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柴宗训:也不知道林阿夏姐姐们在哪里。这些都是新面孔。-《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故影难寻营中寂

  夜色已至浓时,女辅营的灯火渐渐稀疏了些,唯有主营帐旁的几盏油灯还亮着,映得地面上的影子忽明忽暗。柴宗训被苏凌薇安排在一间临时的小帐篷里歇息,说是等夜深些再送他悄悄回宫,免得半路遇上巡逻的禁军惹出麻烦。

  帐篷里的陈设极简,只有一张铺着粗布褥子的软榻,一张矮桌,两把木椅。柴宗训脱了那身兵士劲装,换回自己的常服,却没有丝毫睡意。他斜斜地躺在软榻上,双手枕在脑后,目光落在帐篷顶部的帆布上,脑子里乱糟糟的全是疑问。

  “也不知道林阿夏姐姐们在哪里……”他无意识地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像一阵风,“这些都是新面孔啊。”

  眼前浮现出方才在营中看到的那些女子身影,她们大多面带青涩,动作间还带着初入军营的拘谨,与他记忆中那个干练利落、默契十足的女辅营截然不同。他清楚地记得,林阿夏姐姐们一个个都身怀绝技,有的擅长医术,能在战场上快速处理重伤兵士;有的精通情报传递,凭借过人的机智在敌营外围周旋;还有的甚至能骑马射箭,上阵杀敌时丝毫不逊色于男子。可眼前这些姐姐,虽然也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却明显是刚训练结束没多久的新兵,连握持兵器的姿势都还带着几分生疏,彼此间的称呼也显得生分。

  “难道这里是新组建的女辅营?”柴宗训心里犯了嘀咕,“那林阿夏姐姐们的营队呢?会不会已经搬走了,不在这里了?”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几个月前,那时边境战事吃紧,济州被辽军围困,消息传回洛阳,朝野震动。王奎王校尉带着林阿夏等百余名女辅营的姐妹,从驻守的边境营地星夜赶回,一路辗转来到洛阳。她们在途中收拢了不少溃散的兵士,还冒险侦查到辽军在济州外围的布防情况,为朝廷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到了洛阳之后,她们更是联名上书,言辞恳切地请求朝廷即刻派兵支援济州,同时恳请允许女辅营参与正规军务,不要再只做些缝补浆洗、运送粮草的后勤杂事,要到前线去为守护家国尽一份力。母后当时虽然应允了派兵支援的请求,也同意了女辅营参与军务的诉求,可从那之后,他就再也没见过林阿夏她们。

  “自从到了洛阳,娘就再也不让我知道她们和王校尉等人的踪影了。”柴宗训的眉头越皱越紧,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她们会不会有危险啊?”

  他还记得,林阿夏姐姐性格最是爽朗,每次见到他都会笑着叫他“小陛下”,还会偷偷塞给他一些从民间搜罗来的小玩意儿,有木雕的小老虎,有彩色的石子,还有用丝线绣的小荷包。王校尉则总是一脸严肃,却会在他练箭射不准的时候,耐心地纠正他的姿势,还会给他讲战场上的故事。那支百余人的队伍,就像一群守护在他身边的亲人,可如今却凭空消失了,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娘为什么要瞒着我呢?”柴宗训想不明白,“难道是因为她们联名上书的事情,触怒了朝中主张议和的大臣?还是说,她们的请求被批准后,娘给她们安排了什么特殊的任务,不方便让我知道?”

