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踪访营探兵心
夜色如墨,将洛阳宫城晕染得一片静谧。柴宗训回到寝宫时,内侍正躬身等候,准备伺候他安歇。可他心里揣着庆功宴的念想,又忆起女辅营那些在战事中出力的姐姐们,只觉得睡意全无,满脑子都是想要立刻见见她们的念头。
“你们都退下吧,朕想独自静一静。”柴宗训挥退了内侍,待殿内只剩自己一人,便迅速走到床榻边,从床底拖出一个早已备好的布包。里面是一套寻常军士的服装,是他之前为了微服探查民情特意准备的。他麻利地换下赭黄常服,将头发用布带束起,又往脸上抹了点早已备好的淡色粉末,遮住了几分皇室贵气,倒真像个清秀的年轻兵士。
做完这一切,他侧耳听了听殿外的动静,确认无人留意后,便矮着身子,从寝宫的侧门溜了出去。宫墙高耸,可这难不倒早已摸清宫中路径的柴宗训。他沿着墙角的阴影快步前行,避开巡逻的侍卫,一路畅通无阻地出了内宫。
女辅营驻扎在洛阳城外的一处废弃营寨,距离皇宫不算太远。柴宗训一路疾行,晚风拂面,带着初春的凉意,却让他愈发兴奋。他从未如此这般瞒着母后独自外出,更别说去的还是以女子为主的女辅营,这份隐秘的期待让他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不多时,前方便出现了一片灯火通明的营寨。与禁军大营的肃杀不同,女辅营的灯火显得格外柔和,偶尔还能听到女子的说话声,虽低微却清晰,打破了夜的寂静。柴宗训放慢脚步,绕到营寨的侧门,只见两名手持长枪的女子正在站岗,她们身着统一的浅褐色劲装,腰间佩着短刀,神情严肃,丝毫不输男子。
“站住!来者何人?”看到柴宗训靠近,其中一名站岗的女子立刻警惕地喝问,手中的长枪微微抬起,指向他的方向。
柴宗训定了定神,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在下是禁军的兵士,奉将军之命,来给女辅营的姐姐们送些军中急需的伤药。”他一边说,一边从怀中摸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小药瓶,这是他从寝宫的药箱里随手拿的。
那名女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眼中仍有疑虑:“深夜送药?可有令牌?”
柴宗训心里咯噔一下,他倒是忘了准备令牌这回事。情急之下,他灵机一动,压低声音道:“姐姐有所不知,这伤药是加急送来的,事发仓促,尚未来得及办理令牌。若是耽误了时辰,耽误了营中伤员的救治,这个责任你我都担待不起啊。”
就在这时,另一名站岗的女子凑了过来,仔细看了看柴宗训,又看了看他手中的药瓶,迟疑道:“看你模样倒是不像坏人,而且这药瓶确实是宫中御药房的样式。不如我们先带你去见营主,由营主定夺?”
柴宗训连忙点头:“多谢姐姐通融!”
