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帝国的管家与蛀虫-《西山十戾传》

  和珅当上户部尚书,那可真是老鼠掉进米缸里!国库银子?那就是俺家钱匣子!

  收税时候玩花样:

  明明该收十两,他收十二两!多出来那二两?进和大人腰包!

  运粮路上有\"损耗\":一百斤粮食运到就剩八十斤?那二十斤折成钱,揣兜里!

  修河堤报花账:预算十万两,实际花三万,剩下七万?嘿嘿,你懂的!

  最绝的是\"火耗\":银子熔化重铸有损耗?好嘛!和大人说了,每两银子加收三分\"火耗\"!全国多少银子?这一算,海了去了!

  和珅这小子脑瓜子真灵!发明个\"议罪银\"制度——说白了就是交钱免罪!

  哪个官员贪污被抓了?没事!找和大人\"议罪\"!

  \"李大人,你贪了五千两?交八千两罚银,这事就算了!\"

  \"王大人,你欺压百姓?交一万两,官照当!\"

  这买卖划算啊!贪官们排着队来交钱!和珅坐家里数钱玩!比开银行还来钱快!

  皇上让和珅管内务府,这可真是让黄鼠狼看鸡窝!皇家产业?那就是俺家买卖!

  采办貂皮:报账一百两,实际五十两买!赚五十两!

  修建园林:预算十万两,实际三万两搞定!省七万两!

  连皇上吃饭的食材都克扣:今天少二两燕窝,明天缺三根人参!

  还美其名曰:\"给皇上省钱!\"

  省下来的钱?当然进自己和珅腰包了!

  和珅的买卖那叫一个全!当铺银号开得满大街都是!

  贪官贪来的宝贝不敢放家里?拿来当!不问来历,给钱痛快!

  赃银要洗白?存和家银号!转手就成\"合法收入\"!

  连国库银子都敢挪用:先\"借\"出来放贷,赚了利息再还回去!

  最缺德的是还放高利贷:借十两银子,一个月后还二十两!还不上?利滚利,倾家荡产!

  和珅的买卖遍布全国:

  开粮店,控制京城米价!

  开布庄,垄断江南丝绸!

  开药铺,囤积居奇药材!

  连棺材铺都开!美其名曰:\"一条龙服务!\"

  最厉害的是还搞外贸:跟洋人做生意,走私鸦片茶叶,赚得盆满钵满!

  钱多了没处花?买地!买房!和珅家的庄园比皇上避暑山庄还大!

  北京城买一圈!直隶省买一片!江南水乡买一堆!

  家里修得跟皇宫似的:金砖铺地,玉做栏杆,连马桶都是翡翠的!

  老婆戴的首饰比皇后还贵重!儿子玩的玉器比皇子还稀罕!

  最绝的是乾隆老爷子,明明知道和珅贪,就是不管!为啥?

  一来和珅会来事:皇上要修园子,马上有钱!皇上要过寿,马上办好!

  二来皇上心里有鬼:把和珅当成老相好转世,总觉得欠他的!

  有次太监告状:\"皇上,和珅贪得太多了!\"

  乾隆眼睛一瞪:\"多啥多?那是他应得的!\"

  得!彻底没治了!

  后来和珅倒台被抄家,好家伙!那阵势把所有人都吓傻了:

  金银堆成山,得用马车拉!

  古董字画论箱装,九十九箱没装完!

  人参貂皮论车拉,跟拉白菜似的!

  最后算下来,抵得上朝廷二十年收入!真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和珅捞钱,那真是乌龟吃秤砣——铁了心!啥招都使:

  强占民田,说是\"皇庄\"!

  勒索盐商,要\"保护费\"!

  倒卖官位,明码标价!

  连科举都敢插手,保送进士!

  老百姓编顺口溜:\"和珅笑一笑,百姓跳三跳;和珅一瞪眼,家家卖田产!\"

  这么贪能有好下场吗?当然没有!乾隆一死,嘉庆立马收拾他!

  抄家!夺爵!赐死!一辈子贪的钱,一分没花完!

  所以说啊,人不能太贪!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咱们老百姓啊,还是老老实实过日子!别学这和珅,贪那么多钱有啥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记住喽:做人要本分,赚钱要正道!这才是长久之计!