  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他坐起身,看着帐篷门口的方向,心里空荡荡的。眼前这些新招募的姐姐们,虽然也很热情,可他总觉得隔着一层什么,找不到和林阿夏她们在一起时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方才在主营帐里,大家都因为他的身份而显得格外拘谨,连说话都小心翼翼的,根本没法像以前那样和林阿夏姐姐们随意聊天,说说心里话。

  “算了。”柴宗训轻轻叹了口气,自我安慰道,“不管咋样,眼前这些也都是自己的姐姐,她们也是为了守护后周才来参军的,一样值得敬佩。”

  他抬手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心里又生出一丝期盼:“要是林阿夏姐姐们和王校尉他们有消息了,我一定要第一时间去看望他们。说不定,问问苏营主,她会知道些什么呢?”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自己否决了。母后既然特意隐瞒,肯定有她的道理,若是自己贸然询问,说不定会给林阿夏姐姐们带来麻烦。他只能压下心中的疑惑,默默祈祷她们都平平安安的。

  柴宗训就这么呆呆地躺在软榻上,眼神有些涣散,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帐篷外的动静渐渐小了下来,只剩下风吹过帆布的“哗哗”声,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梆子响。

  他没注意到的是,帐篷的门帘被悄悄掀开了一条缝,几道好奇的目光正偷偷地打量着他。

  这些女兵都是刚刚训练完毕组建的队伍,从军还不到一年,别说见过天子,就连普通的朝廷官员都很少接触。白天突然得知那个假扮兵士的清秀少年竟然是当朝幼帝,她们一个个都惊得不行,心里既紧张又好奇。此刻好不容易得了空闲,便忍不住凑到帐篷外,想再看看这位传说中的小陛下。

  “他看起来好小啊,和我们家里的弟弟差不多大。”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兵压低声音,对着身边的同伴说道。

  “嘘,小声点!别被营主发现了!”另一个女兵连忙拉住她,眼神里却满是好奇,“没想到天子竟然会来我们营里,还穿得和普通兵士一样,真是太奇怪了。”

  “你们说,陛下深夜来这里,是不是和济州的战事有关啊?”还有人猜测道,脸上带着几分凝重。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声音压得极低,却还是隐隐约约传到了柴宗训的耳朵里。他回过神来,转头看向门口,正好对上那几道偷偷摸摸的目光。

  那些女兵被他抓了个正着,顿时吓得脸色发白,连忙缩回了脑袋,连大气都不敢出。帐篷外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彼此紧张的呼吸声。

  柴宗训看着她们慌乱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他能理解这些姐姐们的好奇,毕竟自己这个天子,确实来得有些突兀。他本想开口说些什么,让她们不用这么拘谨,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君臣有别,有些距离,不是轻易就能打破的。

  就在这时,一道清冷的声音从帐篷外传来,带着几分威严:“你们在这里干什么?还不赶紧回去睡觉!”

  是苏凌薇的声音!

  帐篷外的女兵们顿时像受惊的兔子一样,纷纷应了一声,脚步匆匆地跑开了。柴宗训掀开帘子一看,只见苏凌薇正站在不远处,脸色有些严肃地看着那些跑远的女兵背影。

  “苏营主。”柴宗训轻声唤道。

  苏凌薇转过身,看到他已经醒了,脸上的严肃缓和了几分,走上前躬身行礼:“陛下,惊扰您休息了,是臣女管教无方。”

  “不碍事的。”柴宗训摆了摆手,“她们也是好奇,朕不怪她们。”

  他顿了顿,看着苏凌薇问道:“现在天色已经很晚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出发回宫了?”他担心再晚一些,母后会更加着急。

  苏凌薇点了点头:“回陛下,臣女已经安排好了,让两名身手好的姐妹送您回去,保证不会被人发现。”

  她话音刚落,就有两名身着夜行衣的女子从阴影处走了出来,对着柴宗训行了一礼,动作干净利落,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好手。

  柴宗训心中暗暗称赞,苏凌薇办事果然周到。他跟着两名女子走出帐篷,苏凌薇亲自送他们到营寨门口,又细细叮嘱了几句,才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一路无话,两名女子带着柴宗训专走偏僻的小路,避开了所有巡逻的侍卫和禁军,速度极快。不多时,皇宫的轮廓就出现在了眼前。

  “陛下,前面就是内宫范围了,臣女们只能送您到这里。”其中一名女子说道。

  柴宗训点了点头:“辛苦你们了,回去吧。”