两名女子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其中一人在前引路,另一人则紧紧跟在柴宗训身后,显然是并未完全放下戒备。
走进营寨,柴宗训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营寨内的帐篷排列得整整齐齐,每顶帐篷外都挂着一盏油灯,灯光下,不少女子正在忙碌。有的坐在帐篷外,借着灯光缝补衣物;有的则端着水盆,来往于各个帐篷之间;还有几名女子围坐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什么,仔细听去,竟是在交流救治伤员的经验。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味,却并不刺鼻,反而让人觉得安心。这里没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却处处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息。柴宗训看着那些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敬佩。这些女子,本该是深闺中的娇娥,却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后周的土地,她们的功劳,确实不该被忽视。
“你在这里稍等,我去通报营主。”引路的女子将他带到一座较大的帐篷前,嘱咐了一句便掀帘走了进去。
柴宗训站在原地,好奇地打量着四周。不远处,几名女子正围着一张桌子,桌上铺着一张简易的地图,她们一边用手指着地图,一边低声交谈。
“这次雄州大捷,我们虽然在后方,可也不能松懈。济州的战事还没结束,后续的粮草和伤药供应必须跟上。”一个清脆的声音说道。
“是啊,而且我们之前救治伤员时,发现不少将士的伤口容易感染,看来以后还要多研究些预防感染的草药配方。”另一个声音附和道。
“还有传递军情的事,之前有一次因为消息传递延迟,差点误了大事,我们得想个办法,提高传递消息的速度和准确性。”
柴宗训听得入了神,没想到女辅营的姐姐们不仅脚踏实地地做事,还能如此清晰地认识到问题所在,这份远见和担当,实在难得。
正在这时,帐篷的帘子被掀开,一名身着深红色劲装的女子走了出来。她约莫二十七八岁的年纪,身姿挺拔,面容秀丽,眼神却十分锐利,一看便知是个干练果决的人。想必她就是女辅营的营主,苏凌薇。
“你就是来送药的禁军兵士?”苏凌薇走到柴宗训面前,语气平静地问道。
柴宗训连忙拱手:“正是在下。”
苏凌薇的目光在他身上扫过,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让柴宗训不由得有些紧张。他能感觉到,苏凌薇似乎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
果然,苏凌薇沉吟片刻,缓缓道:“我与禁军的几位将军都有交情,从未听说过深夜要送伤药来的消息。而且,你虽穿着禁军的服装,可言行举止间,却带着几分与兵士不符的气质。你到底是谁?”
柴宗训知道,再瞒下去也不是办法。他深吸一口气,伸手擦去了脸上的粉末,露出了原本的面容,然后对着苏凌薇郑重地行了一礼:“苏营主,在下并非禁军兵士,而是当今天子,柴宗训。”
此言一出,不仅苏凌薇愣住了,连旁边站岗的两名女子也大惊失色,连忙跪倒在地:“参见陛下!臣女不知是陛下驾到,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周围正在忙碌的女子们听到动静,也纷纷围了过来,看到柴宗训的面容,都吓得连忙跪拜行礼。
柴宗训连忙伸手去扶苏凌薇:“苏营主快快请起,诸位姐姐也都起来吧。朕今日前来,并非以天子身份,只是想来看看大家,没有提前通报,是朕的不是,不怪你们。”
苏凌薇站起身,心中依旧充满了震惊。她实在没想到,堂堂天子,竟然会深夜乔装打扮来到女辅营。但她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很快便镇定下来,躬身道:“陛下深夜造访,不知有何吩咐?”
“朕就是闲得无聊,想来看看大家。”柴宗训笑了笑,语气轻松,“白天在宫中听母后说,你们在这次战事中立了大功,筹集粮草、救治伤员、传递军情,样样都做得十分出色。朕心里敬佩,便想来亲眼看看,也想听听大家对这次战事的看法。”
