任。

  苏凌薇则留在张永德的军营里,负责与前线的将领沟通,协调劝降的各项事宜。她还写下了很多劝降的文书,让士兵们用弓箭射进金陵城,进一步动摇残宋的军心。

  在女辅营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残宋士兵开始认清现实。他们纷纷偷偷逃出金陵城,向後周军队投降。林安试图阻止,却无济于事,反而引起了更多士兵的不满。

  终于,在一个深夜,金陵城内的残宋士兵发动了哗变。他们杀死了负隅顽抗的林安,打开城门,迎接后周军队入城。

  当张永德率领大军进入金陵城时,看到的是一片祥和的景象。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欢迎后周军队的到来。那些投降的残宋士兵,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苏凌薇和林阿夏站在金陵城的城楼上,看着眼前的一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们没有辜负太后和小殿下的信任,兵不血刃地拿下了金陵,彻底平定了残宋。

  消息传回洛阳,永熙宫一片欢腾。符祥瑞抱着柴宗训,激动得热泪盈眶:“训儿,我们成功了!江南平定了!”

  柴宗训也十分开心,他看着窗外飘扬的后周帅旗,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贤明的天子,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江山。

  史官们将这一切详细地记录了下来:从赵匡胤夺权,到采石矶大捷,再到女辅营劝降平定金陵,每一个关键的人物,每一件重要的事情,都被载入了史册。符琳的功绩,女辅营的英勇,也都将被后世子孙永远铭记。

  江风拂过金陵城,带着橘香和桂香,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后周的统一大业,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属于柴宗训的传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