  两名女子再次行礼,然后迅速隐入了旁边的阴影中,消失不见。

  柴宗训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趁着夜色,从之前溜出来的侧门悄悄回到了自己的寝宫。刚进门,就看到内侍总管正焦急地在殿内踱步,看到他回来,顿时喜出望外,连忙上前:“陛下,您可算回来了!太后已经问了好几次了,您快更衣,随老奴去见太后吧。”

  柴宗训知道躲不过去,只能点了点头,任由内侍伺候着换了衣服,然后跟着他向符太后的宫殿走去。

  此时的长乐宫灯火通明,符太后正坐在殿内的软榻上,手里拿着一本经书,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她立刻放下经书,抬头望去。

  “娘。”柴宗训低着头,走到她面前,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符太后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几分责备,还有几分掩饰不住的担忧:“你这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深夜私自出宫,若是出了什么意外,你让娘怎么办?”

  “娘,对不起,是儿臣错了。”柴宗训老老实实地认错,“儿臣就是想去看看女辅营的姐姐们,想问问她们林阿夏姐姐的消息,一时糊涂,就没告诉您。”

  符太后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娘知道你心里惦记着她们,可你是天子,一举一动都关系着江山社稷,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任性了。下次再想出去,必须提前告诉娘,或者让侍卫跟着,知道吗?”

  “知道了,娘,儿臣以后再也不敢了。”柴宗训连忙点头,心里却忍不住想问林阿夏姐姐们的消息,可话到嘴边,又想起了之前的顾虑,终究还是咽了回去。

  符太后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你是不是在想林阿夏她们?是不是在奇怪,她们联名上书请求支援济州之后,怎么就没了消息?”

  柴宗训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惊讶:“娘,您知道她们在哪里?”

  符太后点了点头,眼神变得有些复杂:“她们和王校尉一起,被娘派去执行一项秘密任务了。正是因为她们上书时提到的辽军粮草运输线的情报至关重要,娘才特意安排她们带队深入边境,去核实并伺机破坏这条线路,为秦将军收复济州扫清障碍。这件事事关重大,不能让太多人知道,所以才瞒着你。”

  “秘密任务?”柴宗训皱起眉头,“是去破坏辽军的粮草吗?这太危险了!”

  “放心吧,娘已经派了足够的人手配合她们,王校尉经验丰富,林阿夏也机灵,不会有事的。”符太后安抚道,“等任务完成了,她们自然会回来见你。现在,你就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管好朝政,和大臣们一起做好支援济州的后勤保障,就是对她们最好的支持。”

  柴宗训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但听到母后这么说,也只能点了点头:“儿臣知道了,娘。”

  符太后看着他,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好了,时间不早了,你也累了,赶紧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和大臣们商议济州的战事,可不能精神不济。”

  “是,儿臣告退。”柴宗训对着符太后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长乐宫。

  回到自己的寝宫,柴宗训躺在床上,却依旧没有睡意。母后的话解开了他心中的一部分疑惑,可他还是忍不住担心林阿夏姐姐们的安危。他不知道她们在边境会不会遇到危险,也不知道她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

  与此同时,女辅营的帐篷里,苏凌薇正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白天柴宗训的突然到访,让她心里泛起了一丝波澜。她总觉得,这位小陛下虽然年纪尚幼,却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沉稳和远见,尤其是他对女辅营的重视,更是让她深受触动。

  “营主,您还没休息啊?”一名女兵端着一杯热茶走了进来,正是白天站岗的其中一人。

  苏凌薇接过热茶,抿了一口,问道:“姐妹们都睡了吗?”