苏凌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深深的感动。天子能够如此看重女辅营,甚至亲自前来探望,这对营中的每一位女子来说,都是莫大的殊荣。她连忙说道:“陛下谬赞了,为国效力,是我等的本分。既然陛下有此雅兴,不如随臣女进帐详谈,营中诸位姐妹也正有不少关于战事的想法,想向陛下禀报。”
“好!”柴宗训欣然应允。
走进帐篷,里面的布置十分简洁,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张详细的后周边境地图。苏凌薇请柴宗训坐下,又让人奉了茶,然后便召集了营中几位核心成员进来。
得知眼前的少年便是天子,众人脸上都带着激动与敬畏。柴宗训见状,笑着说道:“大家不必拘束,就当朕是普通的兵士,有什么想说的,尽管开口。朕今日来,就是想听听最真实的声音。”
有了天子的鼓励,一名名叫林小婉的女子率先开口:“陛下,这次雄州大捷,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粮草运输,因为路途遥远,又时常遇到辽军的骚扰,导致部分粮草未能及时送达,影响了前线的作战。”
另一名女子接着说道:“还有救治伤员方面,我们营中的医术人才还是太少,遇到一些复杂的伤势,往往束手无策。而且药品储备也不足,很多时候只能用一些普通的草药应急。”
柴宗训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将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记在心里。他发现,这些女子提出的问题,都切中了要害,比朝堂上一些大臣的泛泛而谈要实在得多。
“陛下,”苏凌薇开口道,“臣女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建立一条安全稳定的粮草运输线路,或许可以联合地方官府,共同护送粮草。其次,应该加强医术人才的培养,可以从民间招募有医术的女子,或者请宫中的御医来营中授课。最后,药品储备也需要朝廷的支持,希望陛下能下令,为女辅营调拨更多的药材。”
柴宗训点了点头,语气郑重:“苏营主说得很有道理。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朕都会记下来,回去后便与母后和大臣们商议,尽快拿出解决方案。”他顿了顿,又道,“这次庆功宴,朕已经向母后提议,要将你们女辅营的姐姐们都算上。到时候,你们也可以亲自向大臣们阐述这些想法,相信他们也会重视的。”
听到这个消息,帐篷内的女子们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她们付出的努力,能够得到天子的认可,能够在庆功宴上与将士们一同受赏,这对她们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鼓舞。
“多谢陛下!”众人齐声谢道。
柴宗训看着她们脸上的笑容,心中也十分欣慰。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济州的位置,问道:“如今济州还被辽军的残敌占据着,秦将军已经率军前往征讨。你们觉得,我们在后方,还能为收复济州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让帐篷内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提议加强情报收集,密切关注济州辽军的动向;有的建议提前准备好粮草和药品,随时支援前线;还有的提出,可以组织一些擅长侦查的女子,潜入济州城内,为秦军提供内应。
柴宗训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与她们讨论几句。他发现,与这些务实的女子交流,总能让他有新的收获。不知不觉间,夜色已经深了,帐篷外传来了更夫打更的声音。
苏凌薇见状,连忙提醒道:“陛下,天色已晚,宫中恐怕已经开始寻找您了。您还是早些回宫吧,以免太后担心。”
柴宗训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夜色,心中虽有不舍,却也知道苏凌薇说得有理。他点了点头:“好,那朕今日就先回去了。感谢各位姐姐今日的坦诚相告,让朕受益匪浅。”
他对着众人拱了拱手,然后在苏凌薇的护送下,悄悄离开了女辅营。一路疾驰回宫,顺利溜回了自己的寝宫。刚换下衣服,就听到殿外传来内侍焦急的询问声,显然母后已经发现他不见了。
柴宗训整理了一下衣衫,打开殿门,装作刚睡醒的样子:“何事如此喧哗?”
内侍看到他,顿时松了口气:“陛下,您没事就好!太后发现您不在寝宫,正到处找您呢!”
