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对峙:麻绳下的真心-《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对峙:麻绳下的真心

  林阿夏是被手腕上的勒痛感惊醒的。

  她猛地睁开眼,粗硬的麻绳正嵌在小臂的皮肉里,一挣就磨得生疼。嘴里的粗布带着干草味,堵得她发不出声,只能从喉咙里挤出细碎的呜咽。视线扫过屋内,小兰还没醒,眉头却皱着,手腕上同样缠着麻绳;春风侧躺着,脸上沾着泪痕,想来是夜里被捆时惊醒过,又昏沉睡去。

  “醒了?”

  门口传来王校尉的声音,林阿夏猛地转头,眼里瞬间烧起怒火——她挣扎着要起身,却被麻绳拽得跌回干草堆,只能死死盯着王校尉,目光像要戳穿他的甲胄。

  王校尉走过来,蹲在她面前,手里攥着一把小刀,刀刃映着窗外的晨光,却没半点杀气。“别乱动,我给你解开布条,有话慢慢说。”他声音放得轻,手指碰到布条时,特意避开了她的嘴唇,怕蹭疼她。

  布条一落地,林阿夏的声音就炸了出来,带着哭腔,却字字尖锐:“王校尉!你这是干什么?把我们绑起来,是要把我们卖给联军吗?还是觉得我们是累赘,想把我们扔在这?”

  她的喊声惊醒了屋里的女兵。小兰迷迷糊糊睁开眼,看到手腕上的麻绳,瞬间慌了,眼泪直往下掉:“阿夏姐……这是怎么了?我们是不是要被卖了?”春风也醒了,她没喊,只是攥紧了拳头,目光冷冷地落在王校尉身上,像要把他看穿。

  王校尉没急着解释,只是站起身,任由女兵们的质问和哭声砸在他身上——林阿夏的“你说话啊”,小兰的“我想回家”,还有其他女兵的“我们不是累赘”,这些话像小石子,硌得他心口发疼。

  “都安静!”

  刘贷忍不住喊了一声,却被王校尉抬手拦住。他走到屋中央,看着满屋子满眼惶恐的女兵,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递到林阿夏面前:“你先看这个。”

  林阿夏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接过。纸上的字迹潦草,墨水洇得厉害,开头几个字让她心一沉——“济州城破,五队全员殉国”。

  “这是……”她的声音发颤,指尖捏着纸,几乎要把纸捏碎。

  “这是五队队长写给我的信,托流民带来的,比我们在山梁上遇到的流民还早三天。”王校尉的声音哑得厉害,“我没告诉你们,是怕你们慌;我跟你们说去济州,是怕你们惦记颍川,想偷偷跑。”

  他指着纸上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你们看,‘辽人屠城,妇孺皆为两脚羊’——这是济州的下场。再看看颍川,我昨天让斥候去探了,城门上挂的是辽人的狼头旗,守将降了,把颍川的百姓全献给辽人当投名状,那些没跑掉的姑娘,现在还不知道在受什么罪!”

  “不可能!”林阿夏猛地抬头,眼泪掉了下来,“你骗人!颍川有大部队,怎么会降?济州有五队的弟兄,怎么会城破?”

  “我没骗你。”王校尉从腰间解下一块令牌,递给她,“这是五队队长的令牌,他当年救过我的命,说过要在济州等我。现在令牌在我这,他人没了——我要是骗你,我何必带着他的令牌?”

  林阿夏攥着令牌,冰凉的金属硌得她手心疼。她想起昨天王校尉说“怕你们死”时的眼神,想起他塞给她短刀时的沉重,想起夜里他坐在篝火边看舆图的背影——那些她以为是“硬心肠”的瞬间,原来全是他藏起来的担心。

  屋里静了下来,只有小兰的抽泣声。春风走到林阿夏身边,看着纸上的字,又看了看王校尉,声音软了些:“那……你把我们绑起来,就是为了不让我们去颍川?”

  “是。”王校尉点头,眼眶也红了,“我怕你们醒了偷偷跑,怕你们走不出涡水,就成了辽人的玩物。我是后周的校尉,护着你们是我的责任,可我没本事让你们又安全又顺心,只能用这种笨办法——对不住。”

  他说着,对着女兵们深深鞠了一躬:“我知道你们怨我,觉得我不把你们当人看。可我没办法,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们送死。现在济州没了,颍川也没了,咱们唯一的活路,是去洛阳——那里是新都,有陛下和太后,有禁军,能护着咱们。”

  林阿夏看着他鞠躬的背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她想起昨天在山梁上,她质问王校尉“你到底在怕什么”,现在她才知道,他怕的从来不是麻烦,是失去她们这些人的性命。

  “那……我们去洛阳,能找到家人吗?”一个女兵小声问。

  王校尉直起身,目光坚定:“能。就算找不到,我也会护着你们,直到咱们后周打赢这场仗,直到你们能回家。”

  林阿夏攥着令牌,擦了擦眼泪,走到王校尉面前:“校尉,我们不怨你了。你把绳子解开吧,我们跟你去洛阳,不跑了。”

  小兰也跟着点头,抽噎着说:“我也不跑了,只要能活着,去哪都行。”

  王校尉看着她们,眼泪终于没忍住,掉了下来。他抬手抹了把脸,笑着说:“好,我这就给你们解绳子。老周,快去熬粥,让姑娘们吃点热的,咱们吃完就出发,去洛阳!”

  男兵们立刻围上来,小心翼翼地给女兵们解绳子。李铁解林阿夏的绳子时,特意松了松勒红的地方:“对不住啊阿夏姑娘,昨天没敢解太松,怕你跑了。”

  林阿夏摇摇头,看着手腕上的红印,心里却暖得很——这红印不是屈辱,是王校尉用笨办法,给她们筑起的一道生路。

  屋外的晨光越来越亮,照进木屋里,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林阿夏走到门口,望着西边的山道,那里通往洛阳,通往希望。她知道,接下来的路还会难走,还会有危险,可她不怕了——因为她知道,身边的这些人,会跟她一起,活着走到洛阳,活着等后周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