  “大部分都睡了,就是还有些人因为今天见到了陛下,又听说我们以后可能会被派去济州支援,兴奋得睡不着,一直在小声议论。”女兵笑着说道。

  苏凌薇点了点头:“明天有男教官过来训练,告诉大家,今晚必须好好休息,明天要是精神不好,可别怪我罚她们。只有练出真本事,到了战场上才能保护自己,才能真正为济州战事出力。”

  “是,营主,我这就去告诉大家。”女兵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苏凌薇看着地图上济州的位置,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她知道,如今后周正值多事之秋,边境战事不断,内部也暗藏危机。她们这些女子,虽然不能像男子一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却也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守护这片土地贡献一份力量。

  “不管未来有多少困难,我们女辅营都不会退缩。”她在心里默默说道。

  夜色渐深,皇宫和女辅营都陷入了沉寂。柴宗训终于抵挡不住睡意,渐渐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看到林阿夏姐姐们顺利完成了任务,平安回来了;看到秦将军顺利收复了济州,辽军狼狈逃窜;看到后周的江山越来越稳固,百姓们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女辅营就响起了清脆的集合哨声。女兵们迅速起床,穿戴整齐,在营地里列队集合。她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眼神坚定,等待着新来的男教官。

  不多时,一队身着禁军制服的男子走进了营寨,为首的是一名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的中年将领,正是秦锋手下的得力干将,曹翰。

  “见过曹将军!”苏凌薇上前一步,对着曹翰行了一礼。

  曹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列队的女兵们,沉声道:“苏营主不必多礼。末将奉秦将军之命,前来担任你们的教官,负责训练你们的格斗技巧和骑射之术。眼下济州战事吃紧,朝廷需要更多能打仗的兵士,你们虽是女子,却也肩负重任。从今天起,你们要拿出十二分的精神,认真训练,不得有丝毫懈怠!”

  “是!”女兵们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充满了斗志。

  训练正式开始了。曹翰果然名不虚传,训练方法严格又有效。他先从基础的格斗动作教起,一招一式都讲解得十分细致,还亲自示范,纠正女兵们的错误动作。女兵们虽然大多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却都非常认真,不怕苦不怕累,哪怕摔倒了,也立刻爬起来继续训练。有几个性子倔强的,甚至主动要求加练,非要把动作练到标准才肯罢休。

  柴宗训在宫中得知曹翰去了女辅营当教官,心里也放心了不少。他知道曹翰为人正直,训练严格,有他教导,这些新招募的女兵们一定能快速成长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柴宗训一边处理朝政,和大臣们商议支援济州战事的方案,一边关注着女辅营的训练情况。他偶尔会悄悄派内侍去打探消息,得知女兵们训练十分刻苦,进步很快,心里也十分高兴。

  他还按照之前在女辅营听到的那些建议,和母后、大臣们商议后,下旨让地方官府配合军队,共同护送粮草,确保前线的供应;又从民间招募了一批有医术的女子,派往女辅营,还让宫中的御医定期去营中授课,为日后支援济州战场培养医护力量;同时,调拨了大量的药材和物资,充实女辅营的储备。

  这些举措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认可,也让女辅营的姐妹们深受鼓舞。苏凌薇特意让人给柴宗训送来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对他的支持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表示一定会带领女辅营的姐妹们好好训练,不辜负他的期望,随时准备奔赴济州前线。

  柴宗训看着手中的感谢信,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成长,正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天子。他期待着济州大捷的消息,期待着庆功宴的召开,更期待着林阿夏姐姐们早日归来,和大家一起,见证后周的辉煌。

  而此时的济州城外,秦锋正率领大军,对耶律沙的残部展开猛烈的进攻。耶律沙凭借济州城的坚固防御负隅顽抗,秦军数次攻城都遭遇了顽强抵抗,伤亡不小。但秦锋早已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一面指挥大军正面强攻,一面派陈武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绕道济州城后方,截断了辽军的粮草供应。

  一场新的血战,已经拉开了序幕。后周的将士们浴血奋战,只为了将辽军彻底赶出这片土地,守护家园的安宁。

  洛阳城内,人心安定,军民同心。每个人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积极向上的气息。柴宗训站在皇宫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天空,眼神坚定。他知道,前路或许还有很多艰难险阻,但只要君臣同心,军民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属于后周的光明未来,就在不远的前方。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遥远的边境密林深处,林阿夏正和王校尉带着女辅营的姐妹们,潜伏在一处隐蔽的山谷中。她们的任务,正是符太后所说的,侦查辽军后续援军的动向,并伺机破坏敌军的粮草运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