柴宗训心中暗叫一声不好,连忙跟着内侍去见符太后。虽然免不了一顿训斥,但他一想到今晚在女辅营的所见所闻,想到那些女子们的热情与担当,心中便充满了力量。他知道,有这样一群忠心耿耿的人辅佐,后周的江山,定能固若金汤。而他这个少年天子,也必须加快成长的脚步,才能不辜负这份信任与期望。
回到符太后的宫殿,迎接他的果然是母后略带责备的目光。柴宗训吐了吐舌头,主动上前认错,将自己深夜前往女辅营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出乎意料的是,符太后并没有过多苛责,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你呀,总是这么不让人省心。下次再想出去,一定要提前告诉母后,免得大家担心。”
柴宗训连忙点头答应,心中暗自庆幸。他知道,母后也是心疼他,更是理解他想要了解民情、亲近臣子的心思。
夜色渐深,柴宗训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他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女辅营姐妹们提出的建议,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将这些建议落实到实处。他隐隐感觉到,一场更大的变革,正在后周的土地上悄然酝酿。而他,将是这场变革的主导者,也是后周未来的希望。
夜色如墨,将洛阳宫城晕染得一片静谧。柴宗训回到寝宫时,内侍正躬身等候,准备伺候他安歇。可他心里揣着庆功宴的念想,又忆起女辅营那些在战事中出力的姐姐们,只觉得睡意全无,满脑子都是想要立刻见见她们的念头。
“你们都退下吧,朕想独自静一静。”柴宗训挥退了内侍,待殿内只剩自己一人,便迅速走到床榻边,从床底拖出一个早已备好的布包。里面是一套寻常军士的服装,是他之前为了微服探查民情特意准备的。他麻利地换下赭黄常服,将头发用布带束起,又往脸上抹了点早已备好的淡色粉末,遮住了几分皇室贵气,倒真像个清秀的年轻兵士。
做完这一切,他侧耳听了听殿外的动静,确认无人留意后,便矮着身子,从寝宫的侧门溜了出去。宫墙高耸,可这难不倒早已摸清宫中路径的柴宗训。他沿着墙角的阴影快步前行,避开巡逻的侍卫,一路畅通无阻地出了内宫。
女辅营驻扎在洛阳城外的一处废弃营寨,距离皇宫不算太远。柴宗训一路疾行,晚风拂面,带着初春的凉意,却让他愈发兴奋。他从未如此这般瞒着母后独自外出,更别说去的还是以女子为主的女辅营,这份隐秘的期待让他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不多时,前方便出现了一片灯火通明的营寨。与禁军大营的肃杀不同,女辅营的灯火显得格外柔和,偶尔还能听到女子的说话声,虽低微却清晰,打破了夜的寂静。柴宗训放慢脚步,绕到营寨的侧门,只见两名手持长枪的女子正在站岗,她们身着统一的浅褐色劲装,腰间佩着短刀,神情严肃,丝毫不输男子。
“站住!来者何人?”看到柴宗训靠近,其中一名站岗的女子立刻警惕地喝问,手中的长枪微微抬起,指向他的方向。
柴宗训定了定神,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在下是禁军的兵士,奉将军之命,来给女辅营的姐姐们送些军中急需的伤药。”他一边说,一边从怀中摸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小药瓶,这是他从寝宫的药箱里随手拿的。
那名女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眼中仍有疑虑:“深夜送药?可有令牌?”
柴宗训心里咯噔一下,他倒是忘了准备令牌这回事。情急之下,他灵机一动,压低声音道:“姐姐有所不知,这伤药是加急送来的,事发仓促,尚未来得及办理令牌。若是耽误了时辰,耽误了营中伤员的救治,这个责任你我都担待不起啊。”
就在这时,另一名站岗的女子凑了过来,仔细看了看柴宗训,又看了看他手中的药瓶,迟疑道:“看你模样倒是不像坏人,而且这药瓶确实是宫中御药房的样式。不如我们先带你去见营主,由营主定夺?”
柴宗训连忙点头:“多谢姐姐通融!”
两名女子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其中一人在前引路,另一人则紧紧跟在柴宗训身后,显然是并未完全放下戒备。
走进营寨,柴宗训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营寨内的帐篷排列得整整齐齐,每顶帐篷外都挂着一盏油灯,灯光下,不少女子正在忙碌。有的坐在帐篷外,借着灯光缝补衣物;有的则端着水盆,来往于各个帐篷之间;还有几名女子围坐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什么,仔细听去,竟是在交流救治伤员的经验。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味,却并不刺鼻,反而让人觉得安心。这里没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却处处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息。柴宗训看着那些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敬佩。这些女子,本该是深闺中的娇娥,却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后周的土地,她们的功劳,确实不该被忽视。
“你在这里稍等,我去通报营主。”引路的女子将他带到一座较大的帐篷前,嘱咐了一句便掀帘走了进去。
柴宗训站在原地,好奇地打量着四周。不远处,几名女子正围着一张桌子,桌上铺着一张简易的地图,她们一边用手指着地图,一边低声交谈。
“这次雄州大捷,我们虽然在后方,可也不能松懈。济州的战事还没结束,后续的粮草和伤药供应必须跟上。”一个清脆的声音说道。
“是啊,而且我们之前救治伤员时,发现不少将士的伤口容易感染,看来以后还要多研究些预防感染的草药配方。”另一个声音附和道。
“还有传递军情的事,之前有一次因为消息传递延迟,差点误了大事,我们得想个办法,提高传递消息的速度和准确性。”
柴宗训听得入了神,没想到女辅营的姐姐们不仅脚踏实地地做事,还能如此清晰地认识到问题所在,这份远见和担当,实在难得。
正在这时,帐篷的帘子被掀开,一名身着深红色劲装的女子走了出来。她约莫二十七八岁的年纪,身姿挺拔,面容秀丽,眼神却十分锐利,一看便知是个干练果决的人。想必她就是女辅营的营主,苏凌薇。
“你就是来送药的禁军兵士?”苏凌薇走到柴宗训面前,语气平静地问道。
柴宗训连忙拱手:“正是在下。”
苏凌薇的目光在他身上扫过,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让柴宗训不由得有些紧张。他能感觉到,苏凌薇似乎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
果然,苏凌薇沉吟片刻,缓缓道:“我与禁军的几位将军都有交情,从未听说过深夜要送伤药来的消息。而且,你虽穿着禁军的服装,可言行举止间,却带着几分与兵士不符的气质。你到底是谁?”
柴宗训知道,再瞒下去也不是办法。他深吸一口气,伸手擦去了脸上的粉末,露出了原本的面容,然后对着苏凌薇郑重地行了一礼:“苏营主,在下并非禁军兵士,而是当今天子,柴宗训。”
此言一出,不仅苏凌薇愣住了,连旁边站岗的两名女子也大惊失色,连忙跪倒在地:“参见陛下!臣女不知是陛下驾到,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周围正在忙碌的女子们听到动静,也纷纷围了过来,看到柴宗训的面容,都吓得连忙跪拜行礼。
柴宗训连忙伸手去扶苏凌薇:“苏营主快快请起,诸位姐姐也都起来吧。朕今日前来,并非以天子身份,只是想来看看大家,没有提前通报,是朕的不是,不怪你们。”
苏凌薇站起身,心中依旧充满了震惊。她实在没想到,堂堂天子,竟然会深夜乔装打扮来到女辅营。但她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很快便镇定下来,躬身道:“陛下深夜造访,不知有何吩咐?”
“朕就是闲得无聊,想来看看大家。”柴宗训笑了笑,语气轻松,“白天在宫中听母后说,你们在这次战事中立了大功,筹集粮草、救治伤员、传递军情,样样都做得十分出色。朕心里敬佩,便想来亲眼看看,也想听听大家对这次战事的看法。”
苏凌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深深的感动。天子能够如此看重女辅营,甚至亲自前来探望,这对营中的每一位女子来说,都是莫大的殊荣。她连忙说道:“陛下谬赞了,为国效力,是我等的本分。既然陛下有此雅兴,不如随臣女进帐详谈,营中诸位姐妹也正有不少关于战事的想法,想向陛下禀报。”
“好!”柴宗训欣然应允。
走进帐篷,里面的布置十分简洁,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张详细的后周边境地图。苏凌薇请柴宗训坐下,又让人奉了茶,然后便召集了营中几位核心成员进来。
得知眼前的少年便是天子,众人脸上都带着激动与敬畏。柴宗训见状,笑着说道:“大家不必拘束,就当朕是普通的兵士,有什么想说的,尽管开口。朕今日来,就是想听听最真实的声音。”
有了天子的鼓励,一名名叫林小婉的女子率先开口:“陛下,这次雄州大捷,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粮草运输,因为路途遥远,又时常遇到辽军的骚扰,导致部分粮草未能及时送达,影响了前线的作战。”
另一名女子接着说道:“还有救治伤员方面,我们营中的医术人才还是太少,遇到一些复杂的伤势,往往束手无策。而且药品储备也不足,很多时候只能用一些普通的草药应急。”
柴宗训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将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记在心里。他发现,这些女子提出的问题,都切中了要害,比朝堂上一些大臣的泛泛而谈要实在得多。
“陛下,”苏凌薇开口道,“臣女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建立一条安全稳定的粮草运输线路,或许可以联合地方官府,共同护送粮草。其次,应该加强医术人才的培养,可以从民间招募有医术的女子,或者请宫中的御医来营中授课。最后,药品储备也需要朝廷的支持,希望陛下能下令,为女辅营调拨更多的药材。”
柴宗训点了点头,语气郑重:“苏营主说得很有道理。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朕都会记下来,回去后便与母后和大臣们商议,尽快拿出解决方案。”他顿了顿,又道,“这次庆功宴,朕已经向母后提议,要将你们女辅营的姐姐们都算上。到时候,你们也可以亲自向大臣们阐述这些想法,相信他们也会重视的。”
听到这个消息,帐篷内的女子们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她们付出的努力,能够得到天子的认可,能够在庆功宴上与将士们一同受赏,这对她们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鼓舞。
“多谢陛下!”众人齐声谢道。
柴宗训看着她们脸上的笑容,心中也十分欣慰。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济州的位置,问道:“如今济州还被辽军的残敌占据着,秦将军已经率军前往征讨。你们觉得,我们在后方,还能为收复济州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让帐篷内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提议加强情报收集,密切关注济州辽军的动向;有的建议提前准备好粮草和药品,随时支援前线;还有的提出,可以组织一些擅长侦查的女子,潜入济州城内,为秦军提供内应。
柴宗训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与她们讨论几句。他发现,与这些务实的女子交流,总能让他有新的收获。不知不觉间,夜色已经深了,帐篷外传来了更夫打更的声音。
苏凌薇见状,连忙提醒道:“陛下,天色已晚,宫中恐怕已经开始寻找您了。您还是早些回宫吧,以免太后担心。”
柴宗训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夜色,心中虽有不舍,却也知道苏凌薇说得有理。他点了点头:“好,那朕今日就先回去了。感谢各位姐姐今日的坦诚相告,让朕受益匪浅。”
他对着众人拱了拱手,然后在苏凌薇的护送下,悄悄离开了女辅营。一路疾驰回宫,顺利溜回了自己的寝宫。刚换下衣服,就听到殿外传来内侍焦急的询问声,显然母后已经发现他不见了。
柴宗训整理了一下衣衫,打开殿门,装作刚睡醒的样子:“何事如此喧哗?”
内侍看到他,顿时松了口气:“陛下,您没事就好!太后发现您不在寝宫,正到处找您呢!”
柴宗训心中暗叫一声不好,连忙跟着内侍去见符太后。虽然免不了一顿训斥,但他一想到今晚在女辅营的所见所闻,想到那些女子们的热情与担当,心中便充满了力量。他知道,有这样一群忠心耿耿的人辅佐,后周的江山,定能固若金汤。而他这个少年天子,也必须加快成长的脚步,才能不辜负这份信任与期望。
回到符太后的宫殿,迎接他的果然是母后略带责备的目光。柴宗训吐了吐舌头,主动上前认错,将自己深夜前往女辅营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出乎意料的是,符太后并没有过多苛责,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你呀,总是这么不让人省心。下次再想出去,一定要提前告诉母后,免得大家担心。”
柴宗训连忙点头答应,心中暗自庆幸。他知道,母后也是心疼他,更是理解他想要了解民情、亲近臣子的心思。
夜色渐深,柴宗训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他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女辅营姐妹们提出的建议,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将这些建议落实到实处。他隐隐感觉到,一场更大的变革,正在后周的土地上悄然酝酿。而他,将是这场变革的主导者,也